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413289
内容简介
冯克力编*的《老照片(第96辑)》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辅以详实、生动的文字,辟有《故时风物》《旧事重温》《私人相簿》《名人一瞬》《事件写真》《人生况味》《人与摄影》等专栏,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目 录
华君武的道歉和自省
日本战犯的羁押生活
影像中的一战华工营
唐宝心与贵阳清华中学
我的母亲刘诒娴博士
爷爷的故事
家庭老照片里的记忆
童年的游戏
八十年代临沂城——东方红广场
我的小学
被污染的童真
残缺的全家福
农场忆旧
“旧京九老会贤堂”合影
从一见钟情到永远相守
偶然邂逅,七度春秋
五味杂陈的童年
日本战犯的羁押生活
影像中的一战华工营
唐宝心与贵阳清华中学
我的母亲刘诒娴博士
爷爷的故事
家庭老照片里的记忆
童年的游戏
八十年代临沂城——东方红广场
我的小学
被污染的童真
残缺的全家福
农场忆旧
“旧京九老会贤堂”合影
从一见钟情到永远相守
偶然邂逅,七度春秋
五味杂陈的童年
免费在线读
2005年4月华君武先生九十寿辰,新世界出版社 “名家心语”丛书为他出版了《漫画一生》一书,以致贺忱。
华先生赠我一本留作纪念。这是华先生最后一本著作,收集了他2001年概述自己漫画人生的一次演讲录和十多篇短文,以及精选了几十幅漫画作品。在这些文字中,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他的历史态度和诚恳的反思。“风格就是人”,我读着这本书,就像又见到了他本人。华先生既幽默风趣,又诚恳坦率。
他的文字简短明快,不夸张不炫耀不修饰。使我感悟到,凡是真诚的表述都是很朴素的。
1957年“反右”运动时,我还不认识华君武先生。他当时是美协书记处书记,是美术界“反右”领导小组的成员。我则是戏剧界划入吴祖光“二流堂”、“小家族”右派小集团的一分子,是被批判讨伐的对象。
我早就读过他的漫画。他最有名的一幅政治漫画,是1947 年在东北画的《磨好刀再杀》,塑造了一个太阳穴上贴着黑方块膏药的“蒋委员长”的漫画形象,十分生动可笑,辛辣的讽刺性使人们看到了蒋介石要跨台的模样,无不拍手叫好。据说,为了这幅漫画,国民党的潜伏特务把华君武列入了暗杀名单。1949年以后,他在《人民日报》工作,发表了更多的漫画,深受读者欢迎,已是一位名气很大的漫画家了。
1957年5月,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一篇社论,刮起了“反右” 风暴。华君武凭着他的政治敏感,立即画了一幅漫画《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讽刺揭露《文汇报》的著名女记者浦熙修。实际上是按那篇社论的调子,刀锋直刺“章罗联盟”。漫画引起轰动。浦熙修女士狼狈不堪。.康生夸奖这幅漫画画得好。
华君武先生对我们这个小集团也很“了解”,他看了报刊上一篇又一篇的揭发批判材料,也参加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批斗大会。我猜想我们几个年轻人在他的印象里,大概就是那些材料描写的“思想反动、品质恶劣、丑陋不堪的资产阶级分子” 吧? 当时文艺界的“反右”主战场,就在王府大街上那座新建的“文联大楼”里(今“商务印书馆”)。从进大门,一直到四楼,贴得满满的申讨右派的大字报,几乎使人喘不过气来。
文艺界的三大右派集团:文学界的“丁、陈右派集团 ”、戏剧电影界的“吴祖光右派集团”、美术界的“江丰右派集团”,就在这座大楼里轮流召开大大小小的批斗会,人们每天拥挤在这里,高呼着口号,在激烈的斗争中汗流浃背,从炎热的夏天一直紧张地战斗到严冬降临。
那一年华君武先生是忙碌的。既要画讽刺画,又要投入斗争,还要参与处理美术界的一批右派分子。1958年我在劳教所遇见的青年画家江荧,就是美协处治的右派。江荧是李六如老先生《六十年的变迁》一书的插图作者,1952年《北京晚报》连载这部长篇,每天都配有一幅插图,画得很精彩,江荧因此成名。华先生曾经帮助他进了《人民日报》工作,后来又辞退了他。江荧感到委屈,于是在整风时写了一份申诉,对包括华先生在内的美协领导提出批评意见,被视为“向党进攻”,戴上了右派帽子,送去劳动教养。1979年美协为他平反,安排他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可惜他这时已患上不治之症,拖了两年就不幸去世了。我向华先生提到在劳改农场碰见过江荧,他沉默着,显得心情沉重。我不好再说什么了。
“二流堂”的漫画家丁聪,画家黄苗子、郁风夫妇,都是华先生30年代在上海的老朋友,“小家族”里年龄最小的油画家蔡亮,也是华先生很关注的后起之秀。他们现在都成了右派,他必须站稳立场,与他们划清政治界线。
蔡亮的命运最诡谲。1955年反胡风运动,他刚从中央美院毕业,准备留校执教,受“小家族”牵连,被隔离审查。
1956年,我的审查还没有结论,蔡亮已受到美院开除团籍下放西安的处分,他的女友张自蒺被院党委副书记洪波叫去谈话,问她:“你是要蔡亮还是要党籍?”逼得这个女青年哭诉着: “我爱党,蔡亮是好人啊!”于是她被取消党籍,同蔡亮一起发配西安。1957年初,整风运动开始,美院党委已感到反胡风运动对蔡亮的批斗和处理太过分,趁蔡亮送作品来北京时,洪波再次找他谈话,表示歉意,并要他回西安后立即写一份申诉书寄来,学院党委研究重新处理。蔡亮回去后写好了申诉,幸运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寄出,政治风向发生大变,“ 整风”转为“反右”,美术界揪出了“江丰右派集团”,洪波是这个集团的骨干分子。蔡亮侥幸躲过了一劫,在北京的“小家族”几个朋友都因为“小家族”翻案而戴上了右派帽子。
P1-3
华先生赠我一本留作纪念。这是华先生最后一本著作,收集了他2001年概述自己漫画人生的一次演讲录和十多篇短文,以及精选了几十幅漫画作品。在这些文字中,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他的历史态度和诚恳的反思。“风格就是人”,我读着这本书,就像又见到了他本人。华先生既幽默风趣,又诚恳坦率。
他的文字简短明快,不夸张不炫耀不修饰。使我感悟到,凡是真诚的表述都是很朴素的。
1957年“反右”运动时,我还不认识华君武先生。他当时是美协书记处书记,是美术界“反右”领导小组的成员。我则是戏剧界划入吴祖光“二流堂”、“小家族”右派小集团的一分子,是被批判讨伐的对象。
我早就读过他的漫画。他最有名的一幅政治漫画,是1947 年在东北画的《磨好刀再杀》,塑造了一个太阳穴上贴着黑方块膏药的“蒋委员长”的漫画形象,十分生动可笑,辛辣的讽刺性使人们看到了蒋介石要跨台的模样,无不拍手叫好。据说,为了这幅漫画,国民党的潜伏特务把华君武列入了暗杀名单。1949年以后,他在《人民日报》工作,发表了更多的漫画,深受读者欢迎,已是一位名气很大的漫画家了。
1957年5月,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一篇社论,刮起了“反右” 风暴。华君武凭着他的政治敏感,立即画了一幅漫画《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讽刺揭露《文汇报》的著名女记者浦熙修。实际上是按那篇社论的调子,刀锋直刺“章罗联盟”。漫画引起轰动。浦熙修女士狼狈不堪。.康生夸奖这幅漫画画得好。
华君武先生对我们这个小集团也很“了解”,他看了报刊上一篇又一篇的揭发批判材料,也参加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批斗大会。我猜想我们几个年轻人在他的印象里,大概就是那些材料描写的“思想反动、品质恶劣、丑陋不堪的资产阶级分子” 吧? 当时文艺界的“反右”主战场,就在王府大街上那座新建的“文联大楼”里(今“商务印书馆”)。从进大门,一直到四楼,贴得满满的申讨右派的大字报,几乎使人喘不过气来。
文艺界的三大右派集团:文学界的“丁、陈右派集团 ”、戏剧电影界的“吴祖光右派集团”、美术界的“江丰右派集团”,就在这座大楼里轮流召开大大小小的批斗会,人们每天拥挤在这里,高呼着口号,在激烈的斗争中汗流浃背,从炎热的夏天一直紧张地战斗到严冬降临。
那一年华君武先生是忙碌的。既要画讽刺画,又要投入斗争,还要参与处理美术界的一批右派分子。1958年我在劳教所遇见的青年画家江荧,就是美协处治的右派。江荧是李六如老先生《六十年的变迁》一书的插图作者,1952年《北京晚报》连载这部长篇,每天都配有一幅插图,画得很精彩,江荧因此成名。华先生曾经帮助他进了《人民日报》工作,后来又辞退了他。江荧感到委屈,于是在整风时写了一份申诉,对包括华先生在内的美协领导提出批评意见,被视为“向党进攻”,戴上了右派帽子,送去劳动教养。1979年美协为他平反,安排他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可惜他这时已患上不治之症,拖了两年就不幸去世了。我向华先生提到在劳改农场碰见过江荧,他沉默着,显得心情沉重。我不好再说什么了。
“二流堂”的漫画家丁聪,画家黄苗子、郁风夫妇,都是华先生30年代在上海的老朋友,“小家族”里年龄最小的油画家蔡亮,也是华先生很关注的后起之秀。他们现在都成了右派,他必须站稳立场,与他们划清政治界线。
蔡亮的命运最诡谲。1955年反胡风运动,他刚从中央美院毕业,准备留校执教,受“小家族”牵连,被隔离审查。
1956年,我的审查还没有结论,蔡亮已受到美院开除团籍下放西安的处分,他的女友张自蒺被院党委副书记洪波叫去谈话,问她:“你是要蔡亮还是要党籍?”逼得这个女青年哭诉着: “我爱党,蔡亮是好人啊!”于是她被取消党籍,同蔡亮一起发配西安。1957年初,整风运动开始,美院党委已感到反胡风运动对蔡亮的批斗和处理太过分,趁蔡亮送作品来北京时,洪波再次找他谈话,表示歉意,并要他回西安后立即写一份申诉书寄来,学院党委研究重新处理。蔡亮回去后写好了申诉,幸运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寄出,政治风向发生大变,“ 整风”转为“反右”,美术界揪出了“江丰右派集团”,洪波是这个集团的骨干分子。蔡亮侥幸躲过了一劫,在北京的“小家族”几个朋友都因为“小家族”翻案而戴上了右派帽子。
P1-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