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040123
经商要学胡雪岩
从政要学曾国藩
本书是一部描写和客观评价曾国藩的历史类图书。本书罗列了曾国藩不同时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包括父亲、长兄、丈夫、统帅、师友等,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再读曾国藩(代前言)
舞台一—家族庭院里
脸谱一—儿孙
脸谱二—父亲
脸谱三—长兄
脸谱四—丈夫
脸谱五—先祖
舞台二—湘军帷幄内
脸谱六—鼻祖
脸谱七—涤公
脸谱八—统帅
脸谱九—元凶
脸谱十—幕主
舞台三—晚清庙堂上
脸谱十一—卿贰
脸谱十二—疆臣
脸谱十三—侯爷
脸谱十四—爵相
脸谱十五—师友
舞台四—历史长河中
脸谱十六—政治家
脸谱十七—军事家
脸谱十八—外交家
脸谱十九—思想家
脸谱二十—文学家
附录 曾国藩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2011年11月26日,是晚清重臣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人常说“盖棺论定”,但在盖棺139年、诞辰200年后的今天,关于曾国藩,我们仍然难以确切地评价他,难以真切地走近他。曾国藩曾国藩研究很“热”,“时人纷纷说曾侯”早已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但在纷纭的众说之中,拾人牙慧者多,自出机杼者少,欲探其“术”者多,肯求其“道”者少。现代人想学曾国藩的“术”,却很少有人明白他的成功主要在于“道”;“术”多为“邪术”,所谓“奔走逢迎皆有术,大都如草只随风”是也;“道”则为“正道”,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也。更有一些知识性的错讹谬误,鲁鱼帝虎,以野为史,广为流传,尤其不利于对曾国藩的正确认知和客观研究。在一些很畅销的研究曾国藩的专著中,时间的前后倒置、事件的张冠李戴、名词的错讹脱衍等低级错误不一而足,比如赫然把曾氏的爵号“一等毅勇侯”写为“一等勇毅侯”,把他的座师“吴文镕”写为“胡文镕”,“穆彰阿”写为“多隆阿”,等等。研究历史人物,重在“知人论世”、“入乎其内”。正如治晚清史的专家茅海建所说:“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组合,历史研究就应当切入当时人的内心。”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0页。当前,关于曾国藩的资料和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切入当时人的内心”者仍属鲜见。对于曾国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听了个传说而已。
脸谱一:儿孙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独立而率性的个体往往不受欢迎。古人特别是士人,更习惯于把自己看做家族血脉承续和国家兴衰攸关的一分子。深受传统思想濡染的曾国藩就是如此。终其一生,家风的传承,家族的事务,家人的生活,家书的撰写,占用了他的大量精力,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而他,从来是乐此不疲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曾国藩是先辈的好后代、祖父的好孙子、父母的好儿子,他还是叔叔的好侄子、舅舅的好外甥、岳父的好女婿。作为儿孙,曾国藩继承了中国社会“孝”的传统,对父祖毕恭毕敬,对家事尽心尽力,在总结和传承耕读家风上用力尤多。他虽然在家事上有不论巨细、过于琐碎的毛病,甚至因此受到过父亲的批评,但其用心与初衷是无可厚非的。毫无疑问,他那种强烈的、真诚的家庭责任感,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