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901501
2.首次以影像的方式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历史,涵盖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涉及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历史读本。
3.通过影像所反映的现象获得深层次的意义,准确地反映历史,推进文明的传承和传播。
主编的话
导论
章 1900-1911 年的社会图景
节 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政治与军事改革
二、新学教育与奖励工商
三、中外关系与法律改革
第二节 经济自由与习俗变迁
一、经济自由的巨大成就
二、趋“新”慕“西”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社会阶层流动
一、城市社会阶层变化
二、农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下的社会关系重构
一、清末的办报高潮
二、铜版制版与“形象的在场”
小 结
第二章 1900-1911 年的影像文化总貌
节 纪录性影像大流行
一、1900-1901:镜头中动荡的中国社会
二、旅行科考与西部探险
三、西方记者的时政报道
四、国人眼中的新闻时事
第二节 痕迹性影像的证据意义
一、图像学研究的影像分类
二、偶像职能的主动利用
三、合影留念与 ” 有图为证 “
第三节 相似性影像的外部观看
一、文字里的中国印象
二、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十八省府》
三、民间化的细节报道
第四节 象征性影像的有所指陈
一、中国的酷刑
二、女人的小脚和男人的辫子
三、鸦片横行的中华象征
小 结
第三章 1900-1911 年的影像产制环境
节 便捷拍摄与纪录摄影
一、照相设备与感光材料的发展及销售
二、摄影教学与专著出版
第二节 因人而异的影像记录
一、利卡尔顿的“对照观看”与立体照片
二、莫里循等人的职业摄影报道
三、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
第三节 照相馆摄影的新探索
一、化装像的合谋
二、照相营生与戏装照
三、分身像与中国景
第四节 贴册报刊的影像再生产
一、贴册背后的权力意志
二、报刊宣传的意趣声音
小 结
第四章 1900-1911 年的影像构成性特色
节 开阔的视野与精巧的细部
一、西湖风景的多角度尝试
二、中国古建筑的逼视观看
第二节 个人与集体意识的全面觉醒
一、形式多样的个人肖像
二、合影的门道与意义
三、手工上色与摆布拍摄
第三节 永不磨灭的民俗风景
一、费佩德拍摄的杭州与那爱德拍摄的成都
二、清末集市与生产生活百态
第四节 不可回避的时事新闻
一、庚子事变的仇视
二、辛亥革命的关注
三、日俄战争的转折
小 结
第五章 1900-1911 年影像的大众传播
节 从私人留存到公开发售
一、肖像摄影的政治经济营销
二、风俗时事影像的消费
第二节 从官方评选到社会舆论
一、南洋劝业会的影像评选与应用
二、影像文学与相馆林立
第三节 从传递信息到传播观点
一、摄影印刷与阅报风尚
二、《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三、影像引导人心向背
第四节 从国内传播到国际形象
一、商业性的国际传播
二、报刊传媒的主客观报道
小 结
第六章 1900-1911 年中国电影概述
节 本时期电影的文化特征
一、“影”戏
二、民间特色
三、西方主导
第二节 本时期电影的生产特点
一、本时期电影生产概况
二、照相馆摄制的中国早电影
三、外国商人的推动与电影制作公司的成立
四、本时期电影生产的特点
第三节 本时期电影的风格式样
一、“戏”字当头,“影”作态秀
二、以社会和历史构筑的简单情节
第四节 本时期电影的展示场域
一、茶园放映
二、戏院登台
小 结
第七章 1900-1911 年影像的主要作者
第八章 1900-1911 年影像选萃
第九章 结束语
节 生产、构成、传播的连锁变化
第二节 自然、学艺、道德、历史的综合观照
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后 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