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84685
编辑推荐
1.作者是“80后”领军私募,冠军操盘手导师,著名财经评论家,“私募国中岛”岛主,在股票投资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本书侧重实战演练与分析,配有大量图表及操作说明,从基本面、技术面、价值误区和人性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主力如何选择标的,如何挖掘投资价值等实战操盘技术与思维,帮助投资者选对股票,抓准时机,摆正心态。
2.本书侧重实战演练与分析,配有大量图表及操作说明,从基本面、技术面、价值误区和人性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主力如何选择标的,如何挖掘投资价值等实战操盘技术与思维,帮助投资者选对股票,抓准时机,摆正心态。
内容简介
完整记录基金经理的操盘过程,内含*值得借鉴的炒股实战经验。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中小散户炒股,十炒九赔,时常会发出如此感叹。股市江湖,主力与散户同在,主力是导演,是主角,是*好的演员,也是*坏的角色。游走于股市江湖,一定要读懂主力在想什么。本书从基本面、技术面、价值误区和人性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主力如何选择标的,如何挖掘投资价值等实战操盘技术与思维,帮助投资者选对股票,抓准时机,摆正心态。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中小散户炒股,十炒九赔,时常会发出如此感叹。股市江湖,主力与散户同在,主力是导演,是主角,是*好的演员,也是*坏的角色。游走于股市江湖,一定要读懂主力在想什么。本书从基本面、技术面、价值误区和人性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主力如何选择标的,如何挖掘投资价值等实战操盘技术与思维,帮助投资者选对股票,抓准时机,摆正心态。
目 录
章 目标标的的选择思路
节 基本面选股思路剖析
一、大格局思路——全球宏观经济的研判
二、寻找主流板块行业的思路
三、上市公司分析
四、操盘手记
第二节 技术面选股思路剖析
一、技术分析的三大前提
二、反转形态与持续形态
三、操盘手记
第三节 人性的弱点在市场中的表现
一、五种性格上的弱点在股市中的表现
二、操盘手记
第二章 主力眼中的标的选择
节 操盘指导思想:以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为中心
一、主力和主力思维的相关认识
二、出路与选择
三、操盘手记
第二节 价值的深入
一、价值和上市公司的价值
二、当前价值与未来价值
三、如何选择破净型标的
四、未来价值决定成长型标的的选择
五、操盘手记
第三章 主力如何挖掘投资价值
节 价值基本面
一、公司概况和股东股本研究
二、经营分析
三、高层透视
四、操盘手记
第二节 价值地位面
一、行业和区域地位
二、市场地位
三、操盘手记
第三节 价值引爆点
一、公司年报季报
二、其他引爆点
三、操盘手记
第四章 价值误区
节 题材的含金量
一、对题材的正确认识
二、如何甄别题材的实质性
三、操盘手记
第二节 如何辩证看待静态市净率与市盈率
一、何为静态市净率
二、如何看待市盈率
三、怎么辩证看待静态与动态市盈率
四、操盘手记
第五章 标的选择的主力思维案例
节 破净股的选股思路
一、“破净”带来的价值低估的机会
二、面对“破净”如何选择的几点原则
三、潜伏仓位控制的几大要点
四、操盘手记
第二节 绩优成长股的选股思路
一、 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一——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种
二、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二——性强的品种
三、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三——创新能力强的公司
四、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四——本身定价能力强或供需缺口大的品种
五、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五——稀缺产品
六、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六——行业或细分领域的龙头品种
七、操盘手记
节 基本面选股思路剖析
一、大格局思路——全球宏观经济的研判
二、寻找主流板块行业的思路
三、上市公司分析
四、操盘手记
第二节 技术面选股思路剖析
一、技术分析的三大前提
二、反转形态与持续形态
三、操盘手记
第三节 人性的弱点在市场中的表现
一、五种性格上的弱点在股市中的表现
二、操盘手记
第二章 主力眼中的标的选择
节 操盘指导思想:以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为中心
一、主力和主力思维的相关认识
二、出路与选择
三、操盘手记
第二节 价值的深入
一、价值和上市公司的价值
二、当前价值与未来价值
三、如何选择破净型标的
四、未来价值决定成长型标的的选择
五、操盘手记
第三章 主力如何挖掘投资价值
节 价值基本面
一、公司概况和股东股本研究
二、经营分析
三、高层透视
四、操盘手记
第二节 价值地位面
一、行业和区域地位
二、市场地位
三、操盘手记
第三节 价值引爆点
一、公司年报季报
二、其他引爆点
三、操盘手记
第四章 价值误区
节 题材的含金量
一、对题材的正确认识
二、如何甄别题材的实质性
三、操盘手记
第二节 如何辩证看待静态市净率与市盈率
一、何为静态市净率
二、如何看待市盈率
三、怎么辩证看待静态与动态市盈率
四、操盘手记
第五章 标的选择的主力思维案例
节 破净股的选股思路
一、“破净”带来的价值低估的机会
二、面对“破净”如何选择的几点原则
三、潜伏仓位控制的几大要点
四、操盘手记
第二节 绩优成长股的选股思路
一、 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一——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种
二、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二——性强的品种
三、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三——创新能力强的公司
四、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四——本身定价能力强或供需缺口大的品种
五、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五——稀缺产品
六、绩优成长股集中的源地之六——行业或细分领域的龙头品种
七、操盘手记
在线试读
如何看公司的未来价值
上市公司的未来价值就是以公司当前价值为基础,综合评估可能左右公司盈利的各种内外因素,从而对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达到的盈利水平做出的预测。
政府公布的数据反映的经济状况多以现状为基础,而长期的股市涨落则更多地反映未来的公司收益。通常,分析师们所做的分析报告会有长达三到五年的前景预测。在某些特定的市场环境中,人们对公司前景可能乐观过度,也可能悲观过甚,因此预期的公司盈利并非总能与当前的经济状况保持一致,这一时间差便会导致股市与经济脱节。
颇具传奇色彩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Peter Lynch)对此非常中肯地指出,众多预测未来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的错误乃是将过多精力凝聚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而忽略了对公司的微观研究。公司盈利与经济成长之间并不只是一种直观的线性关系或简单的因果关系,而且不同公司对经济状况的敏感度也不尽相同。能否成功地剥离出个别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其内部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经营和生产管理能力,以及内部发展与外部经济形势之间的微妙线索,尽可能评估出其未来的价值增长所在,这才是对投资者眼力、功力、耐力的考验和挑战。
这里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股市泡沫为例—人们曾经是怎样误判一个行业的未来价值。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对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充满了期待与迷信,使之成为泡沫萌生的温床,加之所谓的“普及效应”、“锁定理论”以及“新经济学说”的推波助澜,使人们对网络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产生了幻想和错觉,甚至想入非非。殊不知,这些不切实际的市场预期只不过是令人目眩的海市蜃楼而已,既缺乏市场,也缺乏技术,更缺乏资本。当网络幻想的泡沫破灭时,也难怪其会导致全球股市纷纷陷落,使投资者们从南柯一梦中惊醒。
看价值就是看它的未来
股市上涨,就说“估值合理或过低”;股市暴跌,就说“归根结底还是估值过高”,这是一般机构面向公众投资者常见的说辞。涨的时候,什么都是合理的;跌的时候,什么都是不合理的。但是,无论如何,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浮动,虽然有时偏差的程度比较大,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需要探寻真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观念,市盈率高低往往是判断上市公司价值重要的因素,太高说明价值不合理,太低说明价值合理。但问题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具有什么样的市盈率才是合理的呢?这是一个很难一下子道得明的问题,毕竟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市场,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在进一步具体探讨股票价值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回到一个真理上来: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它的未来。就好像我们投资一些传统行业,不就是投资它们的未来吗?如果你判断未来服装行业大有可为,那么,你完全可以让你的资金或者你自己的人力介入到该行业中去,从而去把握该行业的机会。而你初期投入的资金与人力大小以及未来收获的回报大小,则取决于你对该行业的熟悉程度以及你是否具有比较好的前瞻力。如果你不是特别熟悉该行业,而仅仅是知道该行业的未来,那么你介入的成本可能就会相对较高,而且终的回报也会相对较小;如果你比较熟悉该行业,同时也非常清楚该行业的未来,你介入的成本则会变得相对较低,同时终的回报也会相对较高;如果你不仅熟悉该行业,同时也有非常好的前瞻性,敢于在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深度介入进去的时候先进去,那么,你就完全有可能在该行业中终取得相当重要的地位,获得相当高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充分地获取该行业的回报。
在这里,我认为,介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准确度,将是影响你投资该行业终获取多少回报关键的两大要素。介入成本太高,肯定会压缩你的利润。比如你介入该行业的成本是200万元,而熟悉该行业并懂得运作的人介入成本仅50万元,一样是进入,但各自的成本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这将直接影响你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就算发展一样快,但终的利润减去介入成本,也明显是后者占优势。而对未来的判断准确度,则肯定会影响你的企业发展速度。比如你认为今年该行业的某产品畅销程度顶多就是1000万件,你也就围绕这个估量去定产量;而另一个人则认为今年该行业的某产品由于几个你完全忽视的因素,畅销程度将达到至少1亿件,从而制定非常积极的生产策略,终市场需求也确实达到了1亿件以上,结果会如何,谁的企业发展速度会更快已经不言而喻了。因此,对未来的判断准确度也非常重要。
或许说得有点远了,回到股票上来,道理其实是相通的,毕竟投资股票本质上就是投资该股票所代表的股份公司的未来。因此,按照刚才的思路,它本身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其未来可能的地位,应该成为你投资其未来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指标。对这两个判断指标分析得越准确,你终的投资成果就会越丰厚。
如何进一步探寻股票的价值
现在就来进一步探寻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股票的价值,不就是该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价值吗?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了解怎么去评价一家公司的价值,正如“投资股票就是投资该股票所代表的股份公司的未来”这句话所体现出的理念一样,去评价一家公司的价值,更多的是评价其未来,而一家公司的未来如何,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时间来证明。不过,也正是一家公司的未来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造就了其股票在资本市场上阶段性的波动。君不见,过去美国网络股行情大好的时候,不就是因为当时投资者大大透支了网络企业的未来,太过于看好网络企业的未来,才使得投资者不论什么价格都敢于疯狂买入,从而造就了网络股神话的吗?而当时间逐步推移,投资者渐渐开始真正了解什么是网络,也看到了网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状况,终才明白太过看好了,大大透支未来了,因此,股票价格出现了回归价值的泡沫破灭之旅,造成了当时网络股崩溃的现实。
那么,如何去判断未来呢?不妨了解过去,感受现在。判断一家公司的未来,我们需要了解它的过去,更要感受它的现在。了解它的过去可以让你更清晰地去认识它,而感受它的现在则可以让你更为直观地去熟悉它。注意细节,注意公司的诸多细节—记住,细节决定成败。从细小的一些东西里你可以发现一些人们所忽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很多时候将很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甚至还是决定性的。就好像商机需要敏锐的嗅觉去捕捉一样,如果你仅仅看到大家都能看到的东西,那么你去把握的东西也肯定是大家都能把握的,而这并不是你要追求的。你要把握的是大部分人可能忽略的东西,把握大部分人不能很好把握的机会。只有这样,才具有较大的价值,因为“物以稀为贵”。
举例来说,在分析公司过去与感受公司现在的时候,你会很容易统计出这家公司目前大概有多大的价值,比如它本身的房产估值大概多少,产品库存估值大概多少,银行存款大概多少……所有看得到的资产相加减去它本身目前的负债,就大概能得出比较直观的价值了。但这些都是大家能看到的,没有什么稀奇,这些信息有价值,但还不能够让你很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价值。
你是否可以进一步去发现一些被很多人忽略的信息呢?如公司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有个很经典的关于无形品牌价值的例子,那就是可口可乐的故事。故事里说道:“如果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工厂突然在一天内都没了,但是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还在,那么,可口可乐就还能东山再起!”这就是无形资产的价值啊!它对一些公司来说,是隐藏其中的一个非常好的价值点,但往往被人忽略。
还有如公司的人力资产—人的价值。看看公司的灵魂人物是谁,这很重要。人是决定一家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很好的人,再好的公司也很难突破性地发展下去。就如史玉柱一样,失败过而且摔得很惨,但他人还在,他的团队还在,他在网游领域东山再起,终成功上市,又一次演绎了一个神话。这就是人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史玉柱与他的团队,试问他们刚开始运作网游项目的时候,风险投资会感兴趣吗?公司的未来发展如何,关键看公司是谁在掌舵。分析透掌舵者,或许你也就看透了这家公司未来的大部分了。
上面举了两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信息,当然,还有很多,不过需要你更细心地去挖掘。挖掘的点越多,分析就会越充分,你也就越可能站得比别人高。只有让自己尽可能站高点,才有可能使自己对该公司的未来看得更远点。换言之,你的视野大小将决定你对该公司未来把握的准确程度。
因此,我们在具体分析一家公司价值的时候,别太过流于表面,而要更深入地去分析。一旦你深入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人目前对该公司的估值远低于你心中估价的时候,那么,一个非常不错的投资机会可能就这样诞生了。当然,要获取终回报是需要时间的,但无论如何,你至少已经站得比较高,在未来视野上已经先人一步了。
当对一家公司分析过去,感受现在后,发现该公司具备比较好的潜在价值时,就要好好看看其本身所代表的股票是否具备比较好的投资价值。要看哪些要素呢?当然是看其股票价格了,看看这时候其价格是高于、等于还是小于股票所反映的公司的价值。如果等于或小于,尤其是当下股票价格小于当下其公司价值的话,你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并大胆介入进去。
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的关系
怎么判断什么价格可以买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目前你设想的发展状况,对于该公司的未来价值—未来几年的状况,你能否有个比较好的估算。比如,今年公司价值是1亿元,但按照你对它的全面分析(这更多的是充分结合潜在价值后的分析),你感知到再过3年,该公司将会至少值10亿元以上。有些企业就是如此,尤其是本身具有一定无形价值的企业,随着市场份额的急剧扩大,几何式的增长方式是很多人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就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例子,什么企业从几十万元的级别,短短10年左右就发展成十几亿元上百亿元规模的航母。这样的公司有不少,我们并不奢望在初级别就参与进去,那也不现实,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中的二级市场,可以上市交易本身就是发展到一定规模才有可能。不过,我们是完全能够在其价值为1亿元左右的时候介入的。就如很多成功的网络公司一样,如百度等,你在其成长阶段是完全有机会介入的,也是完全有机会分享其巨大成长的。因此,现在就有必要讨论一下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的关系了。
从本质上来说,价格终肯定是要围绕价值来运行的,或者说,价格终不会偏离其本身的价值太远。因此,我们在看股票价格的时候,很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好其价值,看透它本身的价值。而对于股票价值而言,我认为需要关注两点:当前价值与未来价值。简单来说,当前价值就是目前这公司值多少钱(别忘了把无形资产等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因素也估算进去)。如果得出的结果换算成每股价值远高于其目前每股交易价格的话,那么,你可以高度关注它。
但是,这并非是关键的因素,关键的是你要估算出其未来价值,即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其有可能达到的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根本的,要知道,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它的未来。
有些公司的当前价值对比其当下股票价格,或许显得非常不错,但未来价值可能就令人难以乐观,如一些处于衰退初期的公司。那么,类似这样的股票,其短期价格对比当前价值虽然看起来好像有不小的诱惑力,但中长期而言,目前的价格也是具有非常大的风险的,资本市场股价的波动往往会提前反映一些公司的周期发展。面对这样的品种,我们需要做的更多是观望,去寻找具有未来价值的品种,而不是盯住其当前价值来决定交易。相反,有些公司当前价值相比其目前交易价格显得不那么具有诱惑力,如一些处于成长初期的公司。类似这样的股票,虽然短期而言,其交易价格看起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中长期来看,目前的交易价格完全有可能是被低估的,毕竟其未来价值有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那就是充分研究其未来价值,如果得出的结论是未来价值远高于当下交易价格,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合适的机会潜伏进去,等待更大的回报。
上市公司的未来价值就是以公司当前价值为基础,综合评估可能左右公司盈利的各种内外因素,从而对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达到的盈利水平做出的预测。
政府公布的数据反映的经济状况多以现状为基础,而长期的股市涨落则更多地反映未来的公司收益。通常,分析师们所做的分析报告会有长达三到五年的前景预测。在某些特定的市场环境中,人们对公司前景可能乐观过度,也可能悲观过甚,因此预期的公司盈利并非总能与当前的经济状况保持一致,这一时间差便会导致股市与经济脱节。
颇具传奇色彩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Peter Lynch)对此非常中肯地指出,众多预测未来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的错误乃是将过多精力凝聚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而忽略了对公司的微观研究。公司盈利与经济成长之间并不只是一种直观的线性关系或简单的因果关系,而且不同公司对经济状况的敏感度也不尽相同。能否成功地剥离出个别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其内部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经营和生产管理能力,以及内部发展与外部经济形势之间的微妙线索,尽可能评估出其未来的价值增长所在,这才是对投资者眼力、功力、耐力的考验和挑战。
这里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股市泡沫为例—人们曾经是怎样误判一个行业的未来价值。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对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充满了期待与迷信,使之成为泡沫萌生的温床,加之所谓的“普及效应”、“锁定理论”以及“新经济学说”的推波助澜,使人们对网络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产生了幻想和错觉,甚至想入非非。殊不知,这些不切实际的市场预期只不过是令人目眩的海市蜃楼而已,既缺乏市场,也缺乏技术,更缺乏资本。当网络幻想的泡沫破灭时,也难怪其会导致全球股市纷纷陷落,使投资者们从南柯一梦中惊醒。
看价值就是看它的未来
股市上涨,就说“估值合理或过低”;股市暴跌,就说“归根结底还是估值过高”,这是一般机构面向公众投资者常见的说辞。涨的时候,什么都是合理的;跌的时候,什么都是不合理的。但是,无论如何,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浮动,虽然有时偏差的程度比较大,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需要探寻真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观念,市盈率高低往往是判断上市公司价值重要的因素,太高说明价值不合理,太低说明价值合理。但问题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具有什么样的市盈率才是合理的呢?这是一个很难一下子道得明的问题,毕竟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市场,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在进一步具体探讨股票价值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回到一个真理上来: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它的未来。就好像我们投资一些传统行业,不就是投资它们的未来吗?如果你判断未来服装行业大有可为,那么,你完全可以让你的资金或者你自己的人力介入到该行业中去,从而去把握该行业的机会。而你初期投入的资金与人力大小以及未来收获的回报大小,则取决于你对该行业的熟悉程度以及你是否具有比较好的前瞻力。如果你不是特别熟悉该行业,而仅仅是知道该行业的未来,那么你介入的成本可能就会相对较高,而且终的回报也会相对较小;如果你比较熟悉该行业,同时也非常清楚该行业的未来,你介入的成本则会变得相对较低,同时终的回报也会相对较高;如果你不仅熟悉该行业,同时也有非常好的前瞻性,敢于在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深度介入进去的时候先进去,那么,你就完全有可能在该行业中终取得相当重要的地位,获得相当高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充分地获取该行业的回报。
在这里,我认为,介入成本的大小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准确度,将是影响你投资该行业终获取多少回报关键的两大要素。介入成本太高,肯定会压缩你的利润。比如你介入该行业的成本是200万元,而熟悉该行业并懂得运作的人介入成本仅50万元,一样是进入,但各自的成本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这将直接影响你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就算发展一样快,但终的利润减去介入成本,也明显是后者占优势。而对未来的判断准确度,则肯定会影响你的企业发展速度。比如你认为今年该行业的某产品畅销程度顶多就是1000万件,你也就围绕这个估量去定产量;而另一个人则认为今年该行业的某产品由于几个你完全忽视的因素,畅销程度将达到至少1亿件,从而制定非常积极的生产策略,终市场需求也确实达到了1亿件以上,结果会如何,谁的企业发展速度会更快已经不言而喻了。因此,对未来的判断准确度也非常重要。
或许说得有点远了,回到股票上来,道理其实是相通的,毕竟投资股票本质上就是投资该股票所代表的股份公司的未来。因此,按照刚才的思路,它本身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其未来可能的地位,应该成为你投资其未来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指标。对这两个判断指标分析得越准确,你终的投资成果就会越丰厚。
如何进一步探寻股票的价值
现在就来进一步探寻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股票的价值,不就是该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价值吗?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了解怎么去评价一家公司的价值,正如“投资股票就是投资该股票所代表的股份公司的未来”这句话所体现出的理念一样,去评价一家公司的价值,更多的是评价其未来,而一家公司的未来如何,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时间来证明。不过,也正是一家公司的未来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造就了其股票在资本市场上阶段性的波动。君不见,过去美国网络股行情大好的时候,不就是因为当时投资者大大透支了网络企业的未来,太过于看好网络企业的未来,才使得投资者不论什么价格都敢于疯狂买入,从而造就了网络股神话的吗?而当时间逐步推移,投资者渐渐开始真正了解什么是网络,也看到了网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状况,终才明白太过看好了,大大透支未来了,因此,股票价格出现了回归价值的泡沫破灭之旅,造成了当时网络股崩溃的现实。
那么,如何去判断未来呢?不妨了解过去,感受现在。判断一家公司的未来,我们需要了解它的过去,更要感受它的现在。了解它的过去可以让你更清晰地去认识它,而感受它的现在则可以让你更为直观地去熟悉它。注意细节,注意公司的诸多细节—记住,细节决定成败。从细小的一些东西里你可以发现一些人们所忽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很多时候将很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甚至还是决定性的。就好像商机需要敏锐的嗅觉去捕捉一样,如果你仅仅看到大家都能看到的东西,那么你去把握的东西也肯定是大家都能把握的,而这并不是你要追求的。你要把握的是大部分人可能忽略的东西,把握大部分人不能很好把握的机会。只有这样,才具有较大的价值,因为“物以稀为贵”。
举例来说,在分析公司过去与感受公司现在的时候,你会很容易统计出这家公司目前大概有多大的价值,比如它本身的房产估值大概多少,产品库存估值大概多少,银行存款大概多少……所有看得到的资产相加减去它本身目前的负债,就大概能得出比较直观的价值了。但这些都是大家能看到的,没有什么稀奇,这些信息有价值,但还不能够让你很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价值。
你是否可以进一步去发现一些被很多人忽略的信息呢?如公司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有个很经典的关于无形品牌价值的例子,那就是可口可乐的故事。故事里说道:“如果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工厂突然在一天内都没了,但是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还在,那么,可口可乐就还能东山再起!”这就是无形资产的价值啊!它对一些公司来说,是隐藏其中的一个非常好的价值点,但往往被人忽略。
还有如公司的人力资产—人的价值。看看公司的灵魂人物是谁,这很重要。人是决定一家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很好的人,再好的公司也很难突破性地发展下去。就如史玉柱一样,失败过而且摔得很惨,但他人还在,他的团队还在,他在网游领域东山再起,终成功上市,又一次演绎了一个神话。这就是人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史玉柱与他的团队,试问他们刚开始运作网游项目的时候,风险投资会感兴趣吗?公司的未来发展如何,关键看公司是谁在掌舵。分析透掌舵者,或许你也就看透了这家公司未来的大部分了。
上面举了两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信息,当然,还有很多,不过需要你更细心地去挖掘。挖掘的点越多,分析就会越充分,你也就越可能站得比别人高。只有让自己尽可能站高点,才有可能使自己对该公司的未来看得更远点。换言之,你的视野大小将决定你对该公司未来把握的准确程度。
因此,我们在具体分析一家公司价值的时候,别太过流于表面,而要更深入地去分析。一旦你深入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人目前对该公司的估值远低于你心中估价的时候,那么,一个非常不错的投资机会可能就这样诞生了。当然,要获取终回报是需要时间的,但无论如何,你至少已经站得比较高,在未来视野上已经先人一步了。
当对一家公司分析过去,感受现在后,发现该公司具备比较好的潜在价值时,就要好好看看其本身所代表的股票是否具备比较好的投资价值。要看哪些要素呢?当然是看其股票价格了,看看这时候其价格是高于、等于还是小于股票所反映的公司的价值。如果等于或小于,尤其是当下股票价格小于当下其公司价值的话,你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并大胆介入进去。
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的关系
怎么判断什么价格可以买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目前你设想的发展状况,对于该公司的未来价值—未来几年的状况,你能否有个比较好的估算。比如,今年公司价值是1亿元,但按照你对它的全面分析(这更多的是充分结合潜在价值后的分析),你感知到再过3年,该公司将会至少值10亿元以上。有些企业就是如此,尤其是本身具有一定无形价值的企业,随着市场份额的急剧扩大,几何式的增长方式是很多人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就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例子,什么企业从几十万元的级别,短短10年左右就发展成十几亿元上百亿元规模的航母。这样的公司有不少,我们并不奢望在初级别就参与进去,那也不现实,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中的二级市场,可以上市交易本身就是发展到一定规模才有可能。不过,我们是完全能够在其价值为1亿元左右的时候介入的。就如很多成功的网络公司一样,如百度等,你在其成长阶段是完全有机会介入的,也是完全有机会分享其巨大成长的。因此,现在就有必要讨论一下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的关系了。
从本质上来说,价格终肯定是要围绕价值来运行的,或者说,价格终不会偏离其本身的价值太远。因此,我们在看股票价格的时候,很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好其价值,看透它本身的价值。而对于股票价值而言,我认为需要关注两点:当前价值与未来价值。简单来说,当前价值就是目前这公司值多少钱(别忘了把无形资产等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因素也估算进去)。如果得出的结果换算成每股价值远高于其目前每股交易价格的话,那么,你可以高度关注它。
但是,这并非是关键的因素,关键的是你要估算出其未来价值,即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其有可能达到的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根本的,要知道,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它的未来。
有些公司的当前价值对比其当下股票价格,或许显得非常不错,但未来价值可能就令人难以乐观,如一些处于衰退初期的公司。那么,类似这样的股票,其短期价格对比当前价值虽然看起来好像有不小的诱惑力,但中长期而言,目前的价格也是具有非常大的风险的,资本市场股价的波动往往会提前反映一些公司的周期发展。面对这样的品种,我们需要做的更多是观望,去寻找具有未来价值的品种,而不是盯住其当前价值来决定交易。相反,有些公司当前价值相比其目前交易价格显得不那么具有诱惑力,如一些处于成长初期的公司。类似这样的股票,虽然短期而言,其交易价格看起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中长期来看,目前的交易价格完全有可能是被低估的,毕竟其未来价值有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那就是充分研究其未来价值,如果得出的结论是未来价值远高于当下交易价格,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合适的机会潜伏进去,等待更大的回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