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04539丛书名: 煮酒论史“明得失”系列丛书
★★★★★
出版人的良知,五颗星的品质
何谓煮酒:曰煮酒论英雄豪气冲天!
何谓论史:曰以史为鉴天地为之宽!
鲜花里长不出鲜花,失败才是成功的亲妈!
一本以全新角度诠释历史人物项羽、王莽、杨广、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的经典作品!
没有更好,只有*好!
这是一本借中国历史上曾经煊赫一时但结局悲惨的英雄(或枭雄)的人生道路,来探寻人生及事业得失成败规律的著作。项羽自刎江边,王莽身败名裂;黄巢、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距完全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覆灭;王安石变法是非功过众口悠悠,千载之下难有定论……书中的人物都曾煊赫一时,但为什么卓越的能力和过人的勇气并不能保证他们事业的成功?本书从现代角度,解读纵贯历史的几个大败局,试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重新理解它们的发展脉搏和本质缺陷,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用他们的经验教训指导现代人的人生及事业。
序言 解剖历史上的败局——鲜花里长不出鲜花
第一章 项羽:奈何美人
主角定律惹的祸
资产与坏账
借壳的副作用
家族企业的弊端
愿景的力量
诸侯——灰色的棋子
人才逆淘汰
大事纪年
第二章 王莽:儒家的狂欢
晕轮的AB面
孤儿统治世界
时间观影响决策
金融风暴
礼多人也怪
勿惊睡狗
危机管理之痛
大事纪年
第三章 杨广:十万马力
奥卡姆剃刀削杨广
厚黑学的威力
凡勃伦效应
科举砸三铁
赔本赚吆喝
个性VS民族性
破窗理论
大事纪年
第四章 黄巢:百花杀尽亦枉然
金蛙王子
延迟满足
真正的幕后推手
决策模型与决策瘫痪
近因效应
流寇主义的恶果
连带责任
大事纪年
第五章 李自成:闯不出的未来
情绪钟摆与习惯性无助
血酬定律的生效点
基本归因误差
彼得原理
路西法效应
你又相信爱情了
大事纪年
第六章 洪秀全:遥远的救世主
上帝式思维
引爆式传销
朋友淘汰律
谁的天国,谁的地狱
困兽效应与登门槛效应
忠义函数
败局中的大败局
大事纪年
后记历史是民族的心路历程
参考书目
解剖历史上的败局——鲜花里长不出鲜花
公元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因癌症去世,当月,《乔布斯传》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仅中文版预计销量就达500万册,考虑到各式盗版,追捧者的实际数量难以精确估算。一时间,那枚苹果标识似乎不再是冷峻银白,而是金光灿烂。这场出版盛宴,只不过再次折射出一种全民性的狂热——“复制成功”。成功,真的能够复制吗?研究成功案例,真的是成功的必修课吗?
朋友,我手里没有确定的答案,只提着一桶善意的冷水。
毋庸置疑,成败是内因与外因共同决定的,但人对成败经验的认识和总结却一直存在着天然偏差。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利归因”,简而言之,人们往往倾向于把成功更多地归结为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把失败归咎于外来阻碍(我们通常称之为“怨天尤人”)。经过这种心理机制处理过的成功案例,能够给你带来多少真正的养分?恐怕连那些光环下的成功者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不一定是不肯,而是真的不能。
现实如此残酷,无数失败者的尸骨默默腐朽,堆积成无边的泥土,从这泥土中开出几朵成功的鲜花。你打算继续紧盯那几朵鲜花,还是睁大你的理性之眼,来看透泥土里的秘密呢?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在成功之前,你能做的,首先是避免重蹈覆辙。让我们从地底挖出几颗具有代表性的“失败”化石,扫清上面的淤泥尘土,去触摸成败智慧的骨骼。
与其说“失败”,不如说“夭折”
史册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分处不同的时空,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帝王将相者有之,草莽英雄者有之,底层贫民者亦有之。
他们怀抱各自的梦想,或恢复旧国,或开创盛世,或富国强兵,或造福生民;他们具有过人的气概,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冷漠无为,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做出实际行动,以身家生命、千载毁誉为赌注,向周遭的黑暗发起血与火的冲击。
他们曾经乘风驭电,一日千里,有如超新星爆发,万丈光芒令人目眩,瞬间照亮历史的夜空。然而,就在他们伸出手去触摸那胜利的彩虹时,却突然一跤跌下了云端,跌入了无底的深渊,被历史的浪涛狠狠冲刷,沉没于河底的淤泥中。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悲剧英雄,他们的事业有个共同的结局——夭折。
夭折的生命,是最让人痛心的生命;夭折的事业,是最让人惋惜的事业。
对于夭折,刘备曾给出过定义:“人五十不称夭”。在一代枭雄的眼中,人到了50岁,才能达到心智完备成熟的阶段,才能够树立起基础牢固的事业,如在此之前不幸死去,就叫夭折,哪怕你已经一把胡子,儿女成群。
而我是这么定义事业夭折的:类似自然的生长荣枯,人事也遵循某种周期律,一般来说,能够称为“成功”的事业,至少经历四个典型阶段——立、持、成、续。夭折的事业,已经走过了最初“立”的阶段,但在最凶险的“持”阶段遭遇致命打击,没能支持住,也就不能继续发展至大成,更遑论之后的延续。
完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任何事业,其发展曲线大致类似一座平顶山;而夭折的事业,则更像孤峰突兀的尖顶山。如同古希腊神话里的西绪弗斯,悲剧英雄们推石上山,刚至峰顶,巨石便轰然滚落,走向无可挽回的崩溃和灭亡。
初看之下,“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现象各有各的原因:项羽碰上了刘邦,李自成惹恼了吴三桂,太平天国遭到清廷和列强的联合绞杀……
夭折,真的是一种偶然吗?
直面生命的杂乱
本书讲述的英雄和事业,能够简化归结为两大类:农民起义型和改革建制型。
Kevin?Kelly在他的《失控》一书中,透过生物学视角研究21世纪的社会经济现象。借用他这套妙趣横生的理论,同样可以从生命的角度来观察历史事件,特别是农民起义这类事件。
从陈胜揭竿而起到黄巢、李自成、洪秀全,但凡农民起义运动,开始总有那么一段风生水起的美好时光,英雄领袖们敏锐地觉察到众生渴望的潜流,把握住某种时代脉动,与之产生了共振,很快,他们在麾下聚集起大批人马,势成燎原。在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之际,如果他们肯冷静下来,回头审视站在身后的人群,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令人困惑、难以把握的系统。
机械系统的运转是线性的,可预见的因果关系连接着输入和输出;而人群,以及其他社会性动物所形成的“群体”,则是一个活系统,有着自己的生命韵律。
生命通常具有几个基本特征:自我复制、自我管理、自我修复(有限)、适度进化以及局部学习。正是这些特征造就了“群体”活系统的迷人之处:
1.蝴蝶效应。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短短时间内,细流可以成海,捧土可以成山。
2.随着群体壮大,其中彼此关联的个体所形成的组合数量呈指数增长,从而蕴藏了无数可能性。
3.群体中允许个体有差异和缺陷,个体的缺陷和变异,甚至能引发整体的进化过程。
上述几点在历次农民起义中表现得十分清晰,比如,李自成哪怕是在二次受挫之后,领数十骑进入河南,仍能在当地迅速召集几万人马,一年之后,队伍已达50万人,公元1644年进北京之时,以他为最高领导的大顺军已号称百万。起义军成员多为饥民、流民,个人素质良莠不齐,也不乏投机者,但这个巨大群体不断成长,在吸收了李岩、牛金星等知识分子后,又产生了斗争策略和革命纲领的进化,在最终的狂潮中,摧毁了挺立近300年的明王朝。
但这种活的“群体”同样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
1.效率低下。缺乏严密的中央控制,其资源分配高度混乱,冗余设置,重复努力比比皆是。
2.不可控性。没有绝对的权威,起义领袖对起义军的控制经常犹如羊倌牧羊,一旦有变,百万雄师瞬间散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3.不可预测性。群体成员间的复杂纷乱的关系,使整个群体的发展命运充满了意外。
4.不可知性。由于很难用线性因果关系来解释系统内部的运转,英雄领袖们尽管多为人中豪杰,面对最后的败亡,也常有“天欲亡我”,“人算不如天算”的喟叹。这里的天,其实就是超越个体理解力的群体运动方式。
5.非即刻性。启动一个复杂系统,达到各层面的协调一致,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起义军领袖经常会在某一时刻,骇然发现已经无法驱动自己亲手建立起的庞然大物。
历史上很多稳固的王朝就是由农民起义发展而来的,比如汉朝、明朝,能否暂时克服这些系统性缺陷,能否适时引入更具可控性的机械系统,就是成王败寇的分水岭。这需要强大的智力和眼光,也需要那么一点好运气。
人们常说的结构与制度,则更多地具有机械系统的特征,这个话题自然地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另一类英雄,比如王莽和杨广;项羽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他的人生和事业,与秦末农民起义大潮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制度变迁引起的心理不适有着深层的关系。
制度的领先,回归与滞后
关于制度,我们的祖先曾经进行过一场长达500年的大讨论,这就是发生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过去之后,真正进入各王朝政治重点实践的,并引起广泛争论的,其实只剩两家,即儒家和法家,对应两条道路,即王道和霸道(最初作“伯道”)。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
儒家王道如日,高举张扬,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法家霸道如月,明亮度虽不能与前者相抗衡,却一直没有停止发挥它的深刻影响力,对人间潮汐的控制经常更甚于日。在确定儒学至高地位的西汉,宣帝就曾这么一脸严肃地教育过他的太子——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令,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安足委任?”
儒家,何曾真正独尊?而彻底回归王道,也就成了2000年来儒者的一贯愿望。如果说秦末项羽的行动更多是受到恢复故国的情感支配,而王莽则是一个高调而自觉的王道回归者。
有趣的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不仅表现在新生事物立足和发展常面临的重重阻力,怀旧复古之路同样充满艰辛苦痛。
乞灵于古制未能疗救时疾,王莽的失败在今天看来有些理所当然的味道。600多年后,隋炀帝杨广,以其雄才大略,一扫东晋南北朝的虚浮玄风,重新扶正儒家,首创科举。
科举取士是一项影响极为深远的创新制度,虽因触动门阀大族的政治利益,导致杨广本人的悲剧,但儒学借此机会,扎进每一个渴求出仕的民间才俊心中,从此根深叶茂,在之后的1500多年中,牢牢占据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四合院中,岁月静好,视野所及,唯我中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把整个世界的历史时期做了如下划分:1500年之前的世界,1500年之后的世界。他认为,16世纪左右的新航路开辟,把世界上原本相对封闭的各个区域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打开了通往近代的大门——一个现代制度与封建制度激烈争锋的时代。
然而,古老的帝国本能地拒绝外界的风风雨雨,直到风雨以一场剧烈风暴的形式登陆。公元1840年之后的苦难,与其说是西方侵略中国,不如说是现代侵略中世纪。
远人不服,再也无法以德来之并安之了。公元1905年,科举废除,随着不久后最后一个王朝的覆灭,儒家思想也走下了中华的神坛,但我们终究是错过了全球近代化历程的列车。
人性的,太人性的
人性是个广阔的概念,包含了太多的外延……
还是长话短说吧,以免这篇已经很长的序言变得更长。
在此简单点出英雄们的人性之恶:短视、残虐、动摇、炫耀、争权夺利、急于求成和过分追求细节完美。
西楚霸王征战生涯中的屠城记录,咸阳宫的熊熊大火;
王莽在夺权过程中的残忍手段;
杨广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只为扬大隋之国威;
黄巢抛出“招安”媚眼遭拒后的恼羞成怒;
李自成进北京后的烧杀抢掠和滥杀策士;
天国的几大王们,革命早期“争风吃醋”,中期自相残杀,奢靡荒唐……
林林总总的现象和行为的背后,也许各有苦衷和解释,但历史和现实向来是拒绝倾听任何借口的。当英雄们由于智力、能力、道德和性格缺陷,不能羁縻人性之恶,他们手中曾经鲜艳无比的纛旗也在渐渐褪色,狭义角度上的事业夭折和个人失败,通常来得猝不及防。
理性观照下的感性猜测
本书的写作原则,其实源自我的一些疑问,或曰“胡思乱想”。
比如,什么是史实,史实在多大程度上等于真实?
项羽那二十八骑无人生还,是谁听到了霸王最后的豪言壮语?如果不借助时光机、窃听器、针孔摄象机等设备,史家如何保证他所记录的便是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绝对真相?
再比如,阶级、寒族、世族等僵尸般的抽象名词能否掩盖一个个鲜活个体相互斗争的过程和结果?
历史,真的是“故事”——故旧过往的事?后人所修的前代史里,究竟有多少后人有意无意添加的观念和解读?
也许,历史,无所谓绝对真实,如果说史册中有什么堪称真实,我觉得应该是字里行间透出的,一代代后人感知和反思的痕迹。对过去进行理性观照下的感性猜测,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这种尝试。
这也是我对本书的定义。
(精彩书摘+内容)
主角定律惹的祸
古往今来,各界名流和群众对项羽败亡原因的探讨抱有极大的热情。在各种流派中,“性格决定命运”的思路比较科学,项羽那些显而易见的性格缺陷,如: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刚愎自用等等,人们早已烂熟于胸。
但我们不妨采用一个更新颖的术语——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的人,天生不是甘当观众的料,万众瞩目和如雷欢呼,才是他们人生在世的终极意义。说白了,就是虚荣心特别强。不过,虚荣不一定意味着浅薄,表演内容也可以很高端。除了彰显自身的品味、档次和价值,还可以扮演某种高尚思想、先进制度、美好理念的形象代言人。表演本身也不等于刻意的装腔作势,更像一种下意识、不自觉的行为偏好,一种深入骨髓的思考和生活方式。俗话说,“一人一种活法”。
项羽一生努力扮演的,是一个正义公平、智勇绝人、天下第一的英雄形象。以表演型人格的定义和项羽的角色需要作为分析工具,你会发现,那些“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刚愎自用”都容易理解了。
长久以来,项羽一直认为自己是偶像加实力派的超一线演员,是《灭秦复国记》这场时代大戏的头号男主角,好戏开场之前,他就已经跃跃欲试。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大驾出游,巡行队伍浩浩荡荡路过吴中会稽郡时,引来无数围观群众,项羽就在其中。
始皇帝的威风气派,让20出头的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一旁的叔父项梁赶紧去捂他的嘴,低声喝止道:“别乱说,这可是灭族之罪(毋妄言,族矣)!”
不过,项梁也知道,侄子这句话并非无稽之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项羽都堪称“美人”,具有几大傲人条件:
1.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器宇不凡。
身长八尺有余。这里的尺,可是不缩水的“秦尺”,合公制27.65厘米。
拔山抗鼎之力。话说秦始皇爷爷的伯父——秦武王,也抗过鼎,结果力脱而死。而项羽抗鼎,安然无恙。
重瞳圣人眼。重瞳是典型的圣人之相,造字的仓颉,五帝中的虞舜,都曾长着这么一对“双仁儿”眼,功能好,卖相佳。
古人笃信相由心生,一个人如果外貌气质不凡,常会在事业的第一轮竞争中胜出。
2.出身高贵,家学渊源。
项姓,一说出自周朝的诸侯国项国,原是姬姓本家,春秋灭国后,遂以国为姓;另一说出自芈姓,是楚国王族后裔的一支,春秋时封于项城,后被齐桓公所灭,以国为姓。不管采用哪一种说法,这血统都够高贵的。
项家世代为楚将,不但有能力,而且很忠义。比如项羽的祖父项燕,在与大名鼎鼎的秦将王翦过招后,保护楚王昌文君不果,慨然自杀殉国。大秦统一,项梁仍念念不忘恢复楚国江山,对侄子项羽进行大将式的培养。
3.智勇双全,志大才高。
“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史记中这一句描述,给后人留下了项羽粗鄙无文的口实。
友情提醒大家一个时代背景:焚书坑儒。诸子百家等“异端杂说”自然首当其冲,《秦记》之外的列国史书也在焚毁之列,只留下医药、卜噬、种树之书不烧,公然谈论《诗》、《书》的人都要抓起来治罪。
估计项羽对坐堂问诊、沿街算命、植树造林等事业不感兴趣,再者,当时的识字率大约也就5%吧。这种情况下,“书足以记姓名”,也算个知识分子了。
至于“去学剑,又不成”,压根没人信。项羽常干以一当百的事,格斗能力超强。
不过,项羽志向奇高,只有“万人敌”的本事他才看得上,也学得最好。虽然他读兵法时观其大略,不肯竟学,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曾留下《项王》兵法一篇(现已失传)。这说明,项羽不但懂兵法,还能上升到理论高度,自成体系,并以此为指导,赢得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的胜利。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优秀演员项羽想要尽早登上历史舞台中心的迫切心情,不过,他还得耐心等上一等,因为,始皇帝还在呢!这位传奇式的帝王,可谓“经得起多大的诋毁,就配得上多大的赞美!”他搞了不少劳民伤财的大工程,比如击匈奴、修长城、起阿房;也干过一些昏事,比如废扶苏、远蒙恬、四处求仙,把大秦帝国的弦崩紧到极限,但始皇帝在世,这根弦欲断却终究未断,各路英雄没有上场机会,只能等他自然谢幕。好在这一天已经近在眼前,就在那次南巡的回程路上,始皇帝病逝于沙丘宫。经过李斯、赵高一番暗箱操作,秦二世胡亥登上了皇位。
秦二世最大的嗜好就是对自己歌功颂德,他效仿伟大的父亲,四处巡游,刻石铭功,走到哪刻到哪。他也干了不少“实”事:刚一即位,就把后宫中未曾生育的妃嫔们拿去给老爹殉葬,在赵高的忽悠下,很快又诛杀了一批先朝的肱股老臣,顺道还料理了数十位公子、公主,以便无人再能威胁他那张有点来路不明的御座。当他以“屯卫咸阳”的名义向全国征发五万精兵,实际却拿来作游猎侍从的时候,当他下令调运各郡县粮草,穷极全国人力物力继续修建阿房宫的时候,他终于接近了此生最大的功绩——革自己的小命。
二世元年七月,陈胜起义了,很快,各地的人们纷纷杀死郡县官吏,响应“张楚”政权。两个月后,会稽郡守殷通坐不住了,与其等别人来造自己的反,不如主动反。他叫来项梁,提出了大计:“长江以西都反了,天要亡秦。我准备起兵,请你和桓楚当领兵大将,你看可好?”
殷通怎么就相中了项梁?这里简单交代几句。
项梁,临淮下相县人氏。六国覆灭后,他一直心怀国仇家恨,估计脾气比较暴躁,曾在栎阳①犯了法,找熟人托关系,没吃官司。可没过多久,他又杀了人。
命案在身,项梁带上侄子项羽,逃到了吴中的会稽郡,一住好几年。叔侄俩在当地混得不错,不但吴中贤士豪侠纷纷与项梁结交,连郡守殷通也常常请他出面办理当地的徭役丧葬等公务大事,项羽也很快在小一辈青年子弟中树立了威名。所以,殷通打算起兵时,首先想到了将家子弟项梁和另一个当地豪杰——桓楚。项梁满口答应,又说:“桓楚现在逃亡在外,只有项羽知道他在哪,我去问问。”说完,他出去找到项羽,如此这般嘱咐了一番,然后反身入内,跟殷通说:“行了,您召项羽进来,吩咐他去找桓楚吧。”
项羽进来刚站定,就接到叔叔的眼神信号,于是拔出佩剑,上去就把殷通的脑袋砍了下来。
事情明摆着,项梁在吴中这么久,隐去锋芒,积累人脉,全凭一股灭秦复国的热望,眼见机会来了,岂愿受制于殷通,供其驱使?
人是杀了,印绶也夺了,成千上万官兵守备闻变赶来,一哄而上,可怎么了局?别怕,有项羽呢。
格斗高手项羽,连续击杀围攻过来的百十名军士。一时间,郡守府中遍地尸横,人们震惊了,也服气了。
意气素霓生,杀人莫敢前,这天,24岁的项羽,演出了人生中第一场戏。在他看来,那百十条生命,只不过是百十个跑龙套的,怎能与自己这位星光四射的主角争辉?
事实表明,接下来的七八年,项羽一直以男一号看配角的眼光,看待当时所有的英雄豪杰,巨鹿之战时如是,纵马入关时如是,重新分封天下时如是,楚汉相争时如是,直到,垓下兵败。
霸王别姬,一曲悲歌之后,项羽带领八百壮士突围而出,5000汉骑紧追不舍。南渡淮水,八百骑仅剩百余,走至阴陵,迷失道路,又被田边老农故意诳入大泽之中。马蹄深陷之时,汉军扬尘而至,夺路奔至东城,身后只余二十八骑。
窘迫至此,项羽仍没丢了主角风度。他把二十八骑分为4队,信心十足地说:“看好了,咱们定要突围,斩将,刈旗,胜他三次。”于是,四队人马大呼驰下,从四个方向冲击包围圈,项羽先斩一汉将,再一声怒吼,把汉骑将杨喜吓得倒退数里。很快,项羽与部下会合,又分为三队,重新部署。“傻傻的”汉军好像确实闹不清项羽所在,也随之分成三部,继续围攻。项羽再次驰出,斩一汉都尉,手刃百十人,与部下汇合时,二十八骑只少了2骑。项羽淡淡地问道:“怎么样?”26位骑士伏地称赞:“大王说得一点没错。”
一行人来到乌江畔,乌江亭长已备船相迎,他好心催促道:“江东虽小,但几千里地,几十万人,足为称王之资。大王,趁眼下汉军还没船,赶紧渡河吧,可别耽误时间。”
这段话合情合理,却不知猛然触动了项羽哪根心弦。
佛家有种神秘体验,叫“醍醐灌顶”,那是一种懵懂许久,刹那间豁然开朗,从全新角度得出全新认识的感觉——顿悟!
项羽此刻,想必体验了一把顿悟:8年争战生涯,大小70余战,一幕幕从他眼前闪过,他突然灵光乍现,悟出了点什么。
我猜,项羽很可能在那几分钟内,总结出史上第一版主角定律,并用这套定律检验了自己和老对头刘邦:
1.主角不灭定律。
主角不灭,灭亡的肯定不是真正的主角。彭城之战,刘邦20余万汉军覆灭,被围三重,却不死逃脱,荥阳会战,楚军四面进击,城中食尽,刘邦再次不死逃脱。
2.主角正确定律。
主角做什么都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同。起义前期,几次联手攻城屠城,项羽留下了“残暴”的恶名,刘邦却莫名其妙赢得“忠厚长者”的称号,得到西进关中的美差。项羽体恤部下,人们说是妇人之仁,刘邦散漫粗野,待人无礼,却成了性情宽大,不拘小节。
3.主角“桃花运”定律。
主角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总能吸引人才归顺。刘邦半老徐郎(起事时都快五十了),一副流氓气质,可总有人归顺他、投奔他,甚至自己阵营中的韩信、陈平,甚至自己一贯看重的英布。
4.主角爆发定律。
主角的外表可以不帅,主角的实力可以不强,主角的智慧可以不高,主角的运气可以很衰。但在关键时刻,特别是决定性的一战或一击时,他一定会小宇宙爆发。
刘邦作战,一向胜少败多,却总能人助天助,逃脱灭顶之灾。
5.主角成功定律。
主角想做的事情都会成功。刘邦起先只是想争个关中王,尽管险象环生,可最终独得天下,奖励的丰厚程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
好了,项羽已经足以得出一个颠覆他人生观的结论:主角,居然是那个痞子刘季!
表演型的人,还有个致命的心理弱点:蓦然回首,惊觉自己不是主角。当他们被迫走下舞台中心,沦为看客时,当他们被自己本就瞧不起的配角打败时,他们的自尊和雄心会遭到重创,他们的精神世界会瞬间崩溃,顿觉了无生趣。项羽也不例外。于是,他笑叹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8000子弟渡江而西,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兄怜我,我又有何面目见之?”
韬光养晦,看刘邦在舞台上风光,不是项羽的性格,再说,人又怎能反抗上苍编好的剧本、神明排定的角色?
罢,罢,罢!
将爱马乌骓交付亭长之后,项羽步行冲入汉阵,再杀数百人,身受十余创,自刎而死,遗体在汉军将士争相抢夺中,支离破碎,大略能辨其形的部分仅有五块。
故事结局毫无悬念,我们的问题是:剧本,真的是老天写好的么?项羽自己有没有参与这场《从鼎盛到败亡》的创作?主角的人选,是一直确定的,还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对此问题,史上三位著名同学已经做出了抢答:
司马迁说:“不觉悟而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扬雄说:“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司马光更干脆:“何预天事?”
众口一词,历史剧的主角地位,是项羽自己弄丢的。
事实果真如此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