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1318365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是蜚声世界文坛的文学泰斗。让我们走进世界文豪,聆听大师的妙言,感受大师非凡的生活。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本书介绍了雨果一生的经历和创作历程,分析了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并对他的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进行赏析。
第一部分 生平与创作
- 出生与家庭(1802)/003
- 奔波的幼年和童年(1802—1813)/009
- 少年时代(1814—1820)/022
- 葬礼与婚礼(1821—1822)/036
- 早期创作(1822—1827)/040
-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1827—1840)/049
- 创作进入低潮(1840—1847)/080
- 走向共和(1848—1851)/085
- 流亡生涯 创作高峰期(1851—1870)/095
- 返回祖国 以笔战斗的勇士 (1870—1880)/107
- 人生迟暮(1881—1885)/118
第二部分 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
20 部小说:人道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情怀 /124
12 部戏剧:与古典主义决裂的时代之歌 /130
26 部诗集:浪漫与讽刺的史诗 /135
第三部分 主要作品介绍
01.《巴黎圣母院》/147
02.《悲惨世界》/167
附 录
雨果生平及创作年表 /193
参考文献 /200
▲ 01 出生与家庭(1802)
1802 年 2 月 26 日,维克多·雨果出生在法国东部与瑞士接壤的贝尚
松城的一个军官家庭。家中有两个哥哥,大哥阿贝尔,二哥欧仁,他排
行第三,取名为维克多·雨果。
刚出生的维克多·雨果瘦弱不堪,哭声微弱。他无力地躺在母亲身
旁的一张大安乐椅里,小得可怜,只有那高高的前额很抢眼。医生们认
定这个孩子很难养活,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很是心疼。由于母亲的悉
心观察,昼夜照料,他才得以生存下来。
小维克多出生后,并未接受洗礼。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对天主教会抱
着无所谓的态度,他的母亲对神父没有什么好感。
小维克多生在了一个行伍之家。祖父约瑟夫·雨果年轻时参军,在
轻骑兵中任司务长,军衔为骑兵少尉。后来他离开军队做了一名木工,
在洛林省的南锡城定居。第一位妻子为他生了 7 个女儿,后来去世了。
第二位妻子为他生了 5 个儿子,维克多的父亲莱奥波德·西斯吉拜尔·雨
果排行第三。这兄弟五人在法国大革命中同时加入共和国军队,其中两
人战死,三人升为军官。这是一个拥护共和的革命家庭。
维克多的父亲莱奥波德于 1773 年 11 月 15 日生于南锡,15 岁时参军。
他最初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普通军官,参加了 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
命后,转战南欧各国。1792 年,19 岁的莱奥波德成为上尉。1793 年,保
皇党分子煽动旺代地区的农民武装反对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
史称“旺代叛乱”。20 岁的莱奥波德因镇压旺代叛乱有功,升为营参谋长。
他是一位坚定的共和主义者。
雨果的母亲索菲·特雷布歇是南特人,自幼父母双亡。她跟祖父、
姑母在一起生活。姑母罗班夫人是个保皇党分子,她把自己的思想灌
输给了自己的侄女。索菲后来成为一个拥护皇帝、反对拿破仑的保皇
主义者。
政见不同的父母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这样的家庭对雨果有什么特
殊的意义呢?
- 父母的婚姻有些传奇
莱奥波德·雨果相貌英俊,有着一头蓬松的头发,大大的眼睛,他
笑起来很迷人。在作战中,莱奥波德举止敏捷,十分勇猛。在日常生活中,
他为人善良性格温和,在军队中人缘很好。
在一次战斗中,莱奥波德率领的军队把叛乱的朱安党人打得四处离
散,剩下的妇女、老人和孩子成了革命军的俘虏。在俘虏的队伍中他看
到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在哭,他将婴儿抱起来,在被俘的人群中找
到一个奶妈来照料这个婴儿。这场战斗结束后,莱奥波德将这群俘虏全
部释放,还发给他们一些粮食。
还有一次,莱奥波德的手下抓住了两个手执武器的旺代人。这两个
人被认定参与叛乱罪。他们是叔侄俩,小的只有 10 岁左右。在执行枪决
的时候,莱奥波德救下了这个孩子,他认为孩子身上不存在主义之争和
反叛之意。从那以后,他抚养了这个孩子 7 年,并为这个孩子安排好生
活的出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