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92307
内容简介
《泉州南音(絃管)集成(第十八册)》为曲谱卷,收录滚门体五孔四仪管[五供养][玉交枝][刮地风][望远行]门头中,见於弦管文化圈各馆阁抄本而有琵琶指法谱者,共计二百五十首。
《泉州南音(絃管)集成(第十八册)》收录之乐曲篇幅,随着门头与曲目而有较大的差异,结束音方面,[五供养]与[望远行]相同地为[下],[玉交枝]与[刮地风]皆有以[□]与[工]结音,[玉交枝叠]则以[下]为结束音。
《泉州南音(絃管)集成(第十八册)》收录之乐曲篇幅,随着门头与曲目而有较大的差异,结束音方面,[五供养]与[望远行]相同地为[下],[玉交枝]与[刮地风]皆有以[□]与[工]结音,[玉交枝叠]则以[下]为结束音。
目 录
曲谱卷·滚门体(二)五孔四仪管(一)
卷四十四五孔四仪管四子集
艮五供养
恨着薄情
冥日心头
琵琶响停
转轴拨弦
五供养
话说有道理带慢头
今来到只
四边响
伯卿胆如
别离暗断
祝天有灵
素香花
梅花独占
程婴胆如
话说有道理
话说有跷蹊
话说无定期
听说因由
听说情意
长玉交枝
看小姐带慢头尾声
一更二更
一路来到
一对相随
小姐听说
夫人听说
只元宵
只寺内
月色照
告夫人
告老爷
告将军
我君去
我情人
我汉王
见菊花
那亏尔
阮玉郎
……
卷四十四五孔四仪管四子集
艮五供养
恨着薄情
冥日心头
琵琶响停
转轴拨弦
五供养
话说有道理带慢头
今来到只
四边响
伯卿胆如
别离暗断
祝天有灵
素香花
梅花独占
程婴胆如
话说有道理
话说有跷蹊
话说无定期
听说因由
听说情意
长玉交枝
看小姐带慢头尾声
一更二更
一路来到
一对相随
小姐听说
夫人听说
只元宵
只寺内
月色照
告夫人
告老爷
告将军
我君去
我情人
我汉王
见菊花
那亏尔
阮玉郎
……
引用书目
前 言
泉州南音/台湾南管调查研究过程:起始于1978年,阶段成果汇编为《泉州弦管(南管)指谱丛编》,于1987年由台湾“文建会”出版;第二阶段成果,于1993年台北艺术大学规划筹设“传统音乐系”,将台湾的南管(与北管)音乐设为主修项目,1995年正式招生,经由教学实践,予南管音乐的活传统以传承保存;第三阶段成果,喜获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王珊教授主持的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聘为“首席特聘研究员”及全力的支持,以《泉州南音(弦管)集成》保存历代弦管家创作的有形曲词与曲谱,并呈现该音乐体系的无形文化现象。本文将略述调查研究始末,突出地指出相关事例,以彰显保存传承泉州南音/台湾南管的贡献者。
音乐为人类的语言形式以及全民的共同文化财产,经由学习与传播,世界各国人民能欣赏德国人巴赫、贝多芬或奥地利人莫札特的作品,相同地,中国的音乐艺术也能为各国人民共享;然而在政治带动文化扩散的背景下,欧洲的高层次艺文项目,已普遍流传于经济发达的国家,至于历史古老且极具特色的泉州南音(弦管),它如古琴音乐、崑曲,仍局限于汉族的特定文化圈,不但尚未国际化,也仍未成为各级学校的普遍性音乐教材内容。
由于国情与社会制度的差异,精神文化财产的保存有不同的难度:欧洲有保存文化财产的人文与社会机制,故该地区的音乐传统,经由“音乐学院”而钜细靡遗地被保存;中国的文人阶层精神文化如七弦琴、崑曲,大抵也能完好地保存于特定阶层,至于自发性流传于基层社会的泉州弦管,初始系流传于特定地区,作为人们闲居游艺的节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由于教育体系完全忽视,音乐教育几乎全盘西化,在价值观念以欧洲艺术音乐为高的社会潮流,各地汉族传统音乐成为隐性的文化甚而几近消失。在此背景下,弦管从“自发性”的流传,成为政府或文化界特意的“保存传承”。所幸潜藏于底层社会的信仰民俗,仍默默地保存部分弦管文化,这种情形也让人体察,在艺术性的基础上,弦管仍具有社会与文化的功能,亦郎今日所称的泉州南音或台湾南管,兼具艺术性与民俗性、仪式性,实为人类社会诸多音乐品种所少见的现象。
以整体文化观,19世纪之前的弦管生态与内容,能透过手抄本之曲目汇整,以及为数众多之杰出弦管家的生平,经由他们所拥有知识等之调查搜集,进行分析探讨。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泉州南音或南管的生态产生较大的变化:在保存地泉州弦管文化圈的情形,此时在破四旧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类传统音乐、戏曲曾经历一段黑暗期;约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南管开始踏出馆阁,跳跃式地从国际化而社会化、学术化。进入21世纪,在经济快速发展,伴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泉州南音登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泉厦所属的乡镇,馆阁活动蓬勃发展,尤其是教育系统设有南音系/传统音乐学系,从事南音/南管的教学之后,目前这些地区的城市民众、尤其是学术界的艺文类学门,南音或南管逐渐成为知识界的通识。
音乐为人类的语言形式以及全民的共同文化财产,经由学习与传播,世界各国人民能欣赏德国人巴赫、贝多芬或奥地利人莫札特的作品,相同地,中国的音乐艺术也能为各国人民共享;然而在政治带动文化扩散的背景下,欧洲的高层次艺文项目,已普遍流传于经济发达的国家,至于历史古老且极具特色的泉州南音(弦管),它如古琴音乐、崑曲,仍局限于汉族的特定文化圈,不但尚未国际化,也仍未成为各级学校的普遍性音乐教材内容。
由于国情与社会制度的差异,精神文化财产的保存有不同的难度:欧洲有保存文化财产的人文与社会机制,故该地区的音乐传统,经由“音乐学院”而钜细靡遗地被保存;中国的文人阶层精神文化如七弦琴、崑曲,大抵也能完好地保存于特定阶层,至于自发性流传于基层社会的泉州弦管,初始系流传于特定地区,作为人们闲居游艺的节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由于教育体系完全忽视,音乐教育几乎全盘西化,在价值观念以欧洲艺术音乐为高的社会潮流,各地汉族传统音乐成为隐性的文化甚而几近消失。在此背景下,弦管从“自发性”的流传,成为政府或文化界特意的“保存传承”。所幸潜藏于底层社会的信仰民俗,仍默默地保存部分弦管文化,这种情形也让人体察,在艺术性的基础上,弦管仍具有社会与文化的功能,亦郎今日所称的泉州南音或台湾南管,兼具艺术性与民俗性、仪式性,实为人类社会诸多音乐品种所少见的现象。
以整体文化观,19世纪之前的弦管生态与内容,能透过手抄本之曲目汇整,以及为数众多之杰出弦管家的生平,经由他们所拥有知识等之调查搜集,进行分析探讨。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泉州南音或南管的生态产生较大的变化:在保存地泉州弦管文化圈的情形,此时在破四旧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类传统音乐、戏曲曾经历一段黑暗期;约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南管开始踏出馆阁,跳跃式地从国际化而社会化、学术化。进入21世纪,在经济快速发展,伴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泉州南音登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泉厦所属的乡镇,馆阁活动蓬勃发展,尤其是教育系统设有南音系/传统音乐学系,从事南音/南管的教学之后,目前这些地区的城市民众、尤其是学术界的艺文类学门,南音或南管逐渐成为知识界的通识。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