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344021丛书名: 教育部“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发展研究”系列专著
内容简介
世界经济波动理论(第四卷)主要讨论了中国经济预警机制建设问题,共七章。世界经济波动理论(第四卷)首先阐明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条件下中国经济监测预警的方法体系,探讨了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框架。然后,世界经济波动理论(第四卷)分析了全球与中国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以及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指标、中国财政金融指标的联动关系,并从进出口的视角分析了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与中国对外经贸的关系,探讨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监测预警模型的构建,深入讨论了相关的监测与预警模型,以及现有监测预警机制的扩展。后,世界经济波动理论(第四卷)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波动的政策措施,包括发展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
世界经济波动理论(第四卷)适合从事世界经济研究的学者阅读,对于制定相关政策的政府部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经济波动理论(第四卷)适合从事世界经济研究的学者阅读,对于制定相关政策的政府部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 录
总序
第1章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条件下中国经济监测预警的方法体系
1.1 经济监测预警的历史发展
1.2 经济监测的常用方法
1.3 监测预警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第2章 全球与中国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研究
2.1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向中国传导的贸易渠道
2.2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向中国传导的金融渠道
2.3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向中国传导的政策渠道
2.4 小结
第3章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联动关系的研究
3.1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经济总量周期波动的联动分析
3.2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其他经济指标波动的联动分析
第4章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财政金融指标联动关系研究
4.1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宏观金融指标周期波动的联动分析
4.2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财政指标联动分析
第5章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对外经贸
5.1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出口
5.2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进口
第6章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监测预警的模型构建
6.1 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监测与预警模型
6.2 中国与全球经济联动的监测和预警模型
6.3 中国现有经济监测预警机制扩展分析
第7章 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波动的政策措施
7.1 以绿色经济为发展战略,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核心
7.2 发挥政府和市场双优势效应
7.3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4 构建和谐生态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运行的润滑效应
参考文献
后记
第1章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条件下中国经济监测预警的方法体系
1.1 经济监测预警的历史发展
1.2 经济监测的常用方法
1.3 监测预警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第2章 全球与中国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研究
2.1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向中国传导的贸易渠道
2.2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向中国传导的金融渠道
2.3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向中国传导的政策渠道
2.4 小结
第3章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联动关系的研究
3.1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经济总量周期波动的联动分析
3.2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其他经济指标波动的联动分析
第4章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财政金融指标联动关系研究
4.1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宏观金融指标周期波动的联动分析
4.2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财政指标联动分析
第5章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对外经贸
5.1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出口
5.2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中国进口
第6章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监测预警的模型构建
6.1 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监测与预警模型
6.2 中国与全球经济联动的监测和预警模型
6.3 中国现有经济监测预警机制扩展分析
第7章 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波动的政策措施
7.1 以绿色经济为发展战略,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核心
7.2 发挥政府和市场双优势效应
7.3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4 构建和谐生态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运行的润滑效应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第1 章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条件下中国经济监测预警的方法体系
1.1 经济监测预警的历史发展
1.1.1 国外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的历史与现状
西方国家对经济周期的监测预警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监测预警和对社会总供求状态的监测预警两个方面。其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早期萌芽阶段、再度兴起阶段、发展成熟阶段、走向国际化阶段。
1.早期萌芽阶段
西方国家对经济周期的监测预警研究萌芽于19 世纪末期。1888 年, 法国经济学家福里利在其《社会和经济气象研究》论文中, 用黑、灰、淡红、大红几种颜色来测定法国1877 ~ 1887 年的经济波动。然而, 早期的此类研究普遍缺乏定量测度和数量上的精确分析, 随意性较大。因此, 指标的认可率并不高, 实用性也不强。事实上, 在经济危机的推动下, 随着大量信息资料的积累和统计分析方法的进步, 从20 世纪初才开始形成大规模的对建立景气指标系统的研究。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出现越来越频繁, 同时危机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于是西方经济统计学界开始了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定、分析和预测的研究工作。这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另一方面是各国逐渐积累了可供分析的一批经济统计资料, 同时, 经济统计学家通过大量地借鉴数学、生物学及人体测量学中的方法, 使得统计分析方法不断进步,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处理大量经济统计资料的能力。
美国统计学家巴步森( Babson) 于1909 年设立了巴步森统计机构公司(Babson Statistical Organization) , 这是世界上早的景气观测机构。他还发布了关于美国宏观经济状态的个指示器――巴步森经济活动指数, 是巴步森统计公司为投资者和企业家进行商情变动观察与分析提供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期, 西方国家进行了众多的景气监测研究。1911 年, 法国建立了常设的经济恐慌委员会机构, 以编制各类商情指数向政府提供关于经济危机的预警报告。同年, 美国的布鲁克迈尔经济研究所(Brookmire Economic Service) 编制并发布了关于股票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和货币等方面的景气指标。
美国哈佛大学的珀森斯教授为了对经济活动进行定量测度, 于1915 年编制了“经济晴雨表” , 并于1917 年在哈佛大学设立了经济调查委员会(Harvard Commit-tee on Economic Research) 。该委员会由珀森斯主持研究工作, 在对1875 ~ 1913 年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工作后, 编制了“美国一般商情指数――哈佛指数”
( Harvard index of general economic conditions ― Harvard index chart) 。它从大量的经济统计中选择与经济周期波动在时间上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的经济指标, 进而发现了经济时间序列相互间存在着比较有规律的超前滞后关系, 并将选上的17个指标分为三类, 分别合成三个指数(也称为三曲线) : 与股票市场活动相关的投机指数(A 曲线) ; 与生产、物价、商品交易活动相关的商情指数(B 曲线) ;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金融指数(C 曲线) 。其中, B 曲线从生产、物价和商品交易方面测定了当前的经济状况, 从而代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动向。从这三条曲线的时差相关关系可以看出, A 曲线比B 曲线超前10 个月( A 曲线延迟10 个月时,和B 曲线的相关系数是0.63) , 而C 曲线比B 曲线滞后四个月(B 曲线延迟四个月时, 和C 曲线的相关系数是0.8) , 因而A 曲线的变动能预示景气变动的方向。
哈佛指数对美国1919 年的繁荣及1920 年下半年急剧衰退的情况提前数月就做出了预测, 又在1920 年年底的恐慌期时, 预测出1922 年4 月景气开始回升,经济将处于恢复阶段。这些正确的预测, 尤其是A 曲线均能相对于这几次经济波动的峰、谷点超前变动, 使得哈佛指数名声大振, 在当时信誉和评价极高。相对于其他指数, 哈佛指数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更对景气指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在哈佛指数的影响下,都用类似的方法编制了本国的“经济晴雨计” 以反映本国经济运行的状况。
然而, 进入20 世纪20 年代后期, 哈佛指数三曲线在时间上的规律性变得不明确起来, 当西方国家于1929 年爆发经济大危机时, 哈佛指数却指示经济将继续扩张, 在经济预测上出现了严重的偏离, 从而使哈佛指数的威信受到沉重的打击, 虽然后来对采用指标进行了几次修改, 但终因效果不佳而于1941 年中断使用。由此, 哈佛指数走向衰落, 这也标志着景气监测早期阶段的结束。虽然哈佛指数以失败告终, 但它提出的若干指标理论为日后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研究成果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这一时期, 经济监测预警有以下特点: ① 存在大量的景气监测研究机构,指标种类繁多。② 存在大量的学术研究, 且研究成果普遍对日后监测预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意义重大。③ 研究工作多由个人或民间机构进行, 还没有政府及经济研究所等的介入。
2.再度兴起阶段
哈佛指数被停止使用以后,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 NBER) 成为了景气监测的主角。他们在1937 年美国经济衰退时, 对经济衰退及其转折时间进行研究, 形成了“循环复苏的统计指标” , 并出版了《测度经济循环》一书, 主张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逐渐扩散的过程, 且这种波动存在时差。这一主张在日后的经济波动中被证实而取得成功,这也使曾经一度衰落的景气监测研究再度兴起, 为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重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 年,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的经济统计学家穆尔( Moore) 创建了新的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先行、同步、滞后三类指标组成, 其测度对象为宏观经济的综合状态, 并在监测过程中采用了新的多指标信息综合方法――扩散指数, 较好地反映了经济波动中的衰退与复苏。这是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取得的重大进展, 扩散指数理论也成为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理论和实践效果都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肯定。
在这一时期, 经济监测预警有以下特点: ① 出现了由先行、同步、滞后三类指标组成的系统参考系。② 出现了扩散指数法, 突破了过去传统的监测预警方法。③ 针对监测预警系统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修订和补救的方案。④ 监测预警系统的信息来源广泛。这些都标志着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逐步走向成熟, 为日后投入使用铺平了道路。
3.发展成熟阶段
1961 年,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景气监测系统输出的信息以数据和图表两种形式正式在官方刊物上定期发布, 这预示着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进入官方的、实际应用的阶段, 监测预警系统在结构和测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20世纪60 年代, 美国商务部统计学家希斯金(J.Shiskin) 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综合加权平均指标――合成指数, 用于综合多指标信息, 该指数还能反映出经济变动幅度方面的信息, 来弥补扩散指数的不足。合成指数也成为继扩散指数之后构造监测预警系统的另一基本方法, 对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对于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还引入了预期调查方法, 拓宽了信息来源的渠道。这种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收集消费者及厂商关于景气变动的判断信息, 然后用扩散指数法进行计算。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操作效果。
同时期, 美国、联邦德国等提出了一系列剔除季节因素的方法, 在系统的季节调整方法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不少国家还在研究中引入了评价指标, 以便完整、系统地评价经济波动的状态。1966 年, 美国研究出一种“评分系统” , 它确定了若干选择准则,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选择指标, 并将各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分数, 根据每个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定量选择。这就提高了选择指标的准确性, 能更精确地反映经济波动的状况。
虽然如此, 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在工作中也难免会出现失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就一度使系统难以正常运行, 美国商务部因此对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 增加了某些重要方面的景气指数, 这标志着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步入成熟阶段。
4.走向国际化阶段
走向国际化是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显著的特点之一。
一方面表现为国际性监测预警系统的出现; 另一方面则是由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扩展。
1973 年,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在经济统计学家穆尔的主持下, 搜集了美国、加拿大、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七个工业先进国的经济统计数据, 开发“国际经济指标系统”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dicators system , IEI) ,用以监测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景气变动。该系统具有四个功能: ① 迅速地检测世界性的衰退和复苏; ② 测度正在进行的周期性衰退的范围和程度; ③ 预测对外贸易前景; ④ 对通货膨胀提供预警信号。1979 年, 穆尔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国际经济循环研究中心”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 Research) ,由上述七国提供数据, 定期编制IEI 指数, 并公开发布。OECD ( Organization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也于1978 年建立了监测其成员国经济动向的先行指标系统。1979 年,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 EC) 也开始了关于成员国景气状况监测系统的研究,并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投入运行。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比较著名的当数日本经济研究所的SEPIA 项目(Short-term Economic Prediction in Asia) 。该项目以亚洲各国和地区景气循环的研究和预警为目的, 编制各国和地区的景气循环指数。
参加这个项目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韩国、印度。由于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增长趋势, 掩盖了经济波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采用了增长周期性波动的思想来制作景气指数。这一项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较好地配合了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并很好地处理了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波动问题及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即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率与景气指数的变动问题。
除了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 对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衡和非均衡的监测预警也是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重要内容。西方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是借助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间接测定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这一套理论体系的产生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当今世界, 国际贸易在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我们必然要面临经济波动的国际扩散问题,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上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日益加强, 因此, 来自美国和日本的景气循环扩散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一种外来冲击。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和需求都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变动又对本国的景气变动产生影响。很多国家的出口在总需求中所占比例都大于各国的总资本形成或政府支出比例。所以, 各国的出口变动对国内景气的影响很强。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很多东欧学者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 他们的见解都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 传统的集中计划体制和发展战略是造成周期性失衡、阶段性增长“瓶颈” 以及隐蔽性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根源。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 后人也受到了很多启迪, 如经济在正常运转时, 应尽量避免经济过热的现象出现; 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规划时, 应把适度增长、适度短缺、适度待业、适度通胀和波动作为其决策准则。
1.1.2 中国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的发展
在中国, 建立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及时准确地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和未来走势, 揭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隐患和问题, 对经济的总体状况做出评价和判断, 并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把监测结果展示出来, 从而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依据, 为企业开展经济活动提供参考。
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理论于20 世纪50 年代被引入中国, 虽然提出的时间较晚, 但该理论基于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 并很快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在20 世纪60 年代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出现了异常波动。为了尽量弥补由此带来的损失, 中国的经济学家便对原有的理论进行修补, 提出了波浪式高速度概念, 这也是对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经济问题的尝试。然而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界在处理该问题时依然有所保留, 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的国民经济经历了一次大滑坡, 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时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界才解放思想, 打破传统的禁锢, 提出了一系列新学术思想。
中国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评价经济的标准, 从中不难发现经济运动中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统计分析表明, 中国经济波动剧烈, 经济运动大起大落, 这种过大的经济波动必然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事实上, 经济增长表现为一种经济持续扩张或持续收缩相交替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中国的经济运动都显示出这一特征。国民经济高速扩张不但使国内资源日益短缺, 而且加剧了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衡。同时, 这种高速扩张还加剧了社会总需求的膨胀, 及市场供给紧张, 市场总需求长期大于市场总供给导致商品价格长时间停留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 调整中国社会总供求的状态、减缓中国经济的剧烈波动, 就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生活的主题。因此, 中国必须建立符合国民经济特点的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
1982 年, 中国的国民经济进入扩张时期, 而轻工业却转为收缩; 1984 年,中国的经济生活出现了投资失控、消费膨胀等现象; 1985 年, 中国经济膨胀,景气转折。20 世纪80 年代发生在中国的这一系列经济波动才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周期性, 经济学家们也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大胆突破。事实证明,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广泛存在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 而且, 这种波动在任何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中都有可能出现。
从此, 中国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相关理论的研究迅速增多, 也得到了一系列宝贵的研究成果, 同时, 经济学家们也探索了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在中国的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失衡状态。我们进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研究的前提便是要承认这些超越体制的模式和现象, 在研究过程中, 还须准确地预测和预报经济向前发展的不确定性, 从而提出对宏观经济进行监测预警的思想。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工作中, 我们发现, 经济监测预警并不仅仅是一组理论概念, 它更包括具体的、科学的方法体系。在对中国经济进行监测预警时, 必须使实践方法与经济理论同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学家结合传统的经济学原理和计量统计方法, 融入现代应用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等新兴学科的前沿知识, 为中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随着经济监测预警概念的不断深入, 中国经济学理论界加快了对此的研究, 许多学者更是提出自己大胆的见解, 对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87 年3 月, 吉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提出《我国经济循环的测定和预测报告》; 1987 年9 月, 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召开了中心议题为建立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全国统计科学研讨会, 并由国家信息中心经济信息部与吉林大学商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制开发了国家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1988 年年初, 国家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投入试运行; 1988
1.1 经济监测预警的历史发展
1.1.1 国外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的历史与现状
西方国家对经济周期的监测预警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监测预警和对社会总供求状态的监测预警两个方面。其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早期萌芽阶段、再度兴起阶段、发展成熟阶段、走向国际化阶段。
1.早期萌芽阶段
西方国家对经济周期的监测预警研究萌芽于19 世纪末期。1888 年, 法国经济学家福里利在其《社会和经济气象研究》论文中, 用黑、灰、淡红、大红几种颜色来测定法国1877 ~ 1887 年的经济波动。然而, 早期的此类研究普遍缺乏定量测度和数量上的精确分析, 随意性较大。因此, 指标的认可率并不高, 实用性也不强。事实上, 在经济危机的推动下, 随着大量信息资料的积累和统计分析方法的进步, 从20 世纪初才开始形成大规模的对建立景气指标系统的研究。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出现越来越频繁, 同时危机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于是西方经济统计学界开始了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定、分析和预测的研究工作。这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另一方面是各国逐渐积累了可供分析的一批经济统计资料, 同时, 经济统计学家通过大量地借鉴数学、生物学及人体测量学中的方法, 使得统计分析方法不断进步,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处理大量经济统计资料的能力。
美国统计学家巴步森( Babson) 于1909 年设立了巴步森统计机构公司(Babson Statistical Organization) , 这是世界上早的景气观测机构。他还发布了关于美国宏观经济状态的个指示器――巴步森经济活动指数, 是巴步森统计公司为投资者和企业家进行商情变动观察与分析提供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期, 西方国家进行了众多的景气监测研究。1911 年, 法国建立了常设的经济恐慌委员会机构, 以编制各类商情指数向政府提供关于经济危机的预警报告。同年, 美国的布鲁克迈尔经济研究所(Brookmire Economic Service) 编制并发布了关于股票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和货币等方面的景气指标。
美国哈佛大学的珀森斯教授为了对经济活动进行定量测度, 于1915 年编制了“经济晴雨表” , 并于1917 年在哈佛大学设立了经济调查委员会(Harvard Commit-tee on Economic Research) 。该委员会由珀森斯主持研究工作, 在对1875 ~ 1913 年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工作后, 编制了“美国一般商情指数――哈佛指数”
( Harvard index of general economic conditions ― Harvard index chart) 。它从大量的经济统计中选择与经济周期波动在时间上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的经济指标, 进而发现了经济时间序列相互间存在着比较有规律的超前滞后关系, 并将选上的17个指标分为三类, 分别合成三个指数(也称为三曲线) : 与股票市场活动相关的投机指数(A 曲线) ; 与生产、物价、商品交易活动相关的商情指数(B 曲线) ;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金融指数(C 曲线) 。其中, B 曲线从生产、物价和商品交易方面测定了当前的经济状况, 从而代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动向。从这三条曲线的时差相关关系可以看出, A 曲线比B 曲线超前10 个月( A 曲线延迟10 个月时,和B 曲线的相关系数是0.63) , 而C 曲线比B 曲线滞后四个月(B 曲线延迟四个月时, 和C 曲线的相关系数是0.8) , 因而A 曲线的变动能预示景气变动的方向。
哈佛指数对美国1919 年的繁荣及1920 年下半年急剧衰退的情况提前数月就做出了预测, 又在1920 年年底的恐慌期时, 预测出1922 年4 月景气开始回升,经济将处于恢复阶段。这些正确的预测, 尤其是A 曲线均能相对于这几次经济波动的峰、谷点超前变动, 使得哈佛指数名声大振, 在当时信誉和评价极高。相对于其他指数, 哈佛指数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更对景气指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在哈佛指数的影响下,都用类似的方法编制了本国的“经济晴雨计” 以反映本国经济运行的状况。
然而, 进入20 世纪20 年代后期, 哈佛指数三曲线在时间上的规律性变得不明确起来, 当西方国家于1929 年爆发经济大危机时, 哈佛指数却指示经济将继续扩张, 在经济预测上出现了严重的偏离, 从而使哈佛指数的威信受到沉重的打击, 虽然后来对采用指标进行了几次修改, 但终因效果不佳而于1941 年中断使用。由此, 哈佛指数走向衰落, 这也标志着景气监测早期阶段的结束。虽然哈佛指数以失败告终, 但它提出的若干指标理论为日后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研究成果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这一时期, 经济监测预警有以下特点: ① 存在大量的景气监测研究机构,指标种类繁多。② 存在大量的学术研究, 且研究成果普遍对日后监测预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意义重大。③ 研究工作多由个人或民间机构进行, 还没有政府及经济研究所等的介入。
2.再度兴起阶段
哈佛指数被停止使用以后,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 NBER) 成为了景气监测的主角。他们在1937 年美国经济衰退时, 对经济衰退及其转折时间进行研究, 形成了“循环复苏的统计指标” , 并出版了《测度经济循环》一书, 主张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逐渐扩散的过程, 且这种波动存在时差。这一主张在日后的经济波动中被证实而取得成功,这也使曾经一度衰落的景气监测研究再度兴起, 为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重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 年,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的经济统计学家穆尔( Moore) 创建了新的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先行、同步、滞后三类指标组成, 其测度对象为宏观经济的综合状态, 并在监测过程中采用了新的多指标信息综合方法――扩散指数, 较好地反映了经济波动中的衰退与复苏。这是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取得的重大进展, 扩散指数理论也成为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理论和实践效果都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肯定。
在这一时期, 经济监测预警有以下特点: ① 出现了由先行、同步、滞后三类指标组成的系统参考系。② 出现了扩散指数法, 突破了过去传统的监测预警方法。③ 针对监测预警系统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修订和补救的方案。④ 监测预警系统的信息来源广泛。这些都标志着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逐步走向成熟, 为日后投入使用铺平了道路。
3.发展成熟阶段
1961 年,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景气监测系统输出的信息以数据和图表两种形式正式在官方刊物上定期发布, 这预示着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进入官方的、实际应用的阶段, 监测预警系统在结构和测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20世纪60 年代, 美国商务部统计学家希斯金(J.Shiskin) 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综合加权平均指标――合成指数, 用于综合多指标信息, 该指数还能反映出经济变动幅度方面的信息, 来弥补扩散指数的不足。合成指数也成为继扩散指数之后构造监测预警系统的另一基本方法, 对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对于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还引入了预期调查方法, 拓宽了信息来源的渠道。这种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收集消费者及厂商关于景气变动的判断信息, 然后用扩散指数法进行计算。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操作效果。
同时期, 美国、联邦德国等提出了一系列剔除季节因素的方法, 在系统的季节调整方法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不少国家还在研究中引入了评价指标, 以便完整、系统地评价经济波动的状态。1966 年, 美国研究出一种“评分系统” , 它确定了若干选择准则,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选择指标, 并将各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分数, 根据每个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定量选择。这就提高了选择指标的准确性, 能更精确地反映经济波动的状况。
虽然如此, 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在工作中也难免会出现失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就一度使系统难以正常运行, 美国商务部因此对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 增加了某些重要方面的景气指数, 这标志着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步入成熟阶段。
4.走向国际化阶段
走向国际化是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显著的特点之一。
一方面表现为国际性监测预警系统的出现; 另一方面则是由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扩展。
1973 年,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在经济统计学家穆尔的主持下, 搜集了美国、加拿大、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七个工业先进国的经济统计数据, 开发“国际经济指标系统”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dicators system , IEI) ,用以监测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景气变动。该系统具有四个功能: ① 迅速地检测世界性的衰退和复苏; ② 测度正在进行的周期性衰退的范围和程度; ③ 预测对外贸易前景; ④ 对通货膨胀提供预警信号。1979 年, 穆尔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国际经济循环研究中心”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 Research) ,由上述七国提供数据, 定期编制IEI 指数, 并公开发布。OECD ( Organization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也于1978 年建立了监测其成员国经济动向的先行指标系统。1979 年,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 EC) 也开始了关于成员国景气状况监测系统的研究,并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投入运行。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比较著名的当数日本经济研究所的SEPIA 项目(Short-term Economic Prediction in Asia) 。该项目以亚洲各国和地区景气循环的研究和预警为目的, 编制各国和地区的景气循环指数。
参加这个项目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韩国、印度。由于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增长趋势, 掩盖了经济波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采用了增长周期性波动的思想来制作景气指数。这一项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较好地配合了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并很好地处理了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波动问题及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即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率与景气指数的变动问题。
除了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 对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衡和非均衡的监测预警也是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重要内容。西方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是借助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间接测定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这一套理论体系的产生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当今世界, 国际贸易在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我们必然要面临经济波动的国际扩散问题,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上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日益加强, 因此, 来自美国和日本的景气循环扩散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一种外来冲击。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和需求都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变动又对本国的景气变动产生影响。很多国家的出口在总需求中所占比例都大于各国的总资本形成或政府支出比例。所以, 各国的出口变动对国内景气的影响很强。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很多东欧学者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 他们的见解都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 传统的集中计划体制和发展战略是造成周期性失衡、阶段性增长“瓶颈” 以及隐蔽性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根源。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 后人也受到了很多启迪, 如经济在正常运转时, 应尽量避免经济过热的现象出现; 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规划时, 应把适度增长、适度短缺、适度待业、适度通胀和波动作为其决策准则。
1.1.2 中国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的发展
在中国, 建立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及时准确地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和未来走势, 揭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隐患和问题, 对经济的总体状况做出评价和判断, 并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把监测结果展示出来, 从而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依据, 为企业开展经济活动提供参考。
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理论于20 世纪50 年代被引入中国, 虽然提出的时间较晚, 但该理论基于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 并很快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在20 世纪60 年代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出现了异常波动。为了尽量弥补由此带来的损失, 中国的经济学家便对原有的理论进行修补, 提出了波浪式高速度概念, 这也是对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经济问题的尝试。然而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界在处理该问题时依然有所保留, 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的国民经济经历了一次大滑坡, 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时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界才解放思想, 打破传统的禁锢, 提出了一系列新学术思想。
中国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评价经济的标准, 从中不难发现经济运动中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统计分析表明, 中国经济波动剧烈, 经济运动大起大落, 这种过大的经济波动必然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事实上, 经济增长表现为一种经济持续扩张或持续收缩相交替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中国的经济运动都显示出这一特征。国民经济高速扩张不但使国内资源日益短缺, 而且加剧了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衡。同时, 这种高速扩张还加剧了社会总需求的膨胀, 及市场供给紧张, 市场总需求长期大于市场总供给导致商品价格长时间停留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 调整中国社会总供求的状态、减缓中国经济的剧烈波动, 就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生活的主题。因此, 中国必须建立符合国民经济特点的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
1982 年, 中国的国民经济进入扩张时期, 而轻工业却转为收缩; 1984 年,中国的经济生活出现了投资失控、消费膨胀等现象; 1985 年, 中国经济膨胀,景气转折。20 世纪80 年代发生在中国的这一系列经济波动才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周期性, 经济学家们也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大胆突破。事实证明,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广泛存在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 而且, 这种波动在任何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中都有可能出现。
从此, 中国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相关理论的研究迅速增多, 也得到了一系列宝贵的研究成果, 同时, 经济学家们也探索了经济周期监测预警系统在中国的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失衡状态。我们进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研究的前提便是要承认这些超越体制的模式和现象, 在研究过程中, 还须准确地预测和预报经济向前发展的不确定性, 从而提出对宏观经济进行监测预警的思想。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工作中, 我们发现, 经济监测预警并不仅仅是一组理论概念, 它更包括具体的、科学的方法体系。在对中国经济进行监测预警时, 必须使实践方法与经济理论同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学家结合传统的经济学原理和计量统计方法, 融入现代应用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等新兴学科的前沿知识, 为中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随着经济监测预警概念的不断深入, 中国经济学理论界加快了对此的研究, 许多学者更是提出自己大胆的见解, 对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87 年3 月, 吉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提出《我国经济循环的测定和预测报告》; 1987 年9 月, 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召开了中心议题为建立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全国统计科学研讨会, 并由国家信息中心经济信息部与吉林大学商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制开发了国家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1988 年年初, 国家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投入试运行; 198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