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01759
本书选篇精当,解读精彩,装帧精美,是大中学生、语文教师及其他文学爱好者欣赏我国古典散文,有效提高文学理解和鉴赏水平的一本*性指导读物。
我国古代散文的传统源远流长,不少名篇杰作代代传诵,很多名言警句流布人口,成为习用的成语。和诗词一样,古代散文对我国民族语言的形成和丰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跟着名家读古文,可以大幅度提升个人对古代经典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对提高个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人文素养,也有很大的好处。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形成和完善的阶段。这个时期,散文殿堂里上演了异彩纷呈的大戏。在这里,既有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又有兼有纵横家风格和楚辞传统的《洛神赋》,更有贴近人情的小品文《陈情表》……
左 传
殽之战
吴小如 读《左传·殽之战》
国 语
召公谏弭谤
吴小如 读《国语·召公谏弭谤》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小如 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吴小如 读《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荆轲刺秦王
周振甫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赏析
论 语
子在川上曰
梁宗岱 说“逝者如斯夫”
李泽厚 读《论语·子在川上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周勋初、胡传志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欣赏
孟 子
庄暴见孟子
周振甫 《孟子·庄暴见孟子章》赏析
吴小如
传记文有各种不同情况。《史记·魏公子列传》头绪比较简单,矛盾也比较集中。有些传记就比较复杂。最典型的如《项羽本纪》,人物多,情节多,时间虽只有几年工夫,可头绪纷繁。《李将军列传》可以说跟《项羽本纪》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多,情节也不算少,其叙述贯穿李广的一生,比《项羽本纪》所叙述的时间还要长。遇到这样作品,根据我的经验,要注意三个方面:一、为什么要给这个人物立传?二、这篇传里有多少人物出现?三、全篇有多少故事情节?这叫作“理头绪”。读传记文要这样做,读长篇小说也要这样做,而且作品越长越要这样做。不能嫌麻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的《红楼梦》,读起来会比读《史记》更不容易理头绪。但一旦理清头绪,对作品的理解就前进了不知多少步。这里姑举《李将军列传》为例。
司马迁写李广,用意是很深刻的。他最集中要表现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李广是将才,本领很大,但一生不得志—“数奇”。刻画这个人物有本领,司马迁写了李广的善射、有勇、有智、爱部下、忠于国家,不计个人私利,等等。有些是写李广的品质好,但写品质好主要也是为了写他是个将才,有真本领和大将风度。刻画李广“数奇”,则写他生在什么时代,遇到什么皇帝,受什么样的上级统帅领导,为什么死去。前一方面是写李广的为人;后一方面则写出了时代面貌、历史环境。这两方面综合到一处,读者对李广固然有所了解,而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之所以遇到某些不利的因素也就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就使读者既了解了“点”,又了解了“面”。史传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大都是这样写的,因此我们也就根据具体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当然,通过分析和了解,我们也就看出作者在传记中所反映出的思想感情—作者对这些人物,首先是传中主要人物,和他们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是怎样看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