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33193
不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游戏,二者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就是缘于这个道理。别说孩子厌学,孩子对于学习并不会天生抵触,之所以会厌学,只是因为父母不懂教育。
正所谓“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追究厌学的根源,会发现大都来自父母或其他亲人的错误教育行为。本书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入手,通过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给出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实用方法。不论孩子是处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甚至是大学阶段,这些方法都值得孩子父母认真阅读,以便从中受到启发。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的意义
1. “好好学习”的教育为何总失效 / 2
2. 学习不是强加给孩子的任务 / 5
3. 孩子破坏学习秩序的深层原因 / 9
4. 亲子交流:一起探讨学习的意义 / 11
5.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14
6.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17
第二章 找到学习的驱动力——有动力,孩子自然愿意学习
1. 创造条件让孩子自主学习 / 20
2. 请及时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 23
3. 提高效率,避免拖延 / 26
4. 抵触、厌学和粗心有关 / 30
5. 如何纠正粗心的孩子 / 32
6. 时间管理训练 / 35
第三章 不吼不叫营造学习氛围——孩子学习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1. 不吼不叫,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最重要 / 40
2.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外因 / 43
3.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内因 / 47
4. 精神领域的学习障碍 / 51
5. 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 53
6. 学习中的亲情互动、共同成长 / 55
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愉悦感——让孩子成为能够快乐学习的人
1. 学习不仅仅是功课和补习班 / 60
2. 孩子不是机器,你也不是 / 63
3. 让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一起玩耍 / 67
4. 学习的权利,请让孩子自己行使 / 69
5. 学习是自己的,时间是共同的 / 72
6. 如何“对付”不想学习的孩子 / 76
第五章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帮孩子找到“对”的学习方法
1. 学习事倍功半,可能是方法不对 / 80
2. 了解孩子的思维和学习特点 / 83
3. 一针见血,找到“对”的学习方法 / 86
4. 点式检查法:让孩子不再马虎 / 89
5. 最后期限法:强化学习的时间观念 / 92
6. 列清单法:学习从此不再一片混乱 / 95
7. 亲子互动:和孩子一起学做思维导图 / 98
第六章 做好学习情绪管理——让孩子学习快乐、快乐学习
1. 别忽略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 102
2. 学习从不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 / 105
3. 引导孩子感受学习中的快乐 / 108
4. 孩子学习中遭遇挫折怎么办 / 112
5. 怎样处理孩子的厌学情绪 / 115
6. 专注学、尽情玩,劳逸结合最快乐 / 118
7. 亲子互动:一起从失败中找宝藏 / 121
第七章 怎样激发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比口头督促更管用
1. 正反馈:让孩子看到学习效果 / 126
2. 制订学习目标时要量力而行 / 128
3. 对比法:进步,让孩子学习更卖力 / 131
4. 竞争法:对手可激发学习潜能 / 134
5. 心锚法:让成功经验烙印在孩子心里 / 137
6. 亲子互动:“大”学生、“小”老师 / 140
第八章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良好的学习习惯胜过千言万语
1. 学习习惯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 144
2.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 148
3. 引导孩子坚持预习、复习 / 151
4. 说到做到:学习计划不落空 / 154
5. 先学习再玩耍,让孩子习惯延迟满足 / 157
6. 立即行动,从此不再“磨洋工” / 160
7. 亲子互动: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 163
第九章 学无止境,一同前行——在学习路上与孩子共同成长
1.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 168
2. 要求孩子学习,请自己先做到 / 171
3. 走出舒适区,和孩子一起学习 / 174
4. 分享学习经验是最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 177
5. 学无止境,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 / 180
6. 亲子互动:和孩子一起阅读 / 182
后记:
请别给孩子贴上“笨”标签 / 185
附录1 :孩子行为量表 / 187
附录2: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 204
没有厌学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不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游戏,二者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就是缘于这个道理。别说孩子厌学,孩子对于学习并不会天生抵触,之所以会厌学,只是因为父母不懂教育。
正所谓“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追究厌学的根源,会发现大都来自父母或其他亲人的错误教育行为。
首先,父母的日常行为会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父母如果天天读书学习,那么孩子就会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父母如果天天不读书不学习,或者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却在看手机、打牌、玩麻将、上网聊天,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而是父母在逼自己学习。
其次,父母的鼓励或指责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能够写好所有的汉字,也没有一个孩子不需要反复练习就能够准确计算加减乘除。有的父母性情急躁,没有耐心,看到初学写字的孩子写得不规矩或者有错字,就大声呵斥,这样就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孩子难免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予以真诚而热情的鼓励,那么孩子就会从学习中逐渐寻找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也就不会厌学了。
最后,父母的错误言行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喜欢攀比,经常说“你看××家的××,人家的××学得那么好,你是怎么学的?”“为什么别人能考好,你就总是考不好?”这些攀比的话堆积起来,就会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座大山,让孩子倍感压力,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还有的父母经常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而打骂孩子,这就更容易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厌恶。要知道,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性,孩子也一样,在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学习本就如同一场苦役,如果再因为父母的打骂,泯灭了这些孩子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欲望,那真的就是一种令人婉惜的结果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想学习,但父母不会教他,或者孩子想学习,但家里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因为家庭教育理念偏差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无用;等等。所以孩子厌学,反映出的大都是父母的问题。事实上,没有厌学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本书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入手,通过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给出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实用方法。不论孩子是处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甚至是大学阶段,这些方法都值得孩子父母认真阅读,以便从中受到启发。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与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的意义
1. “好好学习”的教育为何总失效
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每家的父母都会对孩子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可事实上,说了成千上万遍的“只要你好好学习”,最终的结果是被孩子置若罔闻。为什么“只要你好好学习”的教育总会失效?其实,失败的原因在于家庭的错误教育。“只要你好好学习”并不是说父母要把生活中的困难藏起来,不让孩子看到;也不是要把轻松的生活故意装扮得很残酷,让孩子感受挫折。正确的教育结果是让孩子直面正常的人生,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他,才能真正明白父母为什么只要他好好学习。
“只要你好好学习”的教育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疯狂提倡挫折教育。当下,很多教育机构都在疯狂倡导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仿佛当下中国的孩子,都是蜜罐里长大的,没经受过挫折一样。新闻里,报道着这样那样的虎爸虎妈,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坚强、自立而去刻意地制造挫折。
事实上,在国外也有挫折教育,但绝不是这种简单的故作挫折,比如,美国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就不是日本式的让孩子在雪地里跑步,而是让孩子去野营,去接触大自然,学习如何在野外生存以及生活的技能……
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刻意要求孩子体验我们的父辈们小时候吃过的苦,也没有必要故意让孩子吃苦,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活要求,不同的生活水平下有不同性质的挫折。我们要让孩子适应的是当下这个时代,而不是当年那个吃不饱穿不暖、出门没有代步工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单纯的唠叨“只要你好好学习”,已经没有太多价值,而且也不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价值。
强迫孩子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几乎很难体验到的挫折,从而认识到好好学习的必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属于行为脱节。孩子不仅很难体会到这种挫折的真正价值,而且会对这样的教育方式产生抵触心理。
所以,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验现在的生活,一起经受当下的挫折,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父母要做到的是以下两点:
(1)和孩子一起活在当下。当下的生活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成年人看来不算什么,但在孩子眼里,也许就是很大的挫折。比如,每天要去学校上课,不间断地要面对雾霾天气;或者要面对很多孩子,甚至很多不熟悉的孩子;再或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对于这些问题,父母大可不必太忧心,也不必太刻意,更不要低估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面对挫折的适应性,其实并不比成年人差很多,只要我们加以适当的引导,他们肯定能够跨过这些难关。
父母没有必要给孩子报名去上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也可以不带孩子去周游世界,只要让孩子参与到真实的生活中来,不娇不宠,让他和我们一样,直面真实的生活,他自然就会茁壮成长。
(2)珍惜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时光。每个孩子都是生活给父母的最珍贵的人生礼物,请父母一定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从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甚至到大学阶段,不管孩子存有多少学习问题,不管孩子表现得有多叛逆,只要父母耐心地、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学习,不简单说教,也不粗暴指责,更不打骂,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孩子就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一天天长大,而父母也会和孩子一起成长起来。
2. 学习不是强加给孩子的任务
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天赋各异,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语文、数学和英语,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排斥语文、数学和英语。因为每个孩子对不同学科的兴趣是不同的,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学好某个学科,而不顾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那么该学科的学习就会变成孩子的一项任务,而不是一种兴趣或者乐趣了。
学习不是强加给孩子的一项任务。一旦孩子把学习当成了任务,那么愉悦感就会相对减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愉悦的,很多学习在最初的入门阶段都是比较枯燥的,作为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使他对学习生出愉悦感,从而能够更加愉快地投入学习中去。
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其实并不是他真的不喜欢学习,而是有其他的原因。比如,10岁的四年级男孩嘟嘟,他非常不喜欢学习,也不遵守学校纪律,常常故意破坏规则,公然与老师对抗,并以此为乐。通过了解,我们才知道嘟嘟家离学校很远,而且嘟嘟的父母工作都特别忙,经常加班,所以常常放学很久了,嘟嘟还待在学校里等父母来接。
老师对嘟嘟的评价是在学校对规则不认同,和老师同学交往也始终不肯遵守约定好的秩序!学习中、课堂上、排队时,他总是以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行事。比如,老师让大家读书,他不读,老师走过去特意提醒他,他高兴了才会拿起书跟着读,不高兴了就会看看老师,然后从抽屉里取出课外书看,公然与老师对抗。
嘟嘟的同桌是个很老实的孩子,可嘟嘟总是欺负那个孩子,不是抢走那个孩子的文具,就是夺走那个孩子的课本,哪怕那个孩子正在用着,他也会一把从那个孩子手里抢过来自己用。老师过来调解,嘟嘟总是反问老师:你凭什么只说我不说他?
嘟嘟不仅不喜欢学习,还无视学习中的纪律和规则,这实在让人头疼。
其实嘟嘟的行为表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我们知道,孩子成长的动力是归属感,他在学校的学习中,之所以做出这类行为,就是因为对学习产生了对抗,缺乏归属感。
对于12岁之前的孩子,他们很难认识到成年人所谓的“学习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如果他们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任务,就会出现嘟嘟这样的行为,要么以打破学习规则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要么以破坏课堂纪律作为自暴自弃的手段。
孩子在成长中,为了得到父母足够的关心、重视和认可,就会以各种各样的行为来表现自己,有的是建设性的,比如,成就、合作、乖巧等;有的是破坏性的,比如,磨蹭、逆反、骚扰、执拗等。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无疑是他们表现自己的最好途径,或者认真学习,或者反抗学习。
通常孩子会先用建设性的好行为来获得关注和表扬,如果失败,就会用破坏性的不好行为来试探。嘟嘟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他,也没有时间表扬他,嘟嘟的好行为没有得到关注,学习没有为他带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当他用破坏性的不好行为试探,比如,调皮捣蛋、打架、破坏学习规则、抢同学文具、顶撞老师等来试图引起父母的关注时,父母和老师都会“中招”,每次都会生气、发脾气。虽然这些行为招致他被批评、责罚,然而他的目的却实现了——他得到了关注,因此他的学习表现不但不会改善,反而会愈演愈烈,并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成了他引起表现和老师关注的一种途径,一种任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