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164081
1.用充满烟火气的真挚文字与丰富细节,勾勒史铁生的成长轨迹,展示不为公众所知的隐藏在理性、睿智文字背后的铁生生活中的“平凡”一面,还原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铁生;有血有肉、有粗有细、有俗有雅的铁生;一个坦诚、率直、真诚的铁生。
2. 全面展示史铁生精神中“不平凡”的一面:他是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世,超越困境、恐惧、功利等心魔,攀上精神高地的心路历程,读者可以从中汲取战胜困境的勇气,汲取前进的力量。
3.从文学、神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诸多领域挖掘铁生精神内涵,及其创造承载的精神、文化、道德价值,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铁生的作品。
4.大量新鲜一手文字、收录近百幅亲朋密友珍藏的史铁生老照片及其书信手迹,更有以史铁生下乡所在地清平湾的风景和窑洞为主题的版画作品,许多为首度公开。
5.装帧精美典雅,烫银双封面,封面图为史铁生清华附中同级同学、画家邢仪作品,系首度公开,用色彩将一个谈笑风生的史铁生瞬间定格在了画布上,也永远留在了热爱他的人的心里。
2020年是铁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写作之夜”丛书特别推出《铁生 铁生》这套书,共有三本,其中有铁生家人、亲属的深情回忆,有同学、插友的手足思念,也有作家、学者朋友的谈论评说,与想要认识铁生、热爱铁生,渴望读懂铁生的人们一起,跟随铁生成长的轨迹,来一场人生、精神与心灵之旅。
亲友辑收录了史铁生夫人陈希米、史铁生妹妹史岚、史铁生堂弟史铁桥等史铁生亲人及插队老友的16篇回忆文章。这些由感而发的私人记述,还原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铁生;有血有肉、有粗有细、有俗有雅的铁生;一个坦诚、率直、真诚的铁生。
学友辑的13位作者均为史铁生的同学和校友。他们以亲身接触史铁生的经历,并用文字记下他的点点滴滴,为后人了解史铁生的生平、通晓史铁生的成长轨迹提供了辅证。
文友辑收录了王安忆、周国平等25位著名作家、学者和编辑撰写的回忆史铁生的文章。他们与史铁生有着多年交往。在他们的心目中,史铁生以文学的探索同命运抗争,以思想的扩展让身心自由,以灵魂的升华使作品高洁。同时,不论是生活中的扶助、文学上的交流还是思想上的沟通,史铁生又是他们身边的诤友、坦诚的弟兄和相知的伙伴。全书细节感人,极具文采,非常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史铁生,更深入地理解史铁生的作品和文学成就。
亲友辑
目 录
1 死之后/陈希米
34 我和哥哥/史 岚
52 永远的背影
——怀念三哥史铁生/史铁桥
84 弦断之夜/何 东
107 青春小子/陈 冲
125 此生足矣/张铁良
139 友谊从二十一岁开始/柏晓利
159 一生情缘
——谈天说地忆铁生/刘瑞虎
184 绝地自拔
——记忆碎片/李子壮
210 岁月留痕
——与铁生交往二三事/鄂复明
217 永远的印象/李鸿桂
221 一些往事
——怀念史铁生/张 爽
234 与铁生一起在陕北插队的日子/黑荫贵
244 值得纪念的几个镜头/王 建
251 与铁生最后的聚会/庞 沄
264 高贵的猜想/谢侯之
学友辑
目 录
1 纪念校友史铁生(二首)/陶海粟
4 永别了地坛 永别了铁生/克 明
18 想念史铁生/孙立哲
70 金台夕照 绝地逢春/李子壮
97 透析生命/阎阳生
113 画室里的聚会/邢 仪
163 带铁生游美国/王立德
182 与史铁生同在青平川/吴小荣
214 铁生和我/蔡湘汉
228 不做中国的保尔/樊玲玲
235 王者/曹 博
240 与铁生同桌、同队、同灶/姚 建
250 想铁生 读希米/邢 仪
文友辑
目 录
1 铁生轶事/陈建功
13 感念几事/陈徒手
30 愿史铁生健步前进/冯 牧
38 精神猎手/甘铁生
52 上帝与政治/何怀宏
59 轮椅哲人/解玺璋
74 最具诗性的人/林 莽
80 生死就在心中/刘树华
86 懦之勇
——回忆好友史铁生性格杂事/刘树生
101 那幅孩童时代的照片/刘孝存
113 心中藏之 何日忘之/柳 青
122 语录铁生和诘问铁生/陆晓娅
129 如歌的行板/牛志强
158 回忆他 读他 认识他/邵燕祥
166 再读史铁生/石 默
184 豆青龙泉双耳瓶/苏 炜
204 残疾人史铁生/王安忆
210 史铁生与三本书/王克明
222 史铁生:一个尊灵魂的人/谢有顺
232 我的朋友史铁生/徐 晓
251 轮椅上的背影/张守仁
259 三十年的追思/章德宁
269 孩子和哲人/周国平
281 铁生大哥 我的小路/宗 颖
299 代跋 史铁生的哲学/邓晓芒
序
史铁生离开我们十年了。
春去秋来,缅怀、阅读、感悟史铁生,既使我们得以升华,又使我们相逢于精神深处。
一位久居海外的中国作家沉痛说道,这样的朋友离去,等于我的中国离去。是的,时间将会说明——因为铁生离去——我们这个时代曾经有着怎样深远、巨大的失去。我们以为,不惟铁生著述每一字句值得怀念,每一创造令人珍惜,每一坚守构成感召,每一知行合一已成示范,每一谈笑留下无尽回味、怀想,更有铁生灵肉及其非凡创造承载的精神、文化、道德价值,难以估量,于我们个人已是亲切而深远的莫大勉励,于我们民族将是走向未来高贵命运难以替代的珍贵资源。
我们缅怀史铁生的最好方式,便是珍惜时机,珍惜铁生凭伤残之躯以毕生超越荒谬、超越困境、超越恐惧、超越功利、超越虚无、超越自身极限攀临的人类精神高地,珍惜铁生宽仁、正直、淳厚、坦诚、坚韧、从容、睿智、尊严,尤其悲悯情怀予以我们的全部感动、启悟乃至理性力量,尽力收集铁生旧事,还原各个时期多元细节,抵达真况,寻觅生命深处的根系、脉络,发掘其生命意义以及精神意象、精神行迹、精神力量、精神成果,自人本始,由浅入深,尤重多元,从文学、神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诸多领域予以探研,以期集合智识、解读、洞见,沉淀精华于丛书之中;以期引导读者,读懂铁生何以既是小众又是大众的,既是人本又是神性的;读懂铁生何以卓然自拔,怎样于绝对理想之中找到方位,于道德现性中达到自由彼岸,其博大心灵力量何来,“文革”浩劫、人性蒙昧、身心绝境曾经予以怎样的灵魂冶炼;读懂铁生以一种怎样负责而又宽阔的品格高度,以及深致、精湛、通透、参差、灵动、博远、深邃,尤是具有体温的文字,担当文学的天赋、天性和天良,写出中国之痛之忧之极致光明与黑暗所造成的社会精神、人格衍化之斑斓驳杂,写出日常生活之本真、本质、本源,探入各种命运底蕴,还原国人个性、共性流变、异变日远,揭示其中最丰富、最复杂、最鲜活、最深隐、最荒谬、最迫人正视的部分,捕捉现实瞬间抑或历史恒久状态,以纯粹的文学品质和文本实验,以智性结构和深邃哲学境界,或殷忧时代,或求索自我救赎之路,或勘透生死,或追问生命终极意义,或对人类精神、行为、目的、根本境遇深度探索,或于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入对时间、死亡、宿命、梦魇的思考,尤以真相的严峻,寓事,寓情,寓识,更寄寓深刻的悲悯情怀与思考,以期人类崇高精神、价值乃至文化秩序的回归。
铁生正是以精神无限向上的丰富、充盈,以深远温馨中的侠义,以超越命运的价值自觉,以神性为旨归,以心灵所及的宽广、深邃和高度,以虽然残缺却始终兀立人类精神高地的伟岸,确证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确证个体、族群自我救赎的可能,确证自由、独立、差异、开放的意义空间,确证文化意义上的觉醒不可抗拒,确证复活汉语精神天空中的深远自由和博大创造有期,确证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事件——突出重围并且找回宇宙间中国文化最富创造、最具尊严、最负责任的位置有期。
铁生正是藉着作品,藉着坚定信仰、价值体系,将一个重新建筑心灵的时代孕育出来了。正如一位学者所言,“铁生以自己的方式,深度介入灵魂改造,每个灵魂改造了,整个中国就改变了。”——藉此,这十年来我们一直编辑出版“写作之夜”丛书。“写作之夜”不仅是铁生一个重要的思想概念,一个抽象精神,也是其“写作”与现实具体“生活”的桥梁。
在铁生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我们编辑出版《铁生 铁生》这部书,其中有铁生家人、亲属的深情回忆,有同学、插友的手足思念,有作家、学者朋友的谈论评说,一起纪念我们忘不掉的史铁生。
感谢中译出版社为这部书的出版付出的努力,也感谢高高国际文化传媒高欣先生为此付出的辛劳。
“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
死之后
陈希米
在一座古园中,有一片老柏树林,那里有两个孩子,正在那个古祭坛旁,仰头看着一棵没有叶子的树,纳闷为什么这一棵树跟其他树不一样,为什么这棵树没有叶子?你摇着轮椅过去,告诉他们,这棵树死了,这是一棵死树。孩子们似乎听不懂,还不停地在问:它到底是怎么死的?它什么时候死的?它太老了?它生病了?——可它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你在书里写,孩子们“实际是要问,死是怎么一回事?活,怎么就变成了死?这中间的分界是怎么搞的,是什么?死是什么?什么状态?或者什么感觉?”(见史铁生《务虚笔记》)
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是该去问死人还是活人?
从来没有人起死回生,所以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死之后。但是我们不知道死之后吗?我们明明看见下葬的墓穴,看见肉体被烧成灰烬,看见活人痛不欲生,在朝晖和夕阳下再也找不到那个身影;发现死者或者被忘掉,或者被永记,看见墓碑,看见挽联……这是死后。
要是有一天早上出门你离开家,却没有回来——你死了。那么那个家里的样子:叠了或没有叠的被子,打开的书或喝剩的茶,相框里微笑或深邃的表情,喜欢的餐具或者围巾……每一个叫活下来的人可能驻足或多看一眼的场景,就都是你的死之后。如果你还写了书,画了画儿,作了曲儿,或者建了功立了业,那当然也属于你的死后,你的死后可能就有很多,也很久。
自从我知道了有死之后这件事,就总是在离开家的时候,不自禁地特意再去做一件事,比如把没来得及叠的被子叠好——本来是来不及了,但现在必须叠好,因为这有关死后;比如把墙上的相框扶正;比如把堆砌的衣服收进橱柜。因为这都可能是死后的场景,是死后。一个人的死之后该正常平稳,和谐妥帖,没有凌乱,没有特殊,也没有异样的猜测。我不要死破坏正常的逻辑,要让死符合自己一贯的态度和样子,让死不恐怖也不敷衍,让死自然地被接受。
从知道了有死之后开始,每一天,我都要为不可预计地可能到来的死做一两个动作。而写好遗嘱,则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与你朝夕相处、冷暖与共的那些物质的生命:那些你曾经心爱的、震撼过你的好书,不断地有你的手、你的体温让它复活的书;那个从世界的另一端买来的烛台,已经成为视野里不可缺少的景象,就像一堵墙一扇门一个隔断,是这所房子的结构的一部分;那个毛绒玩具山魈,因为买了它才第一次了解这种动物,鲜红的鼻梁是最深刻的印象,鬼魅般的面孔,特别的名字,也是第一次去迪士尼乐园的纪念。要是我们死了,它会去哪儿?会在一个孩子手里吗?男孩还是女孩?不会当作破烂被卖掉吗?比我们有更长生命的物质们,但愿不要让它们被突然的惨剧击中,至少要让它们渐渐地适应,那是它们过去的主人应该做的。不知道它们比我们有更长的生命是更好还是不好,但至少,它们可能是不适于嘎嘣死的。
遗嘱对它们是安顿,是抚慰,是缓和,是告别。
死后,对那些曾经与死者共生命共呼吸的一切物质,不应该是一场浩劫。如果发生浩劫,那浩劫就是属于死者的,属于死者的死后。每一个死者都不会要这样的死后。
对了,还有钱,那些钱,无论多少,应该也要走正义之路才好。
要是你不断地设想死之后,时常想象自己死后的光和影、人和物,便是一个还活着的人发现的自己的死后——你死了以后。这死,就不仅有死,还有死之后。
因为确实有一种死,像莉迪亚·戴维斯说的那样:“我的姑姑死了。或者说比死更糟,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剩下来可以被称为死者。”——这是什么意思?
一张照片,下面写着:
这是在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离开办公室时桌上的摆设,当晚他便逝世了。
——一个确凿有力的死之后。这不一定需要如雷贯耳的名字,却坚决要求曾经被燃烧过的生命。一个人生前倾力的凝聚和死后的被凝视创造令人羡慕的死之后。这是暗示我们死之后与死之前息息相关,他们可以构成一个完整。
电影《布拉格之恋》片尾,有一个场景触到了我:早已远在美国的萨宾娜接到一封来自布拉格郊区关于托马斯死讯的信——不禁设想起,有一天我死了,该将自己的死讯告诉谁?事先是不是应该有所准备。因为有许多路向不同的朋友之间是没有交集的,有的人一旦不能联系到自己,就可能无法从任何途径知道自己的死讯。
死了,告诉别人,让别人忧伤?为什么?我想那该是一份最后的情谊,就是告诉朋友对方是自己生活里重要的人,是使自己生命里的最后一个动作也成为别人生活里的一个事件、一段情景——要是朋友因此而重温了往日的某一段时光或某一种心绪,就是给朋友的生活添上了一抹斑斓。
——这又是死后之一。是死的作为。
——因为没有想过死后就没有死之后?或者将有一个凌乱的、不可预料的死后?或者“没有什么东西剩下来可以被称为死者”?
现在发现了死的另一面——死之后。死的存在当然关乎死之前和死之后。确切地说,在死之前是没有死的,因为那时只有活;死了之后,便有了死,便有了死之后。他们因死而存在,因关于死的思绪而存在。事实上,只有在死之后我们才能看到死之前。
但我们活者只是看见了死之后的一半,在世间的一半。至于死者,究竟去了哪儿呢?死者,必定才是看到了另一半。而现在,你终于死了。你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你该终于可以明白地告诉那两个孩子,死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树之死。
我想要去那座古园,去看看那些老柏树,还有新一拨长大的孩子,他们会不会像当年你书里写的那两个孩子似的提一样的问题。因为一切都要重演。
那个地方,应该就是地坛。
在地坛
老柏树们阒然无声
是风在动,偶尔,柔弱的枝桠也跟着风
人睁大眼睛,屏住呼吸盯着他
他还是看你或不看你,随你怎么想
树叶和枝桠有时飘扬得像是他的舞姿
他不倨傲,只守自己的岿然
有时撕裂牺牲得像它的苦难
他也不诉说
无论你离他多远还是多近他都一样坦然
坦然得
就像我无论怎样去想你
你找不到生出绿叶的那一刻,一瞬也找不到
有限里行进的无限
无限缓慢
那种姿态与其说是模仿不如说是
实践永恒
你在他的缓慢和沉默面前
跪下
或眩晕
是触及灵魂的经历
是温暖的风或者凛冽的风让他和蔼或者坚韧
还是由于他自己
他从来不说
你去看他
你看他
粗犷得挺拔得
你搂不住他只能依偎
你够不着他只能依偎
或坐下来仰视
就看见了他上面的天
他亮着或者暗着
明亮里有辽阔的美
幽暗里有巍峨的美
风留下刀刃的痕迹
甚至斩断
风也抚慰
几千年的磨砺
痛苦已经风化
被风做成了美
不禁停下来要与他为伍
让自己站成树的样子
但我从不与他合影
凡人的样子自惭形秽
他姿势如风
风声低语长啸
枝干如铁如土
沉着如雨
对脚下蓬勃的草的崇拜
对天空高然飘走的云朵
对我对你
每一次长久的凝视
你都默然
以无限般的面容
即使见证每一次失恋
每一款隆重的婚纱
和步履蹒跚
和摇篮里的希望
你都一贯
模仿永恒的样子
也不帮你
也不想你
只是存在
在一个地方,叫做永远的地方
不离开你
我终于知道他的职责是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居然渴望一种
不能实现的爱
是高贵的爱么
你去问他
问树
你是有死的
与我们人类一样
但我们看不到
我看不到你的死
你从我出生站到我死去
从我初恋站到我儿长大成人
树
是我们有死者的靠山和朋友
跟墙
还不如跟树
至少他是我们同类
有死的生命
也有轮回
轮回,在死之后该是新生。但只要我还活着,地坛里就没有你。只有我,还有树。以及你的死之后。因为我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所以我谁也没有遇见。我没有在古园里遇见孩子,没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也没有提问和回答。那年在树下向你提问的男孩和女孩,不知是否已经懂得了死。
我们都是有死者。一个有死的生命,只有懂得了死才完整。在亲自经历死之前,我们只能经历他人的死之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