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855507
编辑推荐
《规训与调适: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融入研究》已荣获“上海市重点”图书的称号。本书以作者的亲身实践作为研究的样本,在社区矫正领域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参考价值。本书从结构理论出发,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上海的实证调查,展开对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融入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通读性。
内容简介
社区矫正是与传统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制度,它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从监狱环境转置到社区环境,在司法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改造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本书从结构化理论出发,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上海的实证调查,展开对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融入的研究。重点考察制度空间、市场空间、社会交往空间中多维规训力量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规制与约束,以及社区服刑人员通过认知调适和行为选择进行主体性回应的策略,进而剖析这一群体社会融入的状态与机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及社区矫正目标的达成。本书可作为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者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社区矫正实务工作者的参考读本。
目 录
章导论001
节研究背景与意义001
第二节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006
第三节概念界定012
第四节研究方法018
第五节研究创新与不足024第二章文献综述027
节社会融入理论回顾027
第二节社会融入经典研究: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034
第三节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融入研究041
第四节文献评析051第三章社区服刑人员的群体镜像与日常生活世界053
节社区矫正制度的嬗变轨迹053
第二节社区服刑人员的群体镜像065
第三节从监狱到社区: 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生活世界的转移074
第四节“社区服刑人员”: 身份限定下的融入之维077第四章国家规制空间的建构与社区服刑人员的制度适应082
节社区矫正的制度逻辑及其二重性082
第二节社区矫正执行: 矫正小组及其合理性冲突093
第三节制度资源供给与社区服刑人员需求的张力104
第四节制度约束下社区服刑人员的“守法逻辑”112第五章市场空间的过滤效应与社区服刑人员的经济分化124
节理性选择与嵌入性: 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单位的雇佣逻辑125
第二节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状况及其分化机制132
第三节“前科”歧视与社区服刑人员的职业发展146
第四节自雇佣: 社区服刑人员的另一种就业取向153第六章社会交往融入与社区服刑人员的支持获得166
节社区服刑人员社会交往的结构与差异167
第二节社区服刑人员交往网络动态变化的逻辑176
第三节社区服刑人员交往网络维持与建构的策略183
第四节社区服刑人员社会交往中的资源动员与支持获得190第七章限制性分层融入: 社区服刑人员的空间体验与行动选择201
节社会区隔与社区服刑人员群体边界的生成202
第二节自我与他者: 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认同困惑213
……
节研究背景与意义001
第二节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006
第三节概念界定012
第四节研究方法018
第五节研究创新与不足024第二章文献综述027
节社会融入理论回顾027
第二节社会融入经典研究: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034
第三节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融入研究041
第四节文献评析051第三章社区服刑人员的群体镜像与日常生活世界053
节社区矫正制度的嬗变轨迹053
第二节社区服刑人员的群体镜像065
第三节从监狱到社区: 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生活世界的转移074
第四节“社区服刑人员”: 身份限定下的融入之维077第四章国家规制空间的建构与社区服刑人员的制度适应082
节社区矫正的制度逻辑及其二重性082
第二节社区矫正执行: 矫正小组及其合理性冲突093
第三节制度资源供给与社区服刑人员需求的张力104
第四节制度约束下社区服刑人员的“守法逻辑”112第五章市场空间的过滤效应与社区服刑人员的经济分化124
节理性选择与嵌入性: 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单位的雇佣逻辑125
第二节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状况及其分化机制132
第三节“前科”歧视与社区服刑人员的职业发展146
第四节自雇佣: 社区服刑人员的另一种就业取向153第六章社会交往融入与社区服刑人员的支持获得166
节社区服刑人员社会交往的结构与差异167
第二节社区服刑人员交往网络动态变化的逻辑176
第三节社区服刑人员交往网络维持与建构的策略183
第四节社区服刑人员社会交往中的资源动员与支持获得190第七章限制性分层融入: 社区服刑人员的空间体验与行动选择201
节社会区隔与社区服刑人员群体边界的生成202
第二节自我与他者: 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认同困惑213
……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尤其是要注重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 完善党委领导 、 政府负责 、 社会协同 、 公众参与 、 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 、 法治化 、 智能化 、 专业化水平 ”。 从而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 以 “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使人民获得感 、 幸福感 、 安全感更加充实 , 更有保障 , 更可持续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非监禁刑罚制度 , 是创新社会治理 、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手段之一 。 它主要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服刑人员从监狱环境转置到社区环境 , 在相关司法部门 、 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下 , 改变社区服刑人员的偏差心理和违法行为 , 促使其更好地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 社区矫正具有制度性惩罚 、 刑罚执行 、 恢复社会功能 、 重构社会身份等复合性功能 。 我国的社区矫正自 2002 年 8 月在上海市徐汇区 、 普陀区和闸北区开始试点工作以来 , 不断发展 、 完善 , 并于 2009 年起在全国推行 。 截至 2017 年 3 月 ,“ 全国在册社区服刑人员 70 多万人 , 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一直处在 0.2% 的较低水平 , 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 ① 。 应该说 , 重新犯罪率低仅涉及其行为表现不违背法律规范这一基本要求 , 要使其顺利回归社会则包括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这就需要把社区服刑人员放到其所处的社会生态中加以系统考察 , 探讨其中的制度 、 行为 、 心态等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机制 , 以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 。本书立足于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背景 , 根据上海社区矫正的发展实践 , 从结构化理论出发 ,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展开对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融入过程与机制的研究 。 本书在分析社区服刑人员群体镜像及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础上 , 重点考察制度空间 、 市场空间 、社会交往空间中的规训力量如何影响和改变了这一群体的心理结构 、 自我认知及其日常行为 ; 以及社区服刑人员如何对这些结构性规制和约束进行自我阐释 、 认知调适 , 并选择相应的行动策略进行主体性回应 , 以建构他们的社会融入格局 。 本书还对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融入的发展路径做了进一步探讨 , 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社区矫正的理论自觉与本土化发展相结合 , 也有利于社区矫正机构和矫正社会工作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模式 , 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 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社会活力 , 推动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 。本书作者杨彩云博士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事与司法社会工作 、 社会政策等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 作为她的硕士和博士导师 , 我见证了她一路的成长和发展 。 她勤勉 、 坚忍 , 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 她从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进行硕博连读以来 , 持续关注上海社区矫正的发展 , 并多次参与矫正社会工作 、 禁毒社会工作 、 政府购买服务 、 人民调解等相关课题研究 , 以及在上海 、 南通等地从事社区矫正和社会服务活动 。 她曾在上海市从事社区矫正服务的专业社会机构 ——— 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社及区工作站实习 , 并多次到相关街镇的社区矫正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 对矫正社会工作者 、 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访谈 。 这些丰富的经历和鲜活的素材成为本书得以形成的重要经验基础 。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两个方面 。 一是将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融入状态明确概括为 “ 限制性分层融入 ”。 具体而言 , 即认为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与自我联结的均衡与失衡形塑了他们的社会融入状态 , 使之呈现出完全融入 、边缘融入 、 滞缓融入和负向融入等层级分化 。 并且 , 他们的社会融入不是静态的结果 , 而是渐进的 、 动态的 、 多维的 、 相互转化的过程 。 二是将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融入的作用机制归结为多维空间中的规训权力与该群体的主体性之间的 “ 互构 ”。 这两者的相互作用 , 共同影响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与自我联结的均衡与失衡 , 进而建构了他们社会融入的分化格局 。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融入进程 , 也对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发展具有显著的启示 。当前 ,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 , 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而且在民主 、 法治 、 公平 、 正义 、 安全 、 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 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实践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 。 本书可以看作作者这一代青年学者对此的探索和努力 。 希望她能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 , 不断深入实践 , 继续潜心研究 , 深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融入过程的追踪研究和比较分析 , 对具有本土适应性的司法社会工作的制度 、 理论和方法进行更多的探索与思考 。张昱2018 年 1 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