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777715
这本书带给我们的,
不仅是都市人视界之外的藏地美景,更是心界之外的一份敬畏和震撼。
王秋杨女士带领苹果基金会,十年天路,情系阿里;
获奖作家深入实地采访,真切再现动人故事;
一张张鲜活面孔,藏地生活的惊人苦况,高原上的劲风和阳光。
无分施与受,你我是一体,
所有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
所有的母亲,都是我们的母亲。
《苹果,苹果》的内容非常独特,它写的是成功企业家王秋杨女士创立的苹果基金会在西藏阿里地区的十年慈善历程,涉及教育、医疗、环保、藏文化保护各方面。系统全面地展示一个著名的大型基金会的慈善历程,《苹果,苹果》是部,也是目前市场上的一部,对于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有其不可估量的参考意义和史料价值。同时,《苹果,苹果》更是一部出色的纪实文学作品,由纪实文学获奖作家深入实地采访,真实再现动人故事,能够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动和震撼。
王秋杨 写在前面的话
冯仑 “苹果”熟了
徐俐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
一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二 一个低调行善的好人
三 变形记
四 伸出手——从接受到给予
五 未来在这里,未来看得到
六 甜蜜的米饭
七 “条理狂人”拒绝“交钥匙工程”
八 当北京爷们遇上西藏节奏
九 冰冻的“可爱之城”
十 理想、实践与现实
十一 天籁,走出去?还是留下来?
十二 编制外的老王
十三 废墟上的红旗
十四 一碗免费的酥油茶
十五 多用途的树棍
十六 北京,北京
十七 从文具盒到1000万
十八 “会砍价”的基金会
十九 大药箱?小药箱?
二十 做体检的白姆
二十一 攀登吧,志愿者们
二十二 “好奇宝宝”成长记
二十三 白玛卓玛与次仁德吉
二十四 一口井造福一片山
二十五 珍贵的女孩和幸福的女孩
二十六 前线,还在向前
二十七 “苹果”大事记
冯仑――
十年并不长,但也不短。一个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坚持公益的人,她的心就像这颗苹果,酝酿了十年,终于散发出一种成熟之后踏实而绵长的芬芳,让我们感觉到她对公益慈善事业是真爱。
徐俐――
打开《苹果,苹果》,你会看到善行者的善心与善心的坚持,你会觉得世界真的因此而美好。一灯照隅,万灯照国,出版者红霞对我说:我们说服秋杨接受写这本书,就是想让她一灯照隅的行动,能感染点亮更多人的心灯。好吧,打开这本书,让我们接受苹果的照耀吧。
王石――
世界上已有两个著名的苹果:一个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一个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还有一个苹果,13年前种下幼苗,在雪域高原茁壮成长,已经发展为面向藏区*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在中国公益事业蓬勃发展而又难免青涩的今天,苹果基金会的这段历史值得勒石铭记。作者以女性细腻的笔触,写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可为奉献者礼赞,可为同侪者借鉴。希望这本书能把更多的“苹果”带向人间。
张朝阳――
我和王秋杨、王永峰队长等山友们一起登过很多雪山,也因此去过很多次西藏,王秋杨的苹果基金是一个多年的坚持,不只是拿出钱来,而且是以企业家的管理经验进行具体的工作,保护西藏的文化,环境,这本书记录这样的过程和成效,是很有意义的。
孙冕――
含泪看完这本描述宝姐(王秋杨)带领苹果基金会在藏区走过十年的点点滴滴,更感受到宝姐的爱,是带着仰望灿烂星空的心情去景仰她热爱的那片热土,带着视同己出的情感去爱这热土上的生命,包括一草一木。当她在为孩子们构建校舍时,是想通过塔尔钦苹果小学的艳丽色彩,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连通世界之窗,给孩子千门拓开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老狼――
在西藏阿里地区我亲眼看见了苹果基金会在那里兴建的学校,藏医院。看见孩子们快乐地在那里读书,学习,有自己的宿舍,图书馆,食堂,电脑教室,这在内地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不要忘了那里是海拔4000米的高寒地区。王秋杨女士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鼓动自己的家人,朋友们也积极参与公益,实属难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