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43651丛书名: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本书以注释与评析相结合的方式,将这本著作诠释得全面而生动,通俗而严谨。
一、教子弟于幼时,检身心于平日
二、学友之长,知行合一
三、俭以济贫,勤以补拙
四、话说稳妥,为人本分
五、处事为人想,读书自用功
六、以信立身,以恕接物
七、误言能杀身,积财可丧命
八、教小儿宜严,待小人宜敬
九、善谋生者修恒业,善处事者定章程
一〇、名利勿贪,学在德行
一一、君子力挽江河,名节光争日月
一二、心正神明,人无永逸
一三、人心足恃,天道好还
一四、有才如浑金璞玉,为学若行云流水
一五、积善余庆,积财遗祸
一六、教子严成德,勿以财累己
一七、读书无论资性,立身不嫌家世
一八、乡愿尽虚伪,鄙夫不知德
一九、精明者常败德,浑厚者多积善
二〇、明辨是非方能决断,不忘廉耻身自高洁
二一、忠孝仁义,辨清真伪
二二、权势如烟如云,奸邪谨神谨鬼
二三、平淡看富贵,谨慎行忠孝
二四、王者知物命可惜,圣人多诱人改过
二五、坦荡处事,精详立言
二六、无须空谈,唯求务实
二七、遇事勿躁,淡然处之
二八、救人于危难,脱身于牢笼
二九、待人要平和,讲话勿刻薄
三〇、志高者超群,心高者务虚
三一、贫贱不能移,富贵要济世
三二、以物喻理,顾名思义
三三、正其身以教子弟,平其气而待小人
三四、守身不羞于父母,创业勿贻害子孙
三五、待人不可势利,习业不可粗浮
三六、莫自高自大,须发愤图强
三七、常人遭祸可再兴,大家消亡难复振
三八、寿有尽时,学无止境
三九、做事问心无愧,创业量力而行
四〇、气性宜和平,言语勿矫饰
四一、慎用聪明,勿滥交友
四二、放眼读书,立足做人
四三、持身贵严,处事贵谦
四四、财要善用,禄要无愧
四五、交益友,立品行
四六、君子如神,小人若鬼
四七、对己要严,对人要宽
四八、慎言守口如瓶,洁身饬躬若璧
四九、安贫乐道,处之泰然
五〇、山岳皆文章,松柏是吾师
五一、行善者自乐,奸谋者自坏
五二、吉凶可鉴,细微宜防
五三、安分守己,自得其乐
五四、耐烦可贵,吃亏是福
五五、读书自有乐,为善不邀名
五六、知己过,取人长
五七、敬人如敬己,靠己胜靠他
五八、待人学长者,修身看君子
五九、奢吝俱可败家,愚明都能覆事
六〇、安分守成,不入下流
六一、衣食知足,学无止境
六二、贫富不改志,义利自取舍
六三、富贵不忘谦恭,衣禄务需俭致
六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六五、和平处事,居心正直
六六、怀悲悯心,莫避世事
六七、勤俭传家,孝悌和睦
六八、醇厚兴业,勤俭兴家
六九、知莲朝开而暮合,悟草春荣而冬枯
七〇、自伐自矜必自伤,求仁求义求自身
七一、贫寒也须苦读书,富贵不可忘稼穑
七二、勤俭蕴育廉洁,艰辛炼铸伟人
七三、存心方便为长者,虑事精详是能人
七四、怀振奋之心,讲诚恳之言
七五、有才若无有德若虚,骄惰毁家奢淫坏俗
七六、聚天地正气,读圣经贤传
七七、安乐使人惰,忧患催人勤
七八、愁烦中具潇洒,暗昧处见光明
七九、势利者皆假,浮躁者无成
八〇、求光明境界,修涵养功夫
八一、求其理,守其常
八二、平为祥气,善是吉星
八三、人生莫安闲,日用须简省
八四、秤心斗胆成大事,铁面铜头真气节
八五、责己不责人,信己亦信人
八六、通达事理,无做作气
八七、心为主宰,名留后世
八八、有生资更要努力,慎大德应矜细行
八九、忠厚传世久,恬淡趣味长
九〇、交正直友,学德高人
九一、解人纷争,解说因果
九二、发达需发奋,福寿要积德
九三、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九四、严于律己,处世不争
九五、安贫乐道,凡事忍让
九六、谋求自立,早日成器
九七、川学海而至海,莠似苗而非苗
九八、守身谨严,养心淡泊
九九、传在有德,信在有行
《围炉夜话》是一部儒家劝世的通俗读物,书中虚拟了一个在冬日里围着火炉与好友畅谈的情境,以平实亲切、自然流畅的言语,抒发了作者引人深思的独到见解。本书与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一起,被后人合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是人们案头***的读物。
作者王永彬(1792—1869),字宜山,湖北宜都人,清代学者。他不喜科举,生性率真。据记载,每当与朋友一起饮酒谈论,在说到古时的忠孝义烈之事时,他经常涕泪横流。王永彬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重视高尚情操的培养,这一思想在《围炉夜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围炉夜话》分为两百多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从道德、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用大量的笔墨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性,传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并在理想、教育、交友、贫富、读书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于理想,书中有许多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论述。行走于人世间,如果没有理想和志向,人就会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亦步亦趋中浪费光阴。关于志向的论述,作者没有流于空洞和虚浮,而是提出了许多恳切的意见,鼓励人们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进而成就一番事业。
关于教育,书中多处提到了教育子弟的心得与感悟。作者指出,幼年时期是塑造和培养性格的关键时期,这时长辈的教育对孩子的前途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的谆谆教诲之言,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很有价值。
关于交友,书中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朋友对我们品德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书中提倡多结交能指出我们过失的正直之友,这样的朋友能让人明辨是非,促使人的修养不断提高。
关于贫富,孟子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经典论述,本书中也有“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的殷切教导。作者认为,人们要辩证地看待财富,一个人精神的富有、品德的高尚才是真正的富有。
关于读书,本书反复阐明了它的重要性。“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读书可以修身养性,作者提倡在阅读中得到乐趣,如果能把书中的智慧与精神内化于心,就更能体现读书的价值了。
作为一部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经典读物,《围炉夜话》中还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至理名言。翻阅这本通俗易懂、道理深刻的著作,你可以从古人那里汲取更多的精神财富,远离人生的迷茫与困惑,迎来内心的彻悟与畅达。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①;检身心②于平日,不可无忧勤③惕厉④功夫。
【注释】
①气象:指人的言谈举止和态度。
②身心:言行和思想。
③忧勤:忧愁、劳苦。
④惕厉:警惕、畏惧。
【评析】
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成就,往往取决于他的人格。从小树立起来的优秀品质与德行,会使人终身受益。因此,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必须从他们的幼年时开始,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光明磊落的人格,使他们拥有正直宽广的心胸。这样,在他们长大后,才会有高远的眼光和大度的气质。
日常生活中,在重视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检查自己的言谈举止是否偏离正确的行为准则。正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断地在思考中保持清醒,严格要求自己,常怀忧患意识和戒律之心,让自己的修为逐渐得到提高。
二、学友之长,知行合一
与朋友交游①,须将他好处②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注释】
①交游:交往、交流。
②好处:优点、长处。
【评析】
朋友往往是与我们性情相投的人,而且又会在生活中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每一位朋友都会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一扇窗,为我们展现出不一样的世界。品德良好、博学多才的朋友,可以称得上是我们人生中的良师。因此,与身边的朋友交往时,要在言谈举止中,明察朋友的优点,并且诚心诚意地去学习,才能使自己有所进步。
读书使人明理,使人开阔眼界并得到心灵的滋养。因此,读书总是受到人们的热爱和崇尚,但怎样读书却是一门学问,对于古代圣贤所阐述的哲理,要学会体悟,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做到读圣贤书、明圣贤理、做圣贤事,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读书。
三、俭以济贫,勤以补拙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评析】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有的人出身富贵、安乐富足。虽然潦倒困顿的日子会让人觉得煎熬,但在贫寒中勤俭持家,做到处处节俭,养成不随意浪费的良好习惯,境遇就会慢慢得到改变。
同样的道理,人的天资禀赋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天资聪颖,有的人愚钝笨拙。聪明的人读书、做事都能举重若轻,而愚钝的人想要取得同样的成就,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勤奋不断充实自己的经验。我们常说的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四、话说稳妥,为人本分
稳当①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②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注释】
①稳当:平实、妥当。
②本分:安分守己。
【评析】
语言是为了有效地表达与交流,没有必要一味追究华丽和奇特。平实的话语虽然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奇,却往往蕴含着朴实而深刻的道理,但一般人都不喜欢听平实的话语。然而,积累了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往往能体会到平实背后的意蕴,因而他们才会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除了对平实的话感觉到兴味索然之外,人们大多也不喜欢过平淡的生活。因为,人们总以为快乐人生一定是富贵奢华的,是拘无束、尽情享受的。太多人为了得到这样的生活使心灵受到腐蚀,并终陷入苦闷之中。其实,生活的快乐就在看似平淡而绵长的日子里,人生的幸福就在踏实与安心的自在之中。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会这样想。
五、处事为人想,读书自用功
处事要代人作想①,读书须切己②用功。
【注释】
①作想:为他人的处境着想。
②切己:自己切实地。
【评析】
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些利己的想法,很难自发地为别人着想,但我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会发现,并不是处处斤斤计较就一定能得到好处。时时处处围绕自己的利益做打算,不肯帮助别人,甚至防范、利用别人的人,不仅很难得到快乐,更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如果人人如此,这世间岂不是变得毫无温暖可言了吗?因此,遇事要学会替别人着想,只有多给别人一些理解,才能获得发自内心的包容,才能拥有真诚友好的援助。
古往今来,读书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被视为安身立命乃至治国安邦的必然途径。然而,这件重要的事却没有人可以代劳,只能由自己勤恳地用功,才能学到知识和道理,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智慧。
六、以信立身,以恕接物
一“信”字是立身①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②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注释】
①立身:为人处世,树立自身。
②接物:与别人交际。
【评析】
自古以来,讲诚信一直被人们视为美德,认为信用是人的立世之本。看重自身信誉的人往往言必行,行必果责任,人们都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并充分相信他们。而无视信誉的人则轻信寡诺,从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甚至为自己的利益欺骗别人。时间久了,势必会遭到别人的疏远。诚信除了对于个人很重要之外,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同样不可或缺。如果整个社会都缺乏信任感,必然会出现信任危机,造成人心冷漠的恶性循环。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古人自律的处世之道。意思是,要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要对他人保持宽容之心。宽容不是忍受,而是理解、尊重别人。因为怨恨和愤怒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使别人产生抵触的情绪,造成误解,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相反,怀一颗宽容之心,不仅能更好地处理问题,还能和别人和谐相处。
七、误言能杀身,积财可丧命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①乃因会说而杀身;人皆欲多积财,石崇②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注释】
①苏秦(?—前317):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相传为鬼谷子的学生,富有辩才,游说六国合纵联合抗秦。后来,苏秦在齐国任客卿,因与齐国大夫争宠而遇刺,重伤未死。为了捉拿凶手,他请求齐王以“燕国间谍”的罪名把自己处死,并悬赏捉拿行刺的人,以此诱骗刺客出现。齐王依计而行,把苏秦车裂于市,终抓到了凶手。
②石崇(249—300):字季伦,晋代人,曾任荆州刺史等职,因劫夺远使客商而致富。他生活豪奢,常与贵戚王恺等人斗富,每每争得上风,一时无人能比,后来遭到忌恨,被诬陷至死。
【评析】
口才好的人大都伶牙俐齿,令人羡慕,但事物总有两面性,所谓言多必失,发表言论时如果不够谨慎,就常常会祸从口出。所以古人说“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该说话的时候简洁精练,不该说话时保持沉默,才是智者的处世之道。同时,拥有优秀的口才,还要看怎么运用,如果总想卖弄口舌之利,靠能言善辩来颠倒黑白、搬弄是非,一定会制造出事端,终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好口才运用不当,不仅会受人鄙视,使自己名誉受损,甚至还会招来灾祸。
拥有财富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可取得财富的手段一定要正当,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自己的才能和勤劳取得的财富才会让人心安理得。而且千万不要认为钱财越多越好,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钱财迷失心智的人,很容易众叛亲离,失去人生的快乐。所以,聪明的人懂得把钱财用于正途,多去做有利于社会的善事,而不是骄奢淫逸,夸富显耀。那样的话,不但让人反感,还会招来嫉妒和祸患。
……
评论
还没有评论。