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396747丛书名: 湖北省考古发掘报告集 第3号
编辑推荐
《丹江口市岩屋沟墓群发掘简报》;《丹江口市金陂墓群2009年发掘报告》;《近年在丹江口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一东周时期人类遗骸及相关研究》;《郧县人遗址2006—2007年发掘简报》;《郧县刘湾I、Ⅱ号旧石器时代地点发掘简报》……《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3卷)(精)》(作者沈海宁)共收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3篇,论文1篇。
内容简介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3卷)(精)》 (作者沈海宁)共收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 口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3 篇,论文1篇。丹江口库区是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 化相互交流、碰撞、融 合的重要过渡地带,考古发掘表明,这里保存着从旧 石器时代、新石器时 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时代文化遗存。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3卷)(精)》 作为湖北丹江口库区第三部考古报告集,将为该地区 古代历史文化 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 相关专业的师生和考古 爱好者阅读参考。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3卷)(精)》 作为湖北丹江口库区第三部考古报告集,将为该地区 古代历史文化 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 相关专业的师生和考古 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 录
丹江口市北泰山庙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丹江口市黄家湾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
丹江口库区黄沙河口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丹江口市彭家院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
丹江口市小店子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丹江口市岩屋沟墓群发掘简报
丹江口市金陂墓群2009年发掘报告
近年在丹江口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一东周时期人类遗骸及相关研究
郧县人遗址2006—2007年发掘简报
郧县刘湾I、Ⅱ号旧石器时代地点发掘简报
郧县下棚遗址发掘报告
郧县西峰汉墓群发掘简报
郧县余嘴遗址发掘简报
十堰市黄龙镇焦家院墓群及遗址2009年发掘报告
丹江口市黄家湾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
丹江口库区黄沙河口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丹江口市彭家院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
丹江口市小店子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丹江口市岩屋沟墓群发掘简报
丹江口市金陂墓群2009年发掘报告
近年在丹江口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一东周时期人类遗骸及相关研究
郧县人遗址2006—2007年发掘简报
郧县刘湾I、Ⅱ号旧石器时代地点发掘简报
郧县下棚遗址发掘报告
郧县西峰汉墓群发掘简报
郧县余嘴遗址发掘简报
十堰市黄龙镇焦家院墓群及遗址2009年发掘报告
前 言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丹江口市北泰山庙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一、引言
北泰山庙遗址是199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队在丹江口库区野外调查时发现的,采集石制品70件。遗址位于汉江右岸的第三级基座阶地前缘 [1、2]。
1995年5月,十堰市博物馆在该遗址采集了150余件石制品标本[3]。2004年10月16日,南水北调考古队对丹江口库区进行复查并确认该遗址为丹江口库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
为配合丹江口水库的建设,2006年11月~2007年1月,南水北调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近2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800平方米,出土一定数量的石制品。
二、地理位置、地貌与地层
北泰山庙遗址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地处汉江右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8′48″、北纬32°41′13″,海拔143~155米,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水位淹没线以下(图一)。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冢山,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流经陕南,进入丹江口水库。遗址所处的均县盆地在大的地貌单元上属于汉江流域石泉至丹江口峡谷盆地交替段,该段基本上仍是一个大峡谷,但夹有四个小型的红色岩系所构成的盆地,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汉中盆地、安康盆地、郧县盆地、均县盆地,这些盆地东西长、南北窄,长轴与河谷的走向一致。盆地内阶地很发育,可见四级阶地,各盆地的阶地可以相互比照。这四级阶地普遍表现为:高出河床10米以下的河漫滩阶地、10~15米的冲积阶地、30~40米的红色黏土阶地与70~80米的综合阶地[4]。
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第三级阶地内。均县镇坐落在第三级阶地上。遗址附近未见第四级阶地。由于修筑大坝,丹江口市均县镇及其以东汉江一级、二级阶地以及部分三级阶地前缘被淹没。第三级阶地为基座阶地,阶地面海拔在166米以上,基座为白垩系红色砂岩、粉砂岩和页岩,堆积物为红色黏土,夹砾石及钙质结核,厚度达20米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三级阶地底部发育有砾石层,不连续分布。遗址发掘区三级阶地的砾石层缺失。
经过对遗址区周围较大规模详细的勘查,考古队员后选择石制品出露丰富、地貌部位清楚、地层明确的一个较完整的台地作为发掘区。为了程度了解遗址区文化遗物的分布及面貌,我们选择相距500米的A、B两个区域进行布方(图二)。共布5米×5米探方30个,2米×25米探沟一条,其中A区布方7个,B区布方23个。在发掘过程中每个探方以10厘米厚度为一个水平层,逐层向下发掘。
遗址的地层剖面从上至下依次为(图三):
第1层:褐红色黏土层,钙质结核呈网状密集分布,纵横交错,土质坚实,干裂后呈尖棱角状,含石制品。厚2.7米。
第2层:褐红色粉沙质黏土层,钙质结核呈网状分布,土质坚硬,干裂后呈尖棱角状,含石制品。厚0.75米。
第3层:褐色沙质粉沙层,颗粒自下而上逐渐变细,颜色变红,由沙质粉沙变为黏质粉沙,上部钙质结核密集垂直分布,含丰富石制品。厚2.8米。
第4层:褐红色粉沙质黏土层,干裂成棱角状、片状,顶部有钙质结核,含石制品。厚0.5米。
第5层:土黄色沙质粉沙层,夹杂锰污染斑点,该层有垂直钙质结核层,厚约10厘米。该层下部颜色黄,上部逐渐向红色过渡,且上部逐渐变化为黏质粉沙,探方中该层未见石制品,但探沟中该层发现少量石制品。厚3.6米。
――――――――不整合――――――――
第6层: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红色砂岩、粉砂岩和页岩。未见底。
三、石制品介绍
本次发掘出土石制品277件,A区出土23件,B区出土254件,其中包括石器(55件)、石核(43件)、石片(126件,含碎屑、断片)、断块(53件)(表一)。
未见动物化石及其他文化遗物。98%的石制品风化磨蚀为Ⅰ级,表面棱脊清晰,刃缘锋利,几乎未经风化和磨蚀。出土时未发现定向排列规律。埋藏状况和风化磨蚀程度可以说明石制品埋藏前并未经过长距离搬运和长时间暴露。
(一)石核
43件,占石制品总数的15.5%。
本文对石核的定位采用了以下原则:石核的主台面为顶面,与之相对的面为底面,主剥片面为近端,与之相对的一侧为远端。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石核高,近端与远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石核厚,与石核厚相垂直的距离为台面宽。
根据卫奇对石核的分类方法,将石核划分为:Ⅰ1型石核(1个台面,1个石片疤);Ⅰ2型石核(1个台面,2个石片疤);Ⅰ3型石核(1个台面,3个或3个以上石片疤);Ⅱ1型石核(2个台面,2个石片疤);Ⅱ2型石核(2个台面,3个或3个以上石片疤);Ⅲ型石核(3个或3个以上台面,3个或3个以上石片疤)[5]。单台面石核占总数的74.5%,其中Ⅰ3型石核数量多,达到17件,占总数的39.6%;其次为Ⅰ2型石核,9件,占总数的20.9%;以下依次为Ⅱ2型,8件,占总数的18.6%;Ⅰ1型,6件,占总数的14%;多台面石核3件,占总数的6.9%(表二)。对石核大小、重量的观测显示石核存在较大变异(表三)。
石核的原型全部为砾石,都保留一定比例的石皮,保留石皮少的为5%,多的达到95%,平均值为72%(图四)。其中Ⅱ2型石核石皮比例小,表明该类型石核利用率较高。整体来说,遗址的石核中单台面石核占很大比例,大多数石核自然面比率大,表明石核的利用率仍然不高,这可能与当时人类掌握的打片技术有关,同时也跟大多数石核以石英岩这种不利于打制的材料为原料有关。
B.T5.02:Ⅱ2型石核(图五,6),原型砾石,原料为白色石英岩,形状不规则,高、宽、厚为51毫米×56毫米×30毫米,重90克。2个台面分别为自然台面和人工台面,台面角79°~101°。2个剥片面,7个片疤,剥片面长、宽为51毫米和56毫米。自然面比为5%。该标本为剥片程度比较高的石核,仅在一个台面保留有少量石皮,充分利用台面,剥片数量比较多,推测古人类尽努力剥片后将该石核废弃。
B.T16.02:Ⅲ型石核(图五,7),原型砾石,原料为黄白色石英岩,形状不规则,高、宽、厚为106毫米×84毫米×51毫米,重510克。3个台面,包括自然台面和人工台面,台面角89°~95°。2个剥片面,3个片疤,剥片面长、宽分别为97毫米、76毫米和55毫米、30毫米。自然面比为60%。
(二)石片
共126件,占石制品总数的45.5%。类型包括完整石片、断片、碎屑和无法归类型者(表四)。
完整石片中自然台面者67件,占82.7%。根据Nicholas Toth和卫奇对石片的分类方法,结合本文的实际,将完整石片分为以下六类:Ⅰ1型石片(自然台面,自然背面);Ⅰ2型石片(自然台面,部分人工背面和部分自然背面);Ⅰ3型石片(自然台面,人工背面);Ⅱ1型石核(人工台面,自然背面);Ⅱ2型石片(人工台面,部分人工背面和部分自然背面);Ⅱ3型石片(人工台面,人工背面)[5、6]。自然台面石片中以Ⅰ3型石片多,38件,占46.9%;其次为Ⅰ2型石片,18件,占22.2%。人工台面石片14件,占17.3%,其中Ⅱ1型石片仅1件,Ⅱ2型石片5件,Ⅱ3型石片8件(表五)。遗址中的完整石片多数为初级打制产品,剥片前并未对台面进行预制修理,原料利用率不高。
人工台面石片14件中,线状台面、刃状台面石片各1件,其余12件均为素台面石片。
完整石片形态以长型居多,49件占60.5%,平均长宽指数为77.88。宽型石片32件,占39.5%,平均长宽指数为134.25。石片形状以三角形居多,计30件;其次为不规则形,25件;方形8件;椭圆形7件;长方形3件;长条形1件;梯形2件;圆形2件;卵形2件;半月形1件。石片形态形状无规律性的差异,未发现有在打片时人工控制形态形状的迹象。
完整石片远端,仅有1件内卷,4件崩断,其余76件均为尖灭。
石片角从45°~129°呈单峰正态分布,平均值为90.4°(3件完整石片由于石片角无法确定,未参与统计)。完整石片中,背面为人工面的46件,占总数的56.8%;部分自然面、部分人工面的23件,占总数的28.4%;背面全部为自然面的12件,占总数的14.8%。
仅有5件完整石片可见明显打击点,21件可见不明显打击点,剩余的打击点缺失。9件可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一、引言
北泰山庙遗址是199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队在丹江口库区野外调查时发现的,采集石制品70件。遗址位于汉江右岸的第三级基座阶地前缘 [1、2]。
1995年5月,十堰市博物馆在该遗址采集了150余件石制品标本[3]。2004年10月16日,南水北调考古队对丹江口库区进行复查并确认该遗址为丹江口库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
为配合丹江口水库的建设,2006年11月~2007年1月,南水北调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近2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800平方米,出土一定数量的石制品。
二、地理位置、地貌与地层
北泰山庙遗址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地处汉江右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8′48″、北纬32°41′13″,海拔143~155米,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水位淹没线以下(图一)。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冢山,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流经陕南,进入丹江口水库。遗址所处的均县盆地在大的地貌单元上属于汉江流域石泉至丹江口峡谷盆地交替段,该段基本上仍是一个大峡谷,但夹有四个小型的红色岩系所构成的盆地,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汉中盆地、安康盆地、郧县盆地、均县盆地,这些盆地东西长、南北窄,长轴与河谷的走向一致。盆地内阶地很发育,可见四级阶地,各盆地的阶地可以相互比照。这四级阶地普遍表现为:高出河床10米以下的河漫滩阶地、10~15米的冲积阶地、30~40米的红色黏土阶地与70~80米的综合阶地[4]。
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第三级阶地内。均县镇坐落在第三级阶地上。遗址附近未见第四级阶地。由于修筑大坝,丹江口市均县镇及其以东汉江一级、二级阶地以及部分三级阶地前缘被淹没。第三级阶地为基座阶地,阶地面海拔在166米以上,基座为白垩系红色砂岩、粉砂岩和页岩,堆积物为红色黏土,夹砾石及钙质结核,厚度达20米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三级阶地底部发育有砾石层,不连续分布。遗址发掘区三级阶地的砾石层缺失。
经过对遗址区周围较大规模详细的勘查,考古队员后选择石制品出露丰富、地貌部位清楚、地层明确的一个较完整的台地作为发掘区。为了程度了解遗址区文化遗物的分布及面貌,我们选择相距500米的A、B两个区域进行布方(图二)。共布5米×5米探方30个,2米×25米探沟一条,其中A区布方7个,B区布方23个。在发掘过程中每个探方以10厘米厚度为一个水平层,逐层向下发掘。
遗址的地层剖面从上至下依次为(图三):
第1层:褐红色黏土层,钙质结核呈网状密集分布,纵横交错,土质坚实,干裂后呈尖棱角状,含石制品。厚2.7米。
第2层:褐红色粉沙质黏土层,钙质结核呈网状分布,土质坚硬,干裂后呈尖棱角状,含石制品。厚0.75米。
第3层:褐色沙质粉沙层,颗粒自下而上逐渐变细,颜色变红,由沙质粉沙变为黏质粉沙,上部钙质结核密集垂直分布,含丰富石制品。厚2.8米。
第4层:褐红色粉沙质黏土层,干裂成棱角状、片状,顶部有钙质结核,含石制品。厚0.5米。
第5层:土黄色沙质粉沙层,夹杂锰污染斑点,该层有垂直钙质结核层,厚约10厘米。该层下部颜色黄,上部逐渐向红色过渡,且上部逐渐变化为黏质粉沙,探方中该层未见石制品,但探沟中该层发现少量石制品。厚3.6米。
――――――――不整合――――――――
第6层: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红色砂岩、粉砂岩和页岩。未见底。
三、石制品介绍
本次发掘出土石制品277件,A区出土23件,B区出土254件,其中包括石器(55件)、石核(43件)、石片(126件,含碎屑、断片)、断块(53件)(表一)。
未见动物化石及其他文化遗物。98%的石制品风化磨蚀为Ⅰ级,表面棱脊清晰,刃缘锋利,几乎未经风化和磨蚀。出土时未发现定向排列规律。埋藏状况和风化磨蚀程度可以说明石制品埋藏前并未经过长距离搬运和长时间暴露。
(一)石核
43件,占石制品总数的15.5%。
本文对石核的定位采用了以下原则:石核的主台面为顶面,与之相对的面为底面,主剥片面为近端,与之相对的一侧为远端。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石核高,近端与远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石核厚,与石核厚相垂直的距离为台面宽。
根据卫奇对石核的分类方法,将石核划分为:Ⅰ1型石核(1个台面,1个石片疤);Ⅰ2型石核(1个台面,2个石片疤);Ⅰ3型石核(1个台面,3个或3个以上石片疤);Ⅱ1型石核(2个台面,2个石片疤);Ⅱ2型石核(2个台面,3个或3个以上石片疤);Ⅲ型石核(3个或3个以上台面,3个或3个以上石片疤)[5]。单台面石核占总数的74.5%,其中Ⅰ3型石核数量多,达到17件,占总数的39.6%;其次为Ⅰ2型石核,9件,占总数的20.9%;以下依次为Ⅱ2型,8件,占总数的18.6%;Ⅰ1型,6件,占总数的14%;多台面石核3件,占总数的6.9%(表二)。对石核大小、重量的观测显示石核存在较大变异(表三)。
石核的原型全部为砾石,都保留一定比例的石皮,保留石皮少的为5%,多的达到95%,平均值为72%(图四)。其中Ⅱ2型石核石皮比例小,表明该类型石核利用率较高。整体来说,遗址的石核中单台面石核占很大比例,大多数石核自然面比率大,表明石核的利用率仍然不高,这可能与当时人类掌握的打片技术有关,同时也跟大多数石核以石英岩这种不利于打制的材料为原料有关。
B.T5.02:Ⅱ2型石核(图五,6),原型砾石,原料为白色石英岩,形状不规则,高、宽、厚为51毫米×56毫米×30毫米,重90克。2个台面分别为自然台面和人工台面,台面角79°~101°。2个剥片面,7个片疤,剥片面长、宽为51毫米和56毫米。自然面比为5%。该标本为剥片程度比较高的石核,仅在一个台面保留有少量石皮,充分利用台面,剥片数量比较多,推测古人类尽努力剥片后将该石核废弃。
B.T16.02:Ⅲ型石核(图五,7),原型砾石,原料为黄白色石英岩,形状不规则,高、宽、厚为106毫米×84毫米×51毫米,重510克。3个台面,包括自然台面和人工台面,台面角89°~95°。2个剥片面,3个片疤,剥片面长、宽分别为97毫米、76毫米和55毫米、30毫米。自然面比为60%。
(二)石片
共126件,占石制品总数的45.5%。类型包括完整石片、断片、碎屑和无法归类型者(表四)。
完整石片中自然台面者67件,占82.7%。根据Nicholas Toth和卫奇对石片的分类方法,结合本文的实际,将完整石片分为以下六类:Ⅰ1型石片(自然台面,自然背面);Ⅰ2型石片(自然台面,部分人工背面和部分自然背面);Ⅰ3型石片(自然台面,人工背面);Ⅱ1型石核(人工台面,自然背面);Ⅱ2型石片(人工台面,部分人工背面和部分自然背面);Ⅱ3型石片(人工台面,人工背面)[5、6]。自然台面石片中以Ⅰ3型石片多,38件,占46.9%;其次为Ⅰ2型石片,18件,占22.2%。人工台面石片14件,占17.3%,其中Ⅱ1型石片仅1件,Ⅱ2型石片5件,Ⅱ3型石片8件(表五)。遗址中的完整石片多数为初级打制产品,剥片前并未对台面进行预制修理,原料利用率不高。
人工台面石片14件中,线状台面、刃状台面石片各1件,其余12件均为素台面石片。
完整石片形态以长型居多,49件占60.5%,平均长宽指数为77.88。宽型石片32件,占39.5%,平均长宽指数为134.25。石片形状以三角形居多,计30件;其次为不规则形,25件;方形8件;椭圆形7件;长方形3件;长条形1件;梯形2件;圆形2件;卵形2件;半月形1件。石片形态形状无规律性的差异,未发现有在打片时人工控制形态形状的迹象。
完整石片远端,仅有1件内卷,4件崩断,其余76件均为尖灭。
石片角从45°~129°呈单峰正态分布,平均值为90.4°(3件完整石片由于石片角无法确定,未参与统计)。完整石片中,背面为人工面的46件,占总数的56.8%;部分自然面、部分人工面的23件,占总数的28.4%;背面全部为自然面的12件,占总数的14.8%。
仅有5件完整石片可见明显打击点,21件可见不明显打击点,剩余的打击点缺失。9件可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