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65444
一部现实版的《至暗时刻》,当命运的绞索勒住咽喉,委曲求全还是绝地反击?这仅是敌我双方的对决,抑或是多方势力的博弈?
以电影般的叙事手法,慢镜头重现“二战”中尤为关键的五天
世界现代史大师解密珍贵史料,解读舆论走向
直击丘吉尔及其内阁如何于重重困难之中重塑欧洲乃至世界的命运
ü
以充满魔力的纪录片般的剪辑手法将“二战”期间*关键的五天变成一部“五幕剧”,作者犹如旁白娓娓道来,堪称现实版的战场之外的《敦刻尔克》。
ü
叙事细腻且具有深度,逐日逐小时将事件的冲突、高层的犹疑、敌方的嚣张、民心的彷徨一一呈现,十分自然地衬托出主角丘吉尔无可比拟的坚定决心,使人物形象变成更加立体丰满。
作者约翰·卢卡斯是公认的世界现代史大师,《从黎明到衰落》作者雅克·巴尔赞称赞其“影响整整一代人”。卢卡斯在这本书中除去游刃有余的叙事功力,还充分表现出研究的严谨性,井然有序地分析和展示了大量日记、书信、新闻报道等原始资料,使论述极具说服力。
1940年5月24日至28日,命运的铰链套住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咽喉。短短五日,加来的枪声刚沉寂,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命令即下达。抵抗还是议和?这个在今天看来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当时却几乎难倒了所有人,博弈无处不在: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苦苦缠斗,同盟国之间相互制衡,各国内部两翼角力,伺机而动成了普遍的策略。
斯时斯地乃至现在,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当时希特勒离*后的胜利到底有多近,但有一个人完全明了,他就是温斯顿· 丘吉尔。丘吉尔14天前才上任成为首相,被认为是个急躁鲁莽、巧舌如簧的没落贵族,然而正是这位精于文字、口才极佳、带有浪漫主义气息的领袖,在焦灼的气氛中保持了不动摇的姿态,以卓越的个人素质和魅力唤起了内阁成员乃至其他政治家的责任感,坚定了英国人“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念。
著名世界现代史学者约翰·卢卡斯摈弃赘述这一时期丘吉尔面前重重困难的传统方式,而是着眼于丘吉尔对困境的分析。他以富有文学性的语言带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一小时一小时地展开这五天在唐宁街10号发生的重要事件,通过富有紧凑的叙事结构,辅以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回忆录、报纸和大众观察报道,重现了英国政府内部的决策氛围和普通英国人的状态,开创性地证实了这几日的戏剧性和重要性。
前言001
第一章命运的关键005
第二章5 月24 日,星期五047
第三章5 月25 日,星期六093
第四章5 月26 日,星期天117
第五章5 月27 日,星期一153
第六章5 月28 日,星期二179
第七章幸存207
致谢241
“我希望还不算太晚。我真担心已经晚了。”请注意,丘吉尔这么说的时候,正是他取得了个人胜利的时刻,此时西欧的战争尚未展开。在那个时候,丘吉尔也从来不曾低估希特勒。然而,就连丘吉尔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两周里,希特勒将会取得最辉煌的胜利——无法想象、无法抗拒、可能也是最终的胜利。
在这些事情过去大约60 年之后,在20 世纪走向尾声的时候,人们普遍的认识是这样的:希特勒是个狂热分子,是个独裁者,他发动了一场战争,让大半个世界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样一场战争,他注定是要失败的。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这种观点的不足可以用8 个字来总结:他并非注定会失败。他代表了20 世纪全球事务中的一股巨大浪潮。这股浪潮的力量来自德国人民的活力、纪律、他们的自信和服从,以及他们的生命力。希特勒成功地将德国人民团结在了一起,这是历史上任何其他领袖都未能做到的。他有一支国家军队可以依靠,这支军队的表现让人敬畏,成了世界的奇迹。此外,在德国以外的地方,在很多人心目中,希特勒的统治,他的政权和思想,代表了一种新的主要力量,可以替代正在侵蚀欧洲的自由民主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在10 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潮逐渐涌起,掀起惊涛骇浪,将各种障碍逐一击破并最终淹没。到了1940 年5 月,这股浪潮似乎已经无法抗拒:在很多地方,很多方面,也的确已经无可抗拒。
1933 年1 月30 日,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更遑论意识到其重要性。这一点,从当时世界各主流报纸的报道和评论可见一斑。人们低估了他的个人能力,偶尔还就此对他进行嘲弄。德国的保守派政治精英们出手帮他安排了这个任命,他们以为可以掌控此人。事情恰恰相反,他们都成了他的仆人。更重要的是,很快他就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领袖,而当时的德国人很可能是整个世界范围内受教育水平最高的民族。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利以后,德国人一直饱受痛苦与耻辱的折磨,现在这种感觉渐渐消退,随之而来的是日益高涨的民族自信浪潮。德国绝大多数民众对希特勒的信任已经到了让人讶异的程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世界似乎仍未意识到他作为一名政治家的能力。当然,这样的认识将会改变,而且,变化来得很快。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只用了3 年的时间就取代法国成为欧洲强国——虽然法国和多国结盟,而希特勒连一个盟友都没有。一个又一个条约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对德国进行限制,希特勒均置之不理。他的威望不但丝毫未减,反而有所提高,而且并不仅限于在德国人民中。很快,欧洲多国领导人开始向他寻求善意,至少,他们努力避免让他产生彼此可能是对手的感觉。墨索里尼觉得,这个德国领袖似乎代表了未来的潮流,应该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英国政府、英国保守党以及很多英国群众的意向就没那么简单了。他们倾向于至少目前暂且相信这个新德国。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背后有多种动机,有些我们将在后文理清。在斯坦利· 鲍德温(Stanley
Baldwin)任首相期间,这样的倾向就已经很明显,但最能代表这种倾向、最支持这种倾向的,则是内维尔·张伯伦,他1937 年开始担任首相一职。在绥靖问题上,最明确、最坚定地反对张伯伦的是温斯顿· 丘吉尔。在丘吉尔漫长的政治生涯中,1937 年这一年,很可能是他的公众声誉和政治声望的最低点。
就在此时,阿道夫· 希特勒决定把他的政权推进到德国疆域之外,改造一下欧洲版图。当时仍然有人认为,此人没有任何治国的天赋。很快,他们就将目瞪口呆,至少,希特勒会让他们愣一下神。1937 年11 月,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说,虽然英国以及唯英国马首是瞻的法国可能会瞧不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所以战争还没到迫在眉睫的程度,但也不妨做一下开战准备了。这个判断非常准确。两周之后,张伯伦(他显然没有意识到希特勒的计划)派他的密友哈利法克斯勋爵对德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次访问很大程度上是与希特勒的会晤。这进一步加强了希特勒的判断。哈利法克斯很谨慎,他一贯如此(这次访问他很谨慎,不过并非周全),但他暗示希特勒,只要德国不发动战争,希特勒想实现他的野心,英国政府是不会站到德国的对立面的。1938 年2 月,安东尼· 艾登(Anthony
Eden)辞去张伯伦内阁外交大臣的职务,他的位置由哈利法克斯接替。丘吉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提到,他马上就意识到这一变化是个噩兆——他本来是个最能睡的人,却几乎一夜未能成眠。
1938 年是属于希特勒的一年。3 月,他未费一枪一炮,便占领并吞并了奥地利,而且,还伴随着奥地利民众洋溢的热情。很快,他又把目光转向捷克斯洛伐克,成功将其分裂,把其中的一大部分,连同几百万讲德语的捷克斯洛伐克人,都并入他的纳粹德国,而捷克斯洛伐克剩下的地区几乎已经沦落为附属国。我们可别忘了这样的事实:捷克斯洛伐克不同于奥地利,它是有军事同盟的:苏联是它的盟友,更重要的是,法国也是它的盟友,而法国身后,似乎站的是英国。“似乎站的是”,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没有英国一起,法国不会开战,而英国并不想和德国交战。主要原因是英国没有准备——的确,英国在军事方面没有准备。但是,在这些现实的盘算之外,隐藏于这样的盘算深处的,是英国民众、英国的公众舆论,以及英联邦自治领的首脑们并未打算为了捷克斯洛伐克发起另一场欧洲战争。甚至这都不是问题的全貌。还有张伯伦的想法,他不仅是想拖延,也想避免和希特勒正面交锋,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他也倾向于姑且相信希特勒。于是就有了最后一刻的慕尼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捷克斯洛伐克成了牺牲品,张伯伦不但得到了解脱,还至少暂时对英德之间的默契有了信心,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我们时代的和平”。丘吉尔反对张伯伦的做法,但他的反对无济于事。在对下议院发表的重要演讲中,丘吉尔表示这完全是个错误,“我们已经遭受了完全、彻底的失败。”他的讲话颇具前瞻性和揭示力,但我们只有在回顾历史时才能认识到这一点。丘吉尔当时不但属于仅有的几个焦虑的少数派,他个人的声望和影响亦仍处于低点;他差一点就遭到自己选区选民的弹劾。而且,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丘吉尔在一个重要问题上判断错误。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1938 年10 月加入战团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道义的角度来看,丘吉尔可能是正确的;但就现实的考量而言,他错了。
与此同时,希特勒在德国备受推崇——被认为是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最强势的国家领导人。但是,他可不是按照政治家的经典模式塑造出来的。他冷酷无情,深感时局对他不利。消化战利品和巩固胜利并不能让他满足。1939 年3 月,他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他挥师布拉格,把捷克斯洛伐克支离破碎的残山剩水都并入他的纳粹德国。这样一来,他不但食言,而且背信。6 个月前,他说这是“我最后的领土要求”(诸如此类的话);他曾发誓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唉,伍德罗· 威尔逊(Woodrow
Wilson)也曾经支持、信奉过这个原则],把所有的德意志民族都团结到一个帝国中,把非德意志民族都排除在外。他的出尔反尔直接导致英国如梦方醒,态度瞬间发生彻底转变。一开始,张伯伦的打算是接受既成事实,也就是说,接受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毕竟,慕尼黑会议已经注定事情发展下来会产生这样的最终结果。但是,公众舆论和媒体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甚至连张伯伦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都不再赞同对希特勒的绥靖。哈利法克斯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张伯伦在伯明翰的发言,这是在希特勒进入布拉格3 天之后。这一发言实际上是英国政府的声明:“到此为止,下不为例。”进入布拉格一周之后,希特勒又侵占了立陶宛以前属于德国的一片领土,而且德国宣传机器开始对波兰展开活动。现在,英国政府向波兰许下保证,目的是想让希特勒打消念头。这没起到任何作用;但是,无论如何,连张伯伦都不得不考虑参战的可能,而且这时丘吉尔的声望正在上升。他并没有说“我跟你讲过”这样的话的习惯,但是,在希特勒的问题上,事实似乎证明他是正确的。1939 年的整个夏天,张伯伦仍希望和希特勒达成某种形式的妥协。然而约束太多,条件苛刻,已无妥协的可能。希特勒侵略波兰的当天,张伯伦邀请丘吉尔加入他的内阁,担任英国海军大臣。直到最后一刻,张伯伦是不情愿向德国宣战的。但是,到了9 月3 日这一天,他已经别无选择。
希特勒希望英国不会向他宣战。在这一点上,他错了。不过,有一点他并没有弄错——他知道,张伯伦和英国政府并不情愿加入战团。实际上,除了宣战之外,英国和法国也不会再做得更多,甚至也许什么都不做,可能在海上除外。当时被普遍接受的想法是,当德军在波兰作战时,盟军沿所谓的齐格菲防线发起地面进攻,这不但可行,而且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实际上这个想法简直毫无道理:盟军实施地面进攻并无可能,因为没有这样的计划;之所以没有这样的计划,是因为这毫无可能。结果就是长达8 个月的、美国记者口中的“假战争”(Phoney War),也许叫“勉强战”更好些。这8 个月中,丘吉尔的声望逐渐提高,已经有很多人愿意忽略他的错误。1940 年4 月初,当希特勒对丹麦和挪威发起侵略时,事情到了紧急关头。这恐怕是整场世界大战中希特勒迈出的最鲁莽的一步。英国的表现让人牙疼。海军根本没跟德国人交上手;海军无法阻止德国军队沿挪威漫长的海岸登陆;英国军队所到之处,这儿也好,那儿也罢,总是很快就惨兮兮地后撤;德国军队行军速度比他们快,耐力比他们好,几乎处处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为此丘吉尔要负大半责任。正是因为他企图让英国军队出现在挪威沿海,才促使希特勒决定进攻挪威,而且他给英国舰队下达的指令也往往显得他执迷不悟。
尽管如此,在挪威的失利仍然导致张伯伦内阁垮台。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张伯伦不是那个能够领导英国走过战争的人,由此下议院开始了热烈又混乱的讨论。在一次关键的投票中,张伯伦的几十名保守党成员放弃了他。丘吉尔站在张伯伦一边,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对张伯伦的忠诚,尽管他知道,属于他自己的时刻可能已经到了。5 月9 日,张伯伦决定,他必须要辞职了,必须要成立一个包括工党大臣在内的国民政府。他中意哈利法克斯做他的继任者。大部分保守党人都中意哈利法克斯。国王也中意哈氏。仍然有很多人不信任(虽然暂时藏而不露)丘吉尔。但是哈利法克斯提出了异议。他是上议院成员,这就产生了宪政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工党是否接受他尚在两可之间,当然这也不那么确定。让他在这个问题上做出决定的是他自己的判断。他感觉,哈氏内阁是无法掌控斗士丘吉尔的。5 月10 日下午晚些时候,丘吉尔去了白金汉宫。回来的时候,他成了英国首相。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