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151932
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100年来,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从播下救亡图存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百折不挠、革故鼎新,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这种“伟力”来自坚守初心的意志力,来自理想信念的精神力,来自人民至上的感召力,来自民主集中的组织力,来自道德高尚的品格力,来自自我革命的免疫力,来自本领恐慌的学习力,来自作风优良的感染力,来自钢铁纪律的约束力,来自担负使命的奋斗力,来自守正出新的创造力,来自兴国之魂的文化力。
这种力量,被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誉为“东方魔力”——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兴国之光”。
第一章 坚守初心的意志力
有一种力量坚不可摧,有一种力量所向披靡,有一种力排山倒海,有一种力量披荆斩棘,有了它俯首甘为孺子牛,有了它留取丹心照汗青,有了它敢教日月换新天,有了它横扫千军如卷席。这种力量叫作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人民的利益”鲜明地写在旗帜上。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初心到底是什么 002
共产党人的初心 005
初心和使命溯源 007
初心是奋进的力量 010
初心和使命的鲜明特质 013
初心:不可丢的党魂 016
最是初心见伟力 019
永固初心赓续使命 023
第二章 理想信念的精神力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信念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理想信念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成事之基、动力之源、精神之“钙”。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定力之基,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在狱中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再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众多党员领导干部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铮铮誓言和激扬文字,而且用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这一崇高理想信念的价值和力量。
何谓理想信念 028
激荡理想信念的力量 030
胸怀理想力无穷 033
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035
忠诚的基石是理想信念 038
挺起理想信念的精神脊梁 041
朝着理想的彼岸前进 045
第三章 人民至上的感召力
我们党诞生于人民,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胸怀的是“人民梦想”,致力的是“人民生活”,坚守的是“人民立场”,关注的是“人民忧乐甘苦”,依靠的是“人民群众”,拥有的是“人民军队”,建立的是“人民政权”,追求的是“人民幸福”,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求解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的是“解放全人类”,真正把“以人民心为心”的精神书写在旗帜上,真正求得全体人民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中华民族“最大的同心圆”。
正是因为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筑成“真正的铜墙铁壁”,汇成磅礴的洪流大潮,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胜利前行;才成为时代合格的“答卷人”,凝聚起最震撼人心的前进力量,谱写了最大气磅礴的壮歌,绘就了改天换地的画卷,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壮举,绽放出耀眼的时代芳华。
真正的英雄 050
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052
人民是党的最大底气 055
中国人民真“棒” 057
以百姓之心为心 060
高举为人民服务的大旗 063
人民群众大于天 066
第四章 民主集中的组织力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各级组织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严密整体,倍增了党的力量。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民主集中制指导下组织力量的强化增效,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保证作用。通过强化组织力量,我们党在实践中成功锻造了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核心,使之成为全党团结统一的力量中心,为全党行动明确了方向、统一了步调;通过强化组织力量,我们党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地着力提升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尤其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将其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使之成为基层党员和群众的主心骨。
组织力是什么 072
组织力来自哪里 073
党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077
党是领导一切的 081
维护党的核心和集中统一领导 084
事业发达兴旺的法宝 089
民主集中制蕴藏着大智慧 093
让民主集中制发力生威 095
第五章 道德高尚的品格力
正人先正己,心正则身修;德高则望重,德高以率众。我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身正心”“德行天下”。以道德高尚的力量赢得人心和事业成就是共产党人的独特优势。无产阶级政党是没有自己特殊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大公无私的政党,天然具有独特而强大的道德优势。共产党人作为这个组织的成员,理应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具有无私奉献的道德境界,具有比一般社会成员高得多的道德素质。我们党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道德优势,最大限度激发自身道德力量,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赢得了人民群众最大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从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风险挑战、推进事业发展。
道德及道德的力量 100
品格与品格力 101
党的道德力量 103
党性是最大的德 106
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 108
守好政治良心这个无形规矩 111
始终坚守道德高地 115
第六章 自我革命的免疫力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精神品格、优良传统。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章规定的“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具体体现,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高度一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自律除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精神品格。作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自我革命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兴党强党,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党只有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自我革命是最鲜明的品格 120
底气和勇气从哪里来 123
自我革命才能永葆活力 126
自我革命是党最大的优势 130
用好自我革命的有力武器 133
让自我革命成为一种自觉 136
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139
第七章 本领恐慌的学习力
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鲜明品质。
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本领是中国共产党保持韧性的独特气质,其价值在于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能力补给和源源不断的新鲜能量。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学习而不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而使自身的韧性不断得以巩固、强化和更新。重学习并善学习的特点是:始终把学习视作一种政治责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运用结合;注重领导带头、示范;从中央到县都创立了党校,通过组织调训等形式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学习使得中国共产党的韧性得以建构并不断维续。
学习力就是战斗力 146
本领恐慌与本领自觉 149
世界上最善于学习的政党 154
学习焕发活力与生机 157
学风是党风之魂 160
学好用活“看家本领” 163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167
第八章 作风优良的感染力
作风关系党风、学风、政风、社风、民风。好的作风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坚强的战斗力。党的作风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和人心的向背。
70多年前,美国记者斯诺来到延安。“毛泽东住在简单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当这位美国记者看到这些时,他郑重写下,“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作风给人带来的震慑力。今天,为实现中国梦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激流险滩中乘风破浪,要在问题挑战中排云而上,就更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更需要加强作风建设。
作风问题绝无小事 174
山歌里的“苏区干部好作风” 176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179
让“兴国之光”照耀千秋 183
让红色家风代代传承 187
敢于喊响“跟我上” 191
“赶考”,我们一直在路上 195
第九章 钢铁纪律的约束力
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同志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纪律,严明的纪律,让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余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成为中华民族最具先进性、纯洁性和纪律性的坚强领导核心。可以说,纪律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命线”,是任何党员都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是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保驾护航的“安全线”,更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它始终镌刻在党的旗帜上、流淌在党的血脉中。
立党兴党的强大武器 202
党章照亮治党之路 205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 208
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 212
纪律严于“金箍” 215
用钢铁纪律纯洁党性 219
跟着组织走,才能方向明 222
第十章 担负使命的奋斗力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卓越“代表”,共产党人天然秉持了奋斗的特质,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奋斗”二字始终闪烁着璀璨光芒。“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对我们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高度肯定和褒奖。
党员作为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更应该葆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民创造幸福新生活点亮明灯。从点着煤油灯摸索着前行到高科技自动化生活的出行,从封建社会被奴役到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之光。人民生活的全面小康,历史文化的发展更迭,经济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凝聚在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内涵中,永不凋零。
力量源于奋斗 228
历史只会眷顾奋进者 232
奋斗是誓言的庄严承诺 235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39
酸菜里面出政治 243
做有信仰的奋斗者 246
奋斗,永不停歇 250
第十一章 守正出新的创造力
百年前产党人的呐喊,三千年未有之时代变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极富创造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最终赢得红色江山。40多年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极富创造力地推行改革开放,这才有了此后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诸多风险和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创新,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256
创造力从何而来 259
唯创新者胜 263
理论创新是思想的灯塔 265
实践创新中国道路 267
中国制度何以管用 271
让中国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75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279
靠实事求是吃饭 283
守正出新为复兴 287
第十二章 兴国之魂的文化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华民族国运衰微、惨遭欺凌,在文化方面陷入困顿迷茫的境遇下登上历史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使命的;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诠释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
中华民族走出文化迷茫、告别文化自卑、经历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历史逻辑昭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担当,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文化的宏大力量 294
光荣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296
革命文化价值长存 300
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303
凝聚灵魂的思想长城和兴国之魂 305
文化是最有底气的自信 309
以文化涵养政治生态 311
“笔杆子”与“枪杆子” 315
以文化自信塑造大的样子 320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100年来,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从播下救亡图存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百折不挠、革故鼎新,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看到一种令他惊异的生活方式: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的降落伞裁成的。斯诺由此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并断言这种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本。
那么,这种“伟大的力量”来自何方?这种“伟力”来自坚守初心的意志力,来自理想信念的精神力,来自人民至上的感召力,来自民主集中的组织力,来自道德高尚的品格力,来自自我革命的免疫力,来自本领恐慌的学习力,来自作风优良的感染力,来自钢铁纪律的约束力,来自担负使命的奋斗力,来自守正出新的创造力,来自兴国之魂的文化力。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的延安,发现在那贫瘠的土地上生发出一股昂扬的蓬勃生机,被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誉为“东方魔力”——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兴国之光”。正是这种伟大的力量成了中国共产党从南湖小船走向天安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威力无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正是因为磨砺于伟大斗争、致力于伟大工程、奋进在伟大事业、激荡着伟大梦想,我们党才能穿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险滩激流,近百年犹未老,一世纪正青春。
第一章
坚守初心的意志力
有一种力量坚不可摧,有一种力量所向披靡,有一种力排山倒海,有一种力量披荆斩棘,有了它俯首甘为孺子牛,有了它留取丹心照汗青,有了它敢教日月换新天,有了它横扫千军如卷席。这种力量叫作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人民的利益”鲜明地写在旗帜上。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初心到底是什么
初心,字面上理解为最初的心愿。它是本心、本色、本源,是誓言、信念、行动。
初心是为之奋斗的理想,是百折不回的信念;是引领人生的旗帜,是照亮前程的灯塔;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积淀与薪火传承。
尊崇初心,铭记初心,不是怀古恋旧、“念老皇历”,不是厚古薄今、眼睛“向后看”,不是纠结过往裹足不前;而是通过对初心的不断修养与升华,为美好人生提供正确导航和强大引擎。
“不忘初心”四个字的直接表述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中写道:“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所以向佛祖表明自己不忘最初的求佛向道之心,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愿。这里的“初心”是一个佛家用语,源于唐朝时期实叉难陀翻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其中卷十七写道:“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这里面的“初发心”即是指心中秉承的真诚质朴的本心。卷十九有:“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初心与“后心”相异,对这种初发之心的坚守和不忘,在佛理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随着“初心”这个说法的传播,在中国文人士大夫那里,“不忘初心”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渐渐被表述为一种对精神的坚守和对理想的追求。苏轼在上奏给宋哲宗的《杭州召还乞郡状》中写道:“臣若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则群小侧目,必无安理。”意思是我在朝堂近侍左右,若继续坚持自己的责任,直言直谏,则朝堂之上的小人们必将不快,朝廷也无法安宁。作为有气节的士大夫,苏轼宁愿守“重难边郡”,“唯不愿在禁近”,以成全自己的坚守与初心。
南宋名臣文天祥,年幼时有一次看到家乡吉州学宫有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这三个人均因生前的忠义之举而获得“忠”的谥号。年幼的文天祥感慨道:“死的时候如果不能和他们并列,那就不是真男儿了!”这样一个信念伴随了他一生。朝廷有难时,他以书生之力举兵而起,纵使战败被俘依旧坚守气节,忽必烈欣赏他的才能与气节,亲自招降,他却只求一死以做到“仁至义尽”。文天祥死后,在其衣服中发现了他的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文天祥的故事告诉我们,初心绝不是任意一个念头发作的时刻,初心含有一种对自身使命的自觉。同时初心也意味着坚定,一种信念一旦确立,就有了行动的方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轻易改变,面对挫折与诱惑,反而会从中豁亮自己继续前行。
将视野扩展到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不忘初心”精神早已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中。在许多思想典籍中,都有和这种初心精神高度契合的思想表述。《吕氏春秋·诚廉》中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石可碎,却不能改变其坚硬的本性;朱砂可磨,却不能改变其朱红的本色。所以,即使石破、丹磨,它们也仍不改其本,保持其原初的本性。道家对这种坚守本色的精神也推崇备至。《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写道:“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精神意涵上,“慎终如始”与现在流行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非常接近,二者所表达的都是将最初的信念坚守下来,始终保持最开始时那种纯粹认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初生的活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儒家思想也十分强调矢志不渝的精神。《论语·子罕》篇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论语·卫灵公》中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具有远大志向抱负和高尚情操的仁德之人,没有因贪生而损害自己内心“仁”的准则,反而会为了坚守“仁”的精神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孟子》中也有对坚守本心、追求正义的倡议。《孟子·离娄下》中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真正有道德节操的人,就是不丧失婴儿般天真质朴之心的人,就是保持自己原初的活力并努力追求这种赤子之心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有:“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具有大勇的智慧且真正勇敢的人,是反省自己后认为自己正确、正义,那么纵然面对千军万马,仍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勇往直前的人。
不论在古代诗词中对“不忘初心”的直接表述,还是在传统经典中对这种精神内涵的丰富展现,都充分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忘初心”精神的意蕴。这种精神表现为始终不忘最初目标,将信念内化于心、坚守不渝,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努力实现理想的决心。近代以来,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下诞生和成长,实现了对“不忘初心”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源于苦难、孕于文化、立于精神、成于奋斗。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对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拼搏,对党的宗旨铭心牢记,对践行宗旨付出毕生努力。我们悟初心,就是要从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悟出一种精神、一股动力、一个目标,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于血脉奋力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细细品味,这句话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初心和使命是一个起点;其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一以贯之。到今天,党已经走过百年的风风雨雨,党的力量越发壮大,党员人数越发增多,但党的初心没有改变,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一个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不忘本;一个政党不忘初心,才能长期保持先进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只要勇于创新、善于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共产党人的初心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曾任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平(江)浏(阳)特委书记和中共湖北省委委员。1928年3月18日夜在汉口被捕。在狱中,敌人用了种种手段,想让这位硬骨头说出党的地下组织,但是毫无所得。是年3月20日,被捕后的第三天,绝望的反动派把他押上了刑场。就义前,他赋诗一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就是夏明翰。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极具才华,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于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怀玉山被俘。被俘后,敌人只在这位“共党大官”身上搜到一块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国民党士兵根本不相信:“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清贫,不是贫穷,而是一种境界。”他的回答不仅当时的国民党士兵无法理解,就是现在许多人可能都无法理解。他叫方志敏。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极具号召力,他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量关东军不得入关。在战后的统计中发现,仅仅为了追击他和他的部队,日军就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他牺牲后,日军将其头颅割去请功,并剖开其肚子查看他为何那么能打。发现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全是草根、树皮、棉絮。日本警佐西谷竟当场呜呜哭了出来,凶残的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也“默默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这位日军眼中神一样的对手,叫杨靖宇。
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一粒星火最终成燎原之势,并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大党,密码就在以上述三位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身上。为了民族独立,他们舍生忘死;为了国家富强,他们甘于清贫;为了人民幸福,他们矢志奋斗、无怨无悔。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这些共产党人,心中始终燃烧着信仰的热焰,并为了心中的信仰而奋斗终身。再苦,咀嚼着信仰的味道,也是甜的。再累,有信仰的支撑,就有不竭的动力。再委曲,为了信仰而奋斗,也不改初衷。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初心”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论述“两个务必”,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毛泽东同志的“进京赶考”,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就是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党的执政之基在人民,力量之源在人民。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核心理念,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显著特征和价值取向。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再次,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人要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最后,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做善成、一往无前。共产党人要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初心和使命溯源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忠诚于使命的传统,如矢志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历经千难万险,远涉万里取回真经的唐玄奘等。可以这样说,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优秀人物,都是“初心”和“使命”的坚守者和践行者。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自哪里?不仅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来自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与强烈关切。对于我们党而言,初心是指党成立时最主要、最根本性的旗帜,不忘初心,说到底就是回归党的本源,回答我们党为何而成立的问题,这是对共产党立党之本的追问,更是对共产党存在意义的“天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初心源自传承。中国人民历来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仅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创造者,而且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遵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党自创建以来,在担负救亡图存政治使命的同时,也一直担负着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的文化使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党的初心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汲取了世界文化的精髓。上个世纪初,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怀揣救国理想,留学欧洲,在革命斗争中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将文明之花孕育出的初心之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初心源自责任,向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奔去。这份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苦难深渊,中国人民处在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面对漫漫长夜,面临磨难屈辱,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国家、人民,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洗刷耻辱,实现民族复兴,使中华民族重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近代许多有识之士孜孜以求的梦想,也使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不懈追求,明确写在了党的纲领中。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初心是在民族危难、国家危亡、民生凋敝的历史背景下孕育产生的。
初心源自信仰,向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目标奔去。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老一辈共产党人无论身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哪个阶段,都矢志追求、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为之奋斗一生。苦苦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毛泽东同志,在革命道路上热切搜寻马克思主义书籍,一生反复阅读马列著作。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邓小平同志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光芒,在88岁高龄仍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他们带着至诚报国为民信念,上下求索真理,最终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信仰,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确立起来的。
初心源自梦想,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奔去。我们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梦想,肩负起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与中国人民追求独立、富强、幸福的奋斗岁月紧紧相依。经过百年的不懈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走过的路,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在救亡图存、奋发图强中升华出来的。
百载的岁月峥嵘,我们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党是具有崇高理想的政党。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共产党人一路苦难、一路赶考、一路拼搏,源于崇高理想的召唤。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一崇高理想从未动摇。
百年的英勇奋斗,我们党英勇豪迈,付出了极大的牺牲。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所付出的牺牲世所罕见,仅大革命失败后的一年时间里,全国就有30多万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就有370万人,真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彰显了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和宗旨,凸显了党始终不变的理想和信念,昭示了党始终如一的英勇和豪迈。
回望来时路,走好眼前路,远眺前行路。进入新时代,我们共产党人要一如既往地行马克思主义正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我们的初心需要在岁月中继续锤炼充实,需要在奋斗中持续磨砺升华,需要在考验挑战中不断精进成熟。让我们手携手、肩并肩,一起努力奋斗,一同前进,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贡献智慧和力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