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151623
被誉为“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著名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不仅是一位研究中国文化的卓越学者,还是一名出色的诗人、散文家,更是一个爱文学、爱爬山、爱足球、爱白酒的性情中人。本书是他的*散文集,讲述了他与中国“爱恨交加”的往事。作者跨越中西方文化,把对文学痴狂的热爱、对文化理性的批判、对生活巧妙的思辨都写进了本书,书中还讲述了他与诗人顾城、北岛、西川、翟永明等人的交往故事,处处流淌着浪漫动人的诗意。
本书是“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的散文选集,这本散文集收录了他有关中国的叙述:既有对自己汉学之路的回顾(《忆当年》),也有对被其视为第二故乡的北京城的感慨(《槐树之下》),还有他对台北、香港的沉思(《台北足球》《香港沉思录》)。在《与中国作家朗诵之尝试》一文中,他记录了自己与众多中国知名作家在朗诵时的接触与交流。怀揣着对诗歌的梦想与期待,他与欧阳江河、西川、翟永明等踏上了去新疆的《诗人之旅》。而对于他钟爱的诗人顾城,他则专门写了《碎片》,来回忆与顾城的交集以及顾城*后的岁月。酷爱爬山的他,将自己爬香山、五台山的经历写入了《向往的哲学》。而被他视为良药的中国白酒,则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这些日夜中的所思所想,则被他写进了《酒壶杂忆》中。
中国的诗意——致读者/002
译者序/004
忆当年/006
槐树之下/060
台北足球/076
香港沉思录/096
与中国作家朗诵之尝试篇/114
诗人之旅/132
碎片——忆顾城、谢烨/152
向往的哲学/188
酒壶杂忆(外三篇)/208
中国的诗意——致读者(序)
我常常问自己:我的散文是一个德国人写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些散文完全出自一个中国人之手。可是,这怎么可能呢?我是中国人吗?好像是。我难道不是德国人?好像不是。我叫顾彬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不是带着“Wolfgang Kubin”这个名字出生的吗?谁又知道呢?
也许您被我绕晕了,认为我在开玩笑,其实不然。您或许听说过,在西欧,除了法国,其他国家都不太重视散文,德国尤甚。但我热爱散文、小品文,不仅用德文写,也用中文写。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写散文时,我常把自己想象成中国的那些散文大家: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苏东坡、欧阳修、李渔……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是鲁迅,尽管这么说有些大言不惭。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散文还是现代的散文,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故而我写散文的志趣与感觉也都来自中国,而我散文的读者也多在中国,鲜在德国。对此,我会失意、会难过吗?不会。
且对于我和我的文字,中国读者倾向于鼓励指正,而德国读者则大多沉默不语。因此,我是一个给中国读者写散文的中国人。
用德文写作时,我多半会叹息: 我的译者真可怜!因为我用的德文是最复杂的德文。而如果用中文写作,我用的则是最简单的中文。为什么呢?
我经常伏案写作,有时会想休息,而中文则是我绝佳的休憩地:跟严谨复杂的德文语法相比,中文语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严格的要求。它灵动婉约,美妙绝伦,是那么一目了然,又是那么云雾迷蒙。而诗意便由此大开大合。
我所渴望的、追求的正是这诗意——中国的诗意。我有错吗?当然没有。我的写作灵感源于《诗经》《楚辞》,得益于杜牧、韩愈。所以,感谢中国!也希望您,我亲爱的读者,能在我的文字中寻找到中国的诗意。
顾彬在波恩
2017年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