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32047
中二病是人生的孤独初体验
如何定义孤单、寂寞,和孤寂?
宜家家居如何引领独居时代
宠物情结背后的孤独经济学
古人眼中的孤独,尽是诗情画意
从一个人逛街,到一个人搬家,你孤独潜力值究竟有多大?
……
孤独不单单是一场个人狂欢,
更是一场五味杂陈的独角戏。
主角光环之下,好戏开幕,
你,准备好了吗?
第—次出生,是离开母亲的子宫;
第二次出生,是青春叛逆期,离开家长的思想子宫;
第三次,不管年龄几何,人生旅行独自上路,我们终将学会自由进出孤独。
作者王浩一以数十年对哲学、心理、文史、风土的研究积累,从个人际遇与日常生活出发,同时结合社会热门现象,勾勒出人类“孤独”的心灵谱系和心理情境。
书中既有对个人不同时期幽微心绪的敏锐体察,又能调整焦距放眼古今及世界各地,微小与宏观之镜有机切换,呈现了对孤独的多方位观察和思考。通过探讨“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这一人生终极命题,阐明如何欣赏孤独,与孤独共处。
推荐序 人,就是一条河 / 01
自 序 当缅栀花盛开的时候 / 03
依附在摸索中的青春孤独 / 11
独酌的女子 / 29
在台南车站买张到青岛的票 / 47
现在一个人 / 69
初老的潜孤独 / 89
一个人的旅行 / 105
退休后,用诗心管理时间 / 127
君子乐独 / 151
孤独美与寂静心 / 173
孤独经济 / 191
自序
当缅栀花①盛开的时候
去年夏天,我与刚刚回台湾过暑假的儿子到西门路的园艺花圃买了一株高约两米的缅栀花树,这棵树是要取代已经干枯多时的角茎野牡丹。新树枝干娉婷,叶茂花美,伫立在阳台外一隅,赏心悦目。
随着天气转冷,几波寒流肆虐,缅栀叶子显得零落,简单几笔的树干成了所谓的“鹿角树”的形象,外观索然,与冬季灰白的雾霾天空一样,像是新寡的吉卜赛女人。
2018年1月17日新闻,时任英国首相的特雷莎·梅任命特雷西·克劳奇为“孤独大臣”(Minister of Loneliness)。这则新闻令人好奇,孤独的人、事、物也可以成立行政部门?关于这一创新的行政命令,其政策源于考克斯孤独基金会在2017年12月提出的报告,超过九百万英国民众表示,他们常常或总是感到孤独。根据维基百科2017年的资料,英国人口有六千五百多万。换言之,英国已有高达13%的国民与孤独为伴。这个隐秘的流行病,已经在退休、分离、死别等不同人生时刻,影响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对太多人而言,孤独是现代生活的悲哀现实。兹事体大的社会问题是“现代生活的悲哀现实”。
考克斯委员会发表声明:“孤独不分长幼,一视同仁。委员会过去一整年获知了新手爸妈、身心障碍人士、看护者、难民所体会的孤独感。”这项声明,指出过去的孤独印象,从孤老、忧郁和焦虑,已经外溢到“无所不在”了。
为何英国要任命孤独大臣?这个新奇的官署,管理的却是古老的心理议题。特雷莎·梅发表了声明:“对太多人来说,孤独是现代生活的悲伤现实。为了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所有人,我希望面对这项挑战并采取行动,处理老者、照顾者、失去至爱者──那些没有人可以与他们谈天或分享想法和经验的人──所承受的孤独。”
英国经典的摇滚乐队披头士有一首歌曲,名叫Eleanor Rigby,有人翻译成《看看所有孤独之人》,也被译为《给所有孤独者的歌》。歌词的第一段,描写了一位叫艾莲娜·瑞格比的老妇人,她寄宿在教堂做着清洁工作,没有结过婚,没有家庭,也没有亲人,一个人茕茕孑立。歌曲中她在打扫婚礼后的教堂,捡起掉在地上的米粒,那是传统婚礼后客人们祝福新人时往新人身上抛撒的。这样热闹和欢乐的场面却和艾莲娜·瑞格比无关,她是一个彻底孤独的人:
艾莲娜·瑞格比
拾起教堂里的米粒,婚礼刚结束
她活在梦里
她在窗前等待
脸上挂着存放在门边瓮里的表情①
她是为了谁?
Eleanor Rigby picks up the rice
In the church where a wedding has been
Lives in a dream
Waits at the window
Wearing the face that she keeps in a jar by the door
Who is it for?
第二段描写教堂的麦肯锡老神父,虽然他负责管理这间教堂,但早已没人来听他传经布道了:
麦肯锡神父
写着没有人听的布道词
没有人来教堂
看他辛勤工作
夜半无人之际缝补破袜
他在意的是什么?
Father McKenzie
Writing the words of a sermon that no one will hear
No one comes near
Look at him working
Darning his socks in the night when there’s nobody there
What does he care?
第三段中,两个孤独的人终于相遇了,那是艾莲娜的葬礼。神父埋葬了她,拍了拍手上的尘土,走出了墓园。如同孤独的艾莲娜,他也注定要被人遗忘。歌里披头士哼唱着:
艾莲娜·瑞格比
在教堂安息
孤零零地跟她的名字埋在一起
没有人为她送终
麦肯锡神父,拍拍手上的尘土
慢慢踱离她的坟墓
没有人得到救赎
Eleanor Rigby died in the church
And was buried along with her name
Nobody came
Father McKenzie wiping the dirt
From his hands as he walks from the grave
No one was saved
第四段,则吟唱着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而救赎只存在于想象中:
这些孤独的人们
他们来自何方?
这些孤独的人们
他们归向何处?
All the lonely people
Where do they all come from?
All the lonely people
Where do they all belong?
曾经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是那位孤独大臣,该如何挽起袖子,开始做第一件事?可能是先擘画“孤独地图”吧!地图里面有哲学论述、心理分析、社会人道、医疗资源……甚至宗教力量、美学教育。这个孤独的心理工程太浩大了,先盘整所有信息,之后分类,我的策略是“先切分,再逐一击破”。
英国的孤独大臣专责解决孤寂问题,英文Loneliness倾向“寂寞、孤单”的意思,然而中文的孤独却有“深触内在心理世界”的含义。如果我是那位孤独大臣,施政内容应该“寂寞与孤独”兼具。我的“孤独地图”里有青春的孤独、失恋的孤独、中年卡住了的孤独、初老的孤独、失业的孤独、失婚的孤独、退休的孤独、失智前的孤独……也有美学的孤独、艺术的孤独、哲学的孤独、宗教的孤独……
《安妮·霍尔》(Annie Hall)是1977年(第5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获奖作品,属浪漫喜剧类。自导自演的伍迪·艾伦在影片开始时,说着一则“人性的荒谬”笑话——两个老太太下榻在卡茨基尼山假日酒店,其中一个说道:“这里的食物真难吃。”另一个说:“是啊,而且量还这么少。”
难吃,量又少。接着伍迪·艾伦说出了自己的感慨:“这跟我对人生的看法是一样的,充满了孤独、悲伤、苦难和不幸……而这一切又都结束得太快了。”
所谓“难吃、量又少”的人生,抱怨与诉苦是其中一种态度;不理不睬一切随缘亦可;蒙昧、无知,摸着石头过河也是办法之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奋发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事先预览“孤独地图”,然后再踏上人生发现之旅……或许,这也是个有趣的办法,可以学习孤独,喜欢孤独,运用孤独,甚至,可以知道如何寻求他人协助自己处理“将来有一天”的孤独。
今年三月下旬有几天,东南风吹来,顺心和畅,我在阳台发现这株孤寥的缅栀花树,新叶纷纷冒出,鲜绿茂然,枝梢上端甚至多了不少幼嫩待放的花苞,在料峭春风里,欣欣希望又再度滋生。我勤奋地浇水,每每观赏它的时候,总臆测,下个月吧,当杜鹃花开始稀疏,应该就是缅栀盛开的时候了。
年过六十,“耳顺之年”的浩一完成了《孤独管理》这本书。它对于我们患有失智症(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来说,充满了理解和温度;对于浩一来说,可以说是他幽微却强大的“自觉”。他在挖掘自己、理解别人、通透历史之后,将此书献给每一位害怕孤独的人。而这本书,可算作是*有鼓舞力量的心灵备忘录了。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 王浩威
依附在摸索中的青春孤独
我常思考古人年轻时会孤独吗?如果会,孤独的滋味如何?
这几天正在备课中,我准备到高中校园谈谈“那些英雄的十七岁”,企图以历史人物“十七岁时,他们在做什么?”为由,在学生人格养成关键的准成熟年纪,漫谈青春这档子事。我想以故事的形态,说说英雄们在这段生命岁月里,思想是如何萌发的,希望引发泛十七岁年轻人的自我内观。在课本里,大家熟知的那些英雄们,历史老师鲜少谈及他们的青春——是意气风发,还是像一般人那样浑浑噩噩?是惨淡愁苦,还是已经锐气万千?
那些正值青春的英雄,他们会孤独吗?
暑假期间,与几位高中辅导老师闲话。因为还在构思这本书的大纲架构,于是,我尝试问道:“现在的高中生会孤独吗?”没有得到正面的具体答案,却说,要想定义年轻人的孤独,不容易啊!
大家聊得开心,当然都是围绕在校园里一些外人难以窥探的“少女八卦”话题,一些惊奇讶然,一些难以想象。我问:“你们女校的女生们会为同一个男生争风吃醋吗?”“不多,倒是常常为了另一个女生而衍生感情争执!”另一位老师向瞪大眼睛的我说明:像是田径队长谁谁谁,高帅甜美,气质佳,家教又好,这时仰慕者完全不遮掩对她的倾心,宛若粉丝看明星的模样。老师向我示范:轻握双拳,拳心相对在鼻下双唇前,瞳孔微微涣散……嗯,这个样子,我常在少女漫画里看到,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爱心图案,不断从眼睛里飘出……
我以为,“这是美,不是爱”的阶段。
一位老师,指着坐在我身旁的语文女老师说:“她啊,才是全校女生迷恋又倾心的榜样,而且粉丝人数颇多呢!”高挑漂亮,一头飘逸的长发,关关雎鸠,窈窕淑女。我问她:“你怎么面对这些可爱的女生们?她们对你私下议论,甚至因为你发生语言争执时,你会怎么办?”
可是,这些状况称不上我知道的年轻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高中女生已经开始逐渐疏离家人、挖掘感受了。她们比男生更早成熟,那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自我需求——无法描述,却又自然萌发的深沉呼喊。一个人会出生两次,第一次是离开母亲的子宫,第二次是离开父母的“思想子宫”,你可以把它当作是“青春反叛期”,这个时期他们正在建立新的价值,建构一个懵懂的世界和自我。
这个过渡时期,就是从童年走向独立人格的渐变,是慢慢地转型。
年轻的“中二病”是一种成长过程,那是孤独人生的初体验
有时候,有人会以“中二病”——青春的过渡期——的一些征兆来说明这个阶段的迷失。“中二病”从字面上解读的话,仿佛是个只有中学二年级才有机会感染的过渡性疾病。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为了想要表现而经常做出自以为是的举动,以急于表现自我来获得别人的认同,甚至有想要他人刮目相看的心态,并陶醉在自己的幻想当中。
来看看中二病的“症状检核表”,那是从更早的同辈认同阶段之后,想要比同龄的同伴表现得更不一样,而且在思想、才气上更高人一等。他们刻意不盲从流行,选择小众路线,以显得自己不庸俗,甚至有时会有“反社会”言论。他们深觉只有这样,自己才是与其他凡夫俗子不同的人。
于是,有人开始赞美莫名滋味的黑咖啡,有人说要作词作曲,有人读了两篇社论开始大谈社会是龌龊的,有人对母亲吼叫“请尊重我的隐私权”,有人开始伤感太阳底下没有真正“懂自己”的人……其实,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举止。只是,当他们在网络发表幼稚言论、刷存在感之际,甚至捏造事情自我吹嘘、认同带有不良风气的表现,觉得那才帅、才潮。可是,他们又大都生性胆小。
“中二病”随着年纪的增长,等到高中时病征就少了,对世界的嘶吼也少了,顶多剩下一些潜藏在心里的东西。那些莫名“向往大人的举止,又鄙弃大人世界”的矛盾言行渐渐退潮。但是,面对自己陌生的生理变化,又产生了新的心理问题,一些说不清楚的情愫往往盘踞心头。这些心情,仍是属于青春反叛期的一部分。有些人的体型、外观已经是大人了,内心却还住着“不适应大人世界的小孩”。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容貌没有信心,渴望一定强度的友情或是虚无的爱情,与父母相处也开始有挫折感。
他们处在“根与翅膀”之间,拔河;处在舒适与流浪之间,两难。
他们既希望展现自己的不同与不凡,又矛盾地在同龄人中寻找认同。如果有些平日处得很好的人际关系变得疏离,往往视之为挫败,可能会滋生背叛、嫉妒、憎恨、自怜等等以前陌生的情绪。当被人际关系困扰太久,内心的孤寂感除了变得沉重,郁闷也会袭来,一首可以在身体里引发共鸣的歌曲可以整天盘旋在脑海。没有自信的肢体动作,透露他已经陷入空虚困境,那是因为失落感的高度膨胀。有些人则会在热闹欢聚的时光,偶尔萌发一种空虚寂寞的感觉,淡淡幽幽,或是排山倒海而来。“黑暗汪洋中的孤单”是共同的感受……这是青春的孤独!是他们人生的孤独初体验。
他们不懂得求助,自己开始摸索这种空虚感,像黑洞般吞噬过去所熟悉的知觉。如果会向父母师长求助,那些信号也显得细微;他们会增加和朋友同学相处的时间,减少独处,即使浪费时间也无所谓;他们不喜欢家族的聚会,却慌乱地一个人自处,无法平静。这些过程的内心转折,如果有人向他们解释原因,青春的莫名孤独很快也就跨过了。可是,他们常常面对的,是已经忘了初衷的过来人,这些人会画错重点地说教,或是仅仅表示这是太无聊才会有的感觉。
鲜有人会告诉他们,这不是寂寞,这是孤独;孤独,是完美人生非常重要的朋友,那是青春美妙的礼物。更进一步,轻松但是慎重地说:我们要认识孤独,要开始学习“独处的能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