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68908
本书分为“文军西征”“弦歌不辍”两部分,通过大量稀见史料和珍贵照片,详细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的国立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不畏艰难,坚持流亡办学、四次西迁的完整历程。这次“文军长征”的创举,使浙江大学崛起成为民国时期著名高等学府,并享有“东方剑桥”的美誉。全书不仅表现了那一代浙大人传承“求是”校训的精神品格,还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坚持“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爱国主义情怀,既是民国高等教育史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
序
部分 文军西征
章 警报中的校园弦诵声
(一)全面抗战爆发,杭州岌岌可危
(二)警报声中坚持上课
(三)读书不忘救亡
(四)天目山分校
第二章 爱国者的长途跋涉
(一)初迁浙江建德
(二)继迁江西吉安、泰和
(三)三迁广西宜山
(四)终迁贵州遵义、湄潭
第三章 胜利复员
第二部分 弦歌不辍
第四章 校训与校歌
第五章 战时教学
(一 ) 毕业生
(二)龙泉分校
(三)导师制
(四)体育教学
第六章 战时学术
(一)科研与学术成果
(二)院士与名人
第七章 抗日爱国基地
(一)抗日救亡宣传
(二)战地服务团
(三)离课堂,上前线
第八章 服务地方
(一)传播知识,启发民智
(二)保护《四库全书》
后记 / 377
序
巍巍学府,在浙之滨。肇始于 1897 年、历经 120 年发展的浙江大学,是近现代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她在遭受列强凌辱的晚清帝国的飘摇风雨中诞生,在狼 烟四起的抗日战争中崛起,在大气磅礴、气贯长虹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改革创新,是当 代中国创建一流大学的排头兵。
峥嵘岁月两甲子,关山回首思万千。抗日战争时期,为延续文脉、为国育才,浙江大 学举校迁徙、异地办学。自 1937 年 9 月开始,竺可桢校长领导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 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历尽艰辛,一迁浙江於潜、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 广西宜山,1940年1月到达贵州遵义、湄潭。此次西迁行程2600余公里,途经浙、赣、湘、 桂、粤、黔六省,史称“文军长征”。1946 年,浙江大学结束长达9年的艰苦卓绝的西迁 办学,东返杭州。
西迁办学中,在竺可桢校长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浙江大学师生注重良好学风的 养成,学校正式确立以“求是”为校训,并聘请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撰写浙大校歌,传承 和弘扬了“启尔求真”的科学精神、“开物前民”的创新精神、“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海 纳江河”的开放精神和“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学校秉持不屈不挠的求是精神,克服“文 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坚持弦歌不辍的西迁办学,开创“东方剑桥”的恢宏气象,产生了 深远的后世影响。
在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编写、出版《抗战文军》一书,以丰富的档案图片、 文献史料,再现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在战火中延续中国高等教育,把知识和希望的火种传 播到祖国四面八方的光辉历史。并以此激励浙大师生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再创辉煌!
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
红军长征是武军长征,浙大西迁是文军长征,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
——原全国人大委员长 彭 真
我在浙大读书虽然只有一年,但追寻西迁的浙大却用了三个年头,青春岁月中的四个年头我是与浙大紧密相连的,以此为起点,物理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一年“求是”校训的熏陶,发端了几十年来我细推物理之乐。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
在重庆与贵阳之间一个叫遵义的小城市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好的四所大学之一。……遵义之东75公里为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学研究活动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
——英国著名科学家、科学史专家 李约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