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30002343

1、行者小强从一无所有的学生到骑行西藏,赴美带薪实习,新西兰打工旅行;从一枚文青到1年内众筹2家青旅和1家青空;从退去联合创始人到终南山过着没水没电的日子;从2本书的作者到重新上路……让我看到这名89年的作者超人的毅力和魄力,无不励志着你我。
2、行者小强回国创立的小强环球工作室,免费地帮助了150多名青年人在国内30多家青旅打工换宿,5名学生赴美带薪实习,70多名青年人赴澳洲打工度假。行者小强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试图帮助中国青年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分为五大章节:根在河南,我的大学,小强环球,众筹创业,修行在终南。
第1章节写的是“我与这个世界的抗争”,初四因压力过大而神经衰弱,后来被迫休学;高中因领导全校人罢饭,而被校长开除。
第2章节写的是“我在探索这个世界”,因大学时创建了风雨无阻户外俱乐部和华豫之家公益组织而认知了自己,在个人毕业典礼时宣布:我想成为中国首位旅行企业家。
第3个章节写的是“我活在诗和远方的世界里”,在美国我尝试了打高尔夫,练习枪射击,听乡村音乐秀,冲浪和跳水等;在新西兰我一路搭车南下,中转8个城市,做了16份工作,为爱回国和房东开民宿,被新西兰帅哥表白求爱,3次放弃绿卡……
第4个部分写的是 “我在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海拔3400多米的香格里拉,安了一个家“在云端”青旅,我时常在2楼观景台伴着小猫发呆,在阳光鹏大厅下安然午睡;在丝路长安青年空间探索着更多生活的可能性,里面有创咖,刺青工作室,青年公寓,青年旅舍等。
第5个部分写的是“我在逃离这个世界”,在中山寺过着没水没电的日子,早晨醒来时会有一种无欲无求的feeling;2天的编制竹篮让我对生活有了慢热的态度……
从学生到旅行者,从创业者到修行者,再到新书作者,我尝试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你也可以复制各种可能性,只要你能认清你与这个世界,精准地人生定位。唯有如此,方可不被这个世界改变,活出真实的自己。
好友作序 001
走出国门的三个河南娃 002
自行车的远方 007
“越狱计划” 014
我的大学
华豫之家 026
曦苑文学社 036
一次失败的穿越 043
地心历险记 054
一名专科生的逆袭 067
小强环球
穷游中国16省 074
毕业旅行在美国 082
颠沛流离的英语扫盲之路 097
迟来的毕业礼–骑行西藏 111
新西兰,信仰在路上 120
众筹创业
每一位行者都有一个青旅梦 128
“凤尾竹”,众筹创业初尝试 132
青空,未来青旅的2.0 147
青旅别了,青空再见 158
小强环球全国巡讲系列 163
创业在路上 178
修行终南
我在中山寺修行的这段日子 188
有一种情怀,叫家国天下 200
行者小强对话明净法师 204
我不会做隐士,更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211
请记住,你不是世间唯一受苦的那个人 214
特别加映
行者小强的成长醒悟 226
致我们不再颓废的大学 230
附录
赴美带薪实习签证申请攻略》 234
1、反鸡汤文,用励志故事将权力还于读者。
2、作者带着故事走进了全国高校和书店,四次全国巡讲,分享会达132场,影响了10万余人。
3、它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他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无论是旅行,还是创业和写书
(一)迷茫的我们,何去何从
很多人也许认可“谁的青春不迷茫”,但我却不相信这些。迷茫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这个世界总有一群人,很清晰自己的目标,也有很强的执行力,在慢慢地将自己的规划变为现实,只是你从未接触而已。
人为什么会迷茫?可能有其国别、社会、家庭、个人等综合因素,我将会在第3本书里详述。
如何走出迷茫?目前我只探索出了2种途径。
其一,我们需逃离这个躁动的国度,来到一个异国他乡,一个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重新开始。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会重新认知自己,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慢慢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生命,思考活着的意义,慢慢地我们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段特殊的时光,我们给它定义为“间隔年”。我的新书《间隔年在新西兰》宣传片中曾提到:迷茫的我们,是该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间隔年,去寻找人生方向了。
其二,在这个躁动的社会,我们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每认真做好一件事,就会在墙壁上留下一个点,有一天回首一望:墙壁上留下了很多个点,很多点串成了一条线。随着时间的沉淀,这条线慢慢变粗,且无限延伸,便形成了一条宽广的人生道路。问题是“你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吗?” 一是你内心很恐惧,没有勇气去尝试,二是你尝试了,但坚守不下来,最终墙壁上也没有留下来一个点。
(二)只有傻子,才能改变这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我将其分为四类:
第1类是愚蠢的人,总是认为这个社会有问题,周围的同学和同事有问题,从不反省自己;
第2类是聪明的人,每掉进一个坑后就会反省自己,下次再走这条路时,绕坑而行;
第3类是有智慧的人,当遇到分叉路口时,总是依靠自己强大的思想体系,做出独立的判断,能预测前方的道路状况,有多少个坑,然后绕道而行。
第4类是能坚守的傻子,傻子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整个世界与他人无关。直到有一天,他把自己的世界变成了诗和远方,周围的人都凑过来看,也想进入诗和远方的世界,慢慢地他影响着周围的人,最终改变了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有很多愚蠢的人,也许现在还在洋洋得意;这个世界也从不缺聪明的人,但聪明且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少之又少;这个世界也不会因一群有智慧的人而有所改变,这种智囊团虽少,然而绝不稀奇;这个世界最缺的就是像阿甘一样的傻子,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躁动的世界里依然坚信诗和远方的存在,并一直在探索这个世界,直到有一天把它变成现实。
我不会做隐士,但更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从退去两家青旅一家青空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到深居终南山已有3个月了。我并非归隐,只想在这浮躁的社会静一静。我虽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员,但不想随波逐流,不想混日子,不想被套路化……
终南山首站,我来到了终南山脚下的营头镇自助养老院,和退休的老人们一起改造养老院,每天不停地搬砖、种菜、养鸡……偶尔去营头镇中学教英语口语,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
为了安静地写书和修行,我来到了太白古道的中山寺,这里没水、没电、没信号,步行出去一次需要2个多小时,每天就三件事:发呆,看书,做饭。刚来时最难忍受的是孤独,每当深夜,想到未来几个月都要这样过,就有点崩溃。
有一天早上醒来,迷迷糊糊地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的山峰,竟突然有种“无欲无求”的feeling,工作室倒闭又如何,青旅关门了又怎样,我还得活着,活着走向尘土……
在行脚大殿时,亲眼目睹了山下的暴民抢夺寺庙里的香火钱,无意中拍到了这组照片,后发至派出所,也不知进展如何。道姑出于信任,加之腿脚不方便,让我将钱带下山去,存入银行。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分山里山外。
由于中山寺没信号,而我写书需要查找资料,就搬到了另一个山头,一个养蜂人家。采蜜的这段日子给了我很多启发:采蜜期的蜜蜂通常活不过40天,每天不停地劳作,几乎不休息,过度劳累致死,而冬眠期的蜜蜂可以活到100天,这让我想到了北上广深的蜗居一族;蜂箱里有产卵的蜂王,门卫蜂,采蜜蜂,保姆蜂等,分工协作,辛勤劳作,很少打架,一切只为服务蜂族,这让我想到了为一点利益而纷争的人类。
有一天,一个手工艺人来到我房后的竹林砍竹子,打算编竹筐。接下来,我就陪着他一起砍竹子、劈竹篾、磨竹节、做筐架,然后将竹篾一点一点地编织上去。他说:“花两天时间编一个竹筐也赚不了几个钱,这就是我的一个喜好,消磨日子罢了。”两天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心态也慢慢变得平和。手工艺人依然存在,说明当下这个社会需要一种慢热的态度。
有一次创作之余,我去爬了房后的莲花山。爬山时我遇到很多分岔路口,多次折返后才登顶。此时我突然感悟,人生就像爬山,只要朝着目标,继续前行,就可登顶,尽管走了很多弯路。
后来等我到了山顶,却发现这里只是一个山脊,等我再爬了两座小山峰后,才来到山顶,终于可以“一览众山小”。在眺望时却发现,远处还有一座更高的山——鳌山。这时我突然领悟到,人生如爬山,从一个山峰到另一个山峰,永无止境,即使你处在万山之巅,依然有更高的山等着你。
上学时的我总喜欢热闹,因为害怕孤独;经历了环球旅行后,我发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剩下的还是孤独。此时我才意识到,回到原点,人只能做自己。在终南山修行期间,我回首过往的情和爱,发现一切皆为虚幻,执着了,那便成为枷锁。只有淡然处之,一切随缘,人才能摆脱孤独,获得新的生命。
有一天晚上我去上茅房,看到几只萤火虫,一下子我明白了活着的意义:我想做一只萤火虫,尽管周围一片黑暗,但依然微弱地发着光热。
再过半个月我就出山了,回到喧嚣的社会,我会继续做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尽管我不会做隐士,但更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