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082884
描绘《圣经》诞生的历史图像。
在埃及、希腊和罗马,
诗人和作家大放异彩的年代,
文明的交汇之处盛开智慧之花。
140幅美丽的图片,穿越千年时光尘埃,
呈现圣经的世界。
在精彩的描述中,约翰德雷恩仔细介绍了那些铸就了圣经故事的不同世界。从早期的狩猎采集时代遗址到耶稣活动的罗马帝国时代,时间跨度有数千年之久。他记述了宗教意识从人类历史早期到希腊人复杂的哲学和泛神论之间的崛起。在背景介绍里他补充了其他的东方文化——埃及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和许多像犹太人那样较小的族群。他的描写综合覆盖了这些民族的宫廷和军事组织构架、他们的家庭生活、社会和经济关系、宗教仪式和文化习俗。多亏了这本包罗万象又妙笔生花的著作,原本看似晦涩难解的圣经主题,展现出了全新的意义。作者用优美流畅的文字,带领读者经历了一次圣经诞生之旅,深度感受一种文化的历史开端景象。
九 信仰、哲学与属灵
后记
——徐嘉言
他们的到来受到了费勒德菲国王的隆重欢迎,他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些经卷的价值,在它们的前面一共鞠了七次躬。随后他举行了整整一星期的宴会并请教犹太学者们各种问题,每天晚上接见一个,根据故事所记载的,随后他们都被送到了法罗斯岛上开始进行翻译工作,每一名翻译者都待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他们之间不受彼此干扰地独立工作。他们在那里总共待了七十二天。时间到了之后,七十二位学者从七十二个房间里出来,人们吃惊地发现他们这七十二份译本的用词竟然是完全一样的!
————————————
马卡比时代的事件已经显示出犹太人民对被视为是异教徒和无信仰者的入侵进行的显著抵抗,所以,扶植像希律这样既是本地土著又支持罗马人的统治者,以极小的成本来保持对其的控制,还有什么方式能比它更好呢?由于他的混合血统,他被罗马人视为是非犹太人(或者说不是完全的犹太人)。同时,他又娶了一个犹太妻子,可以自我宣称是一名信徒,这将他与犹太信仰和犹太民众强烈有效地连结起来,除了宗教主义者之外,大家都将他视作是他们中的一员。这看来是一种完美的解决之道——事实上,这种策略确实作用良好,他统治的时间超过三十年,比情况类似的大部分藩属王的在位时间都长。
作为一名统治者,希律既有外交家的聪明才智,又有个性疯狂的一面。虽然在新约之外并没有什么相关记录,但是他在耶稣诞生后屠杀伯利恒婴孩的故事,与人们所知道的他的性情和行为完全相符合。任何反对他政策(或是仅仅引起他不悦)的人都会遭受他的暴力处置。他早期担任加利利总督的时候,曾经以特别残忍的手段镇压了加利利的希西家领导的起义,甚至在临终卧床不起之时,他还吩咐他的妹妹撒罗米及其丈夫将犹大每一个城镇的犹太人领袖召集起来全部杀掉,这样的话,在他死后,举国上下就不会欢庆他的死亡(他预料他们会这么做),而是会陷入哀痛之中。
他甚至在杀害自己的家人时也毫不迟疑。他的妻子米利暗就是他下令处死的,尽管她的死一度令他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他还参与杀害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亚历山大和亚里斯多布。公元前4年,在他临死前5天,他还下令处死了另外一个儿子,安提帕,这个儿子曾被当做是他的继承者。他宫廷里有不计其数的人因他的精心策划而暴亡,在他家族和同僚之中,还有更多的人在残暴的拷问过程之中送了命。据记载,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曾这样说过,“宁可作希律的猪,强如作他的儿子”。这不足为奇。因为猪在犹太宗教中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动物,所以一般不会宰杀它们,故而无性命之忧。
很明显希律是一个抑郁不乐和反复无常的人,他这种情况的原因不难理解。混合的血统使得罗马人中意于他,却有可能阻碍了他的人格发展,他纠结于自己是一个“半犹太人”和“半以土买或半拿巴提人”的现实状况。他对自己的个人外表有一种自卑的情结,历史学家约瑟夫斯注意到,他的姻兄及其儿子们都比他个子高且容貌比他英俊,这些事实都反复地折磨着他的内心。他病态地猜疑着除了他妹妹之外的所有人,并坚信其他人都经常在密谋如何除掉自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