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55443
内容简介
资源型地区在我国开发建设的历史上曾做出过突出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利用轻保护、环境保护政策等原因,实际上面临着资源的逐渐衰竭,伴随着出现的是传统资源产业衰落而新兴产业未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停滞、就业岗位骤减、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等状况。虽然国家和地方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努力和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资源衰竭地区困顿的局面并未真正改变。目前,我国的各项扶贫政策主要集中于广大农村地区,而对于资源衰竭地区的贫困鲜少关注和研究。《资源衰竭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在扶贫攻坚的背景下,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运用经济学理论系统研究资源衰竭地区的贫困问题,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资源衰竭地区的贫困是如何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二是资源衰竭地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研究的框架和思路,对于诸如草原、煤矿、石油等资源衰竭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目 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目标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目标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相关研究观点
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相关概念
第三节 相关研究观点
第三章 资源衰竭地区发展历程与贫困现状——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
节 区域概况
第二节 发展历程
第三节 贫困现状与特点
第四章 贫困的形成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节 贫困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贫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贫困综合评价
节 贫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第二节 贫困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贫困综合评价方法与过程
第四节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贫困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节 调研地选择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分布
第三节 家庭贫困特征
第四节 贫困测量
第五节 家庭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第七章 反贫困政策措施及运作机理
节 反贫困政策措施
第二节 反贫困政策措施成效与运作机理
第三节 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目前扶贫政策措施的反思
第八章 反贫困机制构建
节 反贫困背景分析
第二节 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第三节 反贫困机制构建
第九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参考文献
前 言
贫困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全球领域民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也一直是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针对农村发展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是解决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1年,国家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开始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实行强农惠农政策,并优先在贫困地区实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开始实施“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实行整村推进、移民搬迁、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专项扶贫。2011年,国家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进入扶贫攻坚阶段,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区域,力争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人口吃、穿等基本生活的脱贫,实现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保障。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扶贫、低保政策等措施实现贫困人全部脱贫。在反贫困过程中还实行农业税费改革和粮农补贴,加大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扶贫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这一系列举措推进了我国反贫困的历程,使得很大一部分群众生活改善。但这一系列举措关注的重点在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抑或是生态恶劣地区,而在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资源长期开采、国家政策等原因面临着资源的逐渐衰竭,实际上也存在着贫困,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富裕中的贫困”。
本书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研究资源衰竭地区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探究资源衰竭地区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的原因。第二,鉴于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从区域贫困研究角度,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内蒙古国有林区27个林业局2004~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贫困综合评价,并将其分为重度贫困、中度贫困等五个类别。同时,分析结果还表明,产业结构与资源量、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是区域综合贫困的主导因子。而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著影响。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第三,从政府、国有林区、个人三方面对反贫困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并对其成效和机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覆盖范围较窄等问题。同时,还对目前的反贫困政策措施从福利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和反思。第四,对反贫困背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分析,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一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本书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研究资源衰竭地区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探究资源衰竭地区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的原因。第二,鉴于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从区域贫困研究角度,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内蒙古国有林区27个林业局2004~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贫困综合评价,并将其分为重度贫困、中度贫困等五个类别。同时,分析结果还表明,产业结构与资源量、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是区域综合贫困的主导因子。而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著影响。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第三,从政府、国有林区、个人三方面对反贫困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并对其成效和机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覆盖范围较窄等问题。同时,还对目前的反贫困政策措施从福利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和反思。第四,对反贫困背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分析,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一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在线试读
《资源衰竭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
三、森林资源有计划开发利用阶段(1946-197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产建设。从艰苦创业起步,经历了解放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生产建设步人正轨,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1946年3月,东蒙自治政府在王爷庙(现乌兰浩特)成立东蒙林业公司。8月,成立五叉沟、白狼、博克图作业所(现在的五岔沟、白狼、巴林林业局),林业工人相继进入林区从事林业生产,当时有林业职工2102人,虽然有少数家属随职工一起来到林区,但都散居于当地居民之中。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组建内蒙古林矿总局对大兴安岭林区进行有组织的开发。内蒙古林矿总局便是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的前身。1948年,随着林业生产布局的扩大,职工人数也增长到3689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年产木材量约为17万立方米。于1950年召开的全国次林业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筹备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上,特别提出,由于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受损严重,与东北大兴安岭林区分开管理,且如果仅从地方政府角度考虑,无论从林政管理,还是林业生产恢复方面都不利于管理。因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由林务总局负责大兴安岭林区的生产建设和行政事业管理工作,全面开发林区,生产的木材用于支援新中国建设。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对木材的大量需要,林业生产需要面向社会招工,当时林业职工的主要来源是: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从农村招收泥瓦工等工种,以及接收部队专业士兵,组成初的护林大队。林业职工家属也随之开始迁来林区,林业人口逐年大幅度增加,到1952年末,林业职工人数已经达到15028人。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业生产和基础建设开始起步。
1953年,进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年,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归属中央森工部。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也被列入经济发展建设计划范畴。1953年,我国与当时的苏联合作编制了个大兴安岭开发建设规划方案。1954年,国务院批准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开发计划,林区开发建设开始向纵深发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铁路随之延伸,乌尔旗汉镇、库都尔、图里河、伊图里河、根河、金河、阿龙山、满归、得耳布尔、莫尔道嘎、克一河、甘河、吉文、阿里河等原始林区相继开始开发建设,并成立了森工企业,作为县团级国营企业,组织生产建设,木材采运与加工、采种、育苗、迹地更新、森林抚育采伐、资源林政、森林资源统计、森林防火等生产工作全面展开。同时,逐步确立了“采伐与更新并举”、“以营林为基础”和“采育必须结合”的方针,建立了育林基金制度。
1958年,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时,现隶属内蒙古森工集团的l9个林业局和内蒙古地方所属的地方“岭南八局”已基本具备雏形,并下设森林经营所、营林工段,全面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林区在生产方式上逐渐由手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由季节性作业变为常年作业,由原木生产变为原条生产,由游动式作业变为定居作业,在森林深处建立了林场,方便生活与生产。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下发《关于森工下放和森工营林合并问题的通知》,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呼伦贝尔盟公署合并,称呼盟公署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并明确了林管局的管辖区域范围、机构编制,以及森林经营、保护、防火等事业职能。将森工局和森林经营局合并为林业局,伐木场和森林经营所合并为林场,均为国营单位。1960~1962年,林业部强调“开发新林区和建设新局,必须经过大片林区规划,按先有规划后有总体设计的两个步骤进行”。1963年,开始按照调整后的林业规划,对金河、阿龙山、满归、得耳布尔、莫尔道嘎等林业局着手总体设计和筹建工作。这些林业局属于大片国有林区中的新建和拟建林业局,按照调整后的规划,依据国营全民所有制的模式进行建设。1964年,林业部制定了《大兴安岭林区(会战区)开发建设方案》,决定在会战区建设11个林业公司,按照“政企合一”体制,建立新型的林区社会。1969-1979年,由于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南木、巴林、乌奴耳、免渡河林业局划归呼伦贝尔盟。
……
三、森林资源有计划开发利用阶段(1946-197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产建设。从艰苦创业起步,经历了解放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生产建设步人正轨,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1946年3月,东蒙自治政府在王爷庙(现乌兰浩特)成立东蒙林业公司。8月,成立五叉沟、白狼、博克图作业所(现在的五岔沟、白狼、巴林林业局),林业工人相继进入林区从事林业生产,当时有林业职工2102人,虽然有少数家属随职工一起来到林区,但都散居于当地居民之中。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组建内蒙古林矿总局对大兴安岭林区进行有组织的开发。内蒙古林矿总局便是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的前身。1948年,随着林业生产布局的扩大,职工人数也增长到3689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年产木材量约为17万立方米。于1950年召开的全国次林业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筹备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上,特别提出,由于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受损严重,与东北大兴安岭林区分开管理,且如果仅从地方政府角度考虑,无论从林政管理,还是林业生产恢复方面都不利于管理。因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由林务总局负责大兴安岭林区的生产建设和行政事业管理工作,全面开发林区,生产的木材用于支援新中国建设。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对木材的大量需要,林业生产需要面向社会招工,当时林业职工的主要来源是: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从农村招收泥瓦工等工种,以及接收部队专业士兵,组成初的护林大队。林业职工家属也随之开始迁来林区,林业人口逐年大幅度增加,到1952年末,林业职工人数已经达到15028人。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业生产和基础建设开始起步。
1953年,进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年,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归属中央森工部。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也被列入经济发展建设计划范畴。1953年,我国与当时的苏联合作编制了个大兴安岭开发建设规划方案。1954年,国务院批准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开发计划,林区开发建设开始向纵深发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铁路随之延伸,乌尔旗汉镇、库都尔、图里河、伊图里河、根河、金河、阿龙山、满归、得耳布尔、莫尔道嘎、克一河、甘河、吉文、阿里河等原始林区相继开始开发建设,并成立了森工企业,作为县团级国营企业,组织生产建设,木材采运与加工、采种、育苗、迹地更新、森林抚育采伐、资源林政、森林资源统计、森林防火等生产工作全面展开。同时,逐步确立了“采伐与更新并举”、“以营林为基础”和“采育必须结合”的方针,建立了育林基金制度。
1958年,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时,现隶属内蒙古森工集团的l9个林业局和内蒙古地方所属的地方“岭南八局”已基本具备雏形,并下设森林经营所、营林工段,全面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林区在生产方式上逐渐由手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由季节性作业变为常年作业,由原木生产变为原条生产,由游动式作业变为定居作业,在森林深处建立了林场,方便生活与生产。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下发《关于森工下放和森工营林合并问题的通知》,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呼伦贝尔盟公署合并,称呼盟公署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并明确了林管局的管辖区域范围、机构编制,以及森林经营、保护、防火等事业职能。将森工局和森林经营局合并为林业局,伐木场和森林经营所合并为林场,均为国营单位。1960~1962年,林业部强调“开发新林区和建设新局,必须经过大片林区规划,按先有规划后有总体设计的两个步骤进行”。1963年,开始按照调整后的林业规划,对金河、阿龙山、满归、得耳布尔、莫尔道嘎等林业局着手总体设计和筹建工作。这些林业局属于大片国有林区中的新建和拟建林业局,按照调整后的规划,依据国营全民所有制的模式进行建设。1964年,林业部制定了《大兴安岭林区(会战区)开发建设方案》,决定在会战区建设11个林业公司,按照“政企合一”体制,建立新型的林区社会。1969-1979年,由于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南木、巴林、乌奴耳、免渡河林业局划归呼伦贝尔盟。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