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680857
没有谁是天生的失败者;
职场或生活中无路可走时,其实,你还可以向前一步
写给被生活或工作“卡住”的你
以开放的态度,拥抱每一次晴朗。
——崔慈芬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职场沟通及职涯规划专家,台湾“十大优质女性”,台湾电视界的**荣誉“金钟奖”获得者,知名媒体专栏作家……崔慈芬这些头衔绽放的光芒太过闪耀,让人无法忽视。
《你的世界,不会一直与晴朗擦肩》是崔慈芬用宝贵的阅历为迷茫的大学生,初入职场的新鲜人,打拼多年的社会人,对生活常生无力感的都市人精心调制的醒脑汤。
40篇文章,60个观点,100个人生故事……不是弱柳扶风的慰藉,亦非尖锐猛烈的敲击,通顺的人生不是经历过一切后才幡然醒悟,而是善于从别人的故事里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懂得及时扬长避短。站在崔慈芬的文字里看人生百态,只要你清醒后可以更加Sophistication——成熟、游刃有余地享受你的人生。
1.崔慈芬曾是名闻两岸的台湾女主播,华丽转身为职场导师后,被越来越多的内地读者所熟知,职场导师的形象随着作者在《嘉人》《品位》等时尚杂志长期撰写专栏,积攒了丰富的人气。
2. 与崔慈芬过往的作品不同,这本作品不仅局限于职场方面的话题,还涉及都市人情感,人际关系等话题,能够从多个方面给出周到的生活提案。
3.崔慈芬在大陆出版过的作品和她的大学教授及职场导师身份,已经为她积累了足够多的读者群和人气,充足的读者基础能够保证这本书的基础销量。
上 篇
让别人先赢 003
为资深“ 除皱” 008
经验之根开出希望之花 014
每天留点时间做细节 020
坚持做好一件事 025
别让妖精吞掉你的美梦 030
你的权益为何会睡着? 035
成就并不等于成长 040
改变视野,改变职场 045
用好“ 闲人”下属 051
谁能与“未来”共事 056
为你的事业微整形 062
你一定要做的事 069
成功与辛苦并非孪生 074
谁能带好“年轻的鲶鱼” 079
三十几岁,如何赢在职场? 084
受欢迎的主管 089
为“上班恐惧症”把脉 094
如何投资你的未来 099
职场暗示效应 106
一个位子要待多久? 110
下 篇
有钱买股票,不如买机票 119
跳脱的人生更幸福 125
纯真勇气 130
有感于是活着 136
你是位不老骑士么? 141
孩子们不缺的就是钱! 146
这样“婚前协议”幸福吗? 152
远离抑郁 156
做回自己 160
半糖主义的快乐 166
单身也可以乐活 171
为心筑巢 177
别让快乐跑偏 183
不可搁浅的人生壮游 188
现代人失去的两颗心 193
身旁的天使 199
多久没“改变”了? 204
你的能力到哪里去了? 208
走出惯性藩篱 214
谁要在车水马龙的高架桥旁边设办公室呀,那不会成天闹哄哄,搞得人心里烦躁吗?还说这是帮人做心理咨询的场所?我嘴里一边嘟囔着,一边陪着老友在夏日里挥汗走过了数个街区,终于挤进电梯上了楼。就在推开诊所玻璃门时,我全身的细胞不禁颤动了起来,仿佛死掉了的细胞全都活了过来。我眼前所见的是窗外一大片绿油油的树海,所谓“ 数大为美”,眼前景象着实令我震撼。我在窗前足足愣了十分钟,什么都不想,让我刹那间忘却了几分钟之前的尘嚣,也庆幸自己没有被途中恼人的纷扰打断了移动的脚步,否则就没有福气看见这令人心神开阔的美景了。
我真的庆幸自己能多走几步,有时,人生不就是这种“节奏”吗?多走几步,少走几步,人生境遇完全不同。有位朋友在参加完一次论坛后分享他受益的一句话是:一件事没有尝试过七次,不能放弃。不论你做事的惯性如何,不论几次才放弃,它都是你过日子的节奏。有时换个节奏过生活,换个习惯做人做事,人生的风景会截然不同。因为,你的世界不会一直与晴朗擦肩!
“所有相遇必有其非凡意义”,这句话我始终相信。我多走了几步多上了几层高度,我就在水泥钢筋密布的城市里听到了树海的呼吸。我们来到小河前,蹲下来把视线放低直到贴近水面时,河面会变得无限宽广,无限绵长。水流是水也是时间,如果把它视为时间,那么瞬间也可以变成永恒。
另一位朋友有天邀我参观他的办公室。我问:“ 换办公室了?”他答道:“ 没换,但请你来看风景。”事实上,我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去的,因为我老早看过朋友的办公室,夹在众多大楼之间,哪来的风景呢?
但我错了!
办公室真的变出了风景,原本晦暗的空间现在显得无比明亮清朗,好似变魔术。朋友看出了我眼里的诧异,在一旁说:“ 崔,你记得吗?办公室后方这块空间一直被我拿来当仓库,因为我一直认为这道墙的背后一定是周围大楼丑陋脏乱的地方,没有什么好风景。在把这里作为办公室十几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决定冒险把仓库的墙推倒,看看背后到底是什么?就在几槌之后,一丝耀眼的光线从细缝中透了过来,办公室所有的人都大为惊讶。工人加速推倒了墙壁之后,发现原来后方有几棵长得还挺不赖的树,这道新风景的出现,让原来的仓库变成了现在员工们休憩时热门的去处,人看看树,也让树看看人。”
当天陪同我前去的儿子R.C抓住了那个瞬间,拍下了一张照片。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张照片,首度把它放在封面。它是随性的,同时也是思想的。把陈年的障碍推倒排除之后,原本寂寞的绿树和阳光不再孤独了。当我们在生活上、工作上、感情上,感到无路可走或卡住时,我们都需要有一颗勇敢而好奇的心,以及温柔清晰的声音来告诉自己:“只要我们敢破墙,想改变,生活就会像种一棵树一样,静静地、慢慢地、坚持地往上伸展,往下扎根,展现出人生一道新的风景。”
希望读者朋友们看这本拙著时,能将我视为你的好朋友,我愿意和各位分享职场和生活上的每一个新创见。如很多人所说:“ 必须先喜欢一件事,才能把它做好。”但我个人反而要提出另一个想法:“ 先把一件事做好,你可能会喜欢它。”这本书中呈现的许多新的观点供读者参考运用。
“职场、感情、生活”是所有人想追求和感困扰的。不慌,不急,希望您细细看完这本书之后,能感受到无比强大的正能量。相信我,你的世界不会一直与晴朗擦肩!
谁能与“未来”共事
胶囊旅馆蔚为流行,小K在其中一家任职。某天下班后小K脸仍然臭臭的,大伙问他怎么回事,他叹了一口气说:“工作真辛苦,今天进来一位85 岁的老先生,我把他服务得非常妥当,老先生一高兴,马上决定再留宿一星期。殊不知,下班前的业务检讨会上,总监居然对我留宿这位老先生有些意见,并且当场批评了我。我忍不下这口气,甘冒被辞退的风险跟上司理论了一番,上司给我的理由是,留宿年纪这么大的旅客对于旅馆来说有风险,万一年长者身体不适,旅馆要承担非常大的责任。没有一个旅馆乐意承担这种风险。”小K对于上司的顾虑,忍不住大声说:“不论是否生了孩子,或生了几个孩
子,老人‘晚年独居’是一股不可挡的趋势,难道你们不知道吗?还是你们拒绝面对这个事实?” 生了一晚上闷气的小K隔天就提出辞呈,理由是和公司“理念不合”!
“新世代”的工作习性
一份针对亚洲约25岁年轻职场人工作习性的调查发现,有不少在面试时表现不错的年轻人,实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都纷纷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 做错事有诸多借口;
2. 工作问题懒得说;
3. 对上司指示回复慢;
4. 每日行踪不交代清楚;
5. 以理所当然的态度对抗上司;
6. 过度察言观色,与人互动不自然;
7. 独来独往;
8. 太率性,懒得在人前掩饰缺点;
9. 爱耍帅,喜欢秀几口外语;
10. 对公司内部的进修不积极。
请问各位,以上这几项属于工作能力范畴吗?老一辈的人可能认为这根本算不上工作能力方面的问题,顶多是工作态度,而且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有些研究“世代交替”议题的专家很苛刻地认为:“态度”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属于一种“能力”,而且是奢求的能力。某位资深者说他如果想慢慢做某个项目,那么他就会要求自己把时程提前,如此一来即使慢慢做,也不会影响团队工作的进度。但这位资深者感叹说,像他一样具备这种观念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他公司里近招进来的新人中,有些人的工作风格就是慢慢做,对同事或上司的回复也慢,总是延误总体进度。
一家企业主管说他在近一场征才面试上遇到一位面试者,一进来就先变魔术,对所问的问题居然反问主考官说:“那么你说呢?”“我看的×× 书,你们看过吗?”这位主管说他当下非常错愕,但还是耐住性子告诉这位年轻人:“你说的这几本书我恰巧都没看过,你是否认为我没资格面试你?”还有位经理说,他们公司里来了位年轻人,年轻人老是强调自己是有正义感的人,很重视程序沟通,因此经常挑战公司里的规定。
与年轻人共事的法宝
如果问:“你对新世代的年轻人有什么看法?”不少大公司的主管会异口同声地说:“有想法,但太多心存侥幸。”相反,我非常认同某位网络老板的话,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不需要的就是说教。他们不仅聪明而且多元发展,拥有很多资深者所没有的优势和想象力,公司和资深者不要一再说教,而是应该鼓励和引导他们。”
先前提到的那家胶囊旅馆的老板,在经过那位离职员工的强势反应之后,改变了原本的规定,通告员工们今后一概欢迎年长者留宿,但一定要求年长者留下紧急联络人的电话信息,以备不时之需。平心而论,那位离职员工影响了公司政策,但也影响了公司气氛,他是非常典型的“ 懒得说”型。遇到这类型的年轻人就要特别留意他的理念,和他沟通。
还有一项针对“时下年轻人对于上司的看法”的调查发现,年轻人重视的一点是“上司会不会带人”。那么在年轻人心中,上司该有什么带人的法宝呢?
调查发现年轻人喜欢的是:
1. 上司赏罚分明,也就是废话少说,直接发奖金或扣薪水、假期。
2. 上司有责任安排一个友善的工作环境,公司里如果有一两位员工的存在给大家造成困扰,上司应该当机立断,请他走人,否则年轻员工会立刻质疑其领导力。
3. 除了梦想之外,就是真相。
资深者总喜欢以经验来告诉晚辈如何做,但现在的年轻人很有自己的想法,所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在此提醒担任主管者,若想在职场出人头地,得下对功夫,千万别以为往上做关系即可,更要重视往下拉关系。未来谁能和年轻人共事,能进行良好的沟通,谁就掌握了未来职场的升迁法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