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29372
第一篇 总量增长、结构变迁及福利改进
第1章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
1.1 大国崛起
1.2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奇迹
第2章 结构变迁
2.1 结构变迁的历程
2.2 农业发展
2.3 工业化和城市化
2.4 区域经济发展分化
2.5 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
2.6 市场体系初步完善
2.7 结构优化
2.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转换步伐
第3章 福利改进与社会发展
3.1 社会事业发展
3.2 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增长
3.3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
第4章 宏观稳定
4.1 相对平稳的高速增长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波动及宏观稳定政策
4.3 四次通货膨胀和五次宏观调控
4.4 小结
第二篇 增长动力
第5章 经济体制改革
5.1 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5.2 改革的主要方式——渐进式改革
5.3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5.4 小结
第6章 对外开放
6.1 “双引擎”驱动下的开放进程
6.2 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与制度供给
6.3 开放条件下的增长、稳定与政策挑战
6.4 小结
第7章 劳动力资源开发
7.1 劳动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7.2 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机制
7.3 劳动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增长的可持续性
7.4 小结
第8章 技术进步
8.1 中国技术进步状况
8.2 企业技术进步:从干中学转向自主创新
8.3 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创新的影响
8.4 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GDP的影响
8.5 小结
第9章 资本形成
9.1 资本积累是中国高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9.2 资本形成的路径变化
9.3 投资与消费
9.4 小结
第10章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支持
10.1 中国财政体制面临的长期挑战
10.2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
第11章 金融发展
11.1 货币化和资本化事实
11.2 中国金融发展历程
11.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11.4 小结
第三篇 展望
第12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二次转型
12.1 引言
12.2 资本驱动工业化模式的终结及其冲击
12.3 二次经济转型的经验事实及其障碍
12.4 二次转型路径:基于广义人力资本和消费视角
参考文献
按照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公开数据,从1979年至2016年,中国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为9.6%;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加到2016年的53980元,增长了140余倍,按实际汇率计算超过8000美元,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9个国家(地区)中,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排名第96位,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世纪70年代末不足1%提高到近15%。不论人们是否同意用“奇迹”来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们应该看到,对于一个有着世界1/5人口的大国,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从近乎一穷二白的状态,发展到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一项不易实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回顾和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驱动力及结构变迁等问题,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本前言将从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事实入手,简要概述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内在逻辑,同时展示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以图使读者对全书有一个概貌。
探索中国式发展之路
图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对数值图,该图的直观结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呈加速增长趋势,而且该趋势在近几年有加快的迹象。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理论界有多种解释,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也从不同角度讨论该问题。这里我们只揭示一个事实,即,高增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政权和一套新的国家发展方式的确立,社会主义体制的先行者给中国演示了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落后国家实现赶超的可能性,而赶超正是近代中国所追求的梦想。如此环境,自然很快使中国经济驶入了计划经济体制之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实践表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从1952年至1977年,人均GDP从100元左右增长到340元,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赶超是以牺牲个人福利的提高及扭曲经济运行机制为代价的,赶超后劲不足是几乎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的紧迫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就成为改革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中国的改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要远晚于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进行改革的一些东欧国家。但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看,无疑中国的改革对社会福利改进效应最明显,取得了改革与发展的双赢,使赶超进程得以延续。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探讨是国内理论界一个长盛不衰的热门话题。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集中讨论的是两大部类和农轻重的相互关系问题,一个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个是平衡发展,但二者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即计划安排和综合平衡。改革开放后,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入手,从1981年2月始,北京部分理论工作者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战略座谈会,直到1989年3月共举办了49次,这对中国经济战略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理论界也出现了“战略热”,但战略热没有引入更多新的经济学方法,而是从现实出发,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出更为完善的反思和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实证研究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引入,现代经济增长的研究范式被逐步引入,人们开始从结构分析的静态研究转向动态路径分析的轨道,包括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模型”“比较优势”“干中学”等理论。随着早年张培刚先生的论著再版、国际文献的引入、《中国的奇迹》(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的出版,新的经济研究范式开始为中国现实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服务。
为了探索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规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近年来对经济发展的事实和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总结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及若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史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一个贫困落后国家经济赶超中产出增长的变动规律,其结果如图2。图中纵轴为人均GDP,横轴为时间,中间的曲线为产出线,大致呈S状。我们认为,一国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路径有规律存在(为了本书各章分析分析的需要,我们在图2中将S形增长曲线又细分为“马尔萨斯均衡”(贫困陷阱)、“工业革命理论”(或经济赶超)、“卡尔多典型事实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理论)、“新经济分叉”(新增长理论)等若干与相关理论对应的阶段;同时,针对有些国家经济赶超失败的事实,给出了一个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