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08106
目录第一章多维学霸1
范浩强: 游走在学业和科研间的清华创客3
胡耀文: “大满贯”是怎样炼成的10
天格计划: 这群本科生要发卫星,研究引力波天文学17
钟玲: 谁言寒门无贵子?从“自强计划”到特奖得主24
乔明达: 机器学习理论,推动世界改变33
徐凯: 青春作赋,皓首穷经40
余天呈: 喜爱健美的电子系学霸?余天呈的身份还有更多!46
阴亚楠: 做实验,也要做姑娘53
李国洋: 3年12篇一作SCI,“追求文章数量不是我的目标”62
彭翃杰: 年轮斗转,“数”说科研大神的清华岁月69
毛天奇: 三重属性的理工男,这个清华特奖有点儿暖78
万蕊雪: 未来女科学家之路,从接到导师施一公的一通
电话开始86
第二章校园达人95
宋云天: 友谊、青春与梦想万岁97
傅宇杰: 从推景片到演邓稼先106
宫克威: 清华园里的“十项全能运动员”116
王子宁: 身高2米,CUBA总冠军,清华特奖得主,“特
长生也很优秀!”123
朱晓鹏: 轮椅上的博士,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还有希望134
依曼: 一嗔一笑亦动人的高音女神144
李小璐: 从清华园飞出的云雀151
万里扬: 嘿,老万,你的毕业成绩单157
苏舒: “小女生”大能量的“四度”科研生活163
李治: 习舞十五载的创业女生169
王子承: 从零基础到全国冠军的击剑传奇176
孙可佳: 人文学者 兼职编剧 京昆票友 学生辅导员
马甲线女神186
孔茗: 四考清华后,她成为去支教的准博士毕业生194
第三章别样青春203
王蔚: 一个清华博士生和他眼中的中国205
郭雨晨: 从高考金榜题名到科技公司创始人212
刘少华: “侠客岛”上饮酒放歌的清华创始人219
刘梦玲: 戏剧是一场盛大的成全227
常文治: 大一生怎样成为全国第二年轻的大三铁完赛者?241
卢炜媛: 我正在让全世界听到中国青年的声音248
李晨曦: 我在清华跑马拉松257
李亚东: 我在非洲办杂志266
王浩宇: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语言,都与我有关271
“天舟一号”清华人: 毕业后,他们把“天舟一号”送上了天279
清华龙舟队: 和来自9个国家的队友一起划龙舟有多酷?289
唐韬&王天居: 两个清华男,如何做出国内首部音乐网剧
《少年有点酷》?299
印奇: 这个清华走出的CEO全靠“刷脸”308
第四章责任担当315
李晨宁: 学子、战士、强军人317
赵金龙: 参加俄罗斯国际侦察兵比武集训的清华少年329
朱日和阅兵场上的清华人338
赵江涛: 在基层看见真实的南疆346
李延武: 我为什么选择去基层351
白浩浩: 雪域西藏的“白老师”355
马欣欣: 这世界有太多不完美,但这正是公益的意义364
杨明: 只愿让这个世界充满爱373
平陆: 感恩梧桐,我握住照澜院退休老师的手380
刘冲&刘闯: 清华3年,我们的志愿之路389
清华少年说(第三辑)YOUTH PROFILES OF TSINGHUA第一章多维学霸CHAPTER01第一章多 维 学 霸范浩强: 游走在学业和科研间的清华创客
文唐玉军 张丽丽 范浩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3级本科生毕业季,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全新生活的开始。无论是本校读研或是出国,无论是进入成熟的企业工作还是选择自主创业,都意味着我们要和过去正式地告别。对于计算机系2013级本科生范浩强来说,毕业则是一种“延续”。在大一的时候,他就已然明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凭借自己在人脸识别领域的技术,走出一片创业的广阔天地。毕业后,创业这条路,他既然选择了开始,就没理由随便结束。阳光、自信的范浩强迷途知返,初识代码范浩强从小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但一次看似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后面的人生轨迹。小学六年级毕业后的那个暑假,12岁的他通过网络接触到了“编程”(即信息学,OI)。家里的“高端”计算机就成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导师”。“信息学更强调动手能力,比奥数更有趣味与挑战性”,为了从已有扎实基础的奥数转行到信息学,他花费了一定的力气去说服父母,最终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和理解,自己也真正地开始在信息学这条大道上大步前行。小学刚毕业的范浩强在“导师”的指引下,两周内速成C语言。“编程简直是超能力”,进入初中后,范浩强通过自编程序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我并不知道计算机也有竞赛”,范浩强编写了一个小程序之后,就被计算机老师“忽悠”着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比赛,自此走向了他的OI之路。玩转课堂,纵横码界2011年7月21日,时年高一的范浩强作为中国队的四名参赛选手之一,在泰国芭提雅以599分(满分600)的成绩夺得第23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金牌第二名。在同学都还在奋战高考的时候,高二的范浩强就被保送至自己心仪的大学——清华大学。还是高中生的他,就开始担任学校信息学竞赛的教练,他的竞赛水平让学校一些老师都“望尘莫及”。大学舍友兼高中同学王戈锐评价他说: “竞赛水平很高,讲得也很厉害,虽然有时候听不懂。”范浩强讲的很多名词他们甚至都没听过。“我们差不多都是初中入学接触OI,刚学的时候就感觉他什么都会,后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王戈锐感慨道。保送清华对于范浩强来说,不是一段旅程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将近两年的间歇期,为范浩强培养自己的计算机学术科研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土壤。他在计算机领域展现出的才能,让他在高三时就获得了亚洲微软研究院(MSRA)的实习邀请。他随后追随当时的信息学总教练唐文斌加入了Face (现为旷视科技公司)的创立之中,还未迈入大学校门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旷视科技公司当很多研究生还在纠结发什么paper,焦虑什么时候才能发出第一篇paper的时候,范浩强在大一军训期间的晚上,就“加班”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paper,并最终发表在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上。除此之外,大学四年范浩强的成绩还始终位列计科30班第一名。上机器学习那门课时,他对课上老师讲的算法有异议,坚持在期末运用自己的算法而非老师所教的作答,并第一个交卷,获得近乎满分的成绩。大二的时候,范浩强作为颁奖嘉宾出席计算机视觉另一顶级会议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此会议历年的Best paper获得者平均年龄超过45岁,这些站在舞台上的人,或是已经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名人,或是在高校中完成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教授),为获得最佳论文奖得主的学者颁奖。范浩强担任“CVPR会议”颁奖者创业磨人,一场豪赌如果大家最近去过三教注册中心的话,就会发现如今注册只需要一台机器“刷个脸”就能完成以往人力注册的工作,而这些摆放在三教门口的“刷脸机器”就是范浩强本人亲自协助部署的。在计科30班同学的眼中,范浩强有天赋,肯努力,思维灵活,还很有个性,俨然“神”一般的存在,但范浩强偏不要这样波澜无惊地度过青春岁月。到了大学,课业的繁忙已非高中所能比,范浩强还是选择继续留在Face 的创业团队。他刚加入时,公司不过十几个人,后来规模才不断扩大。但凡有过创业经历的人,都会明白创业初期的艰难。“我们公司一开始的问题是技术上不成熟,现在则是行业竞争和一些壁垒,每一年都特别危险。即便现在公司状态良好,但为了建立一个足够大的产业链,危机必定会随之越来越大。”范浩强记得,在Face 面临最严重危机的那段时间,他们核心团队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公司装修时,范浩强戴着口罩编代码事实上,几年以前,人脸识别并不是Face 的唯一项目,带给公司最多收益的其实是游戏。面铺得太广,意味着团队的资金和精力都要分散。他们决定集中精力,只保留一个项目专注去做。商议之后,他们决议只保留人脸识别项目。几年之后,回想起当年的“豪赌”,范浩强深感庆幸: 还好选对了!“如果我们当年坚持做游戏,抑或是公司内部曾考虑过的自动驾驶,那很有可能公司现在就已经倒闭了。很庆幸,我们做的是人脸识别,刚好这个东西在我们做的时候没有人做,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并且我们坚持了下来。现在想来,我们当时将最火的游戏项目给完全砍掉,投入人脸识别,其实是一场豪赌。很幸运,我们选对了方向,我们赌赢了。”创业磨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敢于舍弃,就已经赢了一半了。范浩强在公司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正式员工几百余人。从当初的十几个人到现在的几百人,他们站着开会的规矩一直没变。为了避免空耗时间,他们开会追求速战速决,不说废话,不说模棱两可的话,每个人都是会议的主体,没有人会游离于会议之外。一般半个小时会议就能结束,然后大家可以继续工作。当然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怎么办?“吵”!有理有据,为争辩出更好的方案而吵。眼前为诗,乐得纯粹虽然生活被工作和学业填满,范浩强还是会忙里偷闲,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这个会把微积分当成故事书来看的人,每周二不论多忙也要组织公司的同事一起去打羽毛球,而且即使待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也要抽空绕着学校走几圈。而且尤其有个性的是,其他人在课余时间通常都对游戏感兴趣,范浩强却对键盘情有独钟,这种兴趣也为他开启了独特的创造性的视角。比如,有段时间为了提高打字速度,他先是疯狂练习提高拼音打字速度,后来觉得还是不够快又去学了五笔打字。学来学去仍是不满意,范浩强索性就把键盘的格局换了——每个键对应的字母和原来不一样了。最后直接换了一个“非人类”的键盘,一个和我们平常的键盘结构截然不同的小键盘,一般人根本没法用,范浩强还曾经在班会上向班级同学推销自己发明的键盘。colemak键盘布局范式键盘出于对“计算机”纯粹的热爱,他一头扎进编程的汪洋大海里,却没有被迎面而来的浪花击晕,反而越战越勇、越战越猛,最后完全沉醉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从喜欢到热爱,大概就是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吧。胡耀文: “大满贯”是怎样炼成的
供稿物理系 胡耀文清华大学物理系2014级本科生胡耀文,男,物理系物理42班,前3年平均学分绩94,物理专业第一,年级第二。大三学年平均学分绩97.7,年级第一。所修的所有(16门)物理专业课均在94分以上,物理系必修“四大力学”全部满分。科研横跨凝聚态物理、量子计算、量子光子学三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已正式发表SCI期刊论文7篇。曾赴哈佛大学进行暑期研修。入选“星火计划”“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荣获国家奖学金、旋极奖学金、高通奖学金、三星奖学金等荣誉。曾以外请教师身份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中学)开设物理选修课并结课。物理系本科生胡耀文2017年1月26日,胡耀文凑齐了大学里最想集齐的四颗龙珠,在分析力学、量子力学(一)、电动力学、统计力学(一)这4门物理系最难的必修课“四大力学”达成了全部满分的“大满贯”。除了在学习成绩上,胡耀文在科研上也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入选“星火计划”“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他,科研方向横跨凝聚态物理、量子计算、光子学三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完成9篇论文,其中7篇已在SCI期刊正式发表。“在清华,我实现了自己的一次蜕变。我做了许多选择,得到很多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但我乐在其中,不曾后悔。”谈及大学生活,胡耀文在意的不是自己最后的成果和别人的评价,而是自己在学习与科研过程中真正的收获。胡耀文参与“星火计划”赴英国进行产业调研,在牛津大学留影学问与生活在清华园里,如果说有一些院系是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敬畏的,那么物理系一定是其中之一。物理这门学科是很多人中学时代的梦魇,到了大学,仅仅是大学物理就让不少学生头疼不已,“量子力学量力学”之类的传言更是吓退了一批人。物理系的胡耀文平时被周围同学称为“耀神”。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所谓的“神”在学科竞赛高手如云的物理系里,起跑线还落了竞赛生们一截: 他是通过北京高考进入清华的。和大多数人一样,胡耀文进入清华后也经历过迷茫,对自己充满怀疑,“入学的时候觉得微积分很难,周围的同学很厉害,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学物理了”。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迷茫就停下自己的脚步。“少想一点,把自己沉浸到学习知识的喜悦中,努力去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踏实地学好眼下的每一门专业课程。”这是胡耀文释放压力和调整心态的办法。物理系最出名的课莫过于“四大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分析力学。这4门课是本科物理的核心课程,构成了物理学理论体系最为基础的框架。也正因此,“四大力学”的每门课程都整合了大量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因其极大的难度而成为物理系学生们的噩梦。有时一道题就要推演好几页,甚至有的系友在毕业十几年后,谈到过去的课程,依旧不能忘记被“四大力学”折磨的恐惧,尤其是其中他们曾经经历的在电动力学考试时自带干粮一直考到教学楼关门的痛苦。如此困难和重要的课程,胡耀文取得了“四大力学”全部满分的成绩。“四大力学”的难关都能攻克,胡耀文在其他课程上更是如鱼得水。他所有物理专业课均在94分以上,物理专业课的平均学分绩达到了98分。在综合成绩上,他在大三学年取得了年级第一,3年平均学分绩在物理专业排名第一,在年级排名第二。胡耀文和他的“滑稽”抱枕而在生活中,胡耀文也不是一个不通世故的“书呆子”。他乐于助人,在担任学习委员期间,就曾为同学们撰写总结文档,并举办复习会为同学们讲解知识点。他还曾以外请教师的身份去自己的母校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中学),为中学生开设物理选修课。后来他也给同学们做过科普课程,比如引力波刚被发现时,他就受邀给中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在谈及这些经历时,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别人分享。“未来我很想当一名大学教授,做科研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传给自己的学生,这种乐趣和满足感对于我来说也是无价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很多物理学大师都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是因为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而获得诺贝尔奖,固体物理、量子力学中也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模型;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在量子力学、凝聚态物理、核物理等多门学科获得了被称作“朗道十诫”的成就;费米更是被人誉为“最后一位理论与实验物理学家”。这些物理学大师都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对胡耀文而言,他的理想自然也不仅仅只是做一个会读书和考试的学生,他也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我不打算把自己的科研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中,也不想把自己局限在理论或实验研究中。”胡耀文说,他希望尽可能多地去尝试。“物理学的领域虽然很多跨度很大而且内容各不相同,但本质上必定有相通之处,从多领域角度看问题必定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视角。”最开始,他尝试了凝聚态理论计算方向,做了关于核壳纳米结构的稳定性和光电磁催化性质的相关研究。他发现固然自己在这个领域做得还不错,但随着年级的提升,上过的课越来越多,尤其是学了量子力学之后,胡耀文发现自己愈发地沉迷于“量子的东西”,于是转到量子信息方向,做一些关于量子计算的研究。随着研究做得越来越深入,他逐渐感受到这个方向确实和自己的品位十分契合。在这个领域,他从理论上提出了如何将目前量子计算中最常用的transmon量子比特与金刚石色心中的自旋耦合到一起实现混合量子系统,并首次提出可以用这种transmon量子比特作为媒介,实现长程自旋量子态间的激发虚交换。这个混合量子系统使得我们能够结合自旋系统和超导量子比特两大系统的最大优势: 长相干时间和强耦合。这也是他本科阶段最喜欢的成果。大三的暑研期间,胡耀文在哈佛大学又尝试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量子光子学。从完全没接触过这个领域到完成极高质量的工作,他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在哈佛大学所从事的工作,有2/3已经整理成了一篇一作论文并准备投稿,剩余的1/3由于实验测量可以很快完成,将等后续的实验测量验证后,与实验成果一同发表。哈佛大学终身教授Marko Loncar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Yaowen is the best intern I have ever worked with out of total 60 interns that I have ever had in my life during 11 years. I am sure that he will go very far and have bright scientific future ahead of him”(在我11年里带过的60位参与交流的学生中,耀文是其中最优秀的。我确信他能在科研之路上走得很远,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胡耀文(左)和Marko Loncar教授科研之路鲜有坦途。韩儒林先生曾言: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优秀的成果背后离不开严谨、踏实的刻苦努力。在本科短短几年内横跨物理学多个领域绝非易事,胡耀文几乎投入了自己除了课内学习之外的全部精力到科研之中。在哈佛的近3个月里,胡耀文除了搬家的一天没有去学校,每一天都在学校度过。他常常每天晚上10点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离开学校;半夜2点给导师发邮件更是他的常态。回到住处,他还要思考一些白天没有完成的问题,“印象最深的是我想给组里的人想一个关于两个cavity的modulation的物理图像来辅助理解,最后我是有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睡着之前才想出来的”。目前,他在所钻研的三个领域内均有第一作者的论文已发表或即将发表。总计完成论文数已达到9篇,其中正式发表SCI论文7篇,另有2篇在投。谈到在清华的这些年的收获,他说他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业和科研上的硕果,而是在清华的摇篮中,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他迷茫过、动摇过,但最后他找到了自己擅长并且愿意为之投入一生的方向。他最终意识到自己是真正喜欢物理的。“人生很短,我想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而这个选择会让我觉得,我这一辈子,做了一些有用的事情。同时这种有意义不应仅是局限在个人层面的,因为学者也自应有学者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我希望自己在学成之后回国,能够将自己所学回归于应用,做一些可以改变人们生活,造福人们生活的科研。”清华大学物理系天格计划: 这群本科生要发卫星,研究引力波天文学
文吴思辛 周诗宇引力波自第一次被探测到起,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新闻热点。2016年2月11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合作组宣布首次探测到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引力波探测一下成为最前沿、最热门的研究领域,而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毫无疑问地被引力波探测领域的科学家摘得。2017年10月16日,LIGO联合VIRGO等全球数十家天文机构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全球多个地面和空间天文设备探测到了电磁波对应体,包括并合后1.7秒美国宇航局费米空间望远镜探测到的伽马射线暴。该消息再次引发关注。双中子星并合示意图“这次结果可以说是天文学的一次革命。”工物系及天体物理中心的冯骅教授评论道。或许你还不知道,在清华园,一群主要由本科生组成的团队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探测双中子星并合所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天格计划”,旨在发射10到24颗微小卫星,实现空间分布式引力波暴电磁对应体探测网。形象地说,这一组小卫星内加载的探测器将组成一张探测网,试图捕捉宇宙深处传来的“伽马射线暴”信号。为引力波量身定做的“天格”人类仰望星空的历史已有数千年,每一次对宇宙的新的发现都会激起人们巨大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对于宇宙的探测手段的进步,都会带来全新的发现。“以前我们观测宇宙只能靠电磁波,所谓的多波段宇宙学,从射电、X射线到伽马射线,都只是电磁波的不同波段。但现在我们多了一维手段,这个手段是引力波。”冯骅教授这样解释引力波探测的重要性。引力波能告诉我们很多电磁波不能获得的东西,尤其是针对黑洞、中子星等致密星体。“这些信息对我们了解宇宙和天体的物理过程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然而,只有将引力波探测和电磁波探测结合起来,才能把引力波探测变成引力波天文学。“作为天体物理研究来说,我们不光是要探测到比如说两个致密星体的并合,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这整个物理过程如何发展的。比如说恒星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演化的,如何变成黑洞和中子星的,黑洞和中子星又是如何并合,如何被探测到的。”冯骅进一步解释道,“而引力波和电磁波的共同探测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这个过程。”电磁波探测的探测对象就是引力波的电磁对应体(即既能产生可观测的引力波,又能产生可观测的电磁信号的天体),电磁对应体的探测包括伽马射线暴。从20世纪90年代起,已经有很多专门的探测器用来探测伽马射线暴,不过这些项目都是单纯地为了探测伽马射线暴。“‘天格计划’是专门针对探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做优化的。”冯骅说起“天格”的定位,“探测引力波的电磁对应体是一个发生概率比较小的事件,相比于其他的伽马射线暴探测,‘天格’能够做到全天区的探测”。引力波天文学的大门已经打开,“天格计划”希望踩在这扇门前的第一个台阶上。Swift卫星探测伽马射线暴示意图最优秀的学生做最酷的基础研究“天格”其实起源于一次饭后的闲聊。“当时我和导师曾鸣老师聊完毕设以及博士的选题,然后去清芬园吃饭,正好碰到冯老师也在那儿。”现任“天格”团队的负责人温家星回忆道: “那时大家很喜欢聊一聊引力波方面的新闻,正好冯老师是做天体物理的,就请冯老师给我们讲了讲。”恰好曾鸣老师的方向是辐射探测,在探测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双方于是一拍即合想到了使用现有的探测器去探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成立团队时的另一层考虑是学生的培养。“从整个大环境来说,最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被那些热门专业吸引走,觉得人工智能很热门,金融很热门。”现团队主要指导教师冯骅说: “但从国家的需要来说,基础研究也需要最优秀的学生,而且基础研究工作也和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一样有趣,只不过很多学生不了解。”“天格计划”去年10月成立学生团队,在成立初期就表达了对各种学科背景的欢迎。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5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有10多个来自其他学校,还有很多其他院校表示愿意参与。“我们常见的科创项目都是3~5人为一个团队,在本科阶段,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去完成一件科创项目,其实是很罕见的。”温家星说。谈起团队的规模,温家星觉得这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他笑谈道: “我发现把任务分给他们就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了。”“团队成立初期,模仿研究生组会,希望能够随时更新大家的进度。但是最开始的组会,组长习惯性在群里提醒所有人准备报告。”“但实际上,你提醒了所有人,就是没有提醒一个人。”温家星说,“最后没有一个人准备,讲的时候很多人都听不懂。”而后来,就慢慢演变成提醒到个人,谁负责准备PPT,谁负责会议记录,谁负责下周的汇报,等等。经过一年的茁壮成长,“天格计划”团队已先后斩获“挑战杯”特奖、开起了发布会,等等。“我们现在已经是学校的一个代表性项目了。”冯骅笑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