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47173
人多以为穿汉服的笑非先生是“雅士”,所以,“接地气”的朋友很不屑,“古典文艺范”的朋友则很仰慕。其实,笑非接的地气很可能比一些关怀现实的朋友更深厚,而这方面远非他的古典粉丝所能理解。另外,他的古典素养是在六经烂熟于心的基础上全身心投入现实问题的思考时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他的写作可以毫无障碍、毫无征兆地在文言和白话之间迅速切换。他是百分之百投入现实问题思考的,压根儿就没考虑过文体的问题。如此彻底的“接地气”姿态却被误以为“掉书袋”,不能不说是“地气派”的悲哀。“地气派”不读书亦甚矣!另外,很多“古典文艺范”的粉丝其实是不自觉的小资愤青。他们对笑非的崇拜不过是寄托了一种本质上属于异域情调的传统文化乡愁。他们是一些叶公,附庸风雅,真谈及王道周,则避之唯恐不及。批评和崇拜笑非都是困难的,因为,首先进入他的问题意识、话语世界就不容易。
但笑非并不孤独。通过网络,他有一个切磋学问的师友圈子。这个圈子里有民间经学家,也有我这样的学院学者,有温和理性的儒家,也有汉服运动成员。他在网上写作、发帖、授课、讨论、交朋友。他缺乏学院环境,各地书院对他来说又只是徒有其名。他自然期望将来能有真正的书院,但在此之前,网络就是他的书院。他是代网络经学家的代表。这是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将来可能会有历史学家来研究。多年前,我给他的《学拾级》写的序中讲了这个意思,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可惜那本书拖了多年,仍未出版。
八九年前,我在道里书院的网络论坛和网络读书会上认识了笑非。我请他在网络读书会上带读过《记》和《左传》。道里书院的年度会讲,他也每年参加。后来,他来上海孟母堂任教,我们见面就更容易了。近道里书院落地,也能请笑非来讲课了。笑非的书写了很多,可惜一直未能出版。多年前我还在主编“经典与书写”丛书的时候,就曾努力帮他寻找出版机会,可惜往往因为经费问题而不得不放弃。现在,“儒生文丛”收入笑非的《汉学读本》,即将付梓,我感觉非常欣慰。笑非嘱我作序,我也不知该写什么。书就在读者前,读者自可阅读、评价、响应,无须我置喙。写几句书中看不到的人事,或于读者了解作者,有些微帮助吧。
——柯小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