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015643丛书名: 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精品系列
本书有配套课件,读者可登录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官网(www.jccbs.com.cn)免费下载。
1.1 认识AutoCAD 2014
1.1.1 启动和退出AutoCAD 2014
1.1.2 AutoCAD 2014的工作界面
1.2 设置自己的工作界面
1.2.1 设置绘图区的颜色
1.2.2 设置鼠标光标样式
1.2.3 设置命令行的行数与字体
1.3 管理图形文件
1.3.1 新建和保存图形文件
1.3.2 打开和关闭图形文件
1.3.3 输出图形文件
1.4 设置绘图环境
1.4.1 设置绘图单位
1.4.2 设置绘图界限
1.5 设置AutoCAD的辅助功能
1.5.1 捕捉与栅格
1.5.2 正交与极轴
1.5.3 对象捕捉与对象追踪
1.6 AutoCAD的命令执行方式
1.6.1 通过功能区按钮绘图
1.6.2 通过在命令行输入命令绘图
1.6.3 退出正在执行的命令
1.6.4 重复上一次的操作
1.6.5 取消与恢复已执行的命令
1.7 AutoCAD的坐标系及坐标点
1.7.1 AutoCAD的坐标系
1.7.2 输入坐标点
1.8 图形对象的选择
1.8.1 点选图形对象
1.8.2 矩形框选图形对象
1.8.3 交叉选择图形对象
1.8.4 栏选图形对象
1.8.5 快速选择图形对象
1.8.6 在选择集中添加或删除图形对象
1.9 视窗操作
1.9.1 指定显示比例
1.9.2 显示全部对象
1.9.3 以窗口方式显示对象
1.9.4 缩放到某个对象
1.9.5 平移视图
1.10 习题
第2章 绘制简单机械图形
2.1 绘制直线
2.1.1 使用直线命令
2.1.2 绘制活动钳身
2.1.3 绘制盘盖主视图
2.1.4 绘制螺栓
2.2 绘制构造线
2.3 绘制正多边形
2.3.1 使用“正多边形”命令
2.3.2 绘制传动机构
2.4 绘制矩形
2.4.1 使用“矩形”命令
2.4.2 绘制底板
2.5 绘制圆和圆弧
2.5.1 使用“圆”命令
2.5.2 使用“圆弧”命令
2.5.3 绘制连接件
2.5.4 绘制螺母俯视图
2.6 绘制椭圆
2.6.1 使用“椭圆”命令
2.6.2 绘制轴套系零件图
2.7 绘制样条曲线
2.7.1 使用样条曲线命令
2.7.2 绘制盘盖局部剖视图
2.8 习题
第3章 编辑机械图形
3.1 删除和恢复对象
3.1.1 删除对象
3.1.2 恢复被删除的对象
3.2 复制和偏移图形
3.2.1 绘制压板俯视图
3.2.2 绘制端盖
3.2.3 绘制盘盖俯视图
3.3 镜像图形
3.3.1 使用镜像命令
3.3.2 镜像轴套图形
3.4 阵列图形
3.4.1 使用阵列命令
3.4.2 阵列底板图形
3.4.3 阵列法兰盘俯视图
3.5 移动和旋转图形
3.5.1 移动图形
3.5.2 旋转图形
3.5.3 绘制键槽
3.5.4 旋转螺栓图形
3.6 修改图形线条
3.6.1 圆角和倒角
3.6.2 延伸、修剪和打断线条
3.6.3 圆角端盖图形
3.6.4 倒角和延伸轴套图形
3.6.5 修剪和打断螺母俯视图
3.7 修改图形大小
3.7.1 比例缩放图形对象
3.7.2 拉伸图形对象
3.7.3 缩放压板俯视图
3.7.4 拉伸轴套
3.8 合并图形
3.9 填充图形
3.9.1 创建和编辑图案填充
3.9.2 填充盘盖图形
3.10 使用图块
3.10.1 创建图块
3.10.2 插入图块
3.10.3 分解图块
3.11 习题
第4章 创建文本和表格
4.1 创建文本样式
4.2 输入文本
4.2.1 输入阀杆技术要求
4.2.2 输入齿轮技术要求
4.2.3 输入特殊字符
4.3 编辑文本
4.3.1 编辑文本内容
4.3.2 设置文本背景遮罩
4.3.3 查找与替换文本
4.4 创建图形表格
4.4.1 设置表格样式
4.4.2 插入表格
4.4.3 编辑表格文字
4.5 习题
第5章 机械图形尺寸标注
5.1 尺寸标注样式
5.1.1 尺寸标注的组成
5.1.2 新建机械标注样式
5.1.3 编辑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5.1.4 编辑尺寸箭头及圆心标记
5.1.5 编辑尺寸标注字体
5.1.6 设置标注单位及精度
5.2 创建长度型尺寸标注
5.2.1 线性和对齐标注
5.2.2 基线和连续标注
5.2.3 对螺栓座体进行尺寸标注
5.3 创建角度尺寸标注
5.3.1 使用角度标注
5.3.2 标注座体角度
5.4 创建圆弧型尺寸标注
5.4.1 直径和半径标注
5.4.2 折弯半径标注
5.4.3 标注连杆尺寸
5.5 创建引线标注
5.5.1 控制引线及箭头外观特征
5.5.2 利用引线标注命令
5.5.3 引线标注螺栓
5.6 创建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标注
5.6.1 尺寸和形位公差
5.6.2 标注阀杆
5.6.3 标注端盖
5.7 编辑尺寸标注
5.7.1 编辑标注文字
5.7.2 编辑标注
5.7.3 标注更新
5.7.4 编辑盘盖标注
5.8 习题
第6章 绘制机械零件图
6.1 机械零件图基础
6.2 绘制轴类零件图
6.2.1 绘制低速轴主视图
6.2.2 绘制低速轴剖面图
6.2.3 标注低速轴
6.3 绘制盘盖类零件图
6.3.1 绘制端盖左视图
6.3.2 绘制端盖主视图
6.4 绘制叉架类零件图
6.4.1 绘制叉架主视图
6.4.2 绘制叉架左视图
6.4.3 绘制A向视图
6.5 习题
第7章 绘制装配图及轴测图
7.1 绘制装配图
7.1.1 绘制装配图的基础知识
7.1.2 绘制装配图
7.2 绘制轴测图
7.2.1 绘制轴测图
7.2.2 标注轴测图
7.3 习题
第8章 绘制和编辑三维模型
8.1 三维绘图基础
8.1.1 视图操作
8.1.2 用户坐标系
8.1.3 布尔运算
8.2 绘制常用三维模型
8.2.1 绘制长方体
8.2.2 绘制圆柱体
8.2.3 绘制楔体
8.2.4 绘制球体
8.2.5 绘制圆锥体
8.2.6 绘制螺旋体
8.3 将二维对象生成三维实体
8.3.1 绘制阀盖
8.3.2 绘制轴套
8.3.3 绘制弹簧
8.3.4 放样
8.4 实体编辑命令
8.4.1 三维阵列、镜像、旋转
8.4.2 阵列端盖
8.4.3 镜像主轴套
8.4.4 绘制组合体
8.5 三维边角编辑
8.5.1 对模型进行倒角处理
8.5.2 对模型进行圆角处理
8.6 打印图形
8.6.1 选择打印设备
8.6.2 选择图纸纸型并设置打印区域
8.6.3 设置打印比例
8.6.4 设置打印方向并指定打印的位置
8.7 习题
第9章 三维实体综合实例
9.1 案例目标
9.2 绘制泵体左视图
9.2.1 绘制作图基准线
9.2.2 绘制左视图轮廓
9.2.3 绘制轴孔及螺孔
9.3 绘制泵体主视图
9.3.1 绘制主视图轮廓
9.3.2 绘制轴孔及螺孔
9.4 绘制泵体剖视图
9.5 绘制泵体模型
9.5.1 绘制模型轮廓
9.5.2 绘制轴孔及螺孔
9.6 习题
目前,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经过调查,发现众多读者在学习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的过程中,无法将理论操作与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以AutoCAD为例,教程类图书缺乏实例,不但枯燥,而且学习起来没有成就感。另外,实例类图书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实例涉及的范围过于狭窄。在学习AutoCAD的过程中,读者需要的不仅是系统地掌握软件的基本功能,更渴望能切实学会如何操作,从而不断掌握绘图方面的技巧,提高绘图的效率,并终为实际的工作服务。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AutoCAD 2014机械绘图实例教程》。
编写内容
本书以实例的方式,通过下面三大方面对AutoCAD机械绘图的各种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讲解,每个部分具体包含的知识如下。
篇:机械绘图之基础篇
本篇包含第1章,主要介绍AutoCAD 2014的基本知识,包括AutoCAD 2014的启动与退出、操作界面的介绍、命令的调用、图形的选择、视窗操作和图形文件的管理等操作。掌握和理解AutoCAD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绘图操作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篇:机械绘图之绘图篇
本篇包含第2章~5章,主要讲解AutoCAD 2014的基本绘图操作,如基本绘图命令的使用和编辑以及利用文本标注、尺寸标注和图块绘制图形等操作。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读者可以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
第三篇:机械绘图之案例篇
本篇包含第6章~9章,主要讲解机械图形在AutoCAD 2014中的绘制过程,如机械图形中的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及三维图形的绘制,系统讲解了机械图形的综合案例。通过学习本部分内容,读者可以掌握AutoCAD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具体应用和操作方法。
编写特色
本书由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徐方龙、成都市启典文化邱银春担任主编,主要以AutoCAD 2014为操作平台,全面讲解了使用AutoCAD 2014绘制机械图形的各种应用方法。与以往的图书不同,本书以案例为主,主要结构是先进行知识点的介绍,然后使用案例的方式将知识点融于其中,并且使用的案例均来源于实际工作,丰富而实用。每个案例都保留了素材文件及对应的效果文件,用户可以直接登录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官网(www.jccbs.com.cn)下载素材和效果文件进行操作和学习,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作为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AutoCAD机械绘图教材,也适合希望快速掌握AutoCAD机械绘图设计技能的所有读者群,特别适用于机械行业中不同年龄段的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
由于编者的经验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编 者
2016年7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