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21707
★ 将21本先秦经典装进口袋,案头、枕边、车上、旅途随时翻阅,让国学触手可及
★ 精选名句500句,一册在手,读懂先秦典籍精华章句
★ 体例简明,可读性强,装帧典雅,是增广知识、怡情悦性的佳选
前言
卷
《易经》14句
《尚书》7句
《诗经》21句
《礼记》40句
《春秋左传》17句
第二卷
《老子》47句
《管子》10句
《晏子春秋》33句
第三卷
《论语》77句
《孙子》28句
《吴子》4句
第四卷
《墨子》28句
《列子》3句
《孟子》59句
第五卷
《庄子》57句
《楚辞》18句
第六卷
《商君书》3句
《尹文子》2句
《荀子》27句
《韩非子》18句
《吕氏春秋》26句
参考书目
人类从远古走来,走出混沌,走过蒙昧,逐渐积累思考,积累创造,终于走到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迎来人类文明的初始辉煌。
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之后,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的这一时期,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人类进入了世界历史的“轴心时期”(雅斯贝斯语),开始有了进行历史理解的普遍框架,对宇宙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对人类处境及其基本意义获得了新的理解。
及至近代,“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这一时期,“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
进入公元前5世纪,春秋末期,领主的宗法制度已走向崩溃,世秉国政的公族已越来越腐朽和无能,平民阶层开始登上历史
《韩非子》18句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一同师事荀卿。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十余万言,受到秦王政的重视,被邀出使秦国。不久因李斯、姚贾陷害,自杀于狱中。
韩非吸收了道、儒、墨各家思想,尤其有选择地接受了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他主张“为治者……不务德而务法”,“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法的制定,应该“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的施行,应该“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他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韩非子》五十五篇,二十卷,是后人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评述文章编成。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圣人不期望遵行远古的制度,不效法一成不变的惯例,他只根据当世的情势,做好应时的准备。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冰炭不能装在同一个器皿,寒暑不会在同一个时节到来。
磐石千里,不可谓富;象人百万,不可谓强。《韩非子·显学》
纵有千里磐石,也不能说富有;纵有百万土偶,也不能说强大。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
智慧而有办法的人,必是有远见而且能明察的,不明察不能照见私下的东西;能执行法令的人必是强毅而且刚直的,不刚直不能纠正奸恶的人事。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韩非子·亡征》
树木折断必定是由于生了蠹虫,屋墙毁坏必定是由于有了裂缝。然而树木虽生蠹虫,没有大风也不会折断;屋墙虽有裂缝,不遇大雨也不会毁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