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5014623
现在,摄影无疑是最为普及的一种艺术形式,使用的主要工具当然就是照相机了。本书正是从此方面入手,从1826年如何拍摄最早的照片讲起,一直到如今的数码时代,用精美的图片和简练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作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的馆藏,书中大量的照片不仅能让您了解照相机的外形,还能让您从一些伟大的摄影作品中汲取灵感,是摄影师和照相机收藏爱好者的必备图书。
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使用大量插图的著作着重讲述了照相机这个精巧、优雅,看起来却很简单的设备。它的发明改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以及对我们自己的认识。本书从1826年法国实验者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花了8个小时第一次捕捉到不甚清晰的影像讲起,直到现在利用手机和*的数码相机即时完成影像拍摄这200多年来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托德·古斯特夫森(Todd Gu s t
avson)为照相机这个主题做了一次出色的向导。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馆藏(GeorgeEastman House
Collection)的350多部照相机的照片以及100多幅历史照片、广告和绘图,为内容充实的文字叙述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其中包括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有的正是用本书中介绍的照相机拍摄的,还有社会名流的照片以及历史上各款知名照相机的广告,所有图片都配有精心撰写的文字说明。
古斯特夫森追溯了照相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镜头背后那些通常性情古怪的发明家、商人和艺术家的精彩故事。例如路易斯·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acques-MandéDaguerre),他创造性地发明了银版摄影术;还有摄影行业的先锋企业家马修·布雷迪,他的摄影团队在美国内战时拍摄的战场和士兵照片深入人心,那些画面已深深地烙在这个国家的记忆里。女性方面有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她拍摄的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名流与普通老百姓的人像也享有同样的声誉。
他还介绍了关于乔治·伊士曼成功的励志故事,这个迷上了摄影的年轻银行职员创建了一家名为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的公司(也以“柯达”为人所知),这个名字几乎成马修·布雷迪(M a t h e w B
.Brady),[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1860年2月27日乔治为摄影的代名词。还有埃德文·兰德(Edwin
Land)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个天才发明了宝丽来(Polaroid)这种既漂亮又迷人的相机并且在市场上进行了推广。
当然,还有些著名摄影师使用一些不得了的相机:虽不起眼却颇具影响力的有柯达布朗尼(Brownie)、徕卡(Leica)和哈苏(Hasselblad)照相机。本书还突出了技术上取得的多次的胜利,例如艾德维尔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发明的高速摄影过程、闪光灯的研制以及彩色摄影技术。您还会了解到一些有趣奇异的珍品,比如立体照相机、明信片照相机以及隐藏在手表、纽扣和钢笔里的侦探照相机。
乔治· 伊士曼摄影博物馆的馆长安东尼· 班(Anthony Bannon)所著的序言,数码相机之父史蒂夫·萨桑(Steve
Sasson)和未来影像公司(Future Image Inc.)深谋远虑的创始人兼总裁阿利克斯·杰拉德(Alexis
Gerard)撰写的见解深刻的文章,共同对这项现代最伟大的技术成就之一进行了发人深思的研究。不管您是一名业余摄影家还是拥有多年经验和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本书都值得您去珍藏,是可以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和灵感来源。
序言
前言
第1章 灵光闪现的一刻:尼埃普斯、达盖尔和塔尔博特
第2章 工艺的进步
第3章 拍摄这个世界
第4章 照相机技术的改进
第5章 摄影作品和声望
第6章 从湿版到干版的演进
第7章 小型照相机
第8章 胶卷:诞生背景
第9章 乔治·伊士曼
第10章 布朗尼传奇
第11章 照相机创造财富,成就了艺术
第12章 新闻背后的照相机
第13章 色彩和闪光灯
第14章 萧条世界,硝烟四起
第15章 佳能、尼康与哈苏
第16章 前所未有的轻松:傻瓜照相机与宝丽来
第17章 创新无处不在
第18章 1975年及以后
第19章 步入数码时代
附录1
附录2
献词/致谢
照片清单
序 言
一个孩子把球踢向空中。您按动了10美元照相机的快门,那个球就永远不会落回地面了。当然,实际上它1秒之后就会落下来。再过一会儿,孩子还会跑去追它。如果您喜欢这张照片,可能会伤感地想象在自己的女儿长到这么大的时候,把这张花了20美分打印出来的照片给女儿看会是什么样。
这种可以锁住过去,等到未来再开启的体验,促使人类平均每秒拍摄大约3000张照片。
快照让我们得以品尝回忆的滋味,无论是极小的快乐还是一触即发的伤痛。它们显示着过去的我们,从许多方面来看也是真实的自我。它们预示并激发奇迹,以各种无法捉摸的形式出现。一张1980年拍摄的3×5照片可以引发一些争论:
我当时真的是那个样子吗?哦,您12岁的时候就长得这么好看!那个穿绿毛衣的女孩叫什么名字?当时大约有一个星期我跟她最要好了——如果我记得她的名字,我真想给她打电话。
我们拥有的其他东西其作用都无法与照片相比。我们都理解为什么家园惨遭不幸的时候人们总会用照片来记录,为什么一个3岁孩童的照片会摆放在电话机旁30多年。
我们知道“摄影”意味着用“光线书写”,但它并非如此简单。虽然我们是摄影作品的作者,但是需要借助照相机这个带有一个开窗的小暗室来书写作品。快门(也可以称做开口)能够在比一眨眼还短的时间内剪下一片光线,然后照相机会将这片光线画到胶片的表面上或像素阵列中。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过程,介绍的对象是一些人类发明出来的最精妙最优雅的物理设备,其实就是机器。文中的内容,尤其是摄影作品和注解,描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轨迹和一系列的事件——这个故事可以从一位对阴影观察入迷的中国古人说起。
在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摄影历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并行展开的。虽说摄影作品是用光来书写历史,但又不仅仅如此。它们为我们展示了不同于官方记录的另一面,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更深层的含义。与盖底茨堡(Gettysburg)、诺曼底(Normandy)或Cua
Viet相比,黑斯廷斯(Hastings)或邦克山(Bunker
Hill)战场上的尸体看起来不会有太大区别。但是因为有了马修·布雷迪、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和大卫·道格拉斯·邓肯(David
DouglasDuncan),我们可以些许体会到死亡的感觉,这是只有摄影才能做得到的事。
照片可以是护照。如果我们愿意,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的脸部轮廓,就与林肯面部的线条一样,可以显示出人们思想所钟情的方面,将远古人与我们区分开。可能有人会机敏地指出摄影都是骗人的,它们只是偶然的产物,是暂时性的,而且很容易被做手脚(尤其是在数码时代),所以我们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能信任自己的感受。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不过是狡猾的诡辩。照片可以伪造,毕竟它不过是纸上的图样而已。当然它仅仅表现了某一时刻数百万不同视角中的一个。但事实通常就是这样。
我们爱惜的照片背后有着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故事。任何人拍摄到悬浮在空中的气球,都能够证明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文化记录机。虽然它不能取代音乐、语言或者绘画,但是,正如本书中所展示的那样,照相机有记录的功能。它利用白天的光,随着流逝的时光,以及即将流逝的时光,毫不费力地和文字一起记录下那些我们所珍视的似水年华。
安东尼·班诺 馆长
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
(George Eastman House International
Museum of Photography and Film)
前 言
或许值得说一下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照相机是我们了解摄影的关键。——约翰·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
了解照相机的功能帮助我们认识到一点,没有人真正看见过光线。想象一个内衬为纯黑色纸的盒子被光照射。人们窥探盒子内部,看见的是无尽的黑暗,比星际间的太空还要黑。
但假如把一个新鲜美味的香蕉扔到盒子中,它的黄色和绿色会迸发出光亮,展现出水果本身的色彩,是这样吗?
不是。首先我们需要认识一下光线、镜头、胶片和传感器,这些知识可能与我们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内容大相径庭。
事实上,香蕉包含了除黄色以外的所有颜色。红宝石里是没有红色的,天空也不含有蓝色,热带雨林中更没有绿色。我们看见的黄色以及其他任何颜色,是围绕着我们无所不在的电磁场的一小部分,我们称这个电磁场为可见光谱。人的肉眼可以观察到光谱是一个跨越红外线到紫外线的连续磁场,光波范围在400~700毫微米之间。
光照射到香蕉上时,除了黄色光之外所有波长的光都被香蕉表皮所吸收,而黄色光波则以光速反射到了人眼,然后传到大脑。所以说是光线产生了颜色并构成整个外部世界。
感谢艾萨克·牛顿及传承他衣钵的后代学者的努力,现代的科学家对光学、视觉的神经学原理以及电磁光谱的属性已经非常熟悉。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光的本质还是跟18世纪的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样知之甚少。“我们都知道光是什么,”他说,“但是却很难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物理教师在解释什么是光的时候,首先会说它的速度是唯一的通用常数。接着会说光以两种形式存在,它既是波,又是一种被称做光量子或光子的微粒。讲到这里都没问题,但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光。
这本书研究的就是如何把光收集起来——摄影。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与眼睛类似。虽然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相机也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让底片和胶片曝光,但是可以放心地说,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照片都是由一个密封的盒子以及从前端伸出的镜头采集到的。照相机好像是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一种最简单的机械,但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研究摄影的历史学家可能关心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情,谁从谁那里剽窃了某个想法,还有谁第一个论证了这个或那个。所有这些其实都无关紧要。一旦有新发明诞生,人们便会蜂拥而至。
正如约翰·萨考斯基在其描述媒介历史的《发展到今天的摄影》(Photography Until Now
)一书中指出的,摄影的发展更像农业的发展,总是一连串的小发现导致了一个大发现,然后引发更多的实验、发明和技术的应用,但日常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中断。
人们凭直觉将摄影理解为“用光线书写”,可以不借助翻译的帮助把任何可见的事物都转换成文件。照片可以像学者一样撰写历史,像报纸头条那样报道新闻,客观而淡然地展示美丽与丑陋,为变化无常的心房敲响情感的钟声。
照片如同写作一样具有强大的潜在力量。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人只要手里有台照相机,就可以挥动“自然的画笔”,随心所欲地讲述故事。当然真要做好一件事也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
光的行为习性很奇怪。每部照相机都必须遵循物理学(在拉丁语中物理是自然的意思)严格的定律。为了拍出一张照片,照相机必须使适量的光线以恰当的方式照射在合适的表面上。
1900年上市的1美元柯达·布朗尼(Kodak
Brownie)照相机同现在5000美元的高端数码照相机相比,就如同莱特兄弟当年发明的飞行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天飞机相比一样。然而光与飞行一样,对基础设备的改进可以使产品实现的效果更佳,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购买,并为产业链的从业人员赚取更丰厚的利润。
照相机收藏爱好者从来都是不知疲倦的,眼光也非常敏锐,对于他们来说本书可以有多种用途。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技术馆是一家私营博物馆。馆藏的每部照相机都代表着一种见解,有的是由一个发明家独立研制的,有的则是由一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共同制造的,但都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快门、反光镜、焦平面、光圈、测光表、传感器和液晶显示屏等概念了解得越多,就会对本书中用图片和注解依次讲述的故事有更好的体会。
但是对于那些还分不清“f 挡(f-stop)”与“公共汽车站”(bus
stop)的人来说,本书也同样有用,只要他们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希望了解这些产品如何从概念到诞生,并对人类的体验产生终身乃至历史深远的影响。电话、汽车和收音机改变了20世纪前半叶;电视、电脑和数百种自动化产品则改变了20世纪后半叶。尽管如此,照相机仍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更努力地发挥着其他产品所无法取代的作用,那是一种与个人切身体会有关的独一无二却又永恒的东西。每按一次快门捕捉到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每一张鲜活的照片唤醒的故事也是不尽相同的。
达盖尔、伊士曼、哈苏和兰德这些为人熟知的名字意味着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发明。但还有一些人,例如弗兰克·布劳内尔(Frank
Brownell)、理查德·马多克斯(Richard Leach Maddox)、约瑟夫·马克斯·帕兹瓦尔(Josef Max
Petzval)、吉田五郎(Goro
Yoshida)和史蒂夫·萨桑,他们的发明是重要的转折点,使照片的数量呈两位数增长,对于摄影史来说既有统计学的意义,也有财务方面的意义。
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收藏的照相机代表过去的时代,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阿利克斯·杰拉德探讨了在未来“自然的画笔”可能描绘的画卷。数码技术已经与互联网相结合,出现了数十种运用照片的方法。当地球上曾经生存的一半人都在争夺各种资源时,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信息都变得越来越唾手可得,并且多数还是免费的,通常以照片的形式存在。
大多数我们称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用笔书写的,它们无须重启、充值或者升级。对于照片来说也是这样。再昂贵的照相机也不过只是讲述故事而已。技术是一回事,照片就是另一回事了。
托德·古斯特夫森 技术馆馆长
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
(George Eastman House
Internatioinal Museum of Photography and Film)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