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612872
编辑推荐
编写者对标国际大都市建设,围绕标志性文化设施、区域性文化设施、社区性文化设施的阶段性推进和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梳理总结相对集聚、多圈发展、均衡布局的市区两级和社会共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演绎上海文化的空间表达,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书稿条理较清晰,既有实践的案例,又有理论的思考,且图文并茂。
内容简介
编写者对标国际大都市建设,围绕标志性文化设施、区域性文化设施、社区性文化设施的阶段性推进和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梳理总结相对集聚、多圈发展、均衡布局的市区两级和社会共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演绎上海文化的空间表达,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
目 录
部分 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概要评述
一、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概况
二、“八五”至“十二五”期间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三、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做法、经验和尚待思考的问题
一、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概况
二、“八五”至“十二五”期间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三、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做法、经验和尚待思考的问题
第二部分 上海重要文化设施概览
一、启动阶段
1.上海影城
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3.上海图书馆
4.上海博物馆
5.上海大剧院
6.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7.上海书城
8.上海马戏城(上海杂技团)
9.上海影视乐园
二、完善阶段
1.上海科技馆
2.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3.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4.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5.中华艺术宫
6.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7.上海文化广场
8.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9.上海自然博物馆
10.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
11.钱学森图书馆
……
第三部分 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前 言
2015年底,受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与发展办公室委托,上海社科院课题组正式开展“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历史进程与空间分布”项目的研究。
为了集中梳理上海“八五”到“十二五”期间不同阶段主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分布、特征和大事记,课题组多次拜访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具体设施运营单位,收集整理了数十万字的写作素材。同时,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并对部分亲历者进行了专访。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对上海“八五”到“十二五”期间主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予以概要评述。第二部分分三个阶段来叙述主题:启动阶段(“八五”至“九五”)聚焦为人熟知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影城、上海书城、上海影视乐园(车墩影视基地)等一批地标性建筑,这个阶段的工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基础;完善阶段(“十五”至“十一五”)的叙述内容集中于功能性项目(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等)和普及性项目(博物馆、剧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和内涵全面提升阶段(“十二五”),则介绍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上海电影博物馆、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朵云轩艺术中心、上海交响乐团迁建等项目。至此,上海基本实现文化规划和城市布局相结合的目标,具体体现了“一轴(南京路、淮海路延伸至东方明珠)、两河(黄浦江、苏州河)、多圈(徐家汇、五角场、静安寺、中山公园)、均衡分布点(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空间布局。“十三五”期间,上海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一轴(横贯中心城区的文化轴线)、双心(人民广场、浦东花木地区)、沿江(黄浦江两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沿河(苏州河沿岸工业遗存和景观资源)、一环(中环文化金腰带)、多圈(区县重大文化设施)”的发展新格局。
鉴于本书的篇幅和区域差异,我们重点选择了市级层面有代表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加以叙述,主要涉及大型图书馆类、文博展示类、演艺场所类、剧院(屏幕)类、社区文化类及其他(科技、体育、游乐等)。个别项目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文化设施,但考虑到国际影响、前期政策引领、社会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我们也以适当篇幅加以描述,以期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上海文化设施的总体风貌。需要说明的是,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市级财政持续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进行了综合性介绍。
第三部分是面向未来的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其中融合了亲历者的访谈内容及上海市委、市府相关职能部门对设施运营和综合功能的评析。
课题组具体的分工如下:
选题策划:孙一兵、胡明华;
整体思路和写作框架:黄凯锋;
部分:马丽雅;
第二部分:刘峰、张春依、马丽雅、陈琛、潘翔、杜海燕;
第三部分:曾原、王诚俊、马丽雅、巫志南;
修订和统稿:黄凯锋、王锦萍。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孙一兵、钱伟萍做了大量繁重的联络服务工作,各文化设施运营单位在文稿核实和图片提供等方面也给予了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衷心感谢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与发展办公室自始至终给予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编者
2017年3月
在线试读
《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历史进程与空间布局》:
二、“八五”至“十二五”期间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在时间跨度上,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完善阶段(2000年至2010年世博会)、功能和内涵全面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
1.启动阶段
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启动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横跨“七五”“八五”和“九五”三个阶段,其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批文化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上海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过几年的积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改革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上海市级的重大文化设施只有1969年兴建的万人体育馆,其他主要的文化设施都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
为更好地探索文化改革发展,回答上海的文化发展规划与文化定位、文化建设,以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问题,1986年,上海召开了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是改革开放以来早研讨上海文化发展战略、定位和思路的重要会议,体现了上海、全国,乃至国际的视野,对上海的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乃至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生产,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就是从此次研讨会之后起步的。
1991年12月7日,中共上海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提出:“结合上海的特点来建设若干个必不可少的文化设施。”“八五”期间,市属宣传文化系统自我发展能力迅速增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总额达52.52亿元,为“七五”时期的10倍。其中市财政拨款仅占7.5%,自筹率达到92.5%。这些投资主要用于解决市级地标性大型文化设施缺乏的问题,先后建设了“精神文明十大工程”——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图书馆新馆、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影城、上海书城、上海广播电视国际新闻交流中心、上海解放日报新闻大楼、上海有线电视网、东海影视乐园。与此同时,区县层面也开展了文化设施建设,陆续建设了虹口朱屺瞻艺术馆、南市区图书馆、普陀长风文化馆等14个项目。
在“八五”至“九五”的十年中,相关部门通过土地批租、房屋置换、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合作合资以及市区联动资金配套等市场化方式,筹措文化建设资金,先后投入近120亿元,建成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图书馆新馆、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影城、上海书城、上海马戏城等标志性设施,完成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鲁迅纪念馆扩建等重点工程,新建了广电大厦、解放报业大厦、文新报业大楼、东视大厦、上视大厦、广播大厦等六大媒体大厦,还建设开通上海公共文化信息网和上海外宣网,形成一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营造了城市的“文化绿洲”,为将上海建设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上海的文化建设得到了中央高度关注和支持。1991年,总理、万里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建设;1991年10月15日,时任副总理的视察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建设,肯定自筹建设资金的做法“是个创举”;1992年1月、11月,总书记两次视察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建设;1997年1月,委员长视察了上海广播大厦。
在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启动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支持文化设施建设,在”八五”计划中就提出了人民广场、花木地区等几大文化圈建设的宏伟蓝图。随后,在具体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倾注大量心血,亲自过问协调,从重大项目的选址、实施方案到建筑外形等许多事项都是由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的。例如,市政府将人民广场等多块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国有土地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同时还给予多个文化项目减免建设中水、电、煤和人防配套费用,给予文化项目在土地批租和置换中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大大减轻了项目建设单位的投资压力。此外,市委、市政府还把举办重要节庆活动和大型国际性盛会作为推进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抓手,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了建设资金的来源。截至2000年底,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实现人均0.1平方米。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