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56457
引言
第1章 改变世界的面貌
“花花公子”品牌创始人休海夫纳说:“《花花公子》杂志其实是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它曾鼓吹的那些东西——性权利、言论自由、种族平等——早已非(当下)大多数年轻人争相阅读的对象,即使他们真的想阅读的话。”
第2章 创造性构建
沃特迪斯尼是美国梦的忠实信徒,因为他就置身其中。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一直敢于拥抱变化并承担新的风险,从而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功地把美国中西部家庭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传给了一代又一代人。
第3章 真正的勇气
联邦快递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创始人泰德特纳,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但他们仍然倾其所有、孤注一掷地去冒险创业,并凭借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商业直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第4章 打破旧思维
在马戏表演和咖啡店这样的传统市场开创事业,堪称创新领域中挑战性的工作,然而太阳马戏团和星巴克咖啡却通过将顾客体验发挥到极致,开发出了全新的市场空间,并再次证明市场机会无处不在。
第5章 后来者优势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和谷歌公司,用极具说服力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市场先行者并不能保证永远占据行业标杆的位置,动作迅速的市场追随者,通过提供出众的产品、服务和执行力,常常会在行业先驱的后背留下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冷箭”。
第6章 直面失败
亨利福特的前两家汽车公司都以失败告终,而其第二家公司被接手之后就变成了“凯迪拉克”,而他创立的第三家公司则深深影响了社会。迪安卡门和约翰德罗宁创业失败的经历,同样也会给满怀激情的创业新人们带来启示。
第7章 误入歧途
大多数创业者都会在歧途面前悬崖勒马,但总有一些会铤而走险,德崇证券的迈克尔米尔肯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因近乎垄断美国垃圾债券市场而赚得盆满钵满,但其终局却因内幕交易和欺诈而锒铛入狱。
第8章 保持进取心
当下世界各地的大公司都在渴求创新,但它们大多并不拥有相应的文化、领导力和长期的活力。于是,“原本可以拥有整个计算机行业”的美国施乐公司,就成为了“大公司如何失去一次绝好机会”的反面典型。
第9章 创新的典范
史蒂夫乔布斯说:“工作会占据你生命的绝大部分,而使自己真正满足的途径,就是去做你认为伟大的事情,并且爱你所做的事情。”皮克斯公司是乔布斯的第二次创业努力,同时也是他的至爱。
第10章 爱冒险的资本
在21世纪,创新很可能是昂贵且充满风险的,这种组合往往会引起大多数投资者的排斥。但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却有这么一群专业投资者,尽情享受着培育新企业的风险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第11章 高尚的事业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是“社会企业家”的典范,他通过创立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国所进行的创业实践,将继续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并获得广泛的赞赏、支持和尊重。
第12章 企业型政府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位大胆的总统,他带领国家通过高风险、高成本的努力来结束战争,“曼哈顿计划”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在罗斯福身上展现出了企业家所具有的倾向和技能。
第13章 政府的作用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政府,必须制定一个能够长期培育系统化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公共政策目标,并实施一套经深思熟虑的、适合现有文化规范的多维政策组合,才能实现创新驱动转型。
第14章 唯创新不死
在过去的250年间,每一次技术主导的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创新,都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颠覆式的改变;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静止不动就等于放弃,只有创新才能生存。
致谢
哈里斯的书更关注创新的执行层面……凭借其近三十年的创业投资经验,他向读者展示的不仅仅是理论,而是实践。
——费尔达哈迪蒙,美国柏尚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曾获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终身成就奖
太阳马戏团、《花花公子》杂志、CNN、星巴克、联邦快递和格莱珉银行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创新,但它们的成功更是源于创业者的苦心经营和执行。哈里斯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案例研究,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种子成长为大树,而有些却未能如愿。
——哈罗德埃文斯爵士,《他们创造了美国》的作者
哈里斯的书向我们恰当地揭示了,成功的企业家是多么稀有,而要成为改变整个社会面貌的创新型企业家又要克服多么高的障碍。
——马克希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主席
“发明”(invention)一词在词典中是这样被定义的:“发明,是经由研究和实验所得出的新的工具或新的方法。”在这个定义中,我们找不到任何有关“有用”“物美价廉”,或是“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困难”等字眼。在美国,只有约10 ﹪的专利申请,能够包含有意义的、可以造福普通民众的商业价值—无论这种价值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发明往往是创新的先导,在发明产生了一段时间后,创新则会为将来的发明奠定基础,从而为艺术、政治、商业和科技的进步提供强大的再生引擎。在这个建设性过程中,发明与创新互为基础、互相促进,从而产出更多的创新成果,推动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一百五十年间,变化的速度一直在加快,这也同样导致了从发明到创新的时间跨度不断地被压缩。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伟大的发明家穷困潦倒一生,科学家们虽坐拥数不清的专利,却从未将专利成果变为惊人的销量。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典型,他虽然是一位发明家,但不能算是一位创新家。1876 年,他申请了“语音电报”的专利,并据此建立了全新的交流方式。然而,缺乏野心和技巧的他,未能把这项伟大的发明变为一桩生意。要把“电话”这一概念转化为实用设备,意味着需要制造自动配电盘,安装电话线,并且销售出足够数量的电话机—毕竟还需要有人来接听你拨出的电话。正如英特尔联合创始人、集成电路共同发明人鲍勃·诺伊斯所言,“商人是不可能自己发明电话机的。这件事必须由一位特立独行者来完成—那个从事聋哑人教育的人竟然动了如此疯狂的念头,要通过一根电线来传递人类的声音……而商人则不同,他会在进行商业化之前先做市场调查;但是,由于电话机根本不存在,因此他会作出‘电话机市场等于零’的结论”。诺伊斯强调了发明家、创新家和生意人的术业有专攻,即便在各司其职的时候也是如此。幸运的是,西奥多·威尔拥有足够多的商业技巧,他创办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将贝尔激动人心的发明变成了一桩生意,让“贝尔系统”这个名字响遍全国。
托马斯·爱迪生则是个例外。他注册了约1100 件专利,这使得他成为了美国历伟大的专利持有人之一。他曾说过:“如果一项发明无益于帮助别人,我就不会去完善它……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我就去发明什么。”他发明了私人电报机、股票报价机、电影、电椅、留声机,以及一种能将声波放大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使得电话的广泛使用变为可能。爱迪生明白,发明白炽灯泡本身仅仅是一种“新奇的玩意儿”,除非他能够设法把灯泡装在物美价廉而又安全可靠的配电系统上。他努力为自己的风险投资筹措资金,设立了相关机构,开发了规模化生产流程,围绕着他的发明来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他发明、组装、商业化地推广发电机,使其能够大规模地传输个人与商家都能够用得起的电力,终创造了我们现在享有的方便生活。总而言之,爱迪生的发电设施和用电设备,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组合,这也为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