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23091
金碚编著的《全球竞争格局变化与中国产业发展》深入分析了国际竞争格局和国际产业分工变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了新形势下如何改善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力图形成具有中国独创性的产业发展理论、产业竞争理论和产业分工理论,更好把握我国产业发展规律,更有效地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总论 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
一、世界工业化的历史轨迹和当代趋势
二、中国崛起成为加速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巨大引擎
三、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经济结构变化趋势
四、中国走向工业强国的艰巨前程
参考文献
章 全球经济体系的演变
一、世界体系:国际分工的初形态
二、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国际化
三、金融危机与发达国家的应对政策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影响国际竞争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竞争格局变化及其原因
二、近年来国际竞争格局变化的态势和原因
三、影响未来国际竞争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四、影响国际竞争格局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际竞争格局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一、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相关探讨
二、生产分割及产业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
三、西方国家对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政策调整动向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国际需求格局变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与经济实力的变化
二、当前国际需求格局变化的主要特点
三、国际需求格局变化的程度
四、国际需求格局变动中的“中国需求”
五、不同经济体需求对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六、外部需求环境变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可能影响
七、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型国际分工与全球竞争格局变化
一、国际分工深化与全球竞争格局的演变
二、要素配置全球化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变化
三、全球产业竞争新趋势: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四、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国产业规模和结构变化趋势及特点
一、后工业化时期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例不断上升的原因
二、中国第二产业的上升空间
三、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反映了比较优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产业创新动力和方式变化
一、文献回顾
二、有关产业创新的理论问题
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创新方式
四、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日产业创新的新变化
五、我国产业创新的现状与挑战
六、促进我国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的产业竞争优势转型
一、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理论
二、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的方向
三、推进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的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章 全球经济体系的演变
近现代以来,各国各民族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从此,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即使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国家,实际上也无法完全与世界经济隔绝。国家之间的经济关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互通有无的商品贸易,到基于比较利益关系的国际贸易;从产业间贸易为主,到体现国际生产分工的产业内贸易为主,再到不同国家参与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形成全球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从国际贸易自由化,到国际投资的自由化,再到跨国公司成为富可敌国的巨大经济体。生产的过程越来越国际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生产国际化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对参与国际分工、竞争与合作的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世界体系:国际分工的初形态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从西欧到西欧移民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关于世界经济的观察和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资本主义的早期研究和列宁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理论,形成了关于世界经济的重要理论体系。20世纪中叶,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描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关系的“中心一外围”理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