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115265
走进心理学系列教材分为三个系列,即专业基础课教材、专业选修课教材和通识课教材。该系列教材旨在从现实生活视角带领学习者走进心理学,使其了解心理学学科本身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心理学对现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其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其心理学素养,塑造其健康的心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正确地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个人、社会、生活、环境等现实问题。
本书试图整合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体现这一领域从理论流派的纷争到深入的专题研究的重大转向,构建一种主要围绕人格特质(disposition)、动力(dynamics)和发展(development)三大主题(3D)展开的能够充分呈现本学科研究成就的知识体系。
全书由五部分组成。*部分为总论,包括人格概述和人格理论,其中人格理论按照先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后精神分析理论和现象学理论这种新思路,而不是先精神分析理论后其他理论的传统思路。第二部分包括人格特质、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三大主题的具体研究,这些研究是对人格理论有关这三大主题的深入探讨。第三部分将视野转向人格的认知、情绪、意志三大具体领域,自我则是人格的整合,因此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人格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自我。第四部分探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包括生物性和社会性两大条件。生物性条件包括生理、遗传和进化三个逐步还原的层次,社会性条件也包括社会、历史和文化三个逐步“还原”的层次,而性别与人格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了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融合。第五部分探讨人格的功能,或人格可能带来什么后果,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种经验性命题在多大程度是对的。我们将分别探讨人格对健康、对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以及对学业成就与职业生涯的影响。而价值观作为人格的信念以至信仰系统处于人格的*层面,对人格起着统领作用。
章 人格:概念、测评和研究…………………………………………1
节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2
第二节 人格测评………………………………………………………9
第三节 人格研究方法…………………………………………………14
第二章 人格理论(上)……………………………………………………23
节 特质理论………………………………………………………24
第二节 生物学理论……………………………………………………33
第三节 学习理论………………………………………………………36
第三章 人格理论(下)……………………………………………………55
节 精神分析理论…………………………………………………56
第二节 现象学理论……………………………………………………72
第四章 人格特质………………………………………………………………85
节 人格特质的概念…………………………………………………86
第二节 早期的特质分类系统……………………………………………93
第三节 人格五因素模型与人际环形模型………………………………104
第五章 人格动力………………………………………………………………113
节 潜意识……………………………………………………………114
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121
第三节 目标………………………………………………………………131
第六章 人格发展………………………………………………………………141
节 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142
第二节 人格发展的机制…………………………………………………149
第三节 人生叙事与心理传记……………………………………………154
第七章 认知……………………………………………………………………169
节 场依存—场独立…………………………………………………171
第二节 归因风格…………………………………………………………178
第三节 乐观主义…………………………………………………………187
第八章 情绪……………………………………………………………………195
节 情绪及其个体差异………………………………………………196
第二节 愉快的情绪——主观幸福感……………………………………203
第三节 焦虑和抑郁………………………………………………………211
第九章 意志……………………………………………………………………221
节 控制………………………………………………………………223
第二节 攻击………………………………………………………………231
第三节 利他………………………………………………………………238
第十章 自我……………………………………………………………………249
节 自我概念…………………………………………………………251
第二节 自尊………………………………………………………………259
第三节 自我调节…………………………………………………………266
第十一章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275
节 生理与人格………………………………………………………276
第二节 遗传与人格………………………………………………………290
第三节 进化与人格………………………………………………………296
第十二章 人格与社会文化………………………………………………………305
节 人格与社会………………………………………………………307
第二节 人格与文化………………………………………………………315
第三节 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325
第十三章 性别与人格……………………………………………………………333
节 性别差异研究的历史……………………………………………334
第二节 人格的性别差异…………………………………………………339
第三节 性别差异理论……………………………………………………351
第十四章 人格与健康……………………………………………………………359
节 压力与应对………………………………………………………360
第二节 完美主义…………………………………………………………367
第三节 A型性格…………………………………………………………374
第四节 人格障碍…………………………………………………………379
第十五章 人格与社会交往………………………………………………………387
节 人格与社交选择…………………………………………………388
第二节 人格与社交唤起…………………………………………………397
第三节 人格与社交操纵…………………………………………………401
第十六章 人格与绩效……………………………………………………………411
节 人格与绩效的路径分析…………………………………………412
第二节 人格与不同类型的绩效…………………………………………416
第三节 特质焦虑与绩效…………………………………………………422
第四节 人格与智力………………………………………………………428
第十七章 价值观………………………………………………………………435
节 物质主义………………………………………………………437
第二节 马基雅弗利主义………………………………………………442
第三节 儒家关系主义…………………………………………………448
第四节 道家自然主义…………………………………………………454
参考文献…………………………………………………………………………46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