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4463丛书名: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全真题库》具有以下特点:
(一)真题实战 洞悉考情
本题库“真题实战”板块收录了近几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按照专题对试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整理出规范详细的参考答案,帮助考生洞悉命题方向,梳理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二)讲练结合 科学备考
本题库“考前预测”板块中的每一道试题都是依据考试要求和真题的特点,精挑细选而成。题型较为全面,题量丰富,帮助考生进行考前提升,为考生的复习备考指明方向,点亮教师招考的征程。
本题库封底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全真题库》是由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组织一线师资及图书研发人员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总结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特点,并结合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依据考试要求精心编写的。本书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理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五大部分,每一部分下有相关章节具体展示考点内容和相关试题。
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配有四大特色服务项目,助力考生轻松备考,提升学习效率。
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配有四大特色服务项目,助力考生轻松备考,提升学习效率。
目 录
章 教育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 课程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 教学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 德育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 学生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十章 教师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章 学生认知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学生个性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章 教育法律法规汇编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教师权利和义务与学生权利保护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章 我国课程改革概述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新课程理论具体内容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安徽省教师招聘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安徽各地市通联表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301)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 课程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 教学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 德育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 学生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十章 教师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章 学生认知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学生个性发展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章 教育法律法规汇编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教师权利和义务与学生权利保护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章 我国课程改革概述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新课程理论具体内容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试重点
考试难点
历年真题精讲
真题分析与预测
考前预测
参考答案及解析
安徽省教师招聘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安徽各地市通联表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301)
在线试读
章 教育
考试重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质。
3.教育的基本要素。
4.教育的社会属性。
5.教育的功能。
6.教育的起源。
7.古代教育。
8.近、现代学校教育。
9.教育学的发展。
10.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12.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3.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考试难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4.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历年真题精讲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安徽小学真题】从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A.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
B.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
D.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答案】D。解析: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方式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组合、变化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教育形态,目前教育学一般把教育形态划分为以下几种:①根据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②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③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2.【2018·安徽小学真题】古希腊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
A.产婆术B.结构说
C.准备论D.讲授法
【答案】A。解析:古希腊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产婆术。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问答分为三步:步称为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3.【2018·安徽中学真题】下列说法中,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
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D.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的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
【答案】A。解析:内发论者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开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A项是孟子的观点,他认为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给予的,而是人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这个说法接近“内发论”的思想。B、C、D三项都是“外铄论”的思想。
4.【2017·安徽中学真题】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
A.为人类社会所特有B.培养人
C.具有历史性D.起源于劳动
【答案】B。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2017·安徽小学真题】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
C.董仲舒D.王阳明
【答案】A。解析:孔子早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的思想,也是早提出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
6.【2016·安徽中学真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
A.个体功能B.社会功能
C.经济功能D.政治功能
【答案】A。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意思是玉经过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
7.【2016·安徽中学真题】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是()。
A.受教育者B.教育领导者
C.教育方法D.教育内容
【答案】A。解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
8.【2016·安徽中学真题】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有活动场地
C.是否有具体活动内容D.是否有活动工具
【答案】A。解析: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9.【2016·安徽小学真题】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案】D。解析: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非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二者关系中,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教育决定社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但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10.【2015·安徽小学真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夸美纽斯D.杜威
【答案】D。解析: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11.【2014·安徽小学真题】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黄炎培
C.蔡元培D.杨贤江
【答案】A。解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2018·安徽小学真题】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的传递方式和获取方式、教和学的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要求教育做出相应变革,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基本特征体现在()。
A.教育虚拟化B.教育资源全球化
C.学习自主化D.教材多媒体化
【答案】ABCD。解析: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教育资源全球化、教育虚拟化、教材多媒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等。教育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2.【2015·安徽中学真题】20世纪之后,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B.教育的技术手段回归传统
C.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
D.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答案】CD。解析: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近代教育的特点,故A项不选。B项说法错误。
三、判断题
1.【2018·安徽小学真题】教育就是智育。()
【答案】×。解析: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智育只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还包括人在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2.【2018·安徽中学真题】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3.【2014·安徽中(小)学真题】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真正的教育平等思想。()
【答案】×。解析:教育平等主要是指教育公平。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古代社会没有真正的教育平等,教育仍是具有阶级性的。
真题分析与预测
1.本章知识概况。本章内容是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多为基础性、记忆性的知识。
2.考试题型。本章试题以客观题为主,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与判断题。
3.常考知识点汇总。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社会属性、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和思想、教育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等知识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并记忆。从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和思想上来看,本章涉及的重要的教育家及教育著作或教育思想主要有孔子与《论语》、苏格拉底与产婆术、《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柏拉图与《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昆体良与《论演说家的教育》、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卢梭与《爱弥儿》、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洛克与“白板说”、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杜威及其教育思想、凯洛夫、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瓦根舍因、皮亚杰等。从教育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上来看,考生应掌握教育学发展的每个阶段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及该阶段的特点。
4.备考方法。考生需要对历年真题进行准确把握并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进行强化练习,从而不断巩固、熟悉本章内容。
从历年真题的命题趋势来看,本章知识在将来的考试中依然是必考点,分值比例不会有很大变动。但是,试题考查形式可能会更加灵活多变,这就要求考生深入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考前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
C.墨子D.荀子
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的教育者的是()。
A.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B.专职教师
C.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D.家长
4.下列选项不属于学校教育中常规教育媒介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活动场所
C.教育设施D.教师
5.()认为教育的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
C.苏格拉底D.孔子
6.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具有()。
A.依赖性B.继承性
C.相对独立性D.历史性
考试重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质。
3.教育的基本要素。
4.教育的社会属性。
5.教育的功能。
6.教育的起源。
7.古代教育。
8.近、现代学校教育。
9.教育学的发展。
10.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12.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3.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考试难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4.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历年真题精讲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安徽小学真题】从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A.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
B.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
D.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答案】D。解析: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方式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组合、变化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教育形态,目前教育学一般把教育形态划分为以下几种:①根据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②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③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2.【2018·安徽小学真题】古希腊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
A.产婆术B.结构说
C.准备论D.讲授法
【答案】A。解析:古希腊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产婆术。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问答分为三步:步称为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3.【2018·安徽中学真题】下列说法中,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
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D.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的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
【答案】A。解析:内发论者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开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A项是孟子的观点,他认为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给予的,而是人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这个说法接近“内发论”的思想。B、C、D三项都是“外铄论”的思想。
4.【2017·安徽中学真题】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
A.为人类社会所特有B.培养人
C.具有历史性D.起源于劳动
【答案】B。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2017·安徽小学真题】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
C.董仲舒D.王阳明
【答案】A。解析:孔子早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的思想,也是早提出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
6.【2016·安徽中学真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
A.个体功能B.社会功能
C.经济功能D.政治功能
【答案】A。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意思是玉经过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
7.【2016·安徽中学真题】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是()。
A.受教育者B.教育领导者
C.教育方法D.教育内容
【答案】A。解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
8.【2016·安徽中学真题】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有活动场地
C.是否有具体活动内容D.是否有活动工具
【答案】A。解析: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9.【2016·安徽小学真题】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案】D。解析: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非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二者关系中,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教育决定社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但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10.【2015·安徽小学真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夸美纽斯D.杜威
【答案】D。解析: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11.【2014·安徽小学真题】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黄炎培
C.蔡元培D.杨贤江
【答案】A。解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2018·安徽小学真题】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的传递方式和获取方式、教和学的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要求教育做出相应变革,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基本特征体现在()。
A.教育虚拟化B.教育资源全球化
C.学习自主化D.教材多媒体化
【答案】ABCD。解析: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教育资源全球化、教育虚拟化、教材多媒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等。教育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2.【2015·安徽中学真题】20世纪之后,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B.教育的技术手段回归传统
C.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
D.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答案】CD。解析: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近代教育的特点,故A项不选。B项说法错误。
三、判断题
1.【2018·安徽小学真题】教育就是智育。()
【答案】×。解析: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智育只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还包括人在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2.【2018·安徽中学真题】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3.【2014·安徽中(小)学真题】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真正的教育平等思想。()
【答案】×。解析:教育平等主要是指教育公平。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古代社会没有真正的教育平等,教育仍是具有阶级性的。
真题分析与预测
1.本章知识概况。本章内容是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多为基础性、记忆性的知识。
2.考试题型。本章试题以客观题为主,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与判断题。
3.常考知识点汇总。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社会属性、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和思想、教育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等知识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并记忆。从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和思想上来看,本章涉及的重要的教育家及教育著作或教育思想主要有孔子与《论语》、苏格拉底与产婆术、《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柏拉图与《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昆体良与《论演说家的教育》、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卢梭与《爱弥儿》、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洛克与“白板说”、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杜威及其教育思想、凯洛夫、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瓦根舍因、皮亚杰等。从教育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上来看,考生应掌握教育学发展的每个阶段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及该阶段的特点。
4.备考方法。考生需要对历年真题进行准确把握并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进行强化练习,从而不断巩固、熟悉本章内容。
从历年真题的命题趋势来看,本章知识在将来的考试中依然是必考点,分值比例不会有很大变动。但是,试题考查形式可能会更加灵活多变,这就要求考生深入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考前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
C.墨子D.荀子
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狭义的教育者的是()。
A.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B.专职教师
C.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D.家长
4.下列选项不属于学校教育中常规教育媒介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活动场所
C.教育设施D.教师
5.()认为教育的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
C.苏格拉底D.孔子
6.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具有()。
A.依赖性B.继承性
C.相对独立性D.历史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