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10925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本着从基础性、实用性出发的原则。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用途及基本测量电路进行了介绍,给出了详细的物理概念、基本规律必要的、简明的数学推导,并结合传感器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引导读者学习提高传感器的应用技术。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物理学科的几类常用传感器;二是传感器的检测技术和检测电路以及信号变换,三是,由于汽车工业的飞跃发展,介绍了汽车常用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维修。
目 录
前言
第1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1.1.1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1.1.2灵敏度
1.1.3精度
1.1.4*小检测量和分辨率
1.1.5迟滞
1.1.6重复性
1.1.7零点漂移
1.1.8温漂
1.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1.2.1动态特性的一般数学模型
1.2.2传递函数
1.2.3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及其动态
特性指标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2.2.1金属的应变效应
2.2.2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
2.2.3电阻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2.3电阻应变片的种类、材料和参数
2.3.1电阻应变片的种类
2.3.2电阻应变片的材料
2.3.3应变片的主要参数
2.4粘合剂和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4.1粘合剂
2.4.2应变片粘贴工艺
2.5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温度误差及
其补偿
2.5.1温度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2.5.2温度补偿方法
2.6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信号调节电路
及电阻应变仪
2.6.1测量电桥的工作原理
2.6.2电阻应变仪
2.7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7.1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
2.7.2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3.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形式
3.1.1变间隙型电容式传感器
3.1.2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3.1.3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
感器
3.2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3.3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调节电路
3.3.1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3.3.2电桥测量电路
3.3.3调频电路
3.3.4谐振电路
3.3.5二极管T形网络
3.3.6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3.4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3.4.1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3.4.2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3.4.3电容式测厚仪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
4.1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1.1电感与基于电磁参量的
关系
4.1.2电感式传感器的分类
4.2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
4.2.1简单的变气隙型电感式
传感器
4.2.2变气隙型差动电感式传感器
4.2.3变气隙型差动变压器式
传感器
4.2.4变截面型差动电感式传感器
和变截面型差动变压器式传
感器
4.2.5小气隙电感式传感器与小气隙
电容式传感器的比较
4.3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
4.3.1理想的螺线管
4.3.2有限长度的单层螺线管
4.3.3有限长径比的多层线圈
4.3.4空心线圈的电感
4.3.5简单的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
4.3.6差动螺线管传感器
4.3.7螺线管差动变压器
4.4电涡流传感器
4.4.1概述
4.4.2电涡流的形成及等效电路
4.5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4.5.1交流电桥的调零(预平衡)
问题
4.5.2交流差动工作电桥的灵敏度
分析
4.5.3交流电桥中的相敏检波问题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压电式传感器
5.1压电效应
5.1.1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
5.1.2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5.2压电材料
5.2.1石英晶体
5.2.2压电陶瓷
5.3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测量
电路
5.3.1等效电路
5.3.2测量电路
5.4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5.4.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5.4.2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5.4.3压电式流量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热电式传感器
6.1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6.1.1热电偶测温原理
6.1.2热电动势的测量
6.1.3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6.1.4热电偶冷端温度误差及其
补偿
6.1.5常用热电偶的特点
6.1.6常用热电偶的应用举例
6.2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6.2.1热敏电阻的基本类型
6.2.2NTC热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6.2.3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的
组成
6.2.4提高热敏电阻传感器互换性与
线性的方法
6.2.5热敏电阻的应用
6.3其他温度传感器
6.3.1磁式温度传感器
6.3.2电容式温度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磁传感器
7.1霍尔元件
7.1.1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
7.1.2霍尔元件的材料及结构
7.1.3霍尔元件的主要特性
7.1.4霍尔元件的补偿电路
7.1.5霍尔元件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7.2霍尔开关集成传感器
7.2.1霍尔开关集成传感器的结构
及工作原理
7.2.2霍尔开关集成传感器的工作
特性
7.2.3霍尔开关集成传感器的应用
7.3霍尔线性集成传感器
7.3.1霍尔线性集成传感器的结构
及工作原理
7.3.2霍尔线性集成传感器的主要
技术特性
7.4磁传感器的应用
7.4.1霍尔元件在转速测量上的
应用
7.4.2直流功率测量仪
7.4.3利用霍尔线性集成传感器进行
磁法覆盖层厚度测量
7.4.4霍尔计数装置
第8章 光电式传感器
8.1光电效应
8.2外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8.2.1光电管及其基本特性
8.2.2光电倍增管及其基本特性
8.3内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8.3.1光敏电阻
8.3.2光电池
8.3.3光敏管
8.4新型光电式传感器
8.4.1高速光敏二极管
8.4.2色敏光电式传感器
8.4.3光位置传感器
8.4.4光固态图像传感器
8.5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8.5.1烟尘浊度监测仪
8.5.2光电转速传感器
8.5.3光电池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光纤传感器
9.1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9.1.1强度调制法
9.1.2偏振态调制法
9.1.3相位调制法
9.1.4频率调制法
9.2常见光纤传感器
9.2.1偏振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9.2.2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
9.2.3光纤加速度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传感器的检测电路
10.1信号的放大电路
10.1.1信号源及其等效电路
10.1.2集成运算放大器
10.1.3比例放大电路
10.1.4仪用放大器
10.2测量电桥及其放大电路
10.2.1测量电桥
10.2.2电桥放大器
10.3低漂移直流放大器
10.3.1单管直流放大器温度漂移
的计算
10.3.2差动放大器温度漂移的
计算
10.3.3低漂移放大器电路
10.4高输入阻抗放大器
10.4.1自举反馈型高输入阻抗
放大器
10.4.2高输入阻抗放大器的计算
10.4.3高输入阻抗放大器的信号
保护
10.4.4高输入阻抗放大器的制作
装配工艺
10.5低噪声放大电路
10.5.1噪声的基本知识
10.5.2噪声电路的计算
10.5.3信噪比与噪声系数
第11章 汽车传感器
11.1汽车传感器概述
11.1.1传感器
11.1.2汽车传感器的分类
11.1.3汽车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11.1.4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1.2汽车温度传感器
11.2.1概述
11.2.2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与检修
11.2.3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与检修
实例
11.3汽车压力传感器
11.3.1概述
11.3.2压力传感器的结构与检修
11.3.3压力传感器的应用与检修
实例
11.4汽车其他传感器简介
11.4.1空气流量传感器
11.4.2气体浓度传感器
11.4.3转速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1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1.1.1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1.1.2灵敏度
1.1.3精度
1.1.4*小检测量和分辨率
1.1.5迟滞
1.1.6重复性
1.1.7零点漂移
1.1.8温漂
1.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1.2.1动态特性的一般数学模型
1.2.2传递函数
1.2.3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及其动态
特性指标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2.2.1金属的应变效应
2.2.2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
2.2.3电阻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2.3电阻应变片的种类、材料和参数
2.3.1电阻应变片的种类
2.3.2电阻应变片的材料
2.3.3应变片的主要参数
2.4粘合剂和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4.1粘合剂
2.4.2应变片粘贴工艺
2.5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温度误差及
其补偿
2.5.1温度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2.5.2温度补偿方法
2.6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信号调节电路
及电阻应变仪
2.6.1测量电桥的工作原理
2.6.2电阻应变仪
2.7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7.1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
2.7.2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3.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形式
3.1.1变间隙型电容式传感器
3.1.2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3.1.3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
感器
3.2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3.3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调节电路
3.3.1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3.3.2电桥测量电路
3.3.3调频电路
3.3.4谐振电路
3.3.5二极管T形网络
3.3.6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3.4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3.4.1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3.4.2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3.4.3电容式测厚仪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
4.1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1.1电感与基于电磁参量的
关系
4.1.2电感式传感器的分类
4.2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
4.2.1简单的变气隙型电感式
传感器
4.2.2变气隙型差动电感式传感器
4.2.3变气隙型差动变压器式
传感器
4.2.4变截面型差动电感式传感器
和变截面型差动变压器式传
感器
4.2.5小气隙电感式传感器与小气隙
电容式传感器的比较
4.3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
4.3.1理想的螺线管
4.3.2有限长度的单层螺线管
4.3.3有限长径比的多层线圈
4.3.4空心线圈的电感
4.3.5简单的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
4.3.6差动螺线管传感器
4.3.7螺线管差动变压器
4.4电涡流传感器
4.4.1概述
4.4.2电涡流的形成及等效电路
4.5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4.5.1交流电桥的调零(预平衡)
问题
4.5.2交流差动工作电桥的灵敏度
分析
4.5.3交流电桥中的相敏检波问题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压电式传感器
5.1压电效应
5.1.1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
5.1.2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5.2压电材料
5.2.1石英晶体
5.2.2压电陶瓷
5.3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测量
电路
5.3.1等效电路
5.3.2测量电路
5.4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5.4.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5.4.2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5.4.3压电式流量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热电式传感器
6.1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6.1.1热电偶测温原理
6.1.2热电动势的测量
6.1.3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6.1.4热电偶冷端温度误差及其
补偿
6.1.5常用热电偶的特点
6.1.6常用热电偶的应用举例
6.2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6.2.1热敏电阻的基本类型
6.2.2NTC热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6.2.3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的
组成
6.2.4提高热敏电阻传感器互换性与
线性的方法
6.2.5热敏电阻的应用
6.3其他温度传感器
6.3.1磁式温度传感器
6.3.2电容式温度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磁传感器
7.1霍尔元件
7.1.1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
7.1.2霍尔元件的材料及结构
7.1.3霍尔元件的主要特性
7.1.4霍尔元件的补偿电路
7.1.5霍尔元件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7.2霍尔开关集成传感器
7.2.1霍尔开关集成传感器的结构
及工作原理
7.2.2霍尔开关集成传感器的工作
特性
7.2.3霍尔开关集成传感器的应用
7.3霍尔线性集成传感器
7.3.1霍尔线性集成传感器的结构
及工作原理
7.3.2霍尔线性集成传感器的主要
技术特性
7.4磁传感器的应用
7.4.1霍尔元件在转速测量上的
应用
7.4.2直流功率测量仪
7.4.3利用霍尔线性集成传感器进行
磁法覆盖层厚度测量
7.4.4霍尔计数装置
第8章 光电式传感器
8.1光电效应
8.2外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8.2.1光电管及其基本特性
8.2.2光电倍增管及其基本特性
8.3内光电效应型光电器件
8.3.1光敏电阻
8.3.2光电池
8.3.3光敏管
8.4新型光电式传感器
8.4.1高速光敏二极管
8.4.2色敏光电式传感器
8.4.3光位置传感器
8.4.4光固态图像传感器
8.5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8.5.1烟尘浊度监测仪
8.5.2光电转速传感器
8.5.3光电池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光纤传感器
9.1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9.1.1强度调制法
9.1.2偏振态调制法
9.1.3相位调制法
9.1.4频率调制法
9.2常见光纤传感器
9.2.1偏振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9.2.2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
9.2.3光纤加速度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传感器的检测电路
10.1信号的放大电路
10.1.1信号源及其等效电路
10.1.2集成运算放大器
10.1.3比例放大电路
10.1.4仪用放大器
10.2测量电桥及其放大电路
10.2.1测量电桥
10.2.2电桥放大器
10.3低漂移直流放大器
10.3.1单管直流放大器温度漂移
的计算
10.3.2差动放大器温度漂移的
计算
10.3.3低漂移放大器电路
10.4高输入阻抗放大器
10.4.1自举反馈型高输入阻抗
放大器
10.4.2高输入阻抗放大器的计算
10.4.3高输入阻抗放大器的信号
保护
10.4.4高输入阻抗放大器的制作
装配工艺
10.5低噪声放大电路
10.5.1噪声的基本知识
10.5.2噪声电路的计算
10.5.3信噪比与噪声系数
第11章 汽车传感器
11.1汽车传感器概述
11.1.1传感器
11.1.2汽车传感器的分类
11.1.3汽车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11.1.4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1.2汽车温度传感器
11.2.1概述
11.2.2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与检修
11.2.3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与检修
实例
11.3汽车压力传感器
11.3.1概述
11.3.2压力传感器的结构与检修
11.3.3压力传感器的应用与检修
实例
11.4汽车其他传感器简介
11.4.1空气流量传感器
11.4.2气体浓度传感器
11.4.3转速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前言传感器技术是应用在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并对系统运行的各项指标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门技术。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强。传感器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可靠地获取控制系统中的各类信息,并结合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完成对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终对系统实现控制。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学科,它们分别构成了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感觉器官”“中枢神经”和“大脑”。
传感器技术是研究各门学科的基础。无论哪一门学科、哪一种技术、哪一个被控制对象,没有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检测,无论是信息转换、信息处理,还是数据显示,乃至于*终对被控制对象的控制,都将是一句空话。
传感器技术遍布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以“阿波罗号”运载火箭为例,检测加速度、声学、温度、压力、流量、速度、应变等参数的传感器共有2000余个,其中在宇宙飞船部分共有各种传感器1000余个。在飞行器研制过程中,对样机使用了各种传感器进行地面和空中测试,以确定符合各项技术性能的指标。在飞行器中,装备了各种检测、显示和控制系统,以反映飞行器的飞行参数和发动机的各项指标参数,提供给驾驶员和控制室去控制和操纵。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生产越来越普遍。仅以机床为例,以前只是测量一些静态或稳态的性能参数,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加工质量的提高,现在需要测量许多动态性能,如机床床身的振动、轴向和径向位移的变化、刀具的磨损、负载的变化、工件的尺寸等,这些物理量的测量都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此外,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保护措施的实施也是自动完成的,如对人身安全的保护需要利用传感器的自动检测来完成。
传感器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领人们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观察大到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小到1015m的粒子世界;时间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1024s的瞬间反应,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在各种尖端技术的研究中,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低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传感器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然,要获取人类感官无法获得的这些信息,没有相应的各种传感器是不可能的。因此,传感器技术是许多边缘学科、尖端技术的先驱。可以说,没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计算机的出现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信息的获取,主要是依靠传感器检测得到的。传感器将某些信息提取并转换成计算机系统所能够识别的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并输出控制信息,从而完成各种控制要求。传感器的发展将使计算机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并将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教材、专著及论文,在此向所有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传感器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指正。
编者
传感器技术是研究各门学科的基础。无论哪一门学科、哪一种技术、哪一个被控制对象,没有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检测,无论是信息转换、信息处理,还是数据显示,乃至于*终对被控制对象的控制,都将是一句空话。
传感器技术遍布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以“阿波罗号”运载火箭为例,检测加速度、声学、温度、压力、流量、速度、应变等参数的传感器共有2000余个,其中在宇宙飞船部分共有各种传感器1000余个。在飞行器研制过程中,对样机使用了各种传感器进行地面和空中测试,以确定符合各项技术性能的指标。在飞行器中,装备了各种检测、显示和控制系统,以反映飞行器的飞行参数和发动机的各项指标参数,提供给驾驶员和控制室去控制和操纵。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生产越来越普遍。仅以机床为例,以前只是测量一些静态或稳态的性能参数,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加工质量的提高,现在需要测量许多动态性能,如机床床身的振动、轴向和径向位移的变化、刀具的磨损、负载的变化、工件的尺寸等,这些物理量的测量都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此外,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保护措施的实施也是自动完成的,如对人身安全的保护需要利用传感器的自动检测来完成。
传感器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领人们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观察大到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小到1015m的粒子世界;时间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1024s的瞬间反应,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在各种尖端技术的研究中,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低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传感器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然,要获取人类感官无法获得的这些信息,没有相应的各种传感器是不可能的。因此,传感器技术是许多边缘学科、尖端技术的先驱。可以说,没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计算机的出现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信息的获取,主要是依靠传感器检测得到的。传感器将某些信息提取并转换成计算机系统所能够识别的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并输出控制信息,从而完成各种控制要求。传感器的发展将使计算机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并将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教材、专著及论文,在此向所有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传感器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指正。
编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