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573482
蔡定创、蔡秉哲所著的《印钱消费——成为财富强国的现实选择》应用《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中所确立的货币理论与相应的分析方法,从当代中国*简单的、每日接触即可感知到的现实开始,通过对当代国际垄断金融资本的运行、中美之间复杂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当今中国大量头痛而难解的困境的分析,演绎与揭示了当代国际经济中的“印钱消费”、“货币放大”的秘密。
不仅如此,本书还进一步论述了实现我国的国民收入倍增,仅有传统理论中的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应用四次分配的理论模式。
蔡定创、蔡秉哲所著的《印钱消费——成为财富强国的现实选择》通过对当前经济热点、我国“两难”境遇的分析,及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演绎了当代经济中的“印钱消费”、“货币放大”规律的作用过程,揭示了当代国际垄断金融资本的运行秘密及“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内在机制,进一步提出了四次分配理论,为我国实现国民收入倍增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印钱消费——成为财富强国的现实选择》将复杂的经济问题通过现实图解通俗化,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观察视角和研究经济问题的新思路。
序言
引论:呼唤中国经济学
编 中国经济困局与出路
一、未来30年,房地产仍然是主战场
1.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问题
2.房地产业不适合完全的市场调节
3.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二、人民币升值利与弊
1.国际汇率环境变化
2.人民币升值的必然性
3.人民币升值之利
4.人民币升值之弊
5.人民币升值的替代途径
三、当代通胀发生机制
1.传统货币理论解决不了今天的问题
2.当代经济运行的时代特征
3.货币运行机制发生的新变化
4.“资产价格”与通胀的关系
四、中国紧缩货币与美国“印钱消费”
1.紧缩货币不能解决当前通胀问题
2.紧缩货币有助美国的“印钱消费”
3.如何评估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所谓“货币战争”
4.美国真的对中国发起了压人民币升值的“货币战争”吗
5.人民币升值其实是美国不能承受之痛
6.美国“印钱消费”只为应对低汇率产业战
五、货币超发说、池子论辨析
1.“货币超发”概念的是与非
2.通胀不是一种货币现象
3.货币的供给控制与需求控制
4.当期货币政策的松紧评估
5.把“热钱”引入股市
第二编 宏观调控的得与失
一、紧缩货币的论战与教训
1.引发2008年通胀的原因分析
2.开放市场引起通胀原因发生变化
3.2010年以来通胀新来源
4.发展速度、货币松紧与通胀的关联
5.输入性通胀无需治,发展才是硬道理
6.经济危机时货币要放松而不是紧缩
7.紧缩货币制造的危机
二、当代资本运行新特点
1.什么叫虚拟经济
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3.当代经济新特征
4.紧缩货币错在形而上学
三、“两难”困境下的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目标的重新定位
2.可用的宏观调控资源
3.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必然产生通胀
5.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失衡才是主要矛盾
6.宏观调控应用模型
7.房地产价格调控原理
第三编 “印钱消费”解谜团
一、什么叫“印钱消费”
1.“印钱消费”的通俗解释
2.“印钱消费”能解决什么
3.“印钱消费”的理论来源
二、“印钱消费”的关键点
1.“印钱消费”的适用与现实条件
2.“印钱消费”规律的隐蔽性与需要能动性
3.“印钱消费”规律的理论贡献
4.“印钱消费”量与过剩资本
5.过剩资本的出路
三、“印钱消费”与美国国债
1.美国“印钱”中的货币循环
2.中、美“印钱消费”中的各自货币流向
3.美国国债成不了武器
4.美国为何欠债几十万亿而不破产
5.希腊债务危机与欧元区困境
第四编 国民收入倍增与四种分配
一、社会传统分配
1.市场经济矛盾的本质是分配问题
2.一次分配:中国具独特劣势
3.二次分配:中国有明显优势
二、看不见的财富创造与分配
1.更新观念可以产生财富
2.股市“货币放大”对经济的正负影响
3.第三种财富分配
4.“印钱消费”所产生的过剩财富
5.第四种财富分配
第五编 金融博弈的态势与应对
一、当代中美金融博弈实录
1.自入美元圈套
2.低汇率政策得失
3.美国应对次贷危机的组合拳
4.国际金融巨头齐集炒油
5.中国受损知多少
6.中美应对策略比较
7.跟踪美国救市方案
8.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思考
二、中国经济的艰难转型
1.美国“印钱消费”,中国怎么办
2.以中国内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3.如何评价四万亿的投资刺激方案
4.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起点
5.外汇储备的当务之急
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三评
1.银行业混业经营是争论的焦点
2.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国会的失败
3.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意义
四、流行忽悠说法之批判
1.阴谋论
2.印钱通胀论
3.股市泡沫论
4.泡沫论辨析
5.6+1理论
6.反热钱之说
后记
1.国际汇率环境变化
其实,就汇率理论来说,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了。“购买力平价理论”
、“均衡汇率理论”、“汇率变动改变贸易收支理论”、“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
这些理论都在过去的岁月里指导着各国的汇率实践,其贡献不可谓不大,但为何在美国、在我国还会出现置疑的声音呢?其实质除了利益之争外,更主要的是当代世界经济已经与过去不同了,多数人对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经济阶段不自知,他们还在应用着老的理论思考问题并试图解决现实问题,即使是目标利益者自己也是如此。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与过去比到底有些什么不同的特质呢?上文中,我已用“国际垄断金融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来描述当前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国际经济的现实。
过去通常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这个词来描述当代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世界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确实经历过一个“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已经从
1999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1933年银行法》,美国银行业重新混业经营后结束了。在当代国际金融财团已经积累巨额金融资本,他们的触角已经遍及全世界的各个角落的情况下,克林顿废除《1933年银行法》,重开银行业混业经营,使得像高盛这样极少数国际金融财团,不再仅仅是垄断产业,而且也开始了垄断金融业本身。
首先说明:我这里所使用的“垄断金融”与“金融垄断”(或过去有时也未加区别的混用的“垄断金融”),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这里所使用的
“金融垄断”是指金融行业对金融业以外的产业的垄断;而“垄断金融”
则是国际金融财团通过其美元地位垄断着世界金融业的,包括储蓄信贷银行、投资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信托与经纪公司、评级机构等金融业的各个方面。
“垄断金融”是建立在“金融垄断”基础之上的垄断,也就是说,“
金融垄断”仍然是存在的,“垄断金融”是更高一级别的垄断,也就是说,其对金融业本身也实现了垄断。因此,它是垄断发展的一个更新的阶段,其对实体产业的关系与传统经济学在定义上也有本质的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关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概念是对
“新帝国主义”阶段概念的否定。我们都知道,“帝国主义”是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阶段》一书中所定义的,特指主要用战争手段来扩大资本主义市场和获得资源。但是,资本主义的这一个发展阶段早已成为过去。
眼见的事实是,当代资本主义已经不需要传统的市场了,而获取资源与市场的手段也不再是传统的战争手段,或者主要不是战争手段,而是依靠垄断金融的手段来掠夺财富。
“国际垄断金融”使当代经济发生的一个首要变化就是,在“国际垄断金融”环境条件下,国际垄断财团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巨大的货币流,人为地控制大宗商品的价格和对金融产品(包括股市价格)进行定价,原来与汇价、币值、成本相联系的国际商品供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再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了。在没有资本项限制的情况下,巨大的货币流往往与商品流并没有关联性。这种新情况的发生,就使得“汇率自动均衡理论”、“
汇率变动改变贸易收支理论”这些在自由资本时代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其次,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所实现的短期货币价格决定与国际投资货币有针对性的、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跨国流动,使得“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
也基本失灵。甚至,使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汇率的定价权也可以作为输出通货膨胀的工具来使用。
因此,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现实地讨论汇率问题,而不拘泥于以往传统的汇率理论。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币是否升值,应服从于我国的发展战略,适当地做出利益的取舍,而不是死套原有的理论。
2.人民币升值的必然性
经常有人问,人民币在国内不是一直处于贬值状态吗,怎么在国际上却要升值?这的确是一个很矛盾而且让人们感到费解的事。
一国货币发生升贬值,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比如贸易平衡、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外币币值与利率的变化等等因素。但这些一般来说都属于短期变化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汇率的长期因素,则是汇价反映着各国劳动力的价格差。
发展中国家在未发达之前,劳动力价格十分低下,包括土地等资源的价格也是同样。当国家的基础设施改进,社会教科文水平,交通、运输、金融与信息服务水平等都大幅提高后,其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的价格就会必然提高。例如,在深山老林中的土地是不值钱的,但当通上公路、铁路,实行
“三通一平”后,同样是这块土地立即成十倍、成百倍地涨价。当在中国上海的一个同等级的生产人员,与在美国纽约的同等级生产人员能干同样的事、具有同等的劳动生产率时,理论上他们应该有相近的劳动力价格。但是,后发展国家的劳动者工资增长,却往往不如国家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快。
当落差十分大的时候,如果长期不相应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就会通过汇率的形式反映出来,产生本币币值的升高。贸易出超通常也是这种劳动者工资落差的反映。因为相对比较低的工资,会获得比较低的价格,而消费水平也低于发达国家,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但当一国贸易出超后,汇率自由均衡的原理(汇率自由均衡并不是完全的失效)就会通过汇率的调节,例如提高本币的汇价,从而整体地提高本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降低外国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水平,获得社会总体的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工资在国际范围里的均衡。
这里要注意的是,引起一国货币本币升值的背后,终极因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是指单个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指社会整体的,其中也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基础设置,如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服务等,它是一种综合效应。
而国内物价的上涨,虽然其中也有货币币值的变化因素.(此与上述的劳动者工资提高引起的币值变化有交集,币值变化影响实际工资水平),但更主要的是商品供求不平衡所引起。如果社会总工资的增长赶不上货币因物价上涨而引起的货币贬值,造成劳动者实际购买力降低,与国际同等劳动者的工资差价反而扩大,这时就会发生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矛盾现象。
当然,汇率所受到的实际影响因素远比上面所说的还要复杂。
P6-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