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81461
目录
第1课书论
论流源以书为引
谈心得一家之言
第2课阴热目痛
阴虚内热眼目痛
杞菊地黄汤可痊
第3课痰结肺胃咳喘晕绝
临证凭脉纠误治
奇效依靠滚痰丸
第4课阴虚内热身面皆赤
问而知之谓之工
归芍地黄立奇功
第5课红痧危症昏不知人
痧证内闭生死间
针药并施命始安
第6课霍乱吐泻
贪凉食冷吐泻作
藿香正气服之瘥
第7课脾虚失运大便不通
脾虚不运便不通
四君平胃可建功
第8课邪风中腑卒然昏噤
中风昏噤救莫迟
三化汤可去内实
第9课肝郁呕血
肝郁呕血已多年
平肝解郁始得痊
第10课食积致痢
痢症几欲赴黄泉
审因辨脉保安然
第11课脾湿痰晕
眩晕只因痰作祟
固本清源治守中
第12课中风臂痛
风入痹痛误用补
羌活胜湿一身轻
第13课肝热郁血
气滞血郁误为孕
理气调血腹胀平
第14课脾劳过食误下致危
食脾劳失爱养一
误再误促命期
第15课寒疟误治
中气虚寒疟之根
舍末求本方得真
第16课气郁吐痰
气郁上逆吐不休
苏子降气解其忧
第17课酒肉内伤感寒生痰
酒肉壅滞内生痰
二陈加味病豁然
第18课饱食冷饮凝结不通
饱食饮冷肠不通
屈伸导引得下行
第19课过劳中暑
中暑亦需辨阴阳
大剂香薷饮效彰
第20课痘疹气虚过服寒凉
气虚不托痘疹平
六味回阳饮可行
第21课阴虚血热误用桂附
细数有力断为火
不知谨养难除根
第22课外感风热
风热炽盛布表里
防风通圣一剂除
第23课饮食伤胃
对金饮子消食滞
葛花解酲去酒积
第24课湿热内蕴实而误补
湿热内蕴误用补
清热利水肿势平
第25课过饮致泻误用提补
水泻误补病转重
胃苓二两姜水送
第26课阴虚内热伤脾唾血
唾血原本脾肾虚
诛伐无过非所宜
第27课肝气凝结而致寒疝
肝气凝结致寒疝
温经理气茴香丸
第28课内有积热伤风致疟
先散积滞后清解
按部就班法分明
第29课阴疽发背
发背阴证几不治
益气托举证始平
第30课风痰昏乱
风痰扰神神昏乱
施以祛风至宝丹
第31课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脉证逆
经治无效应预期
第32课产后胸痛乳儿痰疾暴怒伤肝三案
一家三人病不同
辨证施治皆成功
第33课肝郁气逆脉不应病
人病脉不病者生
脉病人不病者死
第34课热郁伤暑误用桂附
热郁伤暑脉深伏
审症求因病得除
第35课发颐
发颐瘰疬病不同
连翘败毒饮可用
第36课胃热与脾寒
只因老少证各异
寒热用药两重天
第37课思虑伤脾痰扰心包
思虑伤脾脾生痰
莲子清心病渐痊
第38课气郁喘嗽
悲哀气郁成喘嗽
左金颠倒木金散
第39课劳倦失眠脉坏难治
阴虚失眠虽治愈
脉坏终于难保身
第40课气郁吐逆
气郁上逆吐不休
越鞠顺气解其忧
第41课阴虚血弱胃绝难医
阴虚血弱病腹痛
尺无胃气命难长
第42课寒湿下注关节疼痛
寒湿下注关节痛
羌活胜湿愈此病
第43课肝郁气结土败难愈
右关脉结脾已败
后天一失命必亡
第44课肠有蓄水小便不出
肠中蓄水小便闭
温阳化气尿始通
第45课子痫
少阴动甚知为孕
羚羊角散子痫除
第46课久痢致虚阴阳将绝
下血日久因脾虚
凭脉用补病得愈
第47课产后气虚升降失常
产后杂治病不愈
清升浊降方如常
第48课湿痹似瘫
湿痹瘫痪病两般
诊治分明始得痊
第49课阴虚肝郁双目痛楚
肝郁还需舒肝散
阴虚杞菊地黄汤
第50课年老血崩阴阳两虚
年老血崩几丢命
六味回阳饮回生
第51课霍乱转筋
吐泻布指成霍乱
针刺放血通阴阳
第52课热疟
但热不寒称热疟
辛寒清气白虎汤
第53课脾虚肝郁
首辨内伤与外感
脾虚肝郁逍遥散
第54课寒疟
寒多热少为寒疟
越婢取汤发散之
第55课食积腹痛
饮冷食积腹中痛
承气攻下一身轻
第56课胃热血结
胃热血结疑为孕
清热调血证可平
第57课痰火郁肺
痰火郁肺误为虚
芩连二陈三日知
第58课风痰致咳
风痰致咳反用补
杏苏饮剂五日除
第59课忧郁致疾腿目渐废
忧郁致疾腿目废
终身飘零孤苦人
第60课阴火大炽清下无功
阴火内炽药无功
天降冰雪竟愈病
第61课风寒水肿误作虚治
老医凛然却误治
少年出手肿病除
第62课阳虚血热误作痧治
伤寒温病本大异
痧证阴虚治不同
第63课阴热斑疾
脉而沉数为阴热
知柏地黄愈斑疾
第64课血虚肝郁
肝血肾精本同源
滋阴血润人安然
第65课论人参
论人参
第66课实证似虚
实证似虚多顾忌
用药迟疑反误人
第67课痰热上潮喉中结核数年不孕
痰热上潮喉中痛
祛痰散结血脉通
第68课脾虚血崩
脾虚不摄血不止
气升血止病方平
第69课食积经闭
气行血行互为用食积经闭虚实兼
第70课气滞经闭
审证求因无需脉
理气化瘀治经闭
第71课论绵山血见愁
论绵山血见愁
第72课天花逆证
天花逆证终不治
虽尽人力总难成
第73课小儿乳积
乳积停食二便闭
白玉饼方一剂除
第74课气郁成痰
自治误补病益甚
气郁成痰用平陈
第75课误用失笑散致死
曾经取效先为主
滥用失笑反害人
第76课水积吐食
水饮停滞食难入
温阳利水证自平
第77课审证与慎药
审证与慎药
第78课水停不寐
水湿停滞成不寐
效方茯苓导水汤
第79课食积作吐
食积作吐误为疹
消积导滞症渐平
第80课湿痰流注
湿痰为患多怪症
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81课脾湿停痰上扰心包
脾湿停痰扰心包
涤痰神清二鬼消
第82课湿热内淫实证遗精
湿热内淫遗精证
治病求本方得真
第83课诊脉如审案
诊脉如审案
第84课湿热内淫实证吐血
湿热内淫病吐血
清热利湿症自平
第85课脾虚食滞月事不调
脾虚食滞经失调
健脾消食渐归常
第86课气滞水积痰壅肺窍
痰壅肺窍见昏噤
断为不治果如期
第87课胃中积滞四肢肿胀
胃中积滞成肿胀
渗湿加味肿渐消
第88课保胎增乳二方
保胎增乳二方
第89课肝气不舒郁而生火
肝气不舒兼化火
施以加味逍遥丸
第90课肝木克土
诊断不明杂乱治
平胃加味消药毒
第91课阴火上冲以致耳聋
阴火上冲致耳聋
知柏地黄四剂平
第92课气郁脾馁
气郁脾弱逍遥散
顺应人情证方安
第93课肝郁头痛
肝郁头痛药可愈
心中之病却难知
第94课气郁停痰喘咳不食
气郁停痰咳不食
解郁化痰二剂知
第95课臁疮外症
臁疮外症
第96课少阳感冒热入血室
少阳邪热入血室
东垣拯阴理痨汤
第97课痰厥头痛
痰厥头痛尤可治
家境困苦如何医
第98课气滞停食
气滞停食胃脘痛
越鞠平胃服后宁
第99课水气下注腿脚作肿
水气下注成脚肿
疏泄其水用五苓
第100课脾胃积滞误用桂附
实证似虚误用补
审证求本病始除
第101课热病误治
三焦壮火焰焰赤
三黄犀角地黄汤
第102课长夏热病
热证本应三黄剂
误用发散伤真元
第103课阴亏血热
阴虚血热主六味
兼加芩连功效彰
第104课蓄水喘嗽
小儿蓄水成喘嗽
散邪五苓甘露饮
第105课大虚腹满梅核作喘
贫困忧郁成虚劳
良剂亦难起沉疴
第106课气郁胁痛
气郁胁痛左关郁
香砂四七三服愈
第107课气郁痰壅
气郁痰结膈腹胀
胃苓承气泻瘀浊
第108课暴怒伤肝热入血室
暴怒伤肝热入血
施与逍遥左金丸
第109课食积胸满
气败神馁疑重证
保和轻剂起沉疴
第110课小儿肝疳
疳证顽疾尤可治
重财轻命病难痊
第111课食为气滞中脘不通
气滞食郁胸腹胀
藿香正气建奇功
第1课
书 论
医书始《内经》,赅括群言,为医家之祖。后仲景之《伤寒论》、
河间之《瘟疫》a《东垣十书》《丹溪心法》,四大家如日月行天b,江河在地,前辈论之详矣。然其卷帙浩繁,学者不免望洋而叹。近则钦定《医宗金鉴》一书,兼集诸家之长而条贯之,又分门别类,编为歌诀,使学者便于记诵,诚此道之津梁也。学者诚能熟读精思,本之仲景以正其源,参之河间以穷其变,内伤则法乎东垣,滋补则遵之丹溪,其于斯道,思过半矣。再能博极群书,自有左右逢源之妙。于是得兔忘筌,得意忘言c,未有不精妙入神者。每见吾乡业斯道者,叩其书,小则《寿世保元》《医宗》,大则《景岳全书》、张氏《类经》,是书岂为不善,无奈学者执一以求,胸中头绪不清,手下必歧误杂出,虽背诵《内经》无益也。噫!难言矣。
a 河间之《瘟疫》:刘河间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消论》《宣明论方》等书。并无《瘟疫》。《瘟疫论》为明代吴又可著。此处王堉之误。
b 四大家如日月行天:现在主流看法是把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合称为“金元四大家”。本文把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并称“四大家”为作者个人见解。
c 得兔忘筌,得意忘言:《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此处意为:读书学习是为了掌握医道,指导实践,而不能忽视实际而局限在理论中。
医书中方药之多,无过许景亮之《东医宝鉴》a,有一病而录数十方者,学者苟无根底,按而用之,反多遗误。惟其每论一症,必集诸家之说列于前,实为简便。甚至矛盾抵牾者,非胸有成竹,乌有别其是非哉!
孙真人《海上方》,药味不多,施之辄有神效。至《千金衍义》则说多神奇,用圆、用散,多至数十味,且有用玉屑、珊瑚、空青、石胆者,穷乡僻壤,何能有是,学者求其说焉可也。
a许景亮之《东医宝鉴》:《东医宝鉴》作者许浚(1546—1615年)。字清源,号龟岩,
生于朝鲜京畿道阳川。
论流源以书为引 谈心得一家之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z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构建了中医体系框架,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所以被称为医家之祖。其后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六经分类,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成为中医临床者之书。金代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主用寒凉,对后世“温病学派”
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瘟疫论》实为明代吴又可著,开创了对“传染性疾病”认识的先河。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其著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并其他医家的七部著作合为《东垣十书》。
朱丹溪著《丹溪心法》,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被后世称为“滋阴派”。在金元时期,除上述的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外,再加上被称为“攻下派”的张子和,合称“金元四大家”。这些大医立论如日月行天,江河在地那样明确而不可改易,进一步完善了中医体系,成为后世效法的典范。不过中医古籍浩繁,让学习的人不免望洋兴叹。清朝钦定的《医宗金鉴》一书,集合各家优点进行编撰,对各科分门别类,并编为歌诀,让学习的人便于记诵,确实是步入医道的阶梯。学习的人如能熟读精思,以仲景之学为根本,把握住中医的正确源头,参考刘完素善加变通的方法,内伤治疗取法李东垣的学术,滋补方面遵从朱丹溪的理论,在医道方面,大部分都可掌握了。
再能广泛地研读各类医书,自然会有左右逢源的妙处。这样就可以得其精髓而忽略其末节,临床应用没有不精妙入神的。每次遇到我家乡行医的人,询问他们读什么书,小则《寿世保元》《医宗》,大则《景岳全书》、张氏《类经》,这些书不是不好,只是学习的人被一种观点局限,对医道正统理解不透彻,实践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错误,就算能背诵《内经》也没用了。
中医古籍中记载的方药是非常多的,朝鲜人许浚著的《东医宝鉴》是其中之一,书中有治一种病录有几十个方子的,学习的人如果没有基础,因可取之方太多,遵照书中记载去用方,如果选取错误,反而容易出现差错。不过书中每论一种证候,都把各家见解罗列在前面,对学习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可以非常简便地了解历代对某证的认识。书中甚至有相互矛盾抵牾的地方,不是对医学有相当了解,真的没办法去辨别对错。孙真人《海上方》以七言歌诀形式写成,药味不多,临床应用效果都很好。至于张璐所著的《千金衍义》,内容上很多神奇的说法,用丸、用散,方子药味多的几十味,并且有用玉屑、珊瑚、空青、石胆这些药的,穷乡僻壤中哪里有这些,学习的人想验证他的说法是否正确也不可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