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257995
旅游改革创新要明晰新方位。“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个阶段对旅游业究竟怎么看,下一步究竟怎么干,要求我们必须从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地把握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处的新方位。从历史纵向看,我国现在仍处于对资源依赖较高的粗放型旅游大国阶段。因此,从现在到迈入世界旅游强国行列,需要实施“三步走战略”,即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迈进,再发展成为较高集约型旅游大国,*终在2040年建设成为高度集约型的世界旅游强国。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发展全域旅游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和线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战略战术看,我们正在用三年的时间全面推进涵盖旅游10大行动共52项举措的“515战略”。搞清楚了中国旅游业的新方位,在推动旅游改革创新时就有了定力和取舍,就能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脚往哪儿迈、劲往哪儿使。
旅游改革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问题既是改革的导向,又是改革的突破口。旅游改革创新就是要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哪里出现新问题,改革就跟进到哪里,真正找准制约旅游业科学发展的瓶颈、掣肘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弊端、影响旅游业全面发展的短板,切实防止“木桶效应”。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旅游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旅游公共服务与井喷式需求不相适应,旅游市场秩序与人民群众要求不相适应,等等。可以说,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多数是改革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的;反过来说,这些存在问题的地方,也是旅游改革大显身手之处。这两年来,各地旅游改革创新中的很多亮点,如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旅游用地改革、旅游统计改革等无一不是针对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章 政府高位推动
——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1.全域旅游省域经验: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改革创新
2.全域旅游县域经验:浙江桐庐县以体制机制改革引领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工作
3.彻底深入全省改革:江西省全面深化推进省市县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4.机构合并扩大旅委:江苏镇江市旅游委员会扩大机构增加职能
5.高规格成立旅发委:河北承德市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委员的旅游发展委员会
6.体制改革市县覆盖:浙江湖州市在市县区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7.机构改革整体做大:云南剑川县整合机构整合职能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8.完善各级管理机构:湖南张家界市完善推进“1 4”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9.体制升级新增机构:山东沂南县创新建立“1 6 N”旅游综合管理模式
10.落实统筹协调机制:天津市创新旅游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联合工作机制
11.旅游政绩考核机制:山东省将旅游发展指标纳入省对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
第二章 规范经营管理
——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改革创新与整改治理典型案例
12.首创旅游警察支队:海南三亚市在全国率先成立旅游警察支队
13.职能整合综合监管:安徽黄山市整合8部门相关职能成立市旅游综合执法局
14.山地旅游警务体系:贵州黔西南州因地制宜创新开辟山地旅游警务模式
15.人员整合综合监管:安徽金寨县建立全省首家旅游综合执法机构
16.创新旅游司法工作:四川峨眉山市探索创新旅游司法服务新模式
17.旅游纠纷一站理赔:浙江宁波市探索建立旅游纠纷处理理赔一站式工作模式
18.景区旅游巡回法庭:湖北恩施州在景区内设立湖北首个旅游巡回法庭
19.职能齐备分工缜密:山东台儿庄区旅游市场执法监管模式创新
20,县域旅游综合执法:四川阿坝州松潘县整合推进旅游市场综合监管
21,全域环境专项整治:广东平远县以全域环境整治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22,旅游乱象专项治理:北京市大力整治“一日游
23,倒逼推进景区改革:河北山海关景区整改
24,整改牵出长效机制:浙江千岛湖景区专项整改治理
25.整改带动制度建设:广东西樵山景区专项整改治理
26.整改全面查漏补缺:北京明十三陵景区专项整改治理
第三章 创新融合发展——”旅游 “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27.旅游 养生保健:甘肃平凉市创新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新模式
28.旅游 冰雪产业:吉林省融合冰雪产业特色旅游供给侧改革
29.旅游 铁路交通:辽宁省创新铁路旅游让游客乐游辽宁
30,旅游 新型城镇: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成为旅游新亮点
31.旅游 特色产业:山东烟台市”旅游 葡萄酒产业“新模式
32.旅游 工业品牌:江苏常熟市整体推进工业旅游大发展
33.旅游 大数据:浙江杭州市运用数据信息服务管理和游客
34.旅游 教育研学: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创新发展研学旅游
35.旅游 多业融合:山东日照市培育旅游新业态
36.旅游 智能服务:江苏扬州市”首游扬州系统“服务游客
37.旅游 草原文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绽放旅游活力
38.旅游 音乐艺术:河北周窝村乐器文化艺术旅游特色村建设
39.旅游 创客社区:广东东莞市白房子水乡新基创客社区建设
40.”旅游 “全域实施:湖北咸宁市创新旅游融合发展
41.”旅游 “放大优势: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通过
“旅游 ”打造旅游新增长点
……
第四章 完善公共服务
——旅游“厕所革命”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五章 实施精准扶贫——旅游扶贫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六章 探索科学测算——旅游统计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七章 创新引导推动——旅游产业制度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八章 探索开放路径——旅游外交边境旅游创新典型案例
第九章 多元投入推动——旅游投融资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十章 优化景区管理
——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十一章 市场主体改革——旅游企业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十二章 创新旅游营销——旅游宣传推广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十三章 完善行业管理——旅游行业管理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十四章 创新人才培育
——旅游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第十五章 吸收科技成果——旅游业科技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2015年年底,首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出炉,要求其以“创新统筹职能、创新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引导”为指引,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其发展的不同任务,可形成多个创新发展模式和路径,产生多类型的示范效应。青岛市获批首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对此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改革创新”这个核心,坚持体制机制先行,重点突破并进,努力破解瓶颈制约,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将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开展广泛调研和座谈研究,形成《青岛市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旅游业改革创新工作,进一步在产业引导、市场监管、绩效考核、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创新性做法。
【主要做法】
(一)创新产业发展引导机制。在获批成为首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全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率先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着重从破解瓶颈制约、促进高端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服务保障等四方面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陆续制定了《海洋旅游发展纲要》《关于加快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海洋休闲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和系列实施细则。联合市财政局、市金融办、旅游集团等部门,设立初期规模10亿元的市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成立旅游产业基金理事会。
(二)改革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将各区市“旅游消费总额及增长率”“接待入境游客增长率”两项内容(分别占70%、30%。旅游消费总额及增长率按4:6比例计分)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以“旅游消费总额及增长率”“接待入境游客增长率”为导向的考核体系,有力提升了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三)全力推进“多规合一”。由市旅游管理部门担任市“多规合一”办公室副主任单位,将旅游规划纳入全市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做好统筹衔接。实施“多规合一”后,市旅发委在全市邮轮游艇帆船码头、海岛保护、海洋功能区划等近30项规划、意见与行动计划的研究论证工作和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2050”远景规划、“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等工作中充分发声。
(四)设立市场秩序违法行为举报奖励专项资金。市政府办公厅发布《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市财政设立总金额为100万元的全市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举办奖励专项资金,对依法查实并立案处罚的,一次性给予举报人不低于1000元不高于5万元的举报奖励。
(五)探索建立先行赔付制度。初期在各区市设10万元额度的专项资金,专门针对外地游客在青旅游期间应急性消费纠纷实行先行赔付,调查终结后再对责任主体实施追缴。在此基础上,整合全市非紧急公开服务电话,将其集中到一个平台,由青岛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一号对外、闭环式管理”,较好地实现了涉旅信息即时共享,提高了旅游纠纷处理效能。
(六)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19个国家、69个城市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自贸区国家旅游合作交流,以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为契机,跟进相关旅游政策落地。推动青岛邮轮母港建成并投入使用,成立了国内首个邮轮行业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邮轮分会,获批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与大连达成区域旅游合作意向,发起成立了山东半岛城市旅游区域合作联盟。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