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17275
篇 脊柱的应用解剖、相关生物力学、各项检查及定位诊断
章 脊柱、脊髓的应用解剖 1
节 脊柱的大体解剖 1
第二节 颈椎局部解剖特点 7
第三节 胸椎与腰椎局部解剖特点 9
第四节 骶尾部及骨盆解剖特点 14
第五节 脊柱的主要肌群附着及生理功能 16
第六节 脊髓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18
第二章 脊柱的运动和相关生物力学 27
节 脊柱的运动学 27
第二节 脊柱的解剖功能和生物力学 30
第三节 脊髓的生物力学 34
第四节 脊柱损伤的生物力学 35
第五节 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 40
第三章 脊柱伤患病例的常规检查 56
节 脊柱伤患病例的病史采集 56
第二节 脊柱伤患病例的体格检查 60
第三节 脊柱伤患病例的X线检查 65
第四节 脊柱患者的CT、MRI检查 72
第五节 脊柱患者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76
第四章 脊髓、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78
节 概论 78
第二节 脊神经根损伤的定位诊断 82
第三节 颈臂部根性痛、干性痛及丛性痛的鉴别诊断 86
第四节 腰骶椎根性痛、干性痛及丛性痛三者的鉴别 89
第五节 腰骶部干性神经痛 91
第二篇 枕颈部与上颈椎损伤
章 枕颈部骨折脱位 98
节 枕颈(寰)部损伤 98
第二节 寰椎骨折 105
第三节 枢椎齿状突骨折 109
第二章 寰枢椎骨折脱位 115
节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 115
第二节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 121
第三节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后脱位 125
第四节 CT监测下经皮穿刺寰枢椎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术 127
第三章 枢椎椎弓根骨折等损伤及上颈椎微创手术 133
节 枢椎椎弓根骨折 133
第二节 上颈椎前路颈动脉三角区的内镜微创技术 137
第三节 经枕颈后外侧显微外科技术 146
第四章 上颈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154
节 上颈椎手术术中并发症 154
第二节 上颈椎手术术后并发症 156
第五章 上颈椎翻修术 159
节 基本概念、原因、手术确认及一般原则 159
第二节 枕颈融合(减压)术 162
第三节 寰枢椎翻修融合术 165
第六章 颈段创伤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 170
节 经皮后路C1、C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 170
第二节 经皮前路C1~C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 178
第三节 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 188
第四节 经皮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195
第三篇 下颈椎损伤
章 下颈椎损伤的分型及诊治要点 204
节 下颈椎骨折的分型及诊断要点 204
第二节 下颈椎各型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212
第二章 颈椎过伸性损伤及其他损伤 228
节 颈椎过伸性损伤 228
第二节 外伤性钩椎关节病(创伤性颈脑综合征) 235
第三节 下颈椎其他损伤 237
第三章 下颈椎损伤的手术疗法 242
节 术前准备、病例选择及手术入路 242
第二节 颈椎前路手术及各种术式 249
第三节 颈椎后路手术及前后路同时(一次性)手术 255
第四章 下颈椎创伤病例翻修术 267
节 下颈椎创伤后前路翻修术的基本概念 267
第二节 颈椎外伤前路及前后路翻修手术技术要求 270
第四篇 胸腰椎损伤
章 胸、腰段脊柱脊髓伤基本概念及治疗原则 275
节 胸腰椎损伤机制、分型及分类 275
第二节 脊柱脊髓神经损伤的定位、分级及功能判定 290
第三节 稳定型胸腰椎损伤的治疗原则 299
第四节 不稳定型胸腰椎损伤的治疗原则 304
第五节 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基本概念与治疗 312
第六节 当代脊柱脊髓伤治疗的进展 323
第二章 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疗法 329
节 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的基本概念 329
第二节 胸腰椎前路手术入路 333
第三节 胸腹前路手术常用术式 343
第四节 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后方手术入路 354
第五节 胸腰椎损伤后路常用的术式 357
第六节 人工椎体植入术与胸腰椎病理性骨折 377
第七节 腰椎骨折后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及球囊成形术 384
第八节 胸椎骨折电视-胸腔镜下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术 395
第九节 胸腰椎损伤晚期病例的处理与次全环状减压术 405
第十节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技术现状 418
第三章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处理 432
节 概述、致伤机制与治疗原则 432
第二节 胸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手术疗法 435
第三节 几种特殊类型椎体爆裂性骨折及其特点与处理 443
第四章 胸腰椎损伤并发症及翻修术 451
节 胸腰椎损伤术后并发症及翻修手术基本概念 451
第二节 再手术的目的、基本原则及病例选择 453
第三节 手术操作要点及术后处理 454
第四节 临床病例举例 455
第五章 胸腰段创伤经皮微创技术 465
节 胸腰段创伤前路微创外科技术 465
第二节 腹腔镜下腰椎骨折手术技术 468
第三节 经皮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475
第五篇 其 他 损 伤
章 小儿、老人及无骨折损伤 489
节 小儿脊髓损伤 489
第二节 高龄者脊髓损伤 491
第三节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494
第二章 特殊性脊髓及脊髓血管损伤 498
节 触电性脊髓损伤 498
第二节 医源性脊髓损伤 499
第三节 脊柱脊髓火器伤的处理 502
第四节 椎动脉损伤 506
第五节 脊髓梗死与颈性心绞痛 509
第三章 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脊柱骨折的手术疗法 512
节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概述、分型、临床特点与检测 512
第二节 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513
第三节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515
第四章 颈部软组织损伤 521
节 颈部软组织损伤的基本概念 521
第二节 颈部常见的软组织损伤 522
第三节 严重型颈部创伤 524
第四节 颈部血管损伤 529
第五章 骨盆骨折 533
节 骨盆应用解剖 533
第二节 骨盆骨折的分类与诊断 536
第三节 骨盆骨折的治疗 540
第四节 骨盆骨折合并伤的处理 548
索引 553
章 脊柱、脊髓的应用解剖
节 脊柱的大体解剖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骨,具有传导载荷、运动和保护脊髓的三个基本功能。脊柱的解剖结构完美地提供了这三种功能,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融合的骶椎,以及3~4节融合的尾骨节段,由于后两者大多呈融合状,故参与活动的椎节仅26个。此26节借助于周围丰富的肌群、韧带与关节囊组成一个活动自如,并且有强大支撑力的链条状结构。正常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腰曲前凸、胸曲、骶曲后凸,这种结构能有效吸收和缓解运动中产生的附加力量(图1-1-1-1)。脊椎骨的解剖结构在不同的部位有较大的差异,现依序按颈椎、胸椎、腰椎及骶尾椎等将各节段的特点阐述如下。
图1-1-1-1 脊柱解剖示意图
A. 侧面观;B. 正面观
一、颈 椎
颈椎由7块椎骨构成,在诸椎节中,其体积小,但活动却为灵活,且形态各异,在仅有的7节椎骨中,却有以下四种形态 结构。
(一)普通颈椎
普通颈椎是指第3、第4、第5、第6颈椎而言,其形态大致相似,每节椎骨均由椎体、椎弓和突起三部分组成(图1-1-1-2)。
图1-1-1-2 普通颈椎示意图
A. 侧面观;B. 上面观;C. 正面观;1. 棘突;2. 上关节突;3. 后结节;4. 前结节;5. 椎体;6. 脊神经沟;7. 下关节突;8. 椎弓根;9. 椎板;10. 上关节面;11. 横突孔
【椎体】 颈椎椎体的横径大于矢状径,在干燥骨上,矢状径平均为16mm左右,横径则可达23mm。其中男性略大于女性,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
1. 正面观 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似元宝形,称为钩突。钩突起自椎体前外侧交界处,沿椎体侧方向后陡然突起,并延伸达椎体后缘中外1/3交界处变平,因其似钩状,故称为钩突。其与相对应的上一椎体下面的斜坡处相咬合而构成钩椎关节,因早被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发现,故又称Luschka关节。
钩椎关节的内侧为致密的椎间盘纤维环及隆起的钩突,从而阻止或减少了髓核自椎体侧后方突起或脱出的机会。其前方偏内为较坚韧的前纵韧带,偏外为血管丰富的颈长肌,后内缘与坚厚的后纵韧带相延续,后外侧有冠状韧带(或称钩椎韧带)附着,以增强关节的稳 定性。
钩椎关节属滑膜关节,其表层有软骨覆盖,周围有关节囊包绕,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退行性变。该关节参与颈椎的活动,并限制椎体向侧方移动而增强椎体间的稳 定性。
2. 下方观 于椎体的下面,其前缘呈唇状突向前下方,因此,椎体前后径的下方大于上方,且使椎间盘的平面前方略低。此与颈椎前路手术关系密切。
3. 侧方观 从椎体的侧面观,由于钩突的隆起,而使椎体形如山峰状,而正面观则形似元宝状。
4. 后方观 椎体的后方较为平坦,中央部有数个小孔,有静脉通过。这些静脉参与构成椎内静脉丛,在手术时涉及此处,则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
【椎弓】 位于椎节后方,自椎体侧后方发出,呈弓状,故称为椎弓。其由两侧一对椎弓根和一对椎板所组成,现分述于下。
1. 椎弓根 短而细,与椎体的外后缘呈 45?相连接,上下缘各有一较狭窄的凹陷,分别称为颈椎椎骨上切迹和颈椎椎骨下切迹。在相邻两个颈椎上、下切迹之间形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伴行血管通过。由于椎弓根短而使椎间孔较为狭窄,易因各种因素而遭受 挤压。
2. 椎弓板 是椎弓根向后延伸部分,呈板状,故又称椎板。其在椎体后缘与两侧椎弓根合拢构成椎管。侧面观呈斜坡状,上缘靠近前方使椎管与神经根管入口处的矢状径略小;而下方则较远离椎管而使椎管与神经根管的矢状径略大。于下缘前面有弓间韧带或称黄韧带附着,并向下延伸止于下一椎节椎弓板的上缘。于两节椎弓根之间构成椎管后壁,当其肥厚或松弛时,可突向椎管而压迫脊髓,尤以后伸时为明显。
【骨性突起】 颈椎有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三种骨性突起。
1. 横突 起自椎体侧后方与椎弓根,短而宽。中央部有圆形横突孔,有椎动脉与椎静脉通过,个别人也可能有两孔。横突孔的横径较前后径对椎动脉受压更为重要,因此,在减压时应以扩大横径为主。紧贴横突孔的后方有一自内上向下走行的斜行深沟,即脊神经沟,在此处手术时,切勿超过前结节,否则易误伤脊神经根和伴行的血管。第6颈椎前结节较为隆起、粗大,正好位于颈总动脉后方,故又称颈动脉结节,用于头颈部出血时压迫止血。横突的根部较钩突紧密相连,因此,当该处因退行性变或外伤而出现增生、肥大或钩椎关节松动与肿胀时,则可直接刺激与压迫椎动脉和(或)脊神经根。
2. 关节突 分为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左右各一,呈短柱状,发自椎弓根与椎板交界处。关节面呈卵圆形,表面光滑,与椎体纵轴呈 45?角,因其易受外力作用而引起脱位,此关节属滑膜关节,表面有软骨面,周围为较松弛的关节囊。其前方直接与脊神经根相贴,因此,当该处增生、肿胀或松动时,则易压迫脊神经根。在其周围有丰富的肌群附着,以增加其稳定性。
3. 棘突 居于椎弓的正中,呈矢状位。第3颈椎~第5颈椎多呈分叉状,突向侧、下、后方,以增加与项韧带和肌肉的附着面积,对颈部的仰伸和旋转运动起杠杆作用。
(二)特殊颈椎
【寰椎】 即第1颈椎,呈不规则环形,故又可称为环椎。它由一对侧块、一对横突和前后两弓组成;上方与枕骨相连,下方则与枢椎构成关节(图1-1-1-3)。
图1-1-1-3 寰椎解剖示意图
A.上方观;B.下方观;1.侧块;2.后弓;3.后结节;4.椎动脉沟;5.上关节面;6.前结节;7.前弓;8.横突孔;9.横突;10.下关节面
1. 前弓 短而稍平,呈板状与侧块前方相连接。前方正中的隆突称为前结节,有颈前肌与前纵韧带附着。后方正中有圆形的齿突关节面,与枢椎的齿突构成寰齿前关节。在前弓的上下两缘分别有寰枕前膜和前纵韧带附着。
2. 后弓 长而曲度较大,呈不规则的圆棍状与侧块后方相连。后面正中部为粗糙的后结节,与普通颈椎的棘突相似,有项韧带和头后小肌附着,限制头部过度后伸。后弓上方偏前各有一斜行深沟通向横突孔,因有椎动脉出第1颈椎横突孔后沿此沟走行,故又称椎动脉沟,此沟尚有枕下神经通过。当手术切除第1颈椎后弓减压或穿绕钢丝内固定时,切勿涉及此沟,以免误伤椎动脉而造成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后弓上缘有寰枕后膜附着,椎动脉穿过此膜进入颅腔。后弓下面靠近侧块处亦有一较浅的沟槽,与枢椎椎弓根上缘的浅沟相吻合而形成椎间孔,有第2颈脊神经通过。
3. 侧块 位于寰椎的两侧,相当于一般颈椎的椎弓根与上下关节突,为一对肥厚而坚硬的骨块。从上面观有两个肾形凹陷的关节面,朝向内、上、后方向,称上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在关节中部有一稍微狭窄的切迹将其分为前后两部。于侧块的内侧面为一粗糙结节,系寰椎横韧带附着部。在此结节上尚有一小结节,参与寰枢关节的运动。侧块的前方有头直前肌附着。从下面观,为一对圆形微凹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外侧关节。于上、下关节面的周围分别有寰枕关节囊与寰枢关节囊包绕。
4. 横突 侧块的两端为一三角形的横突,尖端向外,表面粗糙、稍厚,而无分叉,有肌肉与韧带附着,对头颈部的旋转活动起平衡作用。横突孔位于横突基底部偏外,较大,有椎动脉和椎静脉从中穿行。
前后弓较细,尤其与侧块连接处,易遭受暴力而引起该处骨折与脱位。
【枢椎】 即第2颈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直,称“齿突”,具有“枢”的作用,故称枢椎(图1-1-1-4A、图1-1-1-4B)。除齿突外,枢椎外形与普通颈椎相似。
图1-1-1-4 枢椎解剖示意图
A.正面观;B.侧面观;1. 横突孔;2. 上关节面;3.齿状突;4.前关节面;5.椎体;6.棘突;7.横突
1. 椎体 较普通颈椎为小,于齿突两旁各有一朝上的圆形上关节面,与寰椎的下关节面构成寰枢外侧关节。椎体前方中部的两侧微凹,为颈长肌附着部。
2. 齿突 长1.5cm左右,呈乳突状,顶部稍粗而根部较细。其前后分别有椭圆形前关节面和后关节面,前者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关节面构成寰齿前关节,后者则与寰椎横韧带构成寰齿后关节。齿突的称为齿突尖,上有齿突韧带,两侧则有翼状韧带附着。因齿突根部较细,在外伤时易骨折而导致危及生命的高位截瘫。但应注意个别为先天性分离,此时齿突称为“齿骨”。
3. 椎弓根 短而粗,其上方有一浅沟,与寰椎下面的浅沟形成椎间孔。其下方有面向前下方的下关节突,与第3颈椎的上关节突构成关节。在关节的前方为枢椎下切迹,与第3颈椎上切迹构成的椎间孔,有第3脊神经经此 穿出。
4. 横突 较短小,前结节缺如,故不分叉,亦无沟槽。横突孔由内下斜向外上方走行。椎弓板呈棱柱状,较厚,其下切迹深,故椎间孔较大。
5. 棘突 粗而大,呈分叉状,下方有纵行深沟。临床上,尤其在术中,多以此作为椎节定位标志。
【隆椎】 即第7颈椎,因隆突于颈项部,故称为隆椎。其大小与外形均介于普通颈椎与胸椎之间。但其棘突长而粗大,但前结节较小或缺如,如横突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则可引起胸腔出口狭窄综合征。横突孔较小,且畸形较多,其中仅有椎静脉通过(图1-1-1-5)。
图1-1-1-5 隆椎解剖(上面观)示意图
1.棘突;2.椎孔;3.后结节;4.脊神经沟;5.前结节;6.椎体;7.横突孔;8.上关节面;9.椎板
二、胸 椎
胸椎的体积大小介于颈椎与腰椎之间,外形与颈椎的隆椎相似。其特点是:每节各有一对肋骨。双侧关节面角度大于颈椎,约呈60?状,加之胸廓的作用而不易脱位。棘突较长。另于胸椎椎体两侧各有一个与肋骨头构成的胸肋关节凹。其椎管矢状径较颈椎为小(图1-1-1-6)。其各部结构如下。
【椎体】 其体积介于颈椎与腰椎之间,前缘高度略小于后缘,两者的比值为0.88~0.97,从而形成了胸段脊柱的生理后凹。椎体矢状径大于横径,在其后部左右各有一肋凹和相对应的肋骨头构成肋头关节。
【椎弓根、椎板及椎孔】 椎弓根及椎板均
图1-1-1-6 胸椎解剖示意图
A.侧面观;B.上面观;C.后面观
较短而较腰椎为扁薄,其形成的椎孔呈圆形,较狭小,故外伤时易引起脊髓损伤,且在此处施术时,尤其是内固定术,易引起误伤。
【棘突】 较长,起自椎弓中部,呈细条状伸向后下方。
【关节突】 其呈冠状位,上关节突朝向后外,下关节突则朝向前内。其关节面与冠状面呈20?角、与横断面呈60?角,因此,其稳定性较颈椎为佳。
【横突】 较短,左右各一,于两侧横突各有一横突肋凹,与肋骨结节构成关节,从而加强了胸段的稳定性。
三、腰 椎
腰椎不仅体积大,且具有以下特点。
【椎体】 腰椎的椎体为脊柱上的椎体,尤以第4及第3腰椎为甚,下方椎节的矢状径及横径均大于上部椎体的矢状径及横径。整个椎体是横径大于矢状径,形成肾形。椎体前缘高度由上而下递增,而后缘则递减,如此形成腰椎的生理前凸。
【椎弓根、椎板及椎孔】
1. 椎弓根 比胸椎明显粗,其上下方均有切迹为腰脊神经根通过。自第1腰椎开始,由上下切迹所组成的椎间孔逐渐减小,而神经根却越向下越粗,因此构成该处神经根易受嵌压的解剖学基础。
2. 椎板 较胸椎明显为厚,一般为6~7mm,超过8mm者应视为增厚,为构成椎管狭窄的原因之一。两侧椎板所构成的夹角如小于90?,亦可引起椎管狭窄。
3. 椎孔 在上段呈卵圆形或三角形,下方则呈三叶草形或草帽形;因此,此处易引起马尾或神经根受压。椎间孔愈向下愈小,而脊神经却相反,越向下越粗,因之易受累(图1-1-1-7)。
图1-1-1-7 腰椎解剖示意图
A. 侧面观;B. 上面观
【关节突】 呈矢状位,其上关节突朝向后内,下关节突则朝向前外。其与横断面呈90?状,与冠状面约呈45?。因此,该处关节伸屈活动自如,侧屈次之,而其他活动则明显受限。关节突发育畸形及内聚在临床上较多见,易引起椎管和(或)根管狭窄。
【横突】 厚薄不一,个别菲薄如纸状,亦有粗长者,一般以第3腰椎横突为大。横突根部后下方为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此处易因应力作用而引起断裂。
【棘突】 呈水平位,略下斜突向后方,侧方观呈长方形,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