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00505
目 录
引言 优秀的中国青年,留学去!…………………………………………… 001
上编·勇敢者启航
1.邓小平一锤定音:大规模派遣留学生………………………………… 003
2.*急拟留学方案…………………………………………………………013
3.由派遣大学生为主转向研究生………………………………………………024
4.外交参赞鼎力支持留学大业…………………………………………………033
5.选拔留学生全国外语统考……………………………………………………039
6.中国教育代表团赴美谈判方针………………………………………………046
7.中美双方达成11点口头谅解…………………………………………………055
8.50人名单翻开留学史新一页…………………………………………………064
9.谁抓住了幸运之神的手………………………………………………………075
10.出国集训开始变革………………………………………………………… 087
11.两位破格副教授加入“首航”…………………………………………… 099
12.万里航程飞向美国………………………………………………………… 107
13.初到华盛顿的日子………………………………………………………… 120
14.迎接邓小平访问美国……………………………………………………… 129
15.奔向心目中的大学………………………………………………………… 137
16.留美岁月永生难忘………………………………………………………… 145
17.万里归航飞溅人生波澜…………………………………………………… 155
下编·亲历者专访
1.我送首批赴美留学生成行…………………………………………钱 江167
——访*参赞王东礼
2.每一位“首航”学者都提到她……………………………………钱 江170
——访中国驻澳大利亚原领事郭懿清
3.邓小平打开了留学之门…………………………………钱 江 叶晓楠173
——访*外事局原副局长李琼
4.我为首批赴美访问学者高兴………………………………………钱 江177
——访*原部长刘西尧
5.留学打开了我人生的一扇大门……………………………………叶晓楠180
——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李祝霞
6.对知识的追求改变了命运………………………………钱 江 赵晓霞184
——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崔国文
7.留学使我们走出落后封闭…………………………………………叶晓楠188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家张恭庆
8.留美成为我人生的转折……………………………………………赵晓霞192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
9.难忘30年前留美那三年……………………………………………张东伟196
——访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杨威生
10.留学开阔了我的视野…………………………………………… 周小苑200
——访北京大学教授应隆安
11.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赖 睿204
——访北京大学教授颜大椿
12.赴美留学不辱使命……………………………………………… 管志华208
——访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石双惠
13.我的作用是承前启后…………………………………………… 周小苑212
——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许卓群
14.努力开创中国低维拓扑学研究………………………………… 叶晓楠216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
15.留学改变了我很多……………………………………………… 韩志方221
——访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曹小平
16.难忘刚出国的日子……………………………………………… 叶晓楠225
——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靖华
17.多才更具报国心………………………………………………… 梁 艳229
——追记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陈伟朱
18.留学打开了我的科研之门……………………………………… 张东伟233
——访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戴远东
19.将新理念引入老年医学基础研究…………………… 蒋 波 姚 瑶237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童坦君
20.开拓人生的新天地…………………………………… 顾 虹 孟 婧241
——访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教授吴如山
21.留学重在会学…………………………………………………… 管志华244
——访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郑衍衡
22.留学转变了我的科研观念…………………………… 蔡亦骁 袁训会248
——访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陈俊亮
23.取到影响一生的“真经”…………………………… 吴月辉 彭 澎251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张楚汉
24.亲历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留学路……………………………… 龚祖埙256
25.创新精神令我受益至今………………………………………… 叶晓楠260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衍达
26.留学30年 潮涨潮落看人生…………………………………… 钱 江265
——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以铭教授
27.一生幸运 赴美研修只算其一…………… 钱 江 赵晓霞 韩志方269
——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龚荣枢
28.把两次公派成果带回国………………………………………… 叶晓楠273
——访南开大学教授王序昆
29.想起当年去美国………………………………………………… 叶晓楠277
——访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黄永念
30.我真正的科研从美国开始……………………………………… 周小苑281
——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马季铭
31.为国奉献 终生不倦…………………………………………… 叶晓楠285
——追记天津大学教授许锡恩
32.报告祖国我学成归来…………………………………………… 钱 江290
——访清华大学核安全专家、教授张育曼
33.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提高……………………………………… 钱 江294
——访首批赴美学者冀复生
34.是金子,岁月总会为之增光…………………………………… 贺林平298
——访数论和密码专家、广州大学教授裴定一
35.有民族尊严的留美医学专家………………………… 钱 江 叶晓楠303
——追记协和医院吴葆桢教授
36.40岁也要去留学……………………………………… 胡 谋 刘燕燕307
——访光电子及光纤通信专家、教授彭吉虎
37.祖国核材料园地中一只工蜂…………………………………… 钱 江312
——追记核材料专家、研究员吴源陶
38.创新,一个地热学家的毕生追求……………………………… 叶晓楠316
——追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显杰
39.人生在生命科学中闪光………………………………………… 钱 江321
——访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赵南明
40.忆起当年留学美国……………………………………………… 叶晓楠326
——访原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潘惟钧
41.我次留学的时候…………………………………………… 叶晓楠330
——访首批赴美访问学者王志美
42.科学精神照亮我的人生………………………………………… 管志华334
——记首批赴美访问学者吴德炎
43.自由探索使科学的火花飞溅…………………………………… 管志华338
——记首批赴美访问学者沈绿萍
附 录
站在国门初开的那一刻……………………………………赵晓霞 叶晓楠345
——改革开放首批留学生赴美学习30年纪念会侧记
后记 为什么关注留学潮中领航人………………………………… 钱 江350
引 言
优秀的中国青年,留学去!
优秀的中国青年,留学去!
为了中国的未来和你们自身的未来,留学去!
留学的大潮,在21 世纪的中国涌动。这是涌动着青春、热情、智慧和志向的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自1978 年12 月26 日起,到21 世纪个10 年过去的时候,已经有150 万中国留学生奔向海外。这个数量远远超过过往历史中几千年中国留学者的总和。
本书将描绘这股大潮的个波浪:起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的1978 年,这年12 月26 日,批52 名学者,同乘一架飞机,经巴基斯坦、法国飞越大西洋,前往美国留学。
他们是射向遥远天际的一道晨曦,由此天将破晓,灿烂的朝霞就要升起,辉煌的旭日随之喷薄而出。在他们身后,留学潮涨潮了,一浪接一浪涛声不竭,浪浪相逐,声势越加高涨,蔚成中国留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
它的壮观和奇美,是中华文明在走向21 世纪时绽放出的又一道绚丽风景。
在这个留学大潮中卷起的浪花,先涌向美国,随后涌向日本,然后是西欧,再向澳大利亚、新西兰扩展,接着向俄罗斯、印度、韩国……向世界上一个又一个国家涌去。
在52 人赴美留学之前,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劫难涂刷的巨大空白。置身在这片空白中望去,整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中国留学生的群体身影。
1978 年12 月底,中国向美国派出的这52 名公费留学生,就是当年成批出国留学者的全部。
1979 年才是“较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年,总共派出了1277 人,基本上都是公费生,自费生人数屈指可数,通常忽略不计。
20 世纪80 和90 年代,留学生人数稳步增长,2000 年出国留学生达到了3.9万人。从这年起,出国留学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于2002 年达到了12.5万人,在一年中出国留学人数首次超过10 万人。2008 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7.98 万人。 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的记录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30 年间走出了如此众多的留学生,以至汇聚成改变着历史进程的汹涌留学潮。
对于现代国家和现代公民,对于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尤其是对于一个志在攀登世界文明和科学高峰、与世界潮流融合的民族和时代来说,留学是教育环节中必不可少的。
留学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和融合。这种交流与融合建立在语言交流之上,又远远超越语言范畴。一个国家输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数量,与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成正比。
进入21 世纪,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相当数量、占人口一定比例的出国留学生和前来留学的国际学生,那么在这个国家,贫穷和愚昧、迷信和专制还会顽强地存在,甚至会肆虐起来,这个民族的视野就会受到局限而变得短浅,这个民族的语言会因缺少新鲜词汇而固化,这个民族的思维也会因此而缺乏活力。一句话,没有留学生就没有现代化。
大潮是海洋的深沉呼吸,大潮是海洋的放声歌唱。
有来潮就有去浪,浪花是大海奉献的生命礼赞。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到2010 年30 年间,超过30 万(应该是更多)青年人留学之后回到亲爱的祖国,投身于改革开放,投身于改变自身命运的人生搏击。他们中间许许多多的人,展现了瑰丽多彩的人生画卷。
从52 人的留学生涯开始,中国留学潮显得声势汹涌,极具扩散力。进入21 世纪,留学之后的归潮越来越气象壮观。涌出和涌进的潮头在21 世纪渐渐缩小了流差。这种改变将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多少崭新气象,还留待人们细细观察、认识和体会。
它必定会改变世界、改变人生,这是毫无疑义的。
莫道大海苍茫,滥觞必有源头。
本书追溯1978 年12 月那个留学大潮的源头,追寻在潮头浪尖上疾行而去的批中国留学生。
当年,他们的正式身份是“公派访问学者”。在他们出发的时候,中文中甚至还来不及为他们的身份确定广为人们接受的译词,在*档案中,初把他们称为“赴美进修生”。而“访问学者”的名称,则是这批留学者到达美国以后使用起来并为人们广为接受的,而且借用了英文称谓。
考量出国留学这个基本点,“访问学者”自然归入留学生范畴。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曾有“庚款生”和“稽勋生”两个概念。“庚款”与1900 年在中国发生“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华有关。1900 年是庚子年,中国战败而支付巨额赔款。
1908 年,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总统的咨文,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半退还中国,由中国政府主持,用作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次年,中国政府开始选派批“庚款生”赴美。此后,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如英国等也加以效仿,使“庚款生”人数明显增加。
1911 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实行共和。为了弘扬推翻千年帝制的精神,也是为了纪念先烈,中国政府选拔了两批官费留学生,主要是辛亥革命的青年功臣或有功人士的子弟,由政府的临时稽勋局以“酬勋”名义选派,所以叫“稽勋生”。1912 年,首批“稽勋生”赴美。由于这两批留学生为数较少,所以知道的人也比较少。
由于都是通过严格选拔而成行的,“庚款生”和“稽勋生”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的学习相当成功,他们中涌现了优秀人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邓小平一锤定音:
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向国外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决定和恢复高考的决定一样突如其来,在1978年上半年几乎谁也不会想到。即便是后来作为改革开放年代批52个赴美留学的访问学者,也没有一个人在这年8月以前想到自己马上会得到去美国留学的机会。
大规模派遣留学生是邓小平的决定,1978年上半年是这个决定的酝酿期。
东山再起,要抓教育和科技
要认识这个决策的产生,还需前溯到1977年的7月。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蹉跎,邓小平又一次崛起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
这年的邓小平73岁,尽管恢复的职位并没有超越他曾有的点,但此番东山再起,邓小平所得到的党内外人心之拥戴,却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他在未来岁月中纵横捭阖的民心基础。
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提出,他要抓科技和教育,做教育和科研的“后勤部长”,他认定这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如果再向前追溯,早在20世纪20年代,邓小平本人就是留学法国的学生。赴法留学,使邓小平次见到了大海,认识了周恩来,在那里决心改变中国。
1977年7月23日,邓小平复出仅一个星期,他与中共长沙工学院临时委员会正副书记张文峰、高勇谈话时说,我主动提出协助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管教育、管科学。
邓小平对张文峰和高勇说,你们可以花钱把外国技术资料买来,编到教材中去,也可以派留学生去学,还可以请外国技术专家来教。只有学到手了才能发展,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复出后的邓小平次谈及“派遣出国留学生”。
几天以后的8月1日,邓小平把副总理方毅和长刘西尧请来,专谈教育问题。他特意谈到,根本大计是要从教育着手,重点大中小学校,数量不能太少。他接着提出,一定要吸收世界先进的东西,洋为中用。要派留学生出去,请人来讲学。
这是邓小平在一周之内,两次谈话提及派遣留学生,但只是一带而过。邓小平还在等待一个机会,要在解决清华大学具体问题的时候乘势而行,把派遣出国留学生正式提出来。
说来也巧,1966年“文革”的全局性动乱正是从邓小平特别关心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掀起的。当时邓小平的“罪状”,首先就是决定向这两个大学派出工作组。工作组压不住“文革”之火,邓小平也就下台了。
经过几年蹉跎,邓小平回到中央工作,在周恩来支持下,于1975年上半年起,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推行“整顿”。他在当时就有恢复高校正常招生的设想,以遏制在清华和北大鼓吹极左思想且嚣张一时的迟群、谢静宜一伙。但是邓小平的设想很快被“反击右倾翻案风”扑灭了。
“文革”后复出的邓小平再度强调抓科技和教育,提出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突破口。他曾在这里跌倒,如今非但要在这里重新站起来,还要站得更高更稳,由此一举荡涤“文革”泼来的污泥浊水,拨乱反正。此处有邓小平的政治大智慧。他刚刚恢复工作,一来要夯实基础,亦需减少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的某种思想顾虑。因为从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去,教育和科技是国力的基础,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才有成效,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新出山不到一个月,1977年7月29日,邓小平指示长刘西尧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这是邓小平恢复职务后次参加有关教育的会议,而且在8月4日亲自主持次座谈会。
恢复高考:抓好教育招
会议从如何在科技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这个议题开始,逐渐触及恢复高考这个大题目。
8月6日,武汉大学教师查全性勇敢地站出来,在会上痛陈“文革”那一套埋没人才的做法,强烈呼吁马上进行招生改革。查全性的讲话得到与会者广泛赞同,纷纷发言说,对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必须有一个大改革,宁可今年晚两个月招生也要改。否则,又招生20万,好多人是不合格的,浪费和损失极大。
听了与会者的发言后,邓小平改变了“恢复高考可能还需要一年的准备时间”的想法,他表示:“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
他问长刘西尧,今年高校招生的报告送出去没有?
刘西尧回答,今天上午刚刚送出去。
刚刚送出的报告延续了“文革”做法,仍然遵循“自愿报名,群众,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16字方针。
邓小平要刘西尧回答,今年就恢复高考来得及吗?
刘西尧回答: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
邓小平马上对刘西尧说:“来得及就(把报告)追回来。”
他向大家宣布,这件事现在就要办,今年就恢复高考制度,哪怕推迟高考时间几个月也要把这件大事办成。邓小平当场拍板了。
谁知道拖延落实邓小平的指示,1977年第二次全国招生会议从8月13日开始,开了整整一个多月没有落实改革措施,反而大有再一次延续过去的势头。
9月19日,邓小平召见刘西尧等主要负责人,严厉批评他们迟迟不动,拖延了恢复高考的时间。他在讲话中推翻了对新中国成立之后17年教育情况的“两个估计”,责成必须在当年恢复高考。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新的招生文件。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第二次招生工作会议形成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确定当年恢复高考。
邓小平成功了。1977年12月,中国大陆举行了570万多人参加的高考,录取了27.8万大学生,录取率4.7%。这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向。
1978年初春,27万多名经过高考选拔的大学生走进大学。这批“77级”大学生的群体优质,为全社会认同,得到普遍赞誉。由此更加充分地证明,摒弃“文革”的荒谬教育思想,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对奠定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第二步,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
随着恢复高考,邓小平决策,继续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重要改革,在1978年全面恢复研究生制度。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决定全国统一考试招收研究生。这项工作于1978年上半年着手落实。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并不长。从1935年到1949年,旧中国举行了九届学位考试,总共授予硕士学位者232人。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开始发展,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但从1966年“文革”爆发后,研究生教育中断。
1978年春天,63500多人报名参加在5月举行的全国研究生统考,其中10708人被录取。
至此,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和研究生考试都恢复了,举国认同,亿万人称赞。这就为邓小平再迈进一步,大规模派遣出国留学生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认为,对中国的高级人才培养和选拔,恢复高考和研究生制度是步,下一步是大规模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首先是向美国派遣,而且也像高考那样实行公开招考。
这个决策大约酝酿于1978年春天。在邓小平主持下筹办的全国科学大会于3月18日开幕。这次大会被称为“科学的春天”。“知识就是力量”的呼声一时间响彻中华大地。
优秀人才怎样培养?当然离不开办好大学。还有一点,就是要有一大批青年学子赴海外留学,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东西。这样,就把国外大学的积极因素也用上了。
由蒋南翔搞调查,酝酿派遣留学生
怎样推进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邓小平特别倚重“文革”前担任高等部长、兼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
经受了“文革”十年磨难,蒋南翔于1977年1月恢复工作,任天津市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副市长),半年后回北京,任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
1978年初筹备全国科学大会期间,65岁的蒋南翔是大会秘书长,直接领导起草《全国科学技术规划(草案)》。
抓好了科学大会,邓小平转手垂顾教育,马上交给蒋南翔一个任务,要他调查研究高等学校如何深入进行“拨乱反正”。值得回味的是,他并没有将这件事交给长刘西尧。
蒋南翔率领几名助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调研,历时两个多月,写成了《北京大学调查报告》和《清华大学调查报告》。
关于北大的报告以较大篇幅言及如何消除“文革”在这座校园里造成的思想混乱和人心涣散。
《清华大学调查报告》于1978年5月30日上报邓小平。报告肯定了清华大学现状,认为“四人帮”及“黑干将迟群、谢静宜在清华的帮派体系已基本摧毁”。报告提出:要重新建立学校的政治工作队伍;要整顿和提高教师队伍,其中特别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业务上要发挥他们的专长,创造条件给他们以进修、提高的机会,对一些优秀人才采取出国进修等措施进行重点培养。” 看来,这一点引发了邓小平的决策。
对办好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重点大学,邓小平怀有紧迫感。在1977年下决心恢复高考的7月至9月间,邓小平多次讲:“要抓一批重点大学”,“清华、北大要恢复起来,要给他们好的学生。”
关于清华大学,邓小平有话要说
看了蒋南翔送来的报告,邓小平于1978年6月23日召见副总理方毅、长刘西尧、清华大学校长刘达和蒋南翔,他有一番话要说。
谈话从下午3:30开始,持续到5:30,总共谈了两小时。
邓小平开门见山,对面前的四人说:“清华的调查报告看过了,你们也商量过了吧?”
刘达说:“我们的意见一致。”刘达于1977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迎来“文革”后入校的届77级大学生,清华园中百废待兴,一片欢腾景象。但也面临师资不足,设施、设备不足和老化等问题。
邓小平的谈话从清华大学基本建设开始,说:“清华建筑系很有名,建筑怎么搞得省、搞得快,很值得研究。要大办建材工厂,不是一座两座,要作为重要工业部门来抓。”
方惠坚等编著:《蒋南翔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86页。
邓小平进一步地说:“清华梁思成提倡的民族式大屋顶,太费钱,但给梁思成扣‘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是不对的,应改正过来。对人的评价,要说得恰当,实事求是,不要说过分了。”
邓小平说,近,我找谷牧、余秋里、康世恩谈话,谈到搞建筑,要算大账。建筑不走现代化道路,就要造成数百亿元浪费,而且还耽误时间。真正搞四个现代化,工业、科学、教育都要大发展,建筑的数量很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对我有利的形势,为四个现代化服务。我们的技术太落后了,科学、教育需要引进什么,要开一个大单子。我讲得已经够多了,情况也很清楚了,现在需要行动,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教育要抓重点。普及要搞,但限于国家财力,钱要首先花在重点上。先办好重点学校,才能早出人才。学校引进先进设备,也要抓重点。重点学校的规模应该逐步扩大。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有三五百万大学生也不算多。将来清华大学应发展到两万学生,研究生至少二三千。不搞好大学,无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邓小平说:“国外发展得很快,我们还很落后,怎样才能搞得快一些?国家科委、科学院、,需要什么东西,开单子,要花一些钱。”
谈到国外设备,邓小平表示了对德国产品的好感。
这时,刘达向邓小平提出,清华大学的基建现在跟不上需要,在急切需办的单子上还排不上队。
邓小平回答说,要专门搞一个为科学、教育服务的基建工程队。但是有队伍没有材料还不行,建筑慢是很大的浪费。现在国外有很多人等着回来工作,早回来就可以早发挥作用,就是没有房子回不来。建筑行业必须现代化。
邓小平谈到了自己对清华大学这座著名学府的看法,他说:“教育就是要抓重点。”“先办好重点学校,才能早出人才。”而学校的设备建设(包括引进一些先进设备),也要抓重点。
初始的话题集中在清华大学。邓小平谈到了现在突出的学生问题、教师问题、房子问题,等等。由于“文革”,尽管已经恢复高考,招收了批学生,但现在清华大学的学生已从“文革”前的1.2万人下降到了7000人,教职员工却从过去的6000人上升到了9000人。邓小平明确地说:“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学校就要办成学校,学校要按学校的要求办。”对不适合在清华大学工作的人员,要和北京市委商量,进行安排,可以考虑先列入“编外”。邓小平说,北京大学也有同样的问题,要注意。
邓小平宣布:今年就派大批留学生出国
到此话头一转,邓小平谈起了留学,这才是他今番讲话重要的部分。在进行这次谈话之前,他已经有了底数,而且是和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沟通的结果。
原来,为了商量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问题,卡特总统的代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于1978年5月20日来到北京。邓小平次日下午和他会谈。这次会谈不但商定了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进程的大格局,而且认真商讨了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事务,给卡特总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民日报记者温宪于2013年11月10日在美国亚特兰大访问了卡特,听这位前总统回忆说:1978年5月20日华盛顿时间凌晨3时许,他被叫醒接听电话。除了遇到危机,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电话是布热津斯基从北京打来的,卡特问:为什么这么早打电话?
布热津斯基向他报告说,此时正和邓小平在一起。
卡特问:是有什么坏消息吗?
对方回答,不是坏消息,是因为邓小平问你能否接受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大学留学。
卡特回答:你就对邓小平说,我们可以接受10万中国学生。
由于早年留学法国,邓小平对留学生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有切身感受。他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留学生的管理方法也要注意,不能那么死。现在规定每晚一定要回大使馆,怕同社会接触,这样不利于学好外文,也不利于了解社会。跟人家搞到一块,才能学到东西。”
邓小平说:“不要怕出一点问题,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好的,个别人出一点问题也没什么了不起。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个,也只占十分之一,还剩九百个。”邓小平强调:“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我们要从外语基础好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派一批到外国进大学,今年选三四千,明年派万把人。这是加快速度的办法。请方毅同志主持,搞个规划。进些什么学校?学什么?要研究。”
方毅在这时插话:“数学竞赛也是选拔人才的好办法。”
邓小平表示同意说,数学竞赛中考得好的可以选一些出去。物理、化学也可以搞竞赛,把考得好的派出去学习。数学是学好自然科学的基础。挑选竞赛中优秀的十五六岁青少年出国学五年,20岁回来就可起作用。出国前要以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先学好外语。
话题又回到派遣留学生规模上来。邓小平说:“现在我们(迈)的格格(即步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大学的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也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邓小平再次强调:“今年至少先派3000人出去,算一下要多少钱?当然出国要贵一点。假定每人按5000美金计算,3000人才1500万(美元)。派3000人出去,准备坏300人,五年后也可以收回2700人。”
这段话,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的决心。经历了“文革”浩劫之后,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净值只有1.67亿美元。以这时9.6亿大陆人口计算,平均每人仅有0.17美元,在美国可能只够买一个鸡蛋。要成千上万地派遣留学生,要从非常有限的国家外汇中支出。邓小平认为,这笔钱是应该花的。
邓小平指示:“留学生管理也要改变一下,不要看得死死的。留学生可上引为原话。对“每人每年5000美元计算”是相当粗略的估计,大概只计算了留学生的月生活费,不包括学费等支出。
以住在学校,也可以住在外国朋友的家里。暑假还可以让他们回来一下,了解国内情况,两年一次。使馆有时开开会,也要注意不多占时间。要有一个专管留学生的班子,可到留学生多的国家去看看,经常了解留学生的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邓小平谈论大规模增派留学生的决策,语气坚定,一气呵成。和将近一年前他拍板恢复高考那样,也是一锤定音。
下编样章:
5.
留学打开了我人生的一扇大门
—— 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李祝霞
◎ 叶晓楠
见到李祝霞时,是2009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六)的上午,阳光明媚,她正坐在北
京家中阳台上的小茶几边修改论文。尽管尚在假期,她仍然抓紧时间工作,这是她多年
留学做研究养成的良好习惯。
1941年出生的李祝霞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公派留学生的批成员,当年12月
26日,在中美建交前夕,她和经过严格考试的同伴一起赴美做访问学者。英语考了78分。谈起当年选拔的情形,李祝霞记忆犹新。
1978年8月,当时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李祝霞在江西庐山参加完学术会议后,顺便回浙江杭州老家探望父母和接8岁的儿子回京。待回到北京时,已是月底,单位的领导突然通知她参加9月份的英语选拔考试。后来她才知道,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选拔的是英语较好的研究人员出国留学。“考试地点在北师大,我们所里去了几十个人。考试挺难的,有笔试、听力、口试,因为觉得没考好,出来时垂头丧气的。结果没几天,所领导通
知说,我笔试考了78分,口试得了4+,成绩很不错。”李祝霞回忆说。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李祝霞,在“文革”期间仍然没有放弃学习和研究,这使得她轻松地通过了当时许多人的难关——语言关。“当时选拔的标准是外语水平,而不是政治条件。相对于‘文革’时期,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李祝霞说。后来事情的发展快得超乎她的预想。没多久,她就接到了被选为批公派美国的访问学者的通知,年底就要走。
国家随即组织了对这批人的培训。李祝霞记得,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讲到国外的注意事项和外交礼仪。“当时领导说,到了国外要注意身体,要多喝牛奶,要知道当时在国内很少人有喝牛奶的习惯。而提醒我们多的是,到了国外要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如果接到外国朋友的邀请,即使一个人也可前往参加活动,这令我们感到很宽松。”出国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京接见了赴美访问学者团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李祝霞记得,方毅当时表达了对大家的殷切期望,令大家深为感动。
在美学习非常刻苦当时中美还没有直航飞机,访问学者团由巴黎转机赴美,团员们大都没
怎么坐过飞机,长途飞行后全都严重晕机。而在纽约下飞机时,迎接他们的又是媒体的一片“咔咔”的闪光灯,在晕眩和兴奋中,他们开始了中国首批公派留学生在美国的进修生活。
经过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两个月左右的英语学习,李祝霞被安排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进修,指导她的导师是G.E.Brown教授。
平时,李祝霞学习非常刻苦,不论白天、晚上还是休息日,不是在做研究就是去听一些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和前沿讲座。到后学习结束时,李祝霞已从刚来时的落后水平提高到能和同组人平等讨论、共同做研究的水平了。“其实我们这批人都是这样努力学习的,因为我们到了国外才发现,经历了‘文革’的停顿,国内的许多研究与国外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没有具体的学习指标或是学位要求,但都有一种时间不够用的感觉,只有拼命地学才能把更多更新的知识带回国内,报效祖国。”李祝霞说。“当时学校的同事对我也非常好,特别是华侨华人学者,经常帮助我,我记得聂华桐教授(聂华苓的弟弟)还买了一本很厚的工具书送给我,别的同事也常借一些书给我。”李祝霞回国时,行李比出国时多了许多,其中有
好几大箱是各种书籍、资料。
想家时就听国内广播。
由于出国匆忙,李祝霞把母亲接到北京,帮助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搞科研的丈夫照顾儿子。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说不挂念是不可能的。那时打电话很不方便,李祝霞和丈夫只好经常写信,“差不多一个礼拜一封信吧,那时我身边连儿子的照片都没有一张,想家人的时候就只好看看信。”李祝霞把对家的思念深深埋在了心底。
李祝霞在石溪分校进修的时候,和杨振宁教授的妹妹杨振玉同住一套公寓,当时来往密切的还有谷超豪教授。他们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逢年过节或是想家的时候,他们就聚在一起听来自中国的广播。“主要是听国内新闻,感觉还是蛮温馨的。”
说起初出国的趣事,李祝霞还回忆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出国前,国家给每个人都做了几套衣服,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红都”制作的雪花呢黑大衣,认为这衣服穿着气派。结果在白宫参加完由卡特夫人亲自主持的招待会后,大家出门去衣帽间取衣服时全弄混了,回住地后,吸取教训,每人都在大衣的里子钉上名签。这件黑大衣,李祝霞至今仍保留在衣柜里。
两年进修期满,李祝霞回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向同事介绍了许多全新的学术知识,在相关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此后,陆续有许多同事,包括她的丈夫都先后出国留学访问或工作,她本人也多次出国访问或研究。
如今,31年过去了,李祝霞回忆往事,不由感叹:“邓小平当年作出公派留学生的决定真是英明,从大的方面讲,促使中国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从小的方面看,无数人的命运由此改变,其中就包括我。那次留学,为国家打开了一扇门,更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大门。”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2月13日)
7. 留学使我们走出落后封闭
——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
著名数学家张恭庆
◎ 叶晓楠
1978年首批国家公派赴美访问学者团中,有两位特殊成员——北京大学的张恭庆
和姜伯驹,由于已收到美国大学的入学邀请,他们没有参加选拔考试,直接赴美进修。这两位后来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日前,73岁的张恭庆院士向本报记者谈起了他的留学生涯。
陈省身教授介绍他留学
张恭庆已在数学领域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张恭庆回忆说:“‘文革’期间的中国很闭塞,学术水平离国际前沿很远。然而出于对数学的热爱,我常常利用夜深人静时读书。在生产中遇到实际问题,也都力图从数学理论上把它弄清楚,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曾发表过几篇有应用背景的数学研究论文。”
尼克松访华后,陆续有国外教授来华讲学,只要有可能,张恭庆都找机会去听,了解学术发展动态。1977年,学校恢复正常秩序。1978年5月,张恭庆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随即被学校遴选赴美学习。
北大数学系的老一辈数学家与在美国的陈省身教授有深厚的友谊,纷纷向陈教授介绍姜伯驹与张恭庆的情况,请他帮助联系去美国进修的学校。陈省身教授知道张恭庆的兴趣在偏微分方程,便把他介绍给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的尼伦伯格教授。柯朗数学研究所是当时这个领域的世界中心,尼伦伯格教授正是这个方向的学术权威。他来华讲学时张恭庆参加过与他的座谈。不久,张恭庆收到了尼伦伯格教授发来的邀请函。他赶紧补习英语,做好出国准备。
留美时学术成就引人注目
与其他赴美访问学者不同,张恭庆没有在华盛顿参加英语培训。在华盛顿中国联络处度过1979年元旦后,他只身前往位于纽约的柯朗数学研究所。三个月后,批公派访问学者中的应隆安、王靖华也来到同一个研究所,他们合住该所提供的同一套公寓。
张恭庆说:“尽管我们在生活上、语言上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大家相互帮助,互谦互让,友好相处。尤其是大家认识到作为批公派访问学者责任重大,不但在与人交往中特别注意中国人的形象,而且在学业上也都非常刻苦努力。”
张恭庆回忆说,做访问学者期间,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听课、听讲座、上讨论班。“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每天都干到半夜。”熟悉环境以后,张恭庆在柯朗数学研究所作了一次学术报告,内容是出国以前为了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而发展出来的数学理论。因为问题有应用背景,处理方法也有特色,引起了同行的注意。1979年夏天,在加州举行的一次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尼伦伯格教授在大会报告中专门介绍了张恭庆的这项研究。会后,张恭庆受到美国、加拿大10多所大学邀请去作学术报告。
但张恭庆并不满足于此,他决心充分利用这个研究中心的优越条件向数学研究的主流方向迈进。那时非线性分析中的一个新的方向——“拓扑变分方法”正在兴起,张恭庆积极投入研究,取得了突破,许多后续工作也由此引发了出来。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数学研究中心重点发展非线性分析,集中了一批年富力强、很有成就的学者,每年还有世界各地很有实力的同行专家到此工作。第二年张恭庆被邀请到该中心去访问研究一年。在美国两年,他的研究工作别开生面,在同行中已有名气。归国前他受法、德、意、瑞士等国同行邀请,到欧洲去讲学三个月。
对首次留学怀感恩之心
1981年,张恭庆结束在国外的访问研究,回到北京大学数学系,此后力于在国内创建“非线性分析”的研究队伍,他的不少学生和同事现已成为出色的数学家。1991年张恭庆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1999年出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在他任内成功地申办了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他还是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31年过去了,学术上硕果累累的张恭庆对留学经历深怀感恩之心。他说:“派遣留学生是改革开放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我个人而言,留学改变了我们这代人的学术命运,使我们走出落后封闭的学术环境来到世界学术中心,学到了本领,施展了才能,增强了信心。”
张恭庆说:“3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远渡重洋到海外留学,造就了一大批中华精英和建设人才。这些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2月27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