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621152
别有洞天
印象紫竹院
“紫竹梦”——我们的中国梦
我和筠石苑的缘分
紫竹院石雕塑——娥皇女英
友贤山馆
收四时之烂漫纳千顷之汪洋
——访原北京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院长刘少宗
陶然亭
紫竹院公园——我们的家
心动紫竹院
免票后的甜酸苦辣
为园而歌
烟雨朦胧紫竹院
飘散雪一样颜色花朵的芦苇
因为有竹
写给紫竹院公园
紫竹院里话今昔
什刹海
免票不免责管理上台阶
公园文化与文化景观
紫竹院石雕塑——夜月
紫竹院石雕塑——跨海东征
以人为本抓实效管理服务铸亮点
漫漫寻竹路
紫竹院部分竹品种介绍
阅古楼
福荫紫竹院的前世今生
我爱紫竹院
“紫竹”原为铁竿荻
难忘昔日活鱼食堂
紫竹院亭桥馆房的意境美
竹韵荷风衬书香
五色土
野花草礼赞
澄鲜湖上画中游
紫竹院中竹文化
从厕所的变化看公园的发展
人在园中游德在心中守
绿竹连五洲竹韵传四海
——紫竹院公园与国际竹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竹荷文化三阶段
紫竹院竹文化节一览表
封面:春到紫竹院
跨页:紫御湾
封底:金镶玉
印象紫竹院
我对紫竹院不但熟悉,而且还有很深的感情。
时光倒回去四十年,十七八岁的我,在西郊八里庄的一个木制品厂当工人。工厂离紫竹院很近。那会儿的紫竹院几乎是一个荒废的园子。记忆中的园子,有个水面很大的湖,有不少沧桑的老树,还有一个颓败的占塔,此外,几乎没什么景观。当然进园也不要门票,骑着自行车可以在园子里自由穿行。
那时的北京城没有现在这么大,紫竹院的位置算是郊区了,周边没有高楼大厦,举目四望尽是菜地,园子北边的长河也没有疏浚,平时游人稀少,异常冷清。不过,这里的深幽宁静,倒也让人能觅得一些野趣。那时,我之所以常去这个园子,不是因为它的景致诱人,而是它的荒芜和静谧。
园子里那个湖.确有几分原生态,春秋季节,气候和暖,宽阔的水面湛蓝透绿,站在湖边,能看到远处的西山,夕阳西下,把最后一抹余晖洒在湖面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波光粼粼,微风轻轻摇曳着岸边的垂柳和稀疏的芦苇,婆娑作响,有如跟我絮语。身边没有一个人,四周俱寂,甚至没有了鸟鸣。都市的喧嚣和世间的嘈杂,突然之间消失了。暮色之中,烦躁的心一下沉静下来,枯寂的心灵仿佛被这里的安宁过滤了。什么烦恼忧愁都离我远去,我的心神似乎和这个园子融为一体。多少次,这个园子陪我度过苦闷和寂寞的时光,给我驱散了心头的阴霾。
这也许是园子的荒凉带给我的心灵写意。一个园子的兴衰,让我体会到世态的炎凉,当我呼吸着园里寂寞的空气时,我禁不住的遐想,几十年以后的紫竹院会是什么样?哦,那时的紫竹院真像是一个被遗弃的老妪,又像是一个被冷落的少女,孤独寂寞,羞羞答答地躲在都城的角落里,期盼着得宠的那一天,期待着出头之日。这似乎也是我那时的心境。
对紫竹院的情有独钟,让我忽略了许多应该关注的事情。我似乎把它视为我的青春期心灵的栖息地,或者说是我的人生长河中,精神航船曾经停泊的一个港湾。突然有一天,当有人在我的印象深井投进一颗石子,我的沉梦一下惊醒了。
我有个朋友是画家。他是在四川老家长大的,特别喜欢竹子,也擅长画竹。一天,他送给我一幅名叫《竹风》的画,我细细品味,确有几分郑板桥的遗韵。于是,我们聊起了竹子,他给我讲了许多有关竹子的故事,还饶有兴味地背诵了几首写竹子的古诗。
其实,大凡有文化的人都对竹子情有独钟,梅兰竹菊,被中国古代文人誉为“四君子”。竹子中通外直,虚心劲节,四季常青,宁折不弯,高风亮节,清淡高雅,质朴淳厚,文静典雅,一尘不染,古人的这些赞美之词集中于竹子身上,可见其品格的高尚。还是儿时,我便会背苏东坡写竹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谁也不甘当不可医的俗人,可是竹子跟桔子一样,它产自南国,对于北方人来说,别说居有竹,就是城有竹,都是一种奢望。
朋友说竹,我也只有听的份儿。但是,朋友聊到最后,突然问我:北京有个紫竹院,你去过吗?噢,他真是问到点上了:这个园子我真是太熟了!“紫竹院,那里一定有竹子吧?”啊!我猛然有一种中枪的感觉,脑海里划过一道电光:紫竹院,哎呦,去了不知多少次的园子,我怎么偏偏会忽略了它的名字呢?紫竹院有没有竹子?我一时也答不上来了。
“我陪你去看看吧。”情急之中,我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个主意。
三月的北京,春风和煦,紫竹院的树绿了,湖水蓝r,小草也被春风吹醒,忍不住探出脑袋张望。在这种春的气息中,我和我的画家朋友在园子里觅竹,遗憾的是我们找遍了整个园子,也没有发现竹子的影子。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