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82708丛书名: 陈寅恪合集
陈寅恪先生史学论文集
从事汉唐史研究无法回避的经典著作
国内首部简体横排版陈寅恪著作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真实存在吗?
隋末唐初的“山东豪杰”是不是现在的山东人?
诗仙李白居然是“歪果仁”?
涵括20篇重磅论文,史料详实,条分缕析,抽丝剥茧
阐释一系列重要历史问题
《金明馆丛稿初编》为史家陈寅恪之论文集,收入作者手定的重要论文共二十篇,包括《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桃花源记旁证》《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等,涉及汉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典制、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完稿于1963年,但由于种种原因,1980年才得以首次出版。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锺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
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崔浩与寇谦之
支愍度学说考
《桃花源记》旁证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书《魏书·萧衍传》后
读《哀江南赋》
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
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
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书《唐才子传·康洽传》后
论韩愈
读《东城老父传》
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
四声三问
从史实论《切韵》
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而汉族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陈寅恪 (一八九〇年至一九六九年),出身世家,幼承家学。陈氏义宁之学肇始于祖父陈宝箴,形成于父亲陈三立,兴盛并终结于陈寅恪。
一九〇二年春,未满十二周岁的陈寅恪遵父命走出陈氏家塾,随长兄衡恪东渡日本,以听讲生身份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一九〇四年,与其兄隆恪同时考取官费留日,仍留弘文学院读高中;一九〇五年秋,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一九〇九年暑期肄业。随后,陈寅恪开始了在西方的游学生涯。他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 (巴黎政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求学研究,历十五年,虽未获取学位,但因博学盛名,于一九二五年受聘为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 “清华四大导师”。在中国学术界,陈寅恪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郑天挺语),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 “史学四大家”(严耕望语)。经历之传奇,影响之巨大,震动学界。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陆键东所著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成为畅销书。自此,学院派教授陈寅恪由学界推入民间,并成为话题。其中,陈寅恪撰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意义的抉发阐述引发了公众的特别关注,陈著也风行一时。二〇〇一年,三联书店出版《陈寅恪集》十三种十四册,排版依陈寅恪一贯要求,繁体字竖排。
三联版《陈寅恪集》,虽经多次再版重印,刊行的数字始终与社会关注的热度相去甚远。耐人寻味的是,由陈寅恪弟子万绳楠教授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出版的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却畅销起来,至今不衰。究其原因,大概是繁体字竖排版式不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反倒是用简体字横排的由陈寅恪学生整理的听课笔记更平易近人。繁体竖排显然不利于陈著的传播,更不利于读者全面了解陈寅恪的学术成就。
二〇二〇年,陈寅恪著作权进入公有领域,我们精心选编了简体字横排版 《陈寅恪合集》,让更多读者接近陈寅恪,阅读其著,体悟其思。
“综观陈寅恪的一生,有令人羡慕之才华与家学,亦有令人扼腕之失明与膑足。”(汪荣祖语)因此,陈著前后阶段表现出两种气象。我们遵其不同,分别以 “史集”和 “别集”呈现,以“陈寅恪合集”统摄之。
《陈寅恪合集》的内容,以陈寅恪生前审定的上海古籍版 《陈寅恪文集》八种九册为基干,增补三联版 《陈寅恪集》中含两晋南北朝课的 《讲义集》,形成 “史集”五册,“别集”五册,计九种十册。书目如下:《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讲义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诗存》。
全书内容调整和编辑体例如下:
一、全书内容除 《讲义集》以三联版 《陈寅恪集》为底本外,其余均以上海古籍版 《陈寅恪文集》为底本。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对底本文字做了勘对,径改了其中存在的文字讹误。
二、所收内容略有调整。将三联版 《讲义与杂稿》中杂稿部分调整至《寒柳堂集》,书名改作 《讲义集》。将上海古籍版 《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与三联版《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合并为《寒柳堂记梦未定稿 (增补)》,仍附 《寒柳堂集》。《诗存》增加若干诗篇。
三、全书采用简体字横排。对异体字,除陈氏征引文献中的人名、地名、古籍名中的之外,均改用通行正字。
四、全书依据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发布的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对底本的原标点做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尤其是考籍核典,尽可能全面、正确地添加了书名号。括号的使用参照上海古籍版,()内文字仍为陈寅恪注,〔〕内文字仍为蒋天枢补。
值此陈寅恪先生逝世五十周年、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选编出版 《陈寅恪合集》以表纪念。先生所撰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之结语,今实可为先生之铭词:“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全书由徐海燕女士主持编辑校对,朱赢椿先生主持装帧设计,王训海先生力主促成之厚谊,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二〇一九年十月江奇勇敬识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傅斯年
我著作等身,却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
寅恪先生的学风是能利用常见的资料,看出别人看不到的深刻的问题。——季羡林
寅恪先生学博识精,世所共仰,而其为人,则志行高洁,不慕荣利,是一个真正的纯粹而高尚的人。——邓广铭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五〇“《晋书?王导传》多溢美”条云:
《王导传》一篇凡六千余字,殊多溢美。要之,看似煌煌一代名臣,其实乃并无一事,徒有门阀显荣、子孙官秩而已。所谓翼戴中兴称“江左夷吾”者,吾不知其何在也。以惧妇为蔡谟所嘲,乃斥之云:“吾少游洛中,何知有蔡克儿?”导之所以骄人者,不过以门阀耳。
寅恪案:王氏为清代史学名家,此书复为世所习知,而此条所言乖谬特甚,故本文考辨史实,证明茂弘实为民族之功臣。至若斥蔡谟一节,《晋书》殆采自《世说新语?轻诋类》“王丞相轻蔡公”条及刘《注》所引《妒记》,源出小说,事涉个人末节,无关本文宏旨,不足深论。又门阀一端乃当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有关之大问题,不在本文范围之内,是以亦不涉及。本文仅据当日情势,阐明王导在东晋初期之功业一点,或可供读史者之参考也。
东汉之末,三国鼎峙,司马氏灭蜀篡魏,然后平吴,中国统一。吴、蜀之人同为被征服者,而其对征服者司马氏之政权态度不同,观下引史料可知也。
《晋书》五二《华谭传》略云:
华谭,广陵人也。祖融,吴左将军、录尚书事。父谞,吴黄门郎。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谭至洛阳,武帝策曰:“吴、蜀恃险,今既荡平。蜀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吴人趑雎,屡作妖寇。岂蜀人敦朴,易可化诱;吴人轻锐,难安易动乎?今将欲绥静新附,何以为先?”对曰:“蜀染化日久,风教遂成;吴始初附,未改其化,非为蜀人敦悫而吴人易动也。然殊俗远境,风土不同,吴阻长江,旧俗轻悍。所安之计,当先筹其人士,使云翔阊阖,进其贤才,待以异礼;明选牧伯,致以威风;轻其赋敛,将顺咸悦,可以永保无穷,长为人臣者也。”
同书六八《贺循传》略云:
贺循,会稽山阴人也。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中书令。著作郎陆机上疏荐循曰:伏见武康令贺循,前蒸阳令郭讷,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
寅恪案:吴、蜀之人对洛阳统治政权态度不同,虽与被征服时间之长短有关,然非其主因,其主因在两国统治者之阶级性各殊所致。蜀汉与曹魏固是死敌,但曹操出身寒族,以法术为治。刘备虽自云汉之宗室,然渊源既远,不能纪其世数,与汉之光武迥异,实亦等于寒族。诸葛亮为诸葛丰之后,乃亦家世相传之法家。故两国施政之道正复相同。蜀亡以后,西晋政乱,洛阳政府失去统治权,然终能恢复独立者,非蜀汉旧境内之汉人,而是自汉中北徙,乘机南返之巴部落,盖蜀汉境内无强宗大族之汉人组织,地方反抗力薄弱,洛阳征服者易于统治,此晋武帝所谓“蜀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者是也。吴之情势则大不然,孙氏之建国,乃由江淮地域之强宗大族因汉末之扰乱,拥戴江东地域具有战斗力之豪族,即当时不以文化见称之次等士族孙氏,借其武力,以求保全而组织之政权。故其政治社会之势力全操于地方豪族之手。西晋灭吴以后,此种地方势力并未因之消灭,所以能反抗洛阳之统治,而与蜀亡后之情势不同也。观陆机荐贺循之疏及华谭对晋武帝之策,皆以笼络吴地之统治阶级为绥靖之妙用,此中关键不难窥知矣。后来洛阳政府亦稍采用此种绥靖政策,尚未收大效,而中州已乱,陈敏遂乘此机会据有江东,恢复孙吴故壤,此本极自然之趋势,不足为怪。所可怪者,陈敏何以不能如孙氏之创业垂统,历数十年之久,基业未定,遽尔败亡,为世所笑,斯又吾人所应研究之问题,而当日江东地域即孙吴故壤特殊情势之真相所在也。
《晋书》一〇〇《陈敏传》略云:
陈敏,庐江人也。少有干能,以郡廉吏补尚书仓部令史。惠帝幸长安,四方交争,敏遂有割据江东之志。会吴王常侍甘卓自洛至,教卓假称皇太弟命,拜敏为扬州刺史,并假江东首望顾荣等四十余人为将军、郡守,荣并伪从之。东海王军谘祭酒华谭闻敏自相署置,而顾荣等并江东首望,悉受敏官爵,乃遗荣等书曰:陈敏仓部令史,七第顽冗,六品下才,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诸君垂头,不能建翟义之谋,而顾生俯眉,已受羁绊之辱。何颜见中州之士邪?周玘、顾荣之徒常惧祸败,又得谭书,皆有惭色。玘、荣又说甘卓,卓遂背敏。敏单骑东奔,至江乘,为义兵所斩。
同书五二《华谭传》云:
顾荣先受〔陈〕敏官,而潜谋图之。谭不悟荣旨,露檄远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寅恪案:陈敏之失败,由于江东之豪宗大族不与合作之故,史传所述载甚明,不待详论。西晋末年孙吴旧壤内文化世族如吴郡顾氏等,武力豪宗如义兴周氏等,皆当日最强之地方势力,陈敏既不属于文化世家,又非武力豪族。故华谭一檄提醒顾、周诸人之阶级性,对症下药,所以奏效若斯之神速也。东汉末年孙氏一门约相当于义兴周氏之雄武,而政治社会地位则颇不及之,孙坚、策、权父子兄弟声望才智又远过于陈敏,此孙氏为江淮之豪家大族所推戴,得成霸业,而陈敏则为东吴之豪宗大族所离弃,终遭失败也。
《世说新语?言语类》云:
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
寅恪案:东晋元帝者,南来北人集团之领袖;吴郡顾荣者,江东士族之代表。元帝所谓“国土”者,即孙吴之国土;所谓“人”者,即顾荣代表江东士族之诸人。当日北人南来者之心理及江东士族对此种情势之态度,可于两人问答数语中窥知。顾荣之答语乃允许北人寄居江左,与之合作之默契。此两方协定既成,南人与北人戮力同心,共御外侮,而赤县神州免于全部陆沉,东晋南朝三百年之世局因是决定矣。
王导之功业即在勘破此重要关键,而执行笼络吴地士族之政策,观下引史料可知也。
《晋书》六五《王导传》云:
〔琅邪王睿〕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王〕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寅恪案:《资治通鉴》八六《晋纪》“怀帝永嘉元年九月戊申琅邪王睿至建业”条《考异》于此类有疑义,然司马君实不过怀疑此传文中数事有小失实处,而于王导执行笼络江东士族之大计,仍信用此传所载也。考司马氏之篡魏,乃东汉儒家大族势力之再起,晋之皇室及中州避乱南来之士大夫大抵为东汉末年之儒家大族拥戴司马氏集团之子孙,其与顾荣诸人虽属不同邦土,然就社会阶级言之,实为同一气类,此江东士族宁戴仇雠敌国之子孙以为君主,而羞与同属孙吴旧壤寒贱庶族之陈敏合作之故也。兹更引史料以证明王导之政策及其功业所在之关键如下:
《世说新语?政事类》云:
丞相(王导)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刘《注》引徐广《历纪》曰:导阿衡三世,经纶夷险,政务宽恕,事从简易,故垂遗爱之誉也。)
同书同类又云:
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简之。”庾公曰:“公之遗事,天下亦未以为允。”(刘《注》引《殷羡言行》曰:王公薨后,庾冰代相,网密刑峻。羡时行遇收捕者于途,慨然叹曰:“丙吉问牛喘,似不尔。”尝从容谓冰曰:“卿辈自是网目不失,皆是小道小善耳,至如王公,故能行无理事。”谢安石每叹咏此唱。庾赤玉曾问羡:“王公治何似,讵是所长?”羡曰:“其余令绩不复称论。然三捉三治,三休三败。”)
同书《规箴类》云:
王丞相为扬州遣八部从事之职,顾和时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至和独无言。王问顾曰:“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丞相咨嗟称佳,诸从事自视缺然也。(参《晋书》八三《顾和传》)
寅恪案:东汉末年曹操、袁绍两人行政之方法不同,操刑网峻密,绍宽纵大族,观陈琳代绍罪操之檄及操平邺后之令可知也。司马氏本为儒家大族,与袁绍正同,故其夺取曹魏政权以后,其施政之道号称“平恕”,其实是宽纵大族,一反曹氏之所为,此则与蜀汉之治术有异,而与孙吴之政情相合者也。东晋初年既欲笼络孙吴之士族,故必仍循宽纵大族之旧政策,顾和所谓“网漏吞舟”,即指此而言。王导自言“后人当思此愦愦”,实有深意。江左之所以能立国历五朝之久,内安外攘者,即由于此。故若仅就斯点立论,导自可称为民族之大功臣,其子孙亦得与东晋南朝三百年之世局同其兴废。岂偶然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