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36485
第1章 网络综合布线概述 (1)
1.1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1)
1.1.1 综合布线系统的产生和特点 (1)
1.1.2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2)
1.1.3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标准、原则和步骤 (3)
1.2 综合布线软件环境 (4)
1.2.1 OpenOffice.org办公套件简介 (5)
1.2.2 Autodesk AutoCAD 2010(中文版)简介 (8)
1.3 综合布线硬件设备 (9)
1.3.1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设备简介 (9)
1.3.2 网络配线实训装置简介 (11)
1.3.3 配套工具箱 (14)
1.4 综合布线评价 (15)
1.4.1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评价项目 (15)
1.4.2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管理评价要求 (15)
1.4.3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评价标准 (16)
第2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9)
2.1 综合布线设计概述 (19)
2.1.1 综合布线常用术语 (19)
2.1.2 综合布线常用符号与缩略词 (21)
2.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2)
2.2.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概述 (22)
2.2.2 系统分级与组成 (23)
2.2.3 线缆长度划分 (25)
2.2.4 系统应用 (25)
2.2.5 屏蔽布线系统 (26)
2.2.6 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 (26)
2.2.7 工业级布线系统 (27)
2.3 综合布线系统配置设计 (27)
2.3.1 工作区 (27)
2.3.2 配线子系统 (28)
2.3.3 干线子系统 (29)
2.3.4 建筑群子系统 (29)
2.3.5 设备间和进线间 (29)
2.3.6 管理间 (30)
2.4 综合布线系统指标 (30)
2.5 综合布线安装工艺要求 (31)
2.5.1 综合布线施工的基本要求 (31)
2.5.2 工作区 (32)
2.5.3 电信间 (32)
2.5.4 设备间 (32)
2.5.5 进线间 (33)
2.5.6 线缆布放 (34)
2.6 综合布线系统配置设计实例 (34)
第3章 综合布线工程测试和验收 (36)
3.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36)
3.2 综合布线验收规范概述 (38)
3.3 综合布线环境检查 (38)
3.4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39)
3.5 设备安装检验 (40)
3.6 线缆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41)
3.6.1 线缆的敷设 (41)
3.6.2 保护措施 (43)
3.7 线缆的端接 (45)
3.8 工程电气测试 (46)
3.8.1 测试项目及含义 (46)
3.8.2 测试方法及内容 (47)
3.8.3 测试记录 (50)
3.9 管理系统验收 (51)
3.10 工程验收 (51)
3.10.1 编制工程验收文件 (51)
3.10.2 综合布线工程质量检查 (53)
第4章 网络综合布线常用器材和工具 (54)
4.1 网络综合布线常用器材 (54)
4.1.1 水晶头 (54)
4.1.2 双绞线 (54)
4.1.3 同轴电缆 (59)
4.1.4 光缆 (59)
4.1.5 线管与线槽 (60)
4.1.6 桥架 (61)
4.1.7 面板与底盒 (61)
4.1.8 配线架 (62)
4.1.9 机柜 (62)
4.1.10 标签 (62)
4.2 综合布线常用工具 (64)
4.2.1 打线工具 (64)
4.2.2 线缆分析仪 (65)
第5章 综合布线的基本操作 (66)
5.1 配线端接的基本操作 (66)
5.1.1 配线端接原理 (66)
5.1.2 网络双绞线剥线基本操作 (66)
5.1.3 RJ-45水晶头的端接原理和方法 (67)
5.1.4 网络模块端接原理和方法 (69)
5.1.5 网络机柜内部配线端接 (70)
5.2 网络布线基本操作 (71)
5.2.1 实训设备螺孔使用方法 (71)
5.2.2 线管的安装 (71)
5.2.3 线槽的安装 (72)
5.2.4 桥架的安装 (73)
5.2.5 壁挂式机柜的安装 (74)
5.2.6 立式机柜的安装 (74)
5.2.7 线管弯管成型 (75)
5.2.8 线槽拐弯 (76)
5.2.9 支架固定 (77)
第6章 网络配线技术 (78)
6.1 网络配线基本操作 (78)
6.1.1 网络跳线测试仪的使用 (78)
6.1.2 RJ-45水晶头的端接原理 (78)
6.1.3 RJ-45水晶头端接和跳线制作步骤 (79)
6.1.4 压接线实训仪的使用 (80)
6.2 模块端接 (81)
6.2.1 模块端接的原理 (81)
6.2.2 模块端接的方法和步骤 (81)
6.3 网络配线实训 (83)
实训一 标准网络机柜和设备安装实训 (83)
实训二 网络模块端接实训 (84)
实训三 网络配线架端接实训 (85)
实训四 110型通信跳线架端接实训 (86)
实训五 RJ-45水晶头端接、跳线制作和测试 (87)
实训六 简单链路实训 (90)
实训七 复杂链路实训 (91)
第7章 工作区子系统布线 (93)
7.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规范 (93)
7.2 工作区子系统的安装要求 (94)
7.3 工作区子系统布线实训 (94)
实训一 信息点统计 (94)
实训二 编制信息点端口对应表 (96)
实训三 网络插座的安装和模块压接 (97)
实训四 工作区线槽/线管布线 (99)
第8章 配线子系统布线 (102)
8.1 配线子系统的设计规范 (102)
8.2 模拟建筑物配线子系统布线设计 (103)
8.3 配线子系统布线实训 (104)
实训一 线管布线安装实训 (104)
实训二 Φ?20 PVC线管墙面布线 (106)
实训三 Φ?40 PVC线管墙面布线 (109)
实训四 线槽布线安装实训 (113)
实训五 宽20 PVC线槽墙面布线 (115)
实训六 宽40 PVC线槽墙面布线 (119)
实训七 线管线槽支架固定布线 (123)
实训八 水平桥架布线 (125)
实训九 桥架布线安装实训 (127)
实训十 配线子系统布线综合实训 (128)
第9章 干线子系统布线 (129)
9.1 干线子系统布线概述 (129)
9.2 干线子系统布线的设计规范 (129)
9.3 干线子系统布线要注意的问题 (130)
9.4 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法 (131)
9.5 干线子系统布线实训 (131)
实训一 干线子系统线管布线 (131)
实训二 干线子系统线槽布线 (133)
实训三 线槽/线管综合布线 (135)
实训四 钢缆扎线实训 (136)
第10章 设备间子系统布线 (140)
10.1 设备间子系统概述 (140)
10.2 设备间子系统布线的设计规范 (141)
10.3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的安装要求 (141)
10.4 设备间子系统布线实训 (142)
实训一 机柜安装实训 (142)
实训二 配线架、理线环安装实训 (144)
第11章 电信间子系统布线 (146)
11.1 电信间子系统布线概述 (146)
11.2 电信间子系统布线的设计规范 (146)
11.3 电信间子系统布线安装工艺要求 (147)
11.4 综合布线标识 (147)
11.4.1 线缆标识 (148)
11.4.2 配线面板/出口面板的标识 (149)
11.4.3 标签/标识的分类结构和基材的选择 (149)
11.4.4 标签打印机的选择 (150)
11.4.5 标签类型选择 (151)
11.4.6 标签的色码标准 (152)
11.4.7 布线标识 (153)
11.5 电信间子系统布线实训:设备安装 (153)
第12章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 (156)
12.1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概述 (156)
12.2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的设计规范 (156)
12.3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的安装工艺要求 (157)
12.4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实训:进线间入口管道铺设 (158)
第13章 光纤工程 (160)
13.1 光纤 (160)
13.1.1 光纤概述 (160)
13.1.2 光纤的传输原理和工作过程 (162)
13.1.3 光纤的连接 (163)
13.2 光纤配线系统构成 (164)
13.2.1 住宅光纤配线系统 (164)
13.2.2 工业园区和专用网光纤配线系统 (165)
13.2.3 公共建筑光纤配线网络构成 (165)
13.3 光纤配线系统拓扑结构 (166)
13.3.1 环状网络拓扑结构 (166)
13.3.2 星状网络拓扑结构 (167)
13.3.3 树状网络拓扑结构 (167)
13.4 光纤安装设计 (167)
13.4.1 光纤线路敷设方式确定原则 (167)
13.4.2 室外光缆敷设 (169)
13.4.3 楼内光缆敷设 (171)
13.4.4 管道利用率与弯曲度 (173)
13.4.5 传输线路接地 (174)
13.5 光缆施工 (174)
13.5.1 桥架安装 (174)
13.5.2 线槽安装要求 (174)
13.5.3 园区光缆布放 (175)
13.5.4 楼宇(建筑物内)光缆布放 (179)
13.5.5 入户光缆布放 (180)
13.5.6 光纤配线设备安装 (181)
13.6 光纤系统测试 (182)
13.6.1 光纤布线系统的一类测试 (182)
13.6.2 光纤链路测试模型 (182)
13.6.3 测试要点 (185)
13.6.4 双光纤、双向、双波长测试选择 (186)
13.6.5 卷轴(心轴)光纤测试 (186)
13.6.6 测试模式和测试跳线的选择 (188)
13.6.7 非现场测试 (189)
13.6.8 测试仪器的常规操作程序
当前,职业教育大赛发展迅速,从2011年起全国中职级比赛项目由10个专业类别35项增加至12个专业类别45个比赛项目,综合布线是大、中专主要赛项之一。大赛促进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了教学改革,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对职业教育近些年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成果的检验。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技术领域和市场,现在随处可见遍布各行各业的综合信息系统,如交通、小区物业、商场、银行等的监控系统、社区楼宇安防系统、智能小区信息化网络等,可以说21世纪是网络综合布线的世界,市场急需大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人员,需要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进行创新研究和推动技术发展,也需要大批生产制造技术工人,更需要大批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这些岗位非常适合职业院校的学生,也为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领域。根据2011年初国内综合布线行业研讨会上生产厂家和工程公司等多名行业资深专家提供的资料和经验,结合北京市数据综合分析,2012年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行业全国从业人数就达 96.4万人,其中北京市为13.8292万人。按照以往综合布线行业每年25%的增长速度计算,预计全国每年需要新增加就业人员12万人。
在对网络综合布线产业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规格及培养模式做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布线大赛教程的现状,编者结合近几年全国部分省级综合布线选拔赛和综合布线大赛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项目为主线,融入综合布线理论知识,并精选部分省市选拔赛试题和国家大赛试题;依据《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编者根据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实际,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源头,经分析、归纳、提炼,精心设计了这本适合中职、高职学校学生学习,针对中、高职学校技能大赛的、实用性很强的教程,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力求达到“操作技能熟练,理论知识够用”的教学目标。
本书为实训教材,全书共14章,含有39个实训。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项目的介绍,综合布线设计、测试和验收,综合布线的常用器材和基本操作,网络配线技术,光纤工程,综合布线各子系统布线,以及综合布线实训,并附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验收规范。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主要介绍综合布线的分类、设计规范、教学及技能大赛的软/硬件环境、综合布线的评价标准等;
第2章介绍综合布线的常用术语和系统设计的安装工艺要求;
第3章介绍综合布线工程测试和验收项目的内容和方法;
第4章介绍基本的网络布线常用器材和工具;
第5章介绍网络配线端接和网络布线的基本操作;
第6章介绍端接原理以及端接方法和步骤,通过7个实训,详细介绍配线实训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7章介绍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规范和安装要求,通过4个实训,介绍工作区的插座、模块、线槽和线管布线;
第8章介绍配线子系统的设计规范,通过10个实训,介绍配线子系统线管、线槽和支架的安装方法;
第9章介绍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设计规范,通过4个实训,介绍干线子系统线管、线槽和钢缆的扎线方法;
第10章介绍设备间子系统的布线设计规范和设备安装要求,并通过2个实训介绍机柜、配线架和理线环的安装方法;
第11章介绍电信间子系统布线的设计规范和安装工艺要求,并通过实训介绍电信间设备的安装;
第12章介绍建筑物子系统的设计规范和安装工艺要求,并通过实训介绍进线入口管道的敷设方法;
第13章介绍光纤配线的构成、光纤配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光纤的安装设计、光缆施工、光纤测试的方法和步骤,通过3个实训详细介绍光纤的熔接、光缆的敷设和光纤的 测试;
第14章通过7个综合项目实训,主要是省大赛和国家大赛的真题,介绍省级、综合布线大赛的基本出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本书的编写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所设定的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操作的教学环境是在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中进行的,体现了中等、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同时也加大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信息量,保证了实训课堂教学有较高的效率。本书可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项目的指导用书和学习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参考书。
本书由邓泽国主编。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驻辽宁代表杨欢庆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编写过程中也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和互联网资料,由于无法一一查明原作者,所以不能准确列出出处,敬请谅解。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欢迎专家、读者批评指正。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邓泽国
2018年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