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362023
这是一场堪称跨越了250多年历史的远征。从1761年考察队出发,6人启程,7年远行,*终1人生还,到被彻底遗忘,到200多年后由托基尔·汉森从尘封的历史中将其重新发掘并讲述,到被译介至各个国家,这场远征才真正被世人广为知晓,丹麦甚至成立了研究中心,并于2011年庆祝远征队启程250周年。
一切都因对远方“福地”的向往而起,因怀抱对未知与更广大世界的热望而生,是一个关于人类试图实现并守护理想的故事,也是一幅启蒙时代知识分子群像。整趟旅程惊心动魄又令人唏嘘不已,正如作家科林·休布伦在本书前言所写,既“充满英雄主义的光辉,也不乏时运弄人的荒诞”。
1761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六个人乘船离开了哥本哈根。一个植物学家,一个语言学家,一个天文学家,一个医生,一个艺术家,还有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侍仆,组成了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更不彼此信任的小团体。他们属于那个既是启蒙也伴随殖民的时代,属于这期间涌现的大批远征考察队中的一支,且是*次涉足鲜为当时欧洲人所知的“角落”,但他们与大英帝国和法国无关,而萌发于一块弹丸之地——丹麦。这支远征队的目的地是也门,即阿拉伯菲利克斯——传闻中的“阿拉伯福地”,也是《圣经》中的圣地。
因着性情、专业、阶级、民族等差异,探险队在种种纷争中一路前行,抵达了土耳其和埃及,之后便消失在严酷的沙漠中。距出发将近7年之后,*的幸存者历经险阻回到丹麦,却发现这场远征早已被故国抛诸脑后,他们在远征途中寄回的学术成果也已几乎无人问津。这些成果都颇具首创性,本可更快推动学术发展,但彼时彼地,新的政治格局、新的经济与文化气象正在形成……
上部暴风雨前的平静
1“尽管时局动荡不安” ///003
2暴风雨 ///073
3埃及一年 ///121
4西奈山一无所得 ///205
下部一千零一天
5帖哈麦的春天 ///261
6为什么是“阿拉伯菲利克斯”? ///327
7卡斯滕·尼布尔的归来 ///421
附录
丹麦远征纪事年表 ///527
参考文献 ///551
译后记 ///553
所有记忆都复苏了,好似重见光明。这个瘸腿的盲人已经很老了,他躺在床上,出发远行去了,他会再一次走过漫漫长途,去萨那,去波斯波利斯。不过迢迢千里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困难了。他的身体如释重负,嘴唇也不再焦渴;他还是喜欢走夜路,机警如旧;他知道头顶上空的猎户座会默默守护,会投下些许光辉,微微照亮他在暗夜下的脸庞,模糊的眼睛,如止水的心。这些,便是尼布尔看到的最后画面。生命的这个圆,他终于走完了。1815 年4 月26 日,在迪特马申地区的梅尔多夫,82岁高龄的尼布尔与世长辞。他走的时候,十分平静安详,没有一丝痛苦和挣扎。就像他的同伴一样,尼布尔也是行到异国他乡某个不知名的去处——兴许是觉得那里好——索性就留了下来。
是卡斯滕·尼布尔的归依之处了。你说,那片地域叫什么名字呢?在地图上能找到吗?边界又在哪儿呢?
在尼布尔的传略最后,儿子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父亲鲜明的人物特征。他说父亲像农民一样,天性淳厚,为人朴实无华,做事坚毅果决,生活克己自律,一切从简节制。他继而写道:“父亲这一生,始终对周围世界‘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也必细察其纹理’。他生性务实,任何事情讲求有理有据,拒绝抽象概念,也从不臆测妄断。因此对于每一事物的阐述,他总是要落到实处才行。评判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他最看重的是内容,即是否有真材实料,是否所言不虚;其次才是笔风,越简洁明了的,越合他心意。诗歌对他来说是无用的文学存在,不过他喜欢福斯翻译的《荷马史诗》,也喜欢《赫尔曼和多罗泰》,再有就是一些简单歌曲。小说的话,他只读菲尔丁和斯莫莱特。此外,他也挺喜欢建筑学的,但是对雕塑不感兴趣。音乐也属他的热爱之一。父亲在世时最常做的事情,是观察探究周围的世界,格物以致知。”
“生来为观看,矢志在守望”,浮士德所言,正是尼布尔的心声。他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呢,虽然到最后双眼看不见了,但他内心仍旧明亮。他儿子在传略中也有写到,在梅尔多夫的晴朗夏日里,尼布尔会从大木箱里取出和他一样上了年纪的星盘,悠悠然地跨过沼泽地,开启一段小程流浪——有时一出去就是好几天。这则信息在他后来留下的星盘记录表中可以得到印证,其中有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数据,都是取自梅尔多夫及其周边地区。在短途旅行的过程中,尼布尔也会顺道去别的城镇探访老友,有一回他住在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哪里的镇上,次日天刚破晓他就出门逛去了,等到三个小时后回到住处时,他就能说出镇上每一栋房屋的坐落情况,其描述之精准到了什么地步呢,房东只根据他给出的信息就能告诉他这是谁家的房子。
对于了解尼布尔的读者来说,这则逸闻不足为奇。毕竟他曾经历过将近七年的长途旅行,那种能力是他多年如一日的磨炼所得。事实确实如此,尼布尔从未变过,包括远征结束后,他依旧奉行过去的生活工作准则。毫无疑问,梅尔多夫的书记员工作有时候会令他感到枯燥无聊,但深入沼泽地的短途旅行不也一样单调么?还记得
所有记忆都复苏了,好似重见光明。这个瘸腿的盲人已经很老了,他躺在床上,出发远行去了,他会再一次走过漫漫长途,去萨那,去波斯波利斯。不过迢迢千里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困难了。他的身体如释重负,嘴唇也不再焦渴;他还是喜欢走夜路,机警如旧;他知道头顶上空的猎户座会默默守护,会投下些许光辉,微微照亮他在暗夜下的脸庞,模糊的眼睛,如止水的心。这些,便是尼布尔看到的最后画面。生命的这个圆,他终于走完了。1815 年4 月26 日,在迪特马申地区的梅尔多夫,82岁高龄的尼布尔与世长辞。他走的时候,十分平静安详,没有一丝痛苦和挣扎。就像他的同伴一样,尼布尔也是行到异国他乡某个不知名的去处——兴许是觉得那里好——索性就留了下来。
是卡斯滕·尼布尔的归依之处了。你说,那片地域叫什么名字呢?在地图上能找到吗?边界又在哪儿呢?
在尼布尔的传略最后,儿子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父亲鲜明的人物特征。他说父亲像农民一样,天性淳厚,为人朴实无华,做事坚毅果决,生活克己自律,一切从简节制。他继而写道:“父亲这一生,始终对周围世界‘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也必细察其纹理’。他生性务实,任何事情讲求有理有据,拒绝抽象概念,也从不臆测妄断。因此对于每一事物的阐述,他总是要落到实处才行。评判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他最看重的是内容,即是否有真材实料,是否所言不虚;其次才是笔风,越简洁明了的,越合他心意。诗歌对他来说是无用的文学存在,不过他喜欢福斯翻译的《荷马史诗》,也喜欢《赫尔曼和多罗泰》,再有就是一些简单歌曲。小说的话,他只读菲尔丁和斯莫莱特。此外,他也挺喜欢建筑学的,但是对雕塑不感兴趣。音乐也属他的热爱之一。父亲在世时最常做的事情,是观察探究周围的世界,格物以致知。”
“生来为观看,矢志在守望”,浮士德所言,正是尼布尔的心声。他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呢,虽然到最后双眼看不见了,但他内心仍旧明亮。他儿子在传略中也有写到,在梅尔多夫的晴朗夏日里,尼布尔会从大木箱里取出和他一样上了年纪的星盘,悠悠然地跨过沼泽地,开启一段小程流浪——有时一出去就是好几天。这则信息在他后来留下的星盘记录表中可以得到印证,其中有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数据,都是取自梅尔多夫及其周边地区。在短途旅行的过程中,尼布尔也会顺道去别的城镇探访老友,有一回他住在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哪里的镇上,次日天刚破晓他就出门逛去了,等到三个小时后回到住处时,他就能说出镇上每一栋房屋的坐落情况,其描述之精准到了什么地步呢,房东只根据他给出的信息就能告诉他这是谁家的房子。
对于了解尼布尔的读者来说,这则逸闻不足为奇。毕竟他曾经历过将近七年的长途旅行,那种能力是他多年如一日的磨炼所得。事实确实如此,尼布尔从未变过,包括远征结束后,他依旧奉行过去的生活工作准则。毫无疑问,梅尔多夫的书记员工作有时候会令他感到枯燥无聊,但深入沼泽地的短途旅行不也一样单调么?还记得那年春天他在帖哈麦沙漠中的“突围考察”嘛,还记得他骑行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么,我们记得,尼布尔更记得, 所以他必须像以前一样,即便孤身处于沙漠般的环境里,也要抓住那一点点荒原中的自由,和那点自由带来的由衷喜悦。当他凝视远处的沼泽地尽头时,那一道连贯的基准线自然会跃入眼帘。那就是真正的地平线,是他在异国他乡无数次支起星盘,要测定
太阳高度角时所必需的地平线。然而在陆地上的绝大多数地方,由于地球表面的参差不齐,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实际目的,人眼根本无法看到真正的地平线。可如果在大海上,沙漠里,以及丹麦平坦的沼泽地带,人们所看到的地平线则无一不是清晰的,仿佛会无限延伸。那里是天壤交接处,是巨大的寂静无声的圆。一个人只要站在这圆的中心,便能找到他自己——无论距离多远,无论朝向何方。
这个圆,几乎是尼布尔所有测量成果的依据,也包含了他个人宇宙的所有基本组成:光线和物质、星辰和大地,以及他对现世的坚定信念。这就是“视界之圆”,与他有缘,而他不知。他曾越过边界,情况就变得对他不利,急转直下。但当他身处其中,便仿佛与世隔绝地置身于一个永恒的瞬间,天堂也触手可及。这个圆就像一个充满魔法的环,绕在他身边,保护他。他身处其中便可以刀枪不入,坚不可摧,哪里有它,哪里就是故乡。当他在阿尔滕布鲁赫旁的农场里看管乳牛时,它环绕着他;当他在沙漠里时,它又找到了他——每次相逢都一如既往地大而清晰。等到他年迈体弱时,它再一次环绕在他周围。到最后,当他腿瘸眼盲地躺在床上时,天已经不再那么黑了,而他也无法再看到星辰一颗接一颗地在这个大圆内升起。就这样,尼布尔从这片大地上出发了。或许到最后,这里就是阿拉伯菲利克斯。
那年春天他在帖哈麦沙漠中的“突围考察”嘛,还记得他骑行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么,我们记得,尼布尔更记得, 所以他必须像以前一样,即便孤身处于沙漠般的环境里,也要抓住那一点点荒原中的自由,和那点自由带来的由衷喜悦。当他凝视远处的沼泽地尽头时,那一道连贯的基准线自然会跃入眼帘。那就是真正的地平线,是他在异国他乡无数次支起星盘,要测定
太阳高度角时所必需的地平线。然而在陆地上的绝大多数地方,由于地球表面的参差不齐,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实际目的,人眼根本无法看到真正的地平线。可如果在大海上,沙漠里,以及丹麦平坦的沼泽地带,人们所看到的地平线则无一不是清晰的,仿佛会无限延伸。那里是天壤交接处,是巨大的寂静无声的圆。一个人只要站在这圆的中心,便能找到他自己——无论距离多远,无论朝向何方。
这个圆,几乎是尼布尔所有测量成果的依据,也包含了他个人宇宙的所有基本组成:光线和物质、星辰和大地,以及他对现世的坚定信念。这就是“视界之圆”,与他有缘,而他不知。他曾越过边界,情况就变得对他不利,急转直下。但当他身处其中,便仿佛与世隔绝地置身于一个永恒的瞬间,天堂也触手可及。这个圆就像一个充满魔法的环,绕在他身边,保护他。他身处其中便可以刀枪不入,坚不可摧,哪里有它,哪里就是故乡。当他在阿尔滕布鲁赫旁的农场里看管乳牛时,它环绕着他;当他在沙漠里时,它又找到了他——每次相逢都一如既往地大而清晰。等到他年迈体弱时,它再一次环绕在他周围。到最后,当他腿瘸眼盲地躺在床上时,天已经不再那么黑了,而他也无法再看到星辰一颗接一颗地在这个大圆内升起。就这样,尼布尔从这片大地上出发了。或许到最后,这里就是阿拉伯菲利克斯。
纽约书评·经典系列(NYRB Classics)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7年度*图书
《纽约时报》《观众》《卫报》等多家媒体推荐
Goodreads 4.4星;亚马逊 4星
【媒体推荐】
事关18世纪一场功败垂成的远征考察,一个关于人类理想的残酷而美丽的故事——一群聪明人是如何极尽才智将一件事情搞砸的。书中既有历史事实,也有想象和旅行见闻,作者以讽刺、幽默的笔触,平衡了故事的悲剧内核。是的,不久以后,我就发现我已深陷其中了。
——科林·戴尔(Colin Dwye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7年度*图书
汉森为这本书搜集到的素材丰富多彩,且充满戏剧性……《阿拉伯菲利克斯》是一流的作品……作者从尘封的历史中,挖掘出了这个绝佳的故事,关于探险、发现、死亡和忍耐……对人类身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人性作了深刻的洞察。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Orville Prescott),《纽约时报》
作者写得如此之好,以至于读者会渐渐随之深深沉入其中,与主角们一起踏上旅途,时而面临危险,时而历经痛苦……本书重申了一种信念,即人类即便身无长物,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观察者。
——罗林·肯纳梅尔(Lorrin Kennamer),《奥斯汀美国政治家报》
一次极具学术价值且激动人心的讲述……汉森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作家,他的叙述简洁而清晰有力。《阿拉伯菲利克斯》不会辜负任何热衷于阅读探险类作品的读者。
——迈克尔·亚当斯(Michael Adams),《卫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