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25707
长久以来,教育都具有追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创新创业教育得以孕育和产生,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追求。在广泛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更符合学校永恒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因此,高校亟待开设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这些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然而,以培养学生“双创”精神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与商业、经济学科等混为一谈。创新创业教育,主旨在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梦想;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在于启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意识;创新创业教育,行动在于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和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于增强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能力。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需求急剧膨胀,亟须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本学科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立足于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前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愿意奉献给青年学子和社会创业者。因此,《创新创业路径揭秘》统筹教育部创新创业的教学要求,依据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结合具有典型特征的实践前沿,旨在帮助学习者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创新创业路径揭秘》的结构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层层递进,阐释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创新创业总述、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与职业人生、创新创业风险管理等相关内容。实践篇以“五创”路径为主线,分别阐述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和资源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五创”理论进行了创新创业路径揭秘。各章互相联系、技训融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社会实践。
《创新创业路径揭秘》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本书阐述了创新创业的基本规律,以创新创业路径理论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创业的基本逻辑和实训技能。本书内容全面、技训融合,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实用性,符合国家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 《创新创业路径揭秘》分上、下两篇,分别是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层层递进,阐释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创新创业总述、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与职业人生、创新创业风险管理等相关内容。实践篇以创新创业路径理论为主线,串联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和资源整合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学习。 《创新创业路径揭秘》可作为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适合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使用,也可作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继续教育的培训用书,更好地培养创新意识、拓宽思维视野、提升创业素养,从而增强各类社会群体创新创业的能力,赋能青春力量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目录
上 篇 理 论 篇
第一章 创新创业总述 3
第一节 国内外创新创业 4
一、国外的创新创业 4
二、国内的创新创业 5
第二节 创新创业的内涵 9
一、创新概述 9
二、创业概述 12
第三节 创新创业教育 18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 18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21
第四节 创新创业学概述 22
一、创新创业学的建设需求 22
二、创新创业学的概念 25
三、创新创业学的研究范畴 26
四、创新创业学的学科性质 27
思考题 27
第二章 创新创业理论 29
第一节 创新创业驱动力理论 30
一、资本驱动产业 30
二、产业驱动企业 31
三、企业驱动人才 31
四、人才驱动教育 33
第二节 创新创业要素理论 33
一、人才要素 33
二、技术要素 37
三、资本要素 38
四、市场要素 41
五、渠道要素 42
六、品牌要素 43
七、场地要素 47
第三节 创新创业生态理论 48
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48
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利用 52
第四节 创新创业路径理论 54
一、创意 54
二、创新 56
三、创造 57
四、创业 58
五、创富 59
思考题 60
第三章 创新创业与职业人生 61
第一节 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 62
一、职业和职业生涯概述 62
二、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66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69
第二节 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 70
一、创新是一种职业素养 70
二、创业是一种生产方式 71
三、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71
四、创业是一种职业生涯 72
第三节 创新创业与职场心态 73
一、树立正确的创业动机 73
二、摆正良好的创业心态 74
三、养成激昂的工作状态 75
四、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76
思考题 78
第四章 创新创业风险管理 79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 80
一、风险的含义 80
二、风险管理的含义 80
第二节 创业风险概述 81
一、创业风险的特点 82
二、影响创业的风险因素 82
三、常见的创业风险 85
第三节 创新创业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88
一、风险规避 88
二、风险控制 88
三、风险转移 88
四、自担风险 89
思考题 89
下 篇 实 践 篇
第五章 创意:找寻创业机会 93
第一节 市场需求概述 94
一、市场需求的含义 94
二、市场需求的特征 94
第二节 市场需求与创业机会 95
一、创业机会是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95
二、客户需求分类 97
第三节 创业机会的筛选与确认 100
一、创业机会判断原则 100
二、创业机会筛选工具 101
思考题 108
第六章 创新:构建思维逻辑 109
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110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 110
二、创新思维的分类 111
三、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 114
四、创新思维的地位与作用 118
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工具 120
一、常见的创新思维工具 120
二、思维导图 125
第三节 创新方法 129
一、移植法 130
二、模仿法 131
三、组合法 132
四、灵感启示法 133
五、奥斯本检核法 135
思考题 136
第七章 创造:实现产品可见 139
第一节 最小单元实现概述 140
一、最小单元实现的定义 140
二、最小单元实现的步骤 141
三、最小单元实现的案例 143
第二节 用户体验与用户参与 144
一、用户体验概述 144
二、用户参与概述 148
第三节 快速迭代 152
一、快速迭代的含义 152
二、快速迭代的重要性 153
三、快速迭代的方法 154
四、快速迭代的基本原则 155
五、快速迭代的典型案例 156
思考题 158
第八章 创业:设计商业模式 161
第一节 商业模式概述 162
一、商业模式的含义 162
二、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 163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基因组成 164
一、客户基因组 165
二、市场基因组 170
三、资金基因组 178
四、技术基因组 180
五、人才基因组 183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创建原则 185
一、标准化原则 185
二、创新性原则 186
三、可复制原则 187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188
五、自增长原则 189
第四节 商业模式的设计方法 190
一、技术驱动设计法 190
二、应用驱动设计法 191
三、资本驱动设计法 192
第五节 几种典型的商业模式 193
一、平台模式 193
二、入口模式 194
三、储值卡模式 195
四、共享经济模式 195
五、众创模式 196
思考题 196
第九章 创富:赢取创业财富 199
第一节 商业计划书 200
一、商业计划书概述 200
二、商业计划书的设计思路 201
第二节 创业融资与融资体验 203
一、融资概述 203
二、融资的作用 206
三、融资体验 208
第三节 创业路演 214
一、创业路演概述 214
二、创业路演的目的和价值 218
三、参加创业路演 220
第四节 创业大赛 222
一、创业大赛概论 222
二、创业大赛的作用 224
三、参加创业大赛 226
思考题 231
第十章 整合创新创业资源 233
第一节 创业资源概述 234
一、创业资源的含义 234
二、创业资源的类型 234
第二节 不同创业群体的主要创业资源 236
一、大学生创业者的主要创业资源 236
二、初创企业的主要创业资源 238
第三节 影响创业资源获取的主要因素 241
一、创业战略导向 242
二、创业者(团队)先前的经验 242
三、相关资源的配置方式 243
四、创业者个体的管理水平 243
五、社会关系网络 244
第四节 创业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 244
一、通过市场交易途径获取资源 245
二、通过非市场途径获取资源 245
三、创业资源开发的技巧 246
第五节 创新创业资源整合的趋势 247
一、顺应经济发展大势 247
二、融入产业生态大局 249
三、储备职业选手之功 249
思考题 250
附录 251
参考文献 253
前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多少卓越的发明创造,又曾有过多少惊叹的宏伟工程,它们都在一定的时空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潮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获得了各个领域的关注,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要在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就业到创业,从初次创业到连续创业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提升经济的社会发展格局即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长久以来,教育都具有追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创新创业教育得以孕育和产生,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追求。在广泛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更符合学校永恒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因此,高校亟待开设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这些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然而,以培养学生“双创”精神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与商业、经济学科等混为一谈。创新创业教育,主旨在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梦想;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在于启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意识;创新创业教育,行动在于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和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于增强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能力。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需求急剧膨胀,亟须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本学科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立足于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前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愿意奉献给青年学子和社会创业者。因此,本书统筹教育部创新创业的教学要求,依据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结合具有典型特征的实践前沿,旨在帮助学习者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本书的结构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层层递进,阐释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创新创业总述、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与职业人生、创新创业风险管理等相关内容。实践篇以“五创”路径为主线,分别阐述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和资源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五创”理论进行了创新创业路径揭秘。各章互相联系、技训融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社会实践。
本书由张国庆负责统筹工作,王晓红负责审核工作。具体各章的写作分工如下:第一章由中关村学院程洪莉撰写,第二章由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张国庆撰写,第三章由山东大学孙大永、包头师范学院张东虎撰写,第四章由北京城市学院段玉厂撰写,第五章由梯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毛付俊撰写,第六章由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王欢撰写,第七章由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秦晓杰撰写,第八章由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张国庆撰写,第九章由北京蓝石智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商克伟撰写,第十章由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王晓红、中关村学院张萌撰写。
本书是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合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感谢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共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原常委岳庆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吴晓川、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夏颖奇、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原院长陈东敏、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辛杰、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夏鲁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协调指导处(研发室)副编审许远、山东省城镇劳动训练中心主任杨卫华等有关专家的悉心指导。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的发展巨变,四十年的劈波斩浪,四十年的中国梦想实现了起飞。2018年,是新时代的开局之年,这个新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国梦想,将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为我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奉献微薄之力。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学海无涯路远且长。我们当把握时代的脉搏,砥砺前行,无愧于教育事业赐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恳请各位同仁、读者批评与指正。
张国庆
2018年12月于北京中关村
第一节 创新创业驱动力理论
一列快速飞驰的高铁,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是因为高铁每节车厢都有原动力驱动,而不只是火车头一个驱动机车。创新创业也如此,需要多个原动力来驱动,才能快速发展。找到和设计创新创业的驱动力系统,是创新型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创新创业的驱动力逻辑(见图2-1),是资本驱动产业、产业驱动企业、企业驱动人才、人才驱动教育。
图2-1 创新创业驱动力逻辑
一、资本驱动产业
资本是现代创新创业系统的驱动力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顺便赚钱。赚钱是创新创业的目的,创业企业是资本赖以实现保值增值的载体。项目在找资本的同时,资本也在找项目。
资本驱动创业项目的抓手是产业。纵观市场上的各类资本,都是有产业倾向的,总是流向投资机构擅长的产业。有的投资机构青睐IT产业,有的投资机构青睐生物医药产业,有的投资机构青睐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动力,当属资本最敏感。随着国家的创新型战略、中国制造2025计划等一系列前瞻性引领,很多战略新兴产业都处于布局阶段,比如人工智能产业。
如果创业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入该领域,则有可能获得青睐。只要做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产品,或者服务,都可能获得投资。当然,资本关注的是产业,而不是某一个企业。企业初创期的机会很多。比如,早期投资百度、阿里的机构,现在已经积累了庞大的资本。可是在阿里初创期的时候,当时像瀛海威、8848(这些企业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非常好,获得了很多融资。相比之下,百度、阿里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但是现在,这些企业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资本驱动产业这个阶段,资本看产业,资本广泛地选择投资对象。
所以,资本关注的是整个产业发展,对于具体的选择对象谁也不能保证最后哪个成功,哪个失败。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企业有很多死亡的理由,却只有一条路最后能走向成功。在早期,资本一般会广泛涉猎,普遍性培养,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才能知道谁是行业的领军企业。可见,资本能够驱动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创新创业。根据这个逻辑,在引进资本之前,政府一定要提前确定好适宜本土发展的产业定位,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这一点尤显重要。
二、产业驱动企业
相对于产业而言,企业是微观的。产业的基础在于微观企业的顺利成长,同时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企业的良性成长。制定适合本土或本地域的产业发展战略,会产生企业聚集效应,最终会形成集群优势。集群优势能够驱动企业发展的各个要素,如信息、人才等,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进而实现创新创业的驱动力逻辑。
中关村是一个全国性的创新创业示范园区。30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按照产业发展战略的部署,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这些产业集群驱动了企业的发展。如在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以联想、百度、方正、同方、曙光、大唐电信、中星微电子、新浪等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等产业集群;在生物技术领域,形成了以科兴、万泰、百泰、乐普医疗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新能源与环保领域,形成了以华锐风电、碧水源、嘉博文、神雾热能、中核能源、普能等为代表的能源环保产业集群;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了以北车股份、北控集团、北方微电子、中科信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集成电路装备等产业集群;在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以安泰科技、中材国际、有色金属总院、百慕航材、北大先行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中关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支持了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下一代互联网、生物、轨道交通、卫星及应用六大优势产业引领发展;推动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四大潜力产业跨越发展;促进了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因此,发展经济,必须首先明确产业定位,通过定位聚集产业资源,才能产生或者吸引相关产业的企业,培育创新的种子,形成创业的氛围,带动就业的链条,从而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驱动力格局。
三、企业驱动人才
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蓬勃发展之后,具备了定义人才标准的权利,他们的招聘条件就成为人才追求的方向。
互联网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其快速发展可以追溯到2001年以后。当时,人才成为新浪、搜狐、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发展的瓶颈。他们到企业、到学校进行大量招聘,希望有懂软件、懂互联网的人才归其所用。通过调研,他们并没有发现与其企业发展相应的专业和学科,更别提有人才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把相关专业的人才给吸引过来。他们到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去挖掘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计算机、自动化等人才,用高出原单位几倍的薪酬吸引人才。
通过这些方式,互联网巨头瞬间把周围的一些人才聚集到新兴产业领域。后来,他们中有很多人成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甚至再次创新创业开辟出了一番天地。显然,此时的新兴产业人才极度稀缺,没有相应的适宜互联网发展的人才。企业驱动人才的特征就是领军企业来定义人才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来去学校挖掘人才。此时,大企业基本上主导着整个行业的人才流动方向,主导着整个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中关村的企业发展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资料拓展2-1)。因此,各类人才会聚集到新兴产业,形成企业驱动人才,以人才为抓手的创新创业战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