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63571丛书名: 21世纪高等开放教育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全球各类自然、人为灾害事故频发,不但给民生造成巨大损失,也易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不可避免地对政府的管理形成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的提升,公共安全管理作为一种行业和学科,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广泛研究,本书正是基于这些研究的成果,系统地介绍了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本书具体介绍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理论、历史沿革,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管理系统、管理阶段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公共安全管理现状,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政府及民间组织如何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如何制定有效可行的灾害减除和应变措施,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了解公共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目 录
章 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第二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
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美国公共安全管理的8个基本原则
第三章 公共安全权益人
节.公共安全权益人的概念和由来
第二节 公共安全权益人的分类
第三节.公共安全权益人的权益和职责
第四节.公共安全权益人权益和职责的实现
第五节 权益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四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运作
节 公共安全管理组织运作的功能
第二节.单一制国家的EM组织运作模式
第三节.联邦制国家的EM组织运作模式
第四节 EM中的非政府组织运作模式
第五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系统支撑
节 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第三节.通信与信息系统
第四节.应急资源管理系统
第五节.后勤保障系统
第六章 公共行政与公共安全管理
节 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第二节.日本概况
第三节.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演进
第四节.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五节.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内容及特点
第六节.日本危机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公共安全管理流程
节 .灾害与危险
第二节.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基本逻辑
第三节.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公共安全规划
节.公共安全规划的概念与必要性
第二节 公共安全规划的依据
第三节 公共安全规划的内容
第四节.公共安全规划的重点区域
第五节.家庭公共安全规划
第九章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节.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与法制背景
第二节.我国公共安全法律法规理论基础
第三节.我国公共安全基本法———《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四节.我国公共安全专门法———《安全生产法》
第十章 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节.文化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安全文化的内涵与我国的现状
第三节.安全文化的建设
第四节.建设守法的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第三节.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第二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
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美国公共安全管理的8个基本原则
第三章 公共安全权益人
节.公共安全权益人的概念和由来
第二节 公共安全权益人的分类
第三节.公共安全权益人的权益和职责
第四节.公共安全权益人权益和职责的实现
第五节 权益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四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运作
节 公共安全管理组织运作的功能
第二节.单一制国家的EM组织运作模式
第三节.联邦制国家的EM组织运作模式
第四节 EM中的非政府组织运作模式
第五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系统支撑
节 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第三节.通信与信息系统
第四节.应急资源管理系统
第五节.后勤保障系统
第六章 公共行政与公共安全管理
节 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第二节.日本概况
第三节.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演进
第四节.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五节.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内容及特点
第六节.日本危机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公共安全管理流程
节 .灾害与危险
第二节.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基本逻辑
第三节.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公共安全规划
节.公共安全规划的概念与必要性
第二节 公共安全规划的依据
第三节 公共安全规划的内容
第四节.公共安全规划的重点区域
第五节.家庭公共安全规划
第九章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节.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与法制背景
第二节.我国公共安全法律法规理论基础
第三节.我国公共安全基本法———《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四节.我国公共安全专门法———《安全生产法》
第十章 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节.文化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安全文化的内涵与我国的现状
第三节.安全文化的建设
第四节.建设守法的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章 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学习导引
同学,在你打开电脑浏览到此的时候,你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在学习和了解公共安全,这是为了在我步入社会之后,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我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我懂得、我知道如何去处置。这样想对不对呢?答案是不完全对。作为一个公民,能有公共安全意识并愿意为它而努力,这是对的;公共安全并不是只对他人而言,也包括我们自己。那么这里的安全到底是指什么呢?是不是说就是我作为社会个体,不受欺负、人身不受威胁呢?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公共安全的 范围要远远超出这一范围。我们能坐下来学习,不担心所谓的飞来横祸,不担心“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情形;在路上不用担心的状况,相信有交通规则、信号系统,还有交通警察的管理等,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出行的安全;打开水龙头直接做饭、饮用,而不担心里面的水会怎么样……实 际上,这一切都与公共安全紧密相关。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安全的基本含义,知悉对安全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2)了解我国古代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采取过什么样的措施。
(3)从公共安全管理的视角掌握我国历代的救灾思想和政策,了解我国历代政府设置的灾害管理机构。
(4)重点学习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包括前公共安全管理时期、民防时期和成熟时期三个阶段,掌握公权力进入公共安全领域的历程。
知识结构
从“安全”这一基础概念出发,理解人类对于安全的需求是客观的、共同的。从我国古代对于安全的认知和应对的视角,了解对于自然灾害所采取的减灾、救灾、防灾一系列措施都是公共安全管 理的初级层次但也是重要方面。现在的公共安全管理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灾害的管理,还有生产事故、卫生事件、社会事件等的管理,以美国为重点,厘清现代公共安全管理基本的发展脉络。
知识点1.安全
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没有事故”。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安”是“平安”,“全”是“健全”,所以狭义的安全就可以理解为“人身平安,身体完整且不受伤害”。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应当把人的心理加入进来,因为人只所以为人,就是人是有思想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条件反射),成语“惶恐不安”表达的就是人如果心理上处于担忧、恐惧状态,人也就处于不安全的情境。如果人总是受到外在的威胁,无论是来自自然界的灾难预警还是来自社会的、其他人的行为,人就不可能获得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书中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古代社会,影响人类安全的主要是自然灾害,如洪水、大雪、台风,同时还有来自野生动物的威胁;具体到人群,不同部落、不同族群、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是人的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在人们的物质财富很少时,安全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命安全。在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安全的范围逐步扩大,除去战争因素外,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自然灾害,只不过扩大到了影响农作物、牲畜生长 的那些自然因素了,例如旱灾、蝗灾等。到了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技术风险、环境破坏乃至经济 危机等,逐步纳入了“安全”的范畴。在现代意义上,安全遍布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基 本的需求。例如,叙利亚的持续战乱,使叙利亚人民的安全没有保障,形成大量的难民,他们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希望到相对安全的欧洲国家去生活。又如,日本“3·11大地震”之后,福岛核电站受到破坏,周围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否则安全必将受到重大威胁。再如,环境严重污染导致的城市雾霾,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必须下大气力从根本上进行治理,甚至不惜工厂企业停工停产等。在我国,人民在安全方面的诉求如何才能得到保护和实现呢?各级政府承担着主要的安全管理责任(见图1—2),这就是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
学习导引
同学,在你打开电脑浏览到此的时候,你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在学习和了解公共安全,这是为了在我步入社会之后,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我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我懂得、我知道如何去处置。这样想对不对呢?答案是不完全对。作为一个公民,能有公共安全意识并愿意为它而努力,这是对的;公共安全并不是只对他人而言,也包括我们自己。那么这里的安全到底是指什么呢?是不是说就是我作为社会个体,不受欺负、人身不受威胁呢?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公共安全的 范围要远远超出这一范围。我们能坐下来学习,不担心所谓的飞来横祸,不担心“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情形;在路上不用担心的状况,相信有交通规则、信号系统,还有交通警察的管理等,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出行的安全;打开水龙头直接做饭、饮用,而不担心里面的水会怎么样……实 际上,这一切都与公共安全紧密相关。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安全的基本含义,知悉对安全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2)了解我国古代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采取过什么样的措施。
(3)从公共安全管理的视角掌握我国历代的救灾思想和政策,了解我国历代政府设置的灾害管理机构。
(4)重点学习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包括前公共安全管理时期、民防时期和成熟时期三个阶段,掌握公权力进入公共安全领域的历程。
知识结构
从“安全”这一基础概念出发,理解人类对于安全的需求是客观的、共同的。从我国古代对于安全的认知和应对的视角,了解对于自然灾害所采取的减灾、救灾、防灾一系列措施都是公共安全管 理的初级层次但也是重要方面。现在的公共安全管理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灾害的管理,还有生产事故、卫生事件、社会事件等的管理,以美国为重点,厘清现代公共安全管理基本的发展脉络。
知识点1.安全
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没有事故”。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安”是“平安”,“全”是“健全”,所以狭义的安全就可以理解为“人身平安,身体完整且不受伤害”。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应当把人的心理加入进来,因为人只所以为人,就是人是有思想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条件反射),成语“惶恐不安”表达的就是人如果心理上处于担忧、恐惧状态,人也就处于不安全的情境。如果人总是受到外在的威胁,无论是来自自然界的灾难预警还是来自社会的、其他人的行为,人就不可能获得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书中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古代社会,影响人类安全的主要是自然灾害,如洪水、大雪、台风,同时还有来自野生动物的威胁;具体到人群,不同部落、不同族群、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是人的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在人们的物质财富很少时,安全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命安全。在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安全的范围逐步扩大,除去战争因素外,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自然灾害,只不过扩大到了影响农作物、牲畜生长 的那些自然因素了,例如旱灾、蝗灾等。到了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技术风险、环境破坏乃至经济 危机等,逐步纳入了“安全”的范畴。在现代意义上,安全遍布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基 本的需求。例如,叙利亚的持续战乱,使叙利亚人民的安全没有保障,形成大量的难民,他们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希望到相对安全的欧洲国家去生活。又如,日本“3·11大地震”之后,福岛核电站受到破坏,周围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否则安全必将受到重大威胁。再如,环境严重污染导致的城市雾霾,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必须下大气力从根本上进行治理,甚至不惜工厂企业停工停产等。在我国,人民在安全方面的诉求如何才能得到保护和实现呢?各级政府承担着主要的安全管理责任(见图1—2),这就是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