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37818
第一部分金属材料基础实验1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和使用1
实验二金相样品的制备与组织观察6
实验三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11
实验四常用合金钢热处理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17
实验五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21
实验六铸铁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26
实验七球墨铸铁组织定量分析与评估31
实验八金属的冷塑性变形和再结晶35
实验九金属材料硬度测定40
第二部分金属材料微结构表征46
实验十单相物质分析46
实验十一多相物质分析49
实验十二钢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X射线法)51
实验十三扫描电镜及其观察53
实验十四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成分分析59
实验十五红外光谱分析70
实验十六碳钢相变点的差热分析73
实验十七热导率的测定77
实验十八线膨胀系数的测定78
第三部分金属材料性能测试81
实验十九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81
实验二十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85
实验二十一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88
实验二十二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90
实验二十三金属材料磨损试验92
实验二十四增透膜透射率曲线测定94
实验二十五半导体材料的霍尔效应测定96
实验二十六金属薄膜电阻率的测定99
实验二十七热电偶材料的热电势测定100
参考文献102
实验二十八恒电位法测试极化曲线102
实验二十九循环伏安曲线测试104
实验三十交流阻抗谱测试与解析108
实验三十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与分析110
实验三十二重量法测定金属的腐蚀速率113
实验三十三电化学测试技术测量金属腐蚀速度116
实验三十四容量法测定金属在盐酸中的腐蚀速率118
实验三十五电化学腐蚀实验:极化曲线法119
实验三十六电化学腐蚀实验:电位-时间曲线法121
实验三十七中性盐雾腐蚀实验122
第四部分金属材料工程技术实验124
实验三十八40CrMoV钢夹杂物的夹杂评级124
实验三十九热膨胀法测定钢的相变点126
实验四十钢的淬透性测定128
实验四十一碳/硫含量测定131
实验四十二镁及其合金的燃点测试134
实验四十三钢的低倍缺陷冷酸蚀检测137
实验四十四钢铁材料的火花鉴别140
实验四十五铝合金熔炼制备145
实验四十六铝合金熔体处理148
实验四十七金属熔体熔点和黏度测定150
实验四十八粉末冶金坯料制备156
实验四十九粉末冶金制品的烧结成形158
实验五十粉末冶金件密度的测定161
试验五十一铝的阳极氧化及染色163
实验五十二金属表面电沉积镍165
实验五十三金属表面化学镀镍168
实验五十四碳钢的热处理169
实验五十五热处理温度对形状记忆合金效应的影响173
实验五十六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观察176
实验五十七球化退火工艺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184
实验五十八齿轮零件材料热处理186
实验五十九轴承类零件材料热处理188
实验六十弹簧材料热处理190
实验六十一刀具材料热处理191
实验六十二铸铁热处理194
参考文献196
第五部分金属材料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197
实验六十三钢中奥氏体晶粒的显示和晶粒度测定197
实验六十四典型二元合金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202
实验六十五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206
实验六十六典型零件材料的选择和应用209
实验六十七有色金属电解综合实验212
本书是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编写的,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材料不断出现。改进现有材料和有效地使用材料,需要将各种材料制备、表征和测试的先进方法不断地应用到各种材料深层次的研究上,以便对材料的设计和结构进行检测分析,探索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制备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材料特性的各种因素。因此,先进的制备、表征和测试方法对材料科学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科学工作者必须了解、掌握这些研究方法。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实训》是为适应材料科学进步而开设的一门新的实验实训课程,主要分为金属材料基础实验、金属材料微结构表征、金属材料性能测试、金属材料工程技术实验和金属材料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五个部分。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制备、表征和测试仪器的应用。
本书由杨子润和刘学然主编;蒋穹、孙瑜、宋娟和庞绍平副主编;姜翠凤、苏桂花、张新疆、王洪霞和张从林参编,具体分工如下:杨子润负责整体教材的规划工作;刘学然负责金属材料基础实验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部分;蒋穹和姜翠凤负责金属材料的表面腐蚀和表面改性部分;孙瑜负责金属材料的熔炼等制备技术实验部分;宋娟负责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技术实验和物理性能部分;庞绍平负责微观组织与性能关联的实验和综合实验部分;张新疆和苏桂花负责金属材料的工程技术实验部分;感谢王洪霞和张从林为本书提供素材并进行文字修订工作;感谢关庆丰教授为本书编写提出的宝贵指导意见。
限于编者水平与时间,编写中难免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同时也感谢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25)和盐城工学院教材资金的支持。
编者
2019年5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