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347666丛书名: 高等职业教育农学园艺类“十三五”规划教材
项目一 课程导入 1
任务一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
任务二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及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 5
项目二 无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3
任务一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与组成 13
任务二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设备和仪器 16
实验实训一 园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参观与设计 25
实验实训二 组培器皿和器械的洗涤、灭菌及环境的消毒 26
任务三 培养基的配制 29
实验实训三 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 37
实验实训四 MS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分装与保存 43
任务四 外植体的选取及处理 45
实验实训五 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 47
项目三 无菌操作(接种)技术 50
任务一 接 种 50
实验实训六 外植体的接种与培养 51
实验实训七 试管苗的转接 52
实验实训八 植物组织培养整体方案设计 53
项目四 无菌操作后的工作 55
任务一 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环境条件的调控 55
任务二 试管苗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56
实验实训九 组培过程中污染苗、褐变苗、玻璃化苗的识别 65
任务三 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 65
任务四 试管苗的苗期管理 68
实验实训十 试管苗的驯化、移栽与管理 69
项目五 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经营与管理 71
任务一 商业化经营思想与措施 71
任务二 生产规模与生产计划的制订及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74
任务三 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设施和设备 76
任务四 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 79
项目六 植物脱毒技术 82
任务一 植物脱毒的概念与意义 82
任务二 植物脱毒的原理与方法 85
任务三 脱毒苗的鉴定、保存与繁殖 88
项目七 植物组织培养实例 96
任务一 农作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96
任务二 果蔬类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04
任务三 果树类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13
任务四 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26
任务五 花卉类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41
任务六 园林绿化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64
参 考 文 献 178
附 录 182
附录1 常见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名称 182
附录2 常用化合物的分子量及浓度换算表 184
附:植物组织培养彩图 187
前 言
植物组织培养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植物保护、种子生产与经营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技能训练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课程对农业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产学研结合、为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使学生切实掌握好植物组织培养这门技术,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创业开发能力。编者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绝大多数理论知识以知识拓展的形式供学生自主学习用),重点突出实践和开发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当前职业岗位的要求,又可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本书除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知识作简明必要的介绍以外,重点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各方面的实用技术,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植物脱毒技术、组培苗木的工厂化生产以及植物组织培养实例(主要包括农作物、蔬菜、花卉、水果作物、药用植物及园林绿化植物的组织培养实用技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书专门安排了10个实验实训内容,使学生能得到系统的训练,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同时,书中还吸收了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先进经验。书中每个项目之后附有思考题,可供学生思考、复习和练习之用。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作物生产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中等专业学校、大专函授学校、成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培训教材以及植物组培爱好者、生产者的自学用书。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李春龙老师(负责项目一、项目五、项目六的编写)、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万群老师(负责项目二中任务三和任务四、项目四的编写)、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唐敏老师(负责项目二中任务一和任务二、项目三、项目七的编写)。全书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韩春梅教授和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分院张世鲜院长主审。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者已将所参考的文献资料列入参考文献,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编者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16年3月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根据不同分类的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培养材料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以下6个培养类型: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1)植株培养(plant culture):是对完整植株材料的无菌培养。植株培养一般多以种子为材料的无菌培养,如春兰诱导种子萌发成苗。
(2)(embryo
culture):指从胚珠中分离出来的成熟或未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3)(organ
culture):指以植物的根(根尖、根段)、茎(茎尖、茎段)、叶(、叶片、)、花器(花瓣、)、果实、种子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4)(tissue
culture):指以分离出植物各部位的组织(如分生组织、、表皮、皮层、薄壁组织等)或已诱导的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也是狭义的组织培养。
(5)(cell
culture):指对植物体的单个细胞或较小细胞团的离体无菌培养,获得单细胞无性繁殖系。
(6)(protoplast
culture):指以除去的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即体细胞杂交,能够获得种间杂种或新品种。
根据培养基状态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3个培养类型:固体培养(在培养基内加入琼脂)、半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也叫悬浮培养)。液体培养又分为静止培养、振荡培养(培养过程中,将培养基和外植体放入振荡器中振荡而完成的培养过程,主要应用于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旋转培养(培养过程中,将培养基和外植体放入摇床旋转而完成的培养过程,主要应用于器官脱分化培养)和纸桥培养(培养过程中,在培养基中放入滤纸,再将材料置于滤纸上而进行的培养过程,主要应用于植物脱毒茎尖培养)4种类型。
根据培养方法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4个培养类型:平板培养(将制备好的单细胞悬浮液,按照一定的细胞密度,接种在1 mm左右的薄层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微室培养(人工制造一个小室,将单细胞培养在小室中的少量培养基上,使其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团的方法)、悬浮培养(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的方法)和单细胞培养(在离体条件下对植物单个细胞进行增殖培养的方法)。
根据培养过程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2个培养类型:初代培养(Primary culture,将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外植体进行初培养的过程)和继代培养(Subculture,由于营养物质的枯竭、水分的散失以及一些组织代谢产物的积累,将初代培养诱导产生的培养物重新分割,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继续进行培养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也称增殖培养,一般每隔4~6周进行一次继代培养)。
根据培养基的作用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3个培养类型: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
根据培养目的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4个培养类型:脱毒培养、微体快繁、试管育种和试管嫁接。
根据培养条件(培养过程是否需要光照)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2个培养类型:光培养和暗培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