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09330
目录
先秦人性论:文本的探索 池桢
尹湾汉简《神乌赋》引《诗》问题复议:兼谈汉代《诗经》流传问题 赵争
从《女诫》到“贤媛”篇:论《世说新语》时代女性史观的变化 秦蓁
北朝漕运研究:以水次仓法为中心的考察 张晓东
写本时代知识传播中的真实与变形:以《云溪友议》为中心 唐雯
敦煌三界寺建置沿革考陈大为 王秀波
唐后期皇权继承及其间宦官权力变化研究 陈磊
宋元时期普陀山佛教圣地的发展与东亚文化交流 邹怡
北方谱系碑刻与宋元宗族变迁 周晓冀
诗圣地位之确立与唐宋草堂沿革述论 潘玥
清初江苏地区财政亏空案中的利益群体分析 龚浩
清代官修史志中的女性经济参与述论 徐宁
朝鲜李朝《备边司誊录》记载的中国明清海商史料选校(部分) 袁晓春
《经解入门》三题 王应宪
名、实之间的调适:从南洋公学师范院再探清末师范教育“以日为师”问题 胡端
许宝蘅与《掌故丛编》 柳向春
斗争还是妥协:略谈抗战时期评弹在上海的“畸形繁荣” 申浩
李约瑟眼中的传统中国医学:《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述评 康欣欣 唐志鹏
中国的“圣女贞德”:谭惕吾研究 赵中亚
先秦人性论:文本的探索
池桢
[摘要]本文依托文本对神话直至诸子百家时代的中国古典人性论进行了梳理。作者尽全力避免了把“人性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传统做法,抛弃了对上古智者有关人性问题之论述的哲学(史)式考察。文中的“人性论”是放置在情感的脉络中加以探讨的。中国古典人性论根本上就是一种浓烈情感的表达。这一情感指向的是:什么是好社会,如何创建一个好社会,以及如何实现一个更加完整和美善的自我。
[关键词]人性论;神话;情感;好社会
[作者简介]池桢,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200235
什么是人性论?在托马斯·华尔(Thomas F. Wall)看来,人性论应该回答如下三个问题:我们是什么(What
we are)?我们能是什么(What we can be)?我们应该是什么(What we ought be)?Thomas F. Wall, On Human
N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Belmont, C A., Australia: Thomson &
Wadsworth, 2005, p.12.与之相似,诺曼·查尼(Norman Chaney)认为人性论将为“我”——人性的载体——提供三个问题的答案:我能知道什么(What can I know)?我应当做什么(What ought I do)?我能期许什么(What can I hope)?Norman Chaney, Six Images
of Human Nature,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990, p.3.这些问题紧密联系,构成了关于人性论的整体性的三元结构。傅佩荣说:“任何人性论都必须涉及三个连贯的问题:,人性是什么?第二,人生该如何?第三,人心想如何?三者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体系。”
学者们更进一步指出人性论的具体指涉。诺曼·查尼认为至少存在着三种类型的人性论:“原初的(original)”,即解释人在生命形式上如何有别于其他生物;“文化的(cultural)”,它指出人作为一种与其他生物迥然有别的物种,如何根据自己的社会性需求来形构和重塑世界;“自主的(autonomous)”,其讨论的是“人”如何通过自我选择的、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与其他人的不同。Norman Chaney, Six Images of Human Nature, p.3.莱斯利·斯蒂文森(Leslie Stevenson)认为人性论的内容是:有关宇宙本质的背景理论;有关人的本质的基本理论;对人出了什么问题的诊断;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纠正之道。Leslie Stevenson, Seven 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9.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华尔强调应注重人的内在倾向性,即理性(reason)、情感(emotion)、欲望(desire)。Thomas F. Wall, On Human Nature,
p.9.这就是说,讨论人性不能离开对人的“基本的动机结构”的理解。柯雄文(A.S. Cua)认为,这个“结构”包括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情感(feelings)、欲望和性情(dispositions)。
据此,笔者认为,所谓人性论就是任何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的”生活的期望,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去生活的思考。一个主体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混溶了理性、感情和欲望。这里,笔者不采用哲学式的探究。罗姆·哈雷(Rom Harré)认为:西方古典哲学对人性的讨论建立在人的物质和精神属性完全不同的假设上。这就是在哲学上把人分裂为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两种存在:“理性”属于精神性的高级存在,而“感情”、“欲望”属于低级的物质性存在。这种二分法或许适用于西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但对中国古典思想而言,这种分裂性的人的存在是陌生的。哈雷强调这种“soul(灵魂/精神)”与“matter(物质)”的二元对立是在照顾西方读者的口味,背负了沉重的欧洲思想传统特别是基督教思想的传统;在讨论非西方思想时,显然应该避免之。
先秦时期的“理性”不是抽象的、超越性的哲学概念,而是对一种既适合个人的生活需求又与他人和社会调谐的普遍性规则的追求。这种理性不会脱离实在的人而成为一种超越性的自在;它源自人,也必将回归到人。“感情”就是古往今来我们所有人共有的普普通通的爱、恨、情、仇。“爱”不仅仅是对自己、家人的关怀,也包括了对其他人的生存状态的或明晰或隐含的关注;“恨”与“仇”则是对破坏了平淡从容生活的人、事甚至思想的厌恶和排斥;“情”既指男女之间、同性之间的情爱,也包含了发自内心的对陌生者遭受的不幸的同情。“欲望”在本文中,指的是对个人、家庭以至所有人都可享有的和平、甜美生活的渴望。理性、感情、欲望构成一个整体,而不是等级性的结构。三者中,没有谁可以高高在上去支配其他两个因素。没有欲望,我们就没有追求幸福的动力;没有感情,我们的追求就会变得盲目;而没有理性,我们在探索幸福的道路上就会变得狂野。先秦人性论隐含着这样一条准则:在人性中,理性、感情和欲望不可缺一;唯有这样,人性才是真实、完整和自然的。在本文显示的争论中,理性、感情和欲望都是情感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自然的情感,这些情感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再现过往生活的全貌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永远值得追寻却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伟大梦想。但笔者乐观地认为文本是生活的一部分,相信对先秦文本的解读至少可以部分地再现那个年代的人的情感世界。
本文的探讨开始于神话。神话或许能够揭示更久远年代的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看法。虽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神话故事已不是它们的原貌,但是其中保留了先民的一些真实的情感。瑰丽的神话故事在民间长久流传,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性论当然也不例外。长久以来,研究者们对先秦思想的认识集中在春秋战国诸子的文本。对诸子之前的思想,往往认为充满了荒诞、迷信,或者干脆认为它们无从稽考而不予理睬。大量商代卜辞的出土似乎更加深了我们的成见:在诸子时代之前,人们的思想是鬼神的王国,人还不知道自己是人。如果我们相信这种观点,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丰富、成熟且让人叹为观止的对人性的探讨,就会像一粒飞来之石,突兀地出现在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与之相反,我们应该更看重思想的连续性,相信神话所反映的更久远年代的思想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产生了影响,并成为他们创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神话中往往包含着浓烈的情感:先民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好奇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情感通过神话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一个人群共享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说神话是原始的,但这种原始在情感的表达上却更加真实。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讨论先秦人性论的时候,不应该也不可能忽视神话。在以下的简短讨论中,笔者将对袁珂整理出来的一些神话故事进行分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